养生健康

小中风的治疗

小中风的治疗

小中风约有1/2~3/4患者在3年内发展为脑梗塞,经过治疗可使小中风终止发作,或发作减少者占79.6%,不治疗自动停止发作者仅占20.38%。因此,对小中风应当进行积极治疗,如何进行治疗呢?

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此类药物安全简便,易被患者接受。常用肠溶阿斯匹林,50~100毫克,每日1次;潘生丁50~100毫克,1日3次。 2、扩溶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及706代血浆具有扩溶、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

3、抗凝治疗若患者发作频繁,用其他药物疗效不佳,又无出血疾患禁忌者,可抗凝治疗。常用药物肝素、双香豆素等。如肝素可用超小剂量1500~2000μ加5%~10%葡萄糖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必要时可重复应用,疗程间隔时间为1周,但在应用期间,要注意出血并发症。 藻酸双脂钠是一种新型类肝素类药物,能使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Ⅷ相关抗原降低,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抗凝,溶栓,降脂降粘的作用。可口服或滴服,口服50~100毫克,1日3次;静滴2~4毫克加10%葡萄糖500毫升,20~30滴/分,10天为1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4、扩血管治疗可选用培他定、脑益嗪、西比灵、喜得镇、卡兰片等。常用剂量:培他定10毫克,每日3次;脑益嗪25毫克,每日3次;西比灵6毫克,每日两次;喜得镇3毫克,每日3次;卡兰片5毫克,1日3次,口服。

5、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对治疗小中风有一定作用,可选用。

以上是急诊科专家提供的小中风的治疗方法,专家还指出脑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证实有颅内动脉狭窄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易患脑中风人群有哪些

1、血粘度高者:血液流变的紊乱是近几年医务界所承认的脑中风的危险指标。

2、脑动脉硬化者:脑动脉硬化是脑中风中发生的基础,目前认为随着血中服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发病率也升高。

3、高血压者:80%以上的脑中风病人有高血压史;舒张压急剧升高、血压波动较大、顽固性高血压、不进行治疗和治疗无效的高血压用者,更容易发生脑中风。

4、小中风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是预报完全性中风最明确的信号,据统计,小中风发作患者发展为脑卒中的可能性比无此病症者高16倍。因此,曾经有过小中风发作,但并未充分重视,也没有及时诊治的中老年人也是脑中风发生的高危人群。

5、心脏病者: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的中老年人均为易患人群。冠心病常同时有脑动脉理化,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发生心房纤颤,员容易导致脑接塞。

6、糖尿病及高脂血症者:约有10%一30%的脑卒中病人思有糖尿病,糖尿病思考血液粘稠度高,并多有功脉硕化,均容易导致脑卒中。高脂血症导致了动脉内膜脂质沉着,可引起并加速动脉粥祥硬化,因此高胎血症也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维生素b的作用及功能 预防中风

维生素b能够帮助预防中风。因为维生素b能够积极参与协助人体内的活性酶分解,帮助抑制人身体内导致中风的物质—高半胱氨酸的产生,从而帮助预防中风。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能通过大量补充维生素b来治疗中风,只能帮助提前预防,减小中风的风险。

脑栓塞患者怎么进行康复锻炼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堵塞,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它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生命,影响劳动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的脑血管病大致可分为:缺血性脑中风(脑中风,中医名为脑卒中)和出血性脑中风。

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表现是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常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偏瘫等症,易发脑中风的多为中老年人。

1、脑血栓

脑血栓形成,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由于脑血管内有血栓形成,使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进一步软化、坏死。根据脑内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状亦不同。

脑血栓是中风发病率最高的,占全部中风病例的半数以上,多发生在55—65岁的中老年人身上,男性多于女性。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初期可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等表现,2—3日内可出现半侧肢体失灵、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严重者造成死亡。

脑血栓与脑出血的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极易混淆,但治疗方案截然相反,前者需溶血,后者需凝血。脑血栓预后比脑出血要好,但一部分病人也会留有偏瘫等后遗症。

2、脑栓塞

脑栓塞与脑血栓差异很大。它的原发病不在脑内,而是身体其他部分(多为心脏与四肢血管)形成的“栓子”进入血管后,流入脑动脉血管,堵塞了管腔,从而发生脑栓塞,使脑组织局部发生缺血、软化,引起与脑血栓形成的相同后果。什么是“栓子”呢?有血凝块、脂肪、空气、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等。

脑栓塞发病率也很高,发病年龄以20—40岁的中青年为多。它起病急,多无先兆,症状和脑血栓形成相似,有头痛、呕吐、意识不清、偏瘫等症状。病人如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史,患脑栓塞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多。

3、脑梗塞

脑梗塞是指由于亚急性脑供血障碍所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脑组织软化、死亡。脑梗塞是脑血栓和脑栓塞的结果,由其发展而来。

4、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是中风的新成员,在CT问世之前很难确诊,其主要特点是病变多而小。其病理基础是在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发生缺血性病变。

多发性腔梗的临床表现为单纯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感觉运动型腔隙综合征或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症状轻微为其又一特点,一般人仅有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表现。

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常伴发糖尿病。如果明确中风类型为腔隙性梗死,可通过对危险因素的正确干预而减少中风复发的风险。对于伴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患者还需加用降脂类药物调节血脂水平。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中风

TIA的病理基础也是在脑血管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只不过病变程度轻一些,脑组织缺血时间短暂而已。它多发生在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身上,小中风的表现与中风先兆症状没什么两样,主要表现是手中物品突然落地、单瘫、偏瘫、单眼视力障碍、头痛、眩晕、耳鸣及吞咽困难、说话不利索等。

小中风与中风先兆的区别在于:症状很快消失,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小中风一般在2小时内恢复正常。如果检查小中风病人的脑组织,会发现没有脑细胞死亡。小中风过去后,病人的脑细胞应该完全正常。如果超过了2小时,病人就会出现脑细胞死亡,这时就应该叫脑梗塞了。

专家提醒:小中风发作切莫等闲视之

有过小中风的病人,1/3肯定在1年内要得一次脑梗塞。所以对小中风,病人千万不要等闲视之。不能病“好”了,就认为自己没事了,就不去管它了。小中风虽然病情轻,发作时间短,却常是脑血栓和脑出血的先兆。对待小中风的正确态度是:要像对待脑梗塞一样处理,要在药物治疗及饮食结构上同时预防,防“风”于未然,及时治疗,以免日后变成脑梗塞。

小中风是中风发生前的信号吗

小中风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并有短暂的脑部局限性症状与体征,多数由颈动脉或椎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或溃疡面上形成的栓子引起脑栓塞所致,少数是由于心内壁血栓引起。

小中风的症状有:脸、臂、小腿或身体一侧突然感到虚弱或麻痹;

说话困难或难以理解别人的语意;视力突然模糊不清或突然什么也看不见,尤其是发生在一侧眼睛;突然地、无原因的剧烈头痛;无法解释的头晕、步履不稳或突然跌倒,如伴有上述症状应予重视并立即就医。如不及时治疗,经过一次或几次小中风的人中,有36%以后会中风,而且有20%的人在一个月内就会中风。

关于卒中的三个六,一定要知道! 6级台阶通向悲剧

几乎每个得了脑卒中的患者,都会问医生同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这个病?”

事实上,脑卒中导致的生命悲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分为6级台阶。

这不是一道枷锁,而是一盏警示灯。它随时提醒你,关注自己的健康。如果做得好,就会远离脑卒中。

抽烟喝酒、久坐不动、暴饮暴食、油盐超标、过度劳累,日积月累就会把你带向第三级台阶。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这些日益壮大的人群也是脑卒中的后备军。反过来,如果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得好,就会延缓发病进程,甚至于止步。

俗称小中风。小中风有一半或更多的患者在3年内发展为脑梗死。积极治疗小中风,能预防或推迟脑梗死的发生。

俗称脑中风。全世界每两秒钟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亡。

已得过脑中风的患者容易再复发。患者每复发一次,病情便会加重,直至死亡。

中风的诊断原则和诊断注意要点介绍

中风的诊断原则是症状为主,影像学检查为辅。中老年,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抽烟、饮酒者,一旦出现突发半边肢体麻木、无力,一眼失明或复视,口齿不清,走路不稳,头晕,一过性意识丧失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为尽快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疑似小中风患者应选择去设有神经内科的医院就诊。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诊断小中风的最重要依据并不是影像学检查结果,而是临床症状。如果没有临床症状,就不能妄下诊断。随着CT检查的日益普及,不是小中风而被误诊为小中风的患者不在少数。

临床发现部分老年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仅因为偶尔做了次头颅CT,发现脑内有腔隙性梗死灶,而被一些医生错误地戴上了小中风的帽子。其实70岁以上老年如果做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脑内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腔隙性梗死灶,并不意味着患了小中风。

部分老年患者因持续头昏、头晕或头痛多日去就诊,做CT或磁共振检查,提示有多发腔隙性梗死,也被诊断为小中风。如果医生能够仔细询问病史,便会发现这些患者的症状与小中风的症状有很大区别,多发腔隙性梗死并非导致其持续头痛、头晕的真正病因。

中风诊断注意事项

中风的诊断主要根据详细的病史和快而准确的体格检查。在临床鉴别有困难时,针对病情还需要作脑脊液检查、CT扫描和脑血管造影等。一般而言,中风的诊断要注意五个方面:

一是要探查患者病因,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中风。

二是要确定中风的性质,究竟是出血还是缺血。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治疗方法不同,必须辨别清楚。

三是要估计中风的程度。短暂性脑供血不足能在24小时内缓解消失;可逆性中风症状超过24小时,并继续发展直至数天,但也可以恢复;完全性中风则较严重,恢复缓慢,甚至难以恢复。

四是全面鉴别。主要是搞清楚是不是中风。很多疾病与中风相似,有时不容易区别。这就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认真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必要时要进行腰穿刺及脑CT扫描以明确诊断。

五是病灶的部位。要明确脑内什么部位中风,大脑半球、小脑、脑干不同部位中风表现不同:大脑半球中风,病灶的对侧发生面舌瘫,肢体偏瘫与偏盲;小脑中风表现为站立不稳,动作不协调,眼球震颤闪动等;脑干中风主要是交叉瘫痪,病灶同侧嘴舌歪斜,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

治中风费用是多少

一、中风治疗费用根据病情轻重确定:中风治疗费用,这是不能以具体数据来回答的,可以说在治疗费用上疾病程度越轻,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就越有利,反之不仅治疗困难、而且预后也是很差的,同时费用与病情也是成一定的正比关系的。依患者自已病情的严重程度的,患病时间有所差异。同时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费用也不一样。

二、中风治疗费用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确定:中风患者治疗所需要的价格因人而异,因为每个病患者个人情况的不同来决定,每位患者的病发原因、发病时间、病损程度都不同会影响到价格,选择的医院不同以及专家的不同都会影响到价格。

三、中风治疗费用根据方案确定:中风治疗费用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而定的。

上就是关于中风治疗费用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治疗方面还是要提倡“早发现,早治疗”。治疗需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综合的检查治疗。中风患者的家属应该时刻注意患者的发病时间,对于病情应该时刻密切关注以便于配合医生治疗。

小中风和中风疾病有什么区别

一些病人们身体异常的时候,到医院进行检查了解了自己是患有小中风疾病的,这个时候病人们就会疑问了,小中风算是中风疾病吗?小中风和中风疾病有什么区别呢?这些问题对于病人们的治疗都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下面就一起了解下小中风的常识介绍。

目前认为,“小中风”大多是由脑内的小血管堵塞所致,常见的有腔隙性脑梗、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小中风”的症状一般较轻微,主要有口唇发麻、说话口齿不清、半边肢体无力、头晕、一过性意识丧失等,容易被病人忽视。特别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其症状可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更具“迷惑性”。

很多“小中风”病人在症状消失以后,就认为自己没事了,不需要去医院,更不需要治疗。殊不知,这恰恰是他们最应该去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

在医学上,无论是“小中风”,还是严重的中风,其病理改变是相似的。发生过“小中风”,就说明该病人属于中风的高危人群,应该及时干预,否则将来很有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中风。

当然,与毫无预兆就发生严重中风的病人相比,“小中风”病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被提前“警告”了,获得了一次“亡羊补牢”的机会。建议发生过 “小中风”的病人尽快去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如脑血管造影、血糖、血脂、血压等,了解自己有哪些危险因素。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如戒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

以上就是小中风的常识的介绍了,相信朋友们一定了解清楚了。如果知道自己患有小中风的话,一定要尽快的治疗了,因为稍有不慎的话,可能会让中风疾病出现的哦。

诊断脑中风存在极大误区

脑中风的治疗缺少不了正确的诊断,了解清楚正确的脑中风的诊断方法,是大家必须要做得事情,在生活中,脑中风疾病是经常的见到,大家对脑中风也是比较的熟悉,只是大家不愿去了解脑中风这方面的知识,对脑中风的诊断以及治疗更是一无所知。平时的时候,可能大家也会谈到脑中风疾病,但都是一些很基础的问题。

脑中风的诊断误区有很多,大家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了解。为了能够避免脑中风的诊断出现什么问题,大家就应该了解脑中风的诊断容易出现的这些误区,在诊断脑中风的时候引起注意。因为血压正常或偏低的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动脉管腔变得高度狭窄,或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或有血脂、血糖、血黏度增高等因素存在,导致某支脑动脉发生了堵塞,使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丧失功能,引起缺血性中风。

脑中风的诊断出现误区跟症状表现了解的不清楚也是有很大的关系,把脑中风的诊断误区了解清楚以后,大家还需要了解清楚脑中风的症状表现,打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在生活中引起注意。不少中风病人发病前在短时间内出现过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症状,伴有突然说话不利或吐字不清。

但由于上述症状常在数分钟内消失,头部 CT检查正常,而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微小脑血栓引起的瞬间脑局部缺血,医学上称为小中风。约有一半小中风病人在5年内会发生偏瘫,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小中风,及早就诊防治。

中风治疗四大误区

误区一:阿司匹林吃了就管用

有的人每天仅服1片(25毫克)肠溶阿司匹林。在脑血栓的预防性用药中,不少人知道每晚睡前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但仅服1片。其实,目前国际公认的肠溶阿司匹林用量为每晚50~75毫克,即25毫克1片的肠溶阿司匹林应服2~3片。如果药量不足,则达不到预防目的。

误区二:偶尔漏服药没关系

一些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差,常忘记服药,觉得漏服一两次没关系,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有可能诱发中风。建议中老年朋友将自己常服的降压药、降糖药、强心药等分开包装,上面注明服用日期及早中晚服药的具体时间,或者把每日用药种类按时间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家中醒目处作为备忘录。工作繁忙的朋友应备三套药,办公室、家里、手提包内各一套,随时提醒自己服药。

误区三:用药种类多点更安全

一些有过中风表现的人往往惶恐不安,于是四处看病。甲医生开了“圣通平”,乙医生开了“尼富达”,殊不知这些名称不同的药,其实都是心痛定,结果因用药过量导致中风。

研究证明,银杏内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抗血栓形成;能扩张血管,增强血液流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还能改善脑血液循环、脑部营养及记忆功能,促进脑细胞代谢,保护神经元和脑组织免遭缺血及缺氧损伤。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延长细胞寿命,延缓心、脑血管老化。金百舒银杏叶软胶囊利于人体吸收,对中风预防效果显著。

误区四:只管服药不注意监测

有些患者能够坚持服用抗凝药,但不注意监测。因风湿性心脏病引起偏瘫的患者多有心房纤颤,这类病人要终生使用抗凝药,同时进行用药监测。尤其对于彩超检查发现心房内有血栓的病人,在使用抗凝药时,要根据病情不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以便及时调整临床用药剂量。否则,用药多了,会引起出血,用药量不足,又会引起血栓。许多风湿性心脏病人术后出问题,都是由于这个问题没处理好。

脑溢血和脑中风怎么治疗呢

很多人将“小中风”看做中风的先兆,但医生认为这也是一种中风。晚报电话医生、苏大附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正春告诉读者,小中风如果多次反复发作,极有可能一次比一次加重,自愈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进而发生为进展性的或完全性的中风。

小中风也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顾名思义,它的症状表现历时短暂,每次发作仅持续几秒钟、几分钟或几个小时,最多不超过24小时就能自然缓解。

这种发作往往会反复出现,虽然没有什么规律,但每次发作的表现大致相同,发作缓解后的间歇期一般正常,没有什么后遗症。小中风虽历时短暂,但不可忽视。有人把它作为中风的先兆,实际上它也是一种中风,如果多次反复发作,极有可能一次比一次加重,自愈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进而发生为进展性的或完全性的中风。

据统计,大约有1/3的小中风患者迟早会发生完全性中风。但预防措施应视具体情况而定。首先需要明确初次卒中发作的类型及相关的危险因素。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等。

中风患者的运动疗法

做被动运动的原则是:

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从肢体的近端坐至远端,逐级训练,最终达到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家属在做被动运动时应缓慢而柔和,有规律性,避免用力牵扯或大幅度动作。逐步增加被动活动的幅度和范围,每日至少进行2次以上,每次每个动作应重复10次左右,并要持之以恒。在做被动运动时,病人的健侧上下肢最好也要做相同的动作,这样可以通过健侧神经冲动的扩散刺激患侧的肌肉兴奋性冲动的产生,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

被动运动常用的方法是:

上肢被动运动先从肩部开始,家属及陪床人员一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肘部,将上臂做外展、内收及向上、向下运动。动作要轻柔,防止因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造成关节损伤或脱位。做前臂被动运动时,家属一手托住病人手腕,掌心向上,另一只手托住肘关节,将前臂做屈、伸及内旋运动。手的被动运动方法是家属一手握住病人手腕,另一只手握住病人手指,做腕关节屈、伸及各手指的屈伸运动。

下肢的被动运动亦先从近端开始,即髋关节的被动运动,将患肢膝关节屈曲,然后家属一手扶住患侧膝关节,一手扶住髋部,做左右转动动作。小腿运动的方法是家属一手扶住踝部,一手握住膝部,做膝关节的伸屈运动。足部活动时一手握住踝部,另一只手捏住脚趾,使足做背曲及向左右旋转运动。值得提出的是在给病人做被动运动的同时应结合按摩。有助于肢体的功能恢复。

小中风5年内易发生脑梗死对人的健康而言,脑中风给人带来的影响相当于人体发生了“强烈地震”,而小中风就像是震前的白光,成为脑溢血的预警信号。如果发生小中风后,能早期、及时、有效地诊断与治疗,是防患于未然、预防中风偏瘫的关键。

对人的健康而言,脑中风给人带来的影响相当于人体发生了“强烈地震”,而小中风就像是震前的白光,成为脑溢血的预警信号。我国现有约500~600万中风患者,75%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左右重度致残。

因此,如果发生小中风后,能早期、及时、有效地诊断与治疗,是防患于未然、预防中风偏瘫的关键。

小中风为健康亮黄牌小中风是指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也称为小卒中,是由于脑组织局部缺血所引起的。患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如2~3分钟),产生半身麻木,一侧手和胳膊麻木和发沉,行走不便,还可能出现语言不利、口齿不清的症状。但是这种反应都具有一过性,在发作后24小时之内自行缓解,并且没有明显的后遗症。

小中风的症状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很多人都未能给予重视,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却不知小中风是中风的预警信号,如果错过了及时预防的时机,很可能导致中风。据统计,小中风发生后,50%患者5年之内至少发生一次脑梗死,如果诊断或治疗不当,其中10%脑梗死发生在小中风发作之后的90天之内。

小中风发作具有“刻板性”

依据脑血管供应脑细胞血液的部位,小中风发作的临床表现具有固定模式,表现出两组症状。一组是颈内动脉供血系统表现,即眼动脉短暂缺血出现的一过性黑蒙,短时间缓解;单独累积到一侧手和手臂的肢体麻木和发沉,行走不便,还可出现语言不利、口齿不清的症状。另一组是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表现,症状是双眼视物模糊、呕吐、走路不稳、发音障碍、吞咽困难、突然跌倒等症状。

小中风初次发作之后,病人常会反复发作。有的患者一天可发作几次,有的几个月发作1次。

小中风后48小时建立治疗方案按照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规定,小中风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但事实上,只要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2小时,多数患者就可以有脑梗死的后果。

由于小中风发生后近期内的脑梗死事件的高发率,48小时之内要建立合理的病因检测和治疗方案。如果患者有急性神经功能障碍,并有小中风再发可能性存在,必要时需要住院诊断和治疗。

中风作为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它的治疗措施就如我们上文所说。中风疾病患者要根据他们病情和发病时期的不同而对治疗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不然中风患者的康复工作是没有保证的。

糖尿病容易诱发“小中风”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的一项,不容小觑。据国内资料统计,约有20%的脑血管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病人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数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会更早,程度也更严重,容易引发“小中风”或中风。

糖尿病是诱发“小中风”发生的一大危险因素,糖友易发生脑中风的主因在于,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硬化。糖尿病往往伴随着血脂代谢功能异常,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的不足,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使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减少,脂肪动员增加,大量脂肪被分解成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导致高脂血症,会加速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且加重硬化程度,因此会广泛引起大、小动脉疾病。

有过小中风的病人,1/3肯定在1年内要得一次脑梗塞。小中风实际上就是病人出现了上面说的中风先兆,医生称其为短暂性脑血管缺血,英文缩写为TIA。小中风的表现与中风先兆症状没什么两样,病人头痛、头晕、半身麻木,或突然一下子半身无力,说话不利索,眼睛看东西模糊。

它与中风先兆的区别在于:小中风一定在2小时内恢复正常。如果检查小中风病人的脑组织,会发现没有脑细胞死亡。小中风过去后,病人的脑细胞应该完全正常。如果超过了2小时,病人就会出现脑细胞死亡,这时就应该叫脑梗塞了。对小中风,病人千万不要等闲视之。不能病“好”了,就认为自己没事了,就不去管它了。那样会出大事的。正确的态度是:对待小中风要像对待脑梗塞一样处理,以免日后变成脑梗塞。

糖友预防小中风,最重要的还是要调好血脂。由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血脂,在血糖和血脂的“夹击”下,糖友患上中风的风险以及死亡率就比正常人高出数倍。所以,糖友必须严密监测血脂水平。调整饮食结构、加强锻炼、减轻体重是调脂必做的措施,此外,还要戒烟限酒,生活规律,饮食合理,切忌过度劳累,力争保持愉快、稳定的心情。但凡出现小中风症状且血脂指标明显增高,一定要及时就医。

小中风易致失忆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小中风(轻微中风)引起的后遗症与普通中风有所不同,它有可能导致部分记忆丧失,而普通中风反而不会引起记忆丧失。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说,研究结果表明,患过小中风的人出现部分记忆丧失的风险很高,而患过普通中风的人尽管大脑可能出现轻度识别障碍,但不会出现记忆丧失。

一般来说,小中风和普通中风被认为有同样的起因,并可能导致非记忆性认知问题,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正挑战这一认识。

研究人员强调,研究小中风将有助于找到预防记忆丧失及其他认知障碍的方法。

相关推荐

脑中风的偏方有哪些

尽管现在的医疗技术发展很快,但是脑中风的治疗难度依然非常的大,因此会有一些患者由于接受一段时间的正规治疗后失去了耐心,进而广求偏方。的确一个合理的并适合自己的偏方确实可以对脑中风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因此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脑中风治疗中常见的偏方。 栗子桂圆粥。这个食疗偏方既能够保健又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脑中风的症状,对防止脑中风出现后遗症特别有益。其食材主要包括栗子12个(去壳用肉),桂圆肉18克,粳米60克以及白糖少许。先将栗子切成碎块,与米同煮成粥,将熟时放桂圆肉,食用时加白糖少许。可做早餐,或不拘

脑中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手术治疗 1、脑起搏器对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有抑制作用,对紊乱的神经细胞有整合作用,对缺氧受损的神经细胞有修复作用,对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有激活唤醒作用。最近美国科学家研究还发现磁场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防止老年性痴呆,延长人的寿命。起搏器是目前治疗脑卒中较好的方法。 2、恢复期治疗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来讲非常重要。目的就是改肢体麻木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并降低脑梗塞的高复发率。尤其是在恢复肢体运动障碍方面更为显得突出。 3、目前认为脑卒中引发的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

脑中风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苏明教授介绍,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约250万例。由于致残率高,卒中存活者中约3/4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临床上将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前者占87%。发生缺血性卒中时,一般症状较为平缓,绝大多数病人意识清醒,仅仅表现为言语困难、肢体麻木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延误就医。 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由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塞,占中风的70%-80%。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中,脑梗塞占80%。突然发生脑梗塞,会使患者致

中风偏瘫的预防措施

1、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防治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并长期观察血压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控制并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预防中风偏瘫另一关键环节。一旦小中风发作,须立即给予系统治疗,以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 3、重视中风偏瘫的先兆征象,当发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思睡、性格反常时,要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 4、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 5、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肥胖病等。

脑梗塞应怎样预防

控制并减少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发作(即一过性偏肢麻木、无力或眩晕、复视、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等症状)是预防中风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旦小中风发作,须立即抓紧予以系统治疗,就有可能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这些都是脑梗塞的预防。 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时,就应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 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应自我控制和避免,做好脑梗塞的预防。 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 做好脑

中风偏瘫康复器材手指锻炼方法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一种会发生猝然昏倒、口角歪斜、语言不利等症状,从而出现半身不遂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中风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中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瘫痪肢体和语言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脑功能,中风偏瘫康复器材手指锻炼方法如下: 第一步:患者仰卧或坐位,操作者手握患肢手指背侧,掌心对第2-5患指端,做屈曲运动。第二步:操作者手握患肢手指背侧,揉指,缓慢做伸直运动。第三步:操作者一手握腕关节,另一手揉捏各患指,最后活动各指关节。 脑中风治疗后还要注

预防中风的4大误区

误区一:血压正常或偏低不会中风。中风分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两种。缺血性中风的病因在于脑动脉发生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丧失功能。血压正常或偏低的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动脉管腔变得高度狭窄,或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或有血脂、血糖、血黏度增高等因素存在,均可以发生缺血性中风。 误区二:小中风无关紧要。不少中风病人发病前在短时间内出现过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症状,伴有突然说话不利或吐字不清。但由于上述症状常在数分钟内消失,头部CT检查正常,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微小脑血栓引起的瞬间脑局部缺血,医学上

怎样识别中风的前兆

手麻没在意,竟中风偏瘫 中国每年新发中风病人约250万,其中约有2/3的人最终残疾或死亡。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人对中风缺乏认识,抢救不及时。 多一分钟,脑细胞死190万个 人中风后,每拖延一分钟,其大脑内的神经细胞就会死亡190万个,每耽搁一小时,大脑就会因缺氧而变老3.6年。 最为关键的是,脑细胞并无再生能力。也就是说,那些细胞一旦死亡,后续的任何抢救,都无法使之死而复生。这就是那些患者为何会长久地留有后遗症的原因。 中风分两类:脑梗死和脑出血 在中国,70%—80%的中风属于脑梗死。脑梗死病人送到

中风如何急救

中风突然发生,若仔细观察,在发病前往往会出现一些预兆。 1、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这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使大脑支配躯干的神经通路受损。 2、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 3、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过些时候就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4、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 5、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

眼皮下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小中风

有时,眼皮下垂可能是小中风的兆示。如果感到脸、手、脚酸麻乏力,或有针扎的刺痛感时,最好赶快找医生检查一下,因为这种症状是一种警告信号,必须即刻处理。小中风的出现时间很短暂,历时30秒到24小时不等,有90%的人的症状持续不到2小时。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的人,更是高危人群。因此,出现眼皮下垂的情况时,干万不要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