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和尿蛋白是否一样
蛋白尿和尿蛋白是否一样
什么是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天,上限为150毫克/天,在常规检测中显示的是阴性,在正常含量范围内的尿中的蛋白质即为尿蛋白。
什么是蛋白尿?
尿常规检查中蛋白质/尿蛋白显示+、++、+++等则是蛋白尿。在一般情况下尿液检查汇总蛋白质呈阴性,当出现+时会怀疑有肾脏疾病的发生。人体肾脏是一个过滤系统,废物经过肾脏排泄,形成尿液。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为20毫克/100毫升。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不超过70-100毫克/24小时,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肾脏固有细胞发生损伤,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就会漏出蛋白,成为蛋白尿。
蛋白尿和尿蛋白的区别: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而蛋白尿则是尿液中蛋白质超出了一定范围的统称,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只是界限似乎有点模糊,大家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如果还是不太清楚的话可以到正规的肾病医院详细的咨询。
蛋白尿与肾脏的关系
所谓尿蛋白,就是尿中所含的蛋白,如果说因为炎症等疾病的刺激,导致肾脏“滤过”受损,在尿中就会有蛋白的出现,它的出现代表着肾脏功能受到了损伤。这也就是说,如果是您的身体肾脏功能征程的话,是不会检查出尿蛋白的。
知道了尿蛋白代表着什么,需要向您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尿蛋白都代表着肾脏受损,它的出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正常的生理代谢,是一种暂时性的尿蛋白现象,如果是这样情况是不需要担心的。
检查出尿蛋白之后,考虑最多的应该是肾病,肾脏的疾病最容易导致尿蛋白,因为肾脏是一个过滤的系统,人体的废物经过肾脏排泄,肾脏回吸收之后,把废物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就是正常的尿液,正常的情况下,蛋白都会回吸收的,如果肾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会漏出一些蛋白,从而导致尿蛋白的产生。
蛋白尿并非都是病态,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蛋白尿在诱因解除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故又称可逆性蛋白尿或一过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
尿蛋白定量参考值
24小时尿蛋白正常值是1.5g/24小时,即1500mg/24小时,结果高于正常。1,+2,+3是定性的,不是定量的,而是有一个提示的蛋白质,但没有一定的量,但越多的蛋白质越多指导意见:尿中有一种蛋白质对肾脏有损害,最好是积极治疗西医,中医治疗,除了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正常情况下,人尿中含有的蛋白质或蛋白质只含微量,但当肾脏病变发生时,随着血液循环的蛋白质通过肾脏,因为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而蛋白质逃逸。蛋白质从尿道漏出尿液形成蛋白尿。尿蛋白含量越高,肾功能越好,这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能是小分子量。每日正常尿蛋白一般为40-80毫克,蛋白质的定性检测方法无法检测的内容。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多,可检测尿液蛋白阳性。因此,尿蛋白定性分析的结果是粗略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可以准确测量尿中排出的蛋白量。
临床上,判断肾脏疾病是否发生,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定量分析两项指标综合判断。尿蛋白定性指标常被称为阴性或阳性尿蛋白。如果尿蛋白检测结果阳性,肾反应程度见几用。尿蛋白定量测定能准确反映受试者的肾功能,常用诊断指标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与蛋白尿区别
尿常规检查中蛋白质/尿蛋白显示+、++、+++等则是蛋白尿。在一般情况下尿液检查汇总蛋白质呈阴性,当出现+时会怀疑有肾脏疾病的发生。人体肾脏是一个过滤系统,废物经过肾脏排泄,形成尿液。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为20毫克/100毫升。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不超过70-100毫克/24小时,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肾脏固有细胞发生损伤,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就会漏出蛋白,成为蛋白尿。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天,上限为150毫克 /天,在常规检测中显示的是阴性,在正常含量范围内的尿中的蛋白质即为尿蛋白。当尿蛋白检测显示为阳性时,就是不正常。
蛋白尿与肾脏的关系
知道了尿蛋白代表着什么,需要向您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尿蛋白都代表着肾脏受损,它的出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正常的生理代谢,是一种暂时性的尿蛋白现象,如果是这样情况是不需要担心的。
检查出尿蛋白之后,考虑最多的应该是肾病,肾脏的疾病最容易导致尿蛋白,因为肾脏是一个过滤的系统,人体的废物经过肾脏排泄,肾脏回吸收之后,把废物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就是正常的尿液,正常的情况下,蛋白都会回吸收的,如果肾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会漏出一些蛋白,从而导致尿蛋白的产生。
蛋白尿并非都是病态,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蛋白尿在诱因解除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故又称可逆性蛋白尿或一过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
知道了蛋白尿是怎么回事之后,如果说您的检查结果尿蛋白属于阴性的话,也不用过于紧张,可以进行一下肾病筛查,如果是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就表示您的身体是健康的,但是如果说检查发现确实是肾脏功能受损的话,就请您及时的进行治疗。
尿常规检查中各指标的意义
那在体检过程中,尿常规检查各指标作用是什么呢,如何从尿检中进行详细判断?
1.比重:用于提示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尿比重受饮水等因素影响较大,新生儿尿1.012左右,小婴儿为1.002-1.005,儿童可在1.001-1.035,成人尿比重在1.015-1.025之间,一般随机尿比重1.003~1.030。增高见于急性肾炎、高热、新功能不全、脱水、糖尿病等,如果尿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 尿崩症等。
2.酸碱度:用于了解机体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情况,是临床上诊断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尿pH受食物摄取、机体进餐后碱潮状态、生理活动和药物的影响, 正常饮食条件下的晨尿,多偏弱酸性,pH 5.5~6.5,平均pH 6.0。降低见于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钾血症、痛风、服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之后。
3.蛋白质:蛋白质检查是尿液化学成分检验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正常情况下,终尿蛋白含量很少,当蛋白定性呈阳性时,称为蛋白尿。蛋白尿又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产生源于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如剧烈运动后,发热、妊娠期妇女和体位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尿蛋白增多见于各种肾炎、肾功能不全和肾病综和症等,进一步检查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电泳,区分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可提供肾脏病变性质的很多信息(如肾炎、肾病综合症等)。
蛋白尿是怎么定义的
蛋白尿是肾炎患者的一个明显症状,但是人们只知其一,什么是蛋白尿您明白吗?下面小编就为您解释下临床上蛋白尿是怎么定义的。
蛋白尿,顾名思义,就是尿中含有蛋白质,但正常的尿液中也含有蛋白质,只有尿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值时临床上才定义此种尿液为蛋白尿。定性检查,尿蛋白(+)以上;定量检查,尿蛋白>150mg/d,大于3.5g/d为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临床上分为三种情况:
蛋白尿是怎么定义的,临床上分为三种情况1、假性蛋白尿:尿液中若混入血、脓或阴道分泌物,则可造成尿蛋白阳性;
蛋白尿是怎么定义的,临床上分为三种情况2、选择性蛋白尿:病变仅损害肾小球滤膜的电荷屏障,使负电荷量减少,则仅有白蛋白的滤过增加,尿中的蛋白质分子为中小分子蛋白。
蛋白尿是怎么定义的,临床上分为三种情况3、非选择性蛋白尿:一些肾小球疾病可使滤过膜屏障损伤,如滤过膜孔异常增大或断裂,即机械屏障受损,则血液中的大、中、小分子量蛋白质不加一二选择地滤出。
现在您明白蛋白尿是怎么定义的了吗?顺便提醒您一下,当您尿液中含有大量气泡且长久不散时您可能就患上了蛋白尿,建议您尽快检查,当然尿液中含有气泡也会因别的原因引起的,所以您要因情况而定。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点都有什么
1.大量蛋白尿:蛋白尿主要成分是白蛋白,也含有其他血浆蛋白成分。患者蛋白尿每天超过3.5克,可有脂质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蛋白尿会减少;严重低蛋白血症时,尿蛋白排出量可增加,高蛋白饮食会使尿蛋白排出增加。
2.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是指患者血清白蛋白每升低于30克,当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的代偿作用不足以弥补尿蛋白的丢失量时,才会出现低蛋白血症。
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低白蛋白血症有关,患者可呈脂质尿,尿中出现双折光的脂肪体,可能为内含胆固醇的上皮细胞或脂肪体管型。
4.水肿:患者最引人注意的症状是逐渐加重的全身水肿,初始晨起眼睑、面部、踝部可见水肿,随着病情逐渐发展,水肿可波及全身,并出现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纵隔积液、阴囊或阴唇水肿,也可出现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