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治疗
核辐射治疗
但非常令人遗憾的是:核医学专家隐瞒了放射性碘-131治疗甲亢的危害真相,那就是通过治疗后,将给病人造成永久性甲减,需要终生服药。而且除了对甲状腺本身的杀伤外,对其它器官与组织是肯定有伤害的,这种伤害也被专家说得非常轻松。
一、碘-131:最危险,进入人体数月后挥发
在核泄漏中,有四种放射性同位素是对人体比较有危险的:碘-131、铯-137、锶-90及钚-239。
这四种放射性同位素中,碘-131是最为危险的。因为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人体细胞癌化,尤其是针对甲状腺细胞,甲状腺吸收后造成损伤。
二、哪些情况必须采取碘-131治疗?
陆汉魁:甲状腺癌是人类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其中绝大多数是分化程度较好的恶性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一般都保留了正常甲状腺细胞能够摄取和利用碘离子的特性,因此这类癌细胞也能摄取和聚集放射性同位素碘-131。
碘-131能释放出放射性粒子( β射线和γ射线),这些射线(尤其是β射线)具有强烈的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甲状腺癌细胞(包括那些残留在甲状腺组织内的癌细胞和转移到其他部位的癌细胞)在摄取和聚集放射性碘-131以后如同“自饮毒药”,很快就会被射线杀灭。
临床上有两种情况必须采取碘-131治疗:一是甲状腺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出现癌病灶复发;另一种是手术中发现或者经过其他诊断已经确定有甲状腺癌转移(包括颈部淋巴转移和其他部位的转移)。
三、碘-131怎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
东方早报:除了治疗恶性肿瘤之外,碘-131也能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对于这种疾病,碘-131的作用机理又是怎么样的呢?
陆汉魁:放射性的碘-131和食品中的碘的性质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碘-131可以释放射线破坏正常的和异常的甲状腺细胞。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进入人体的碘大多数被甲状腺摄取。给甲亢病人口服碘-131后,这些放射性的碘也进入病人的甲状腺。碘-131在甲亢病人的甲状腺可以滞留相当长时间,释放射线,导致部分甲状腺变性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甲状腺体积也随之缩小,这样就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
进入人体的碘-131主要集中在甲状腺内。在甲状腺外组织中分布少、滞留时间也短,所以一般治疗甲亢的碘-131辐射量很少,对人体的骨髓、性腺、肝脏和胃肠道等产生的辐射量很低。
所以碘-131治疗甲亢通常不需要严格的辐射隔离,一般病人门诊治疗就可以了(少数病人因为病情严重需要住院观察和辅助治疗)。该治疗对全身其他组织(尤其造血系统和肝脏系统)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不会诱发肿瘤等;也不会影响后代。
点评:通过陆教授的介绍,可以肯定以下事实。第一,碘-131进入人体后,释放的射线会对正常和异常的甲状腺造成破坏;第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陆教授没说,将造成病人永久性甲减,需要终生服药;第三,碘-131对人体的骨髓、性腺、肝脏和胃肠道等产生的辐射量很低,但并不是没有核辐射,对少数敏感的人来说,伤害可能还很大。
碘-131口服药水怎么避免辐射病人?
东方早报:我们看到日本核泄漏事件导致大家对哪怕微小的核辐射都很恐惧,那么临床上我们用于治疗的碘-131通过口服药水的形式给药不会对病人也造成辐射吗?医务人员不是也要受到辐射的威胁吗?
陆汉魁: 放射性碘-131不仅释放 射线,也发射射线。在进行大剂量放射性碘-131治疗时需要采取屏蔽隔离。
另外,病人在接受放射性碘-131治疗的早期(5天内)有大量的放射性排泄物,这些排泄物需要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否则会严重污染环境。所以整个放射性碘-131治疗的早期阶段需要在辐射隔离的条件下进行。
此外,病人在接受大剂量碘-131治疗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住院治疗可早发现、早处理,减少意外发生。
由于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与甲状腺细胞以及甲状腺癌细胞有不同的碘代谢特性,除甲状腺组织细胞(包括癌细胞)、消化道脏器及尿路排泄器官外,其他正常的组织细胞很少摄取和聚集碘-131,因此人体正常组织细胞受到的辐射危害相对较小。
在大剂量放射性碘-131治疗的早期,病人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辐射副反应(如上腹部不适、恶心、乏力、头颈部肿胀、等),但多数副反应都不严重,患者一般都能忍受或者经过针对性处理后能得到缓解。
其实病人有些不良反应主要与停止口复甲状腺素药物有关,在碘-131治疗后一旦恢复口服甲状腺素药物补充和抑制治疗,病人的症状就会逐步得到改善。
核辐射对人体的几大危害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什么是核辐射吧,核辐射对于我们人体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对于核辐射的预防工作才行,核辐射不但容易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而且核辐射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癌症。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核辐射的几种危害,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警示。
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显示任何症状,然而往往在几周之内,又有新的、更加严重的症状发生。
——如果接受高等程度的辐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状都可能立即出现,并伴随着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脏器损害。
健康受损程度取决于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以及辐射的强度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它能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我们的身体会尝试修复这些损伤,但是有时损伤过于严重或涉及太多组织与脏器,以至于不可能修复。
而且,身体在自然修复过程中,也很可能产生错误。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
辐射最可能导致哪些“长期”的健康损害?最大的长期健康风险是癌症。通常当体细胞受损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我消除。当这种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时,细胞获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分裂,这就演化成癌症。
我们的机体有许多机制来阻止细胞癌变,并替换受损的组织。然而辐射所带来的损害可以严重搅乱机体中的这些机制,从而让癌症风险大大提高。此外,如果机体不能很好的修复辐射带来的对化学键的破坏和改变,我们的基因里有可能会产生突变。这些突变不但增高自身的癌症风险,还有可能被传递下去,使得辐射的作用在子孙身上展现出来。这些作用包括较小的头部与脑部、眼部发育缺陷、生长缓慢和严重的认知学习缺陷。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核辐射,我们知道核辐射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才行,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核辐射对人体的几大危害,希望上文介绍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白色衣服不能防辐射
白色衣服仅能反射可见光
人们视觉所见的白色,源于物体表面几乎将所有可见光线反射回来,这与是否反射核辐射没有任何关系。核辐射的能量大大高于可见光,物体反射或阻挡核辐射的能力与其颜色并无联系。
日常衣物的白色来自纺织印染工序中的漂白或添加荧光增白剂。漂白衣物时,加入的过氧化物可破坏纤维原本所带的发色团,使其失去颜色,而添加的荧光增白剂则可吸收紫外光,并发射出蓝光,使织物在人眼中显得更加洁白。但荧光增白剂并不能吸收高能量的核辐射。
防辐射服只能防电磁辐射
防辐射服的原理是在织物中加入金属。金属有导电性,可以屏蔽部分电磁辐射。手机信号等电磁辐射的波长远高于核辐射,对人体也几乎没有危害。普通金属电子数不大,对γ或X射线的高能核辐射并没有阻挡效用。
市面上防辐射服的制造方法不一,或为纺织纤维表面镀金属,或为金属纤维与纺织纤维混纺而成。织物中所含金属越多,则其防辐射性能就越好。然而金属可大大增加织物的重量,影响穿着的舒适感,织物的孔隙也会显著减少其防辐射功能。更重要的是,在衣服的领口、袖口等地方,电磁波可轻易侵入人体。如果防辐射服不将人体完全包裹住,其屏蔽效果便非常微弱。
专业铅服可以阻挡高能射线辐射
核电站所发射的辐射大约包括α、β、γ与衍生的X射线。这其中,α与β粒子对人体造成伤害更为巨大。如若进入体内,它们难以穿透身体,只能将其全部能量用以与身体各组织碰撞。但它们也很容易被截留,能量最低的α粒子可以轻易被一页薄纸挡住,β粒子也仅需1厘米厚的塑料便可被抵挡在外。织物的密度与厚度可以决定其是否能阻挡这些高能粒子。
高能的γ与X射线则可由真正的防辐射服——铅服来阻挡。铅拥有很高的电子数,这些数目众多的电子可以大幅度阻挡γ与X射线的“行进”。这种沉重的防护用铅服便是放射专业人员的工作服。但一般γ与X射线能量极高,可以直接穿透人体,短期暴露并不会对人体有太大伤害。
核辐射容易导致哪些癌症
白血病:核辐射可能因为高频率微波、射线导致干细胞内DNA的序列发生改变或者突变,尤其是白细胞的突然剧增可能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失衡。日本原子弹爆炸之后,白血病患者急剧上升正有力说明核辐射对人体细胞突发的影响。
淋巴癌:放射性物质容易引起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变化,如果淋巴细胞长期处于放射性物质的慢性损伤状态下,淋巴细胞难以自行修复却依然存活,则增加了淋巴细胞癌变的几率。
皮肤癌:对于处于核辐射环境下的人来说,皮肤是人体与外界接触最为广泛的地方。面对核辐射挥发性物质或弥散性物质,皮肤将首当其冲置身于险境。此外,黄种人和白种人相比较,白种人的皮肤更容易受到辐射的损伤。
核辐射的危害
具体的说:
轻度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如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中度损伤,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如头昏,乏力,恶心,有呕吐,白细胞数下降。
重度损伤,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虽经治疗但受照者有50%可能在30天内死亡,其余50%能恢复。表现为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数明显下降。 极重度损伤,引起极重度放射性病,死亡率很高。多次吐、泻,休克,白细胞数急剧下降。核事故和原子弹爆炸的核辐射都会造成人员的立即死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不育、怪胎等。
以下是遭受的辐射量(单位:毫雷姆)的后果:
450000~800000: 30 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
200000~4500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60000~100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10000: 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5000: 每年的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
700: 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
60: 人体内的辐射量;
10: 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
8: 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
1: 腿部或者手臂进行 X 光检查时的辐射量。
核辐射是什么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 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病;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受到核辐射的症状
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受到各种核辐射。放射性元素衰变的三种射线里面,这两种射线在空气里面传播的距离都比较短,不近距离接触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防辐射服”和普通的衣物对于人体外部的这两类射线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但是实际上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里面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比如空气里面有一定的碳14(beta衰变成氮14)、地下水和土壤里含有微量的氡,等等。所以实际上,我们体内就有相当量的放射性元素,给我们带来从内到外的核辐射。更不用提提穿透性很强射线,还有从天而降的高能宇宙辐射在大气里产生的大量次级辐射。所谓的“防辐射服”并不能防范这些辐射,完全隔绝这些辐射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人们受到的这部分核辐射一般称为天然辐射或自然辐射.
某些情况下,在工作场所(核电站)或者生活中(发生过核爆或者核污染的城市)会在天然辐射之外接触到更多的辐射。只要人体受到的辐射量不超过一定的标准,比如说和天然辐射比较小很多,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比如说,核电站里面的核裂变反应是与外界隔绝开的,并没有太多的辐射泄漏出来,而在核电站内部的工作人员一般会配备辐射剂量表,核电站周围的辐射也会受到监控,以此来保证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安全。核电站对周围核辐射的贡献比天然辐射小的多,对核电站的恐惧是没有道理的。
核辐射的辐射类型
天然辐射
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据有关资料统计,天然辐射造成的公众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照射成分 年有效剂量(毫希)
正常本底地区 照射量升高的地区
宇宙射线 0.38 2.0
宇生放射性核素 0.01 0.01
陆地辐射:外照射 0.46 4.3
天然辐射 陆地辐射:内照射(氡除外) 0.23 0.6
陆地辐射:氡及其衰变物的内照射
吸入222Rn 1.2 10
吸入220Rn 0.07 0.1
食入222Rn 0.005 0.1
总计2.4
人工辐射
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如x光,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人工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平均
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
辐射源 剂量(毫希/年)
放射诊断:0.22
放射治疗:0.03
医用同位素:0.002
放射性废物:0.002
核爆炸落下尘:0.01
职业照射:0.009
其他辐射源:0.012
核电站周围:0.001~0.02
核辐射易导致哪些癌症
核辐射有α、β、γ三种辐射形式。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核辐射是如何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呢?人体存在大量的各种分子,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破坏这些分子,造成分子性质发生改变。但是,这种破坏并不一定意味着“致癌”。
只有当被破坏的分子不能修复而细胞依然存活的情况下,细胞最终发生不受控制的复制,最后生长成为癌细胞时,才被认为这是因为核辐射导致癌变的发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长时间接受较高强度的核辐射是会增加人体罹患癌症的可能性的。
电脑旁放什么可吸收电磁辐射
水、石材、假牙、电脑、X光片等都有辐射
辐射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影随形。从核电站的核燃料到家里的大理石地砖,从阳光里的紫外线到检查用的X光,以及每天都会用到的手机、微波炉、电脑……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实际上都存在辐射。总体来说,人们常接触到的辐射可以分为两大类,核辐射和电磁辐射。
核辐射是由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天然本底辐射,比如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核素,大气、水、石材都会有,这种辐射一般对人类没有什么危害;另一种则是与核相关的活动引起的辐射,主要包括医疗照射(接受X光诊断检查以及一些放射治疗等)、核爆炸和核动力生产,这次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引起的核辐射就属于后者。人们戴的夜光手表、釉料陶瓷、人造假牙等,也含有微量的放射性材料。相比核辐射,电磁辐射更贴近生活,它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信号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各种电器、电子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装置,只要处于操作状态,它的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人们熟知的微波炉、手机、高压线、电脑等产生的辐射就属于这一类。
电磁辐射更该警惕
长期接触,心、脑、生殖、免疫系统都会受影响
生活中,人们遇到核辐射的几率很小,只有在做X光等医疗检查,装修用含放射性物质的大理石时,人们才会接触到核辐射,但这些健康危害的发生都有一个前提:过量。有研究表明,接触辐射时间越长,离辐射源距离越近,受到的伤害越大,而距离拉大十倍,受到的辐射就是原来的百分之一。
比起核辐射,人们更应该警惕生活中随时都能遇到的电磁辐射。家用电器集中的房间、广播电视发射塔周围、高压变电线路和各种电器设备周边……如果长时间接近或生活在这些地方,就有可能摄入过量的电磁辐射,从而形成电磁污染,它是继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后的第三大污染源。世界卫生组织列出,长时间过量接触电磁辐射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如下影响:引起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对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影响大脑组织发育、视力下降;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失调等。专家表示,电磁污染比核污染更应被人们关注,因为它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其产生的健康危害能够通过简单措施有效控制。
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 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病;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核辐射下皮肤出现严重烧伤该怎么办
提起核辐射,就让人想起日本的大地震引发的一系列悲剧。核辐射看似离我们很远,但我们又时时处在核辐射的危机之下。核战争离我们很远,但民用核设施安全的不确定性,我们难免要受到核辐射的伤害。
据报道,日本大地震的第二天,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对该地区民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核辐射主要是通过呼吸、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而皮肤作为人体最大器官,也起着保护器官的作用,失去皮肤保护的人体极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在面对核辐射时,了解一些核辐射防预知识极为必要。
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有α、β和γ三种辐射形式。
●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β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辐射FAQ
Q:辐射能自觉到吗?
A:辐射无声、无色、无臭、无味,大部分亦无法凭触觉感应其存在,只能利用仪器探测量度。
Q:受辐射污染有什么症状?
A:若吸收剂量少,可以全无症状;若吸收剂量较高,会有轻度“急性放射病”,出现呕吐、暂时性白血球减少、轻度造血机能损伤;再严重者会令造血机能严重受损、肠胃道损伤;若吸收剂量极高,更会损害中枢神经并即时死亡。放射病的症状具体来说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呕吐、腹泻等。
Q:如何防护及治疗?
A:若在辐射污染初期,只属皮肤或衣物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须彻底清洗,并服用碘片以防身体吸入放射性物质;若已证实吸入放射性物质并出现症状,则只能针对相关症状作支援性治疗,以及长远监察日后出现癌症等问题。
Q:受辐射污染有什么后遗问题?
A:核辐射有α、β、γ三种辐射形式。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有时甚至还会增加癌症、白血病、畸变、遗传性疾病的患病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如何应对核泄漏事件:
1.当遇到核泄漏发生时,要做到不轻信谣言,请马上收听、收看当地的官方广播、电视、报纸新闻,以政府发布的信息为准。
2.当核事故发生时,要避免进入危险区。
3.来不及撤离的人员不要外出,要关闭门窗,堵塞通气孔,停止一切户外活动。
4.外出要戴口罩、风镜、帽子,减少暴露部位。
5.及时对污染的身体用水和肥皂进行清洗。
6.要注意保护皮肤,千万不要让皮肤有破损,那是核辐射人体的一个重要通道。
7.在受污染前,及时把食品收藏在室内。
8.在有必要时服用碘片。放射性碘由暴露环境吸入到甲状腺要10到12小时,所以在吸入放射性碘三到四小时后服用碘片,至少可以阻挡50%以上的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内。
科学的防范意识,让我们掌握必要的防核知识,遇突发事件我们就会把伤害降到最低。
核辐射易导致哪些癌症
根据资料检索发现,目前国外发生的核辐射致病事件中,患者多表现为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严重的核辐射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也越大。其中,核辐射者最容易发生白血病、淋巴癌、皮肤癌、甲状腺癌等癌症。
白血病:核辐射可能因为高频率微波、射线导致干细胞内DNA的序列发生改变或者突变,尤其是白细胞的突然剧增可能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失衡。日本原子弹爆炸之后,白血病患者急剧上升正有力说明核辐射对人体细胞突发的影响。
淋巴癌:放射性物质容易引起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变化,如果淋巴细胞长期处于放射性物质的慢性损伤状态下,淋巴细胞难以自行修复却依然存活,则增加了淋巴细胞癌变的几率。
皮肤癌:对于处于核辐射环境下的人来说,皮肤是人体与外界接触最为广泛的地方。面对核辐射挥发性物质或弥散性物质,皮肤将首当其冲置身于险境。此外,黄种人和白种人相比较,白种人的皮肤更容易受到辐射的损伤。
甲状腺癌:如果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容易惹发甲状腺癌,因为这些放射性物质中放射性碘占很大份额,而人体甲状腺是聚集碘的主要场所,当人体进食或吸入大量放射性碘,并在甲状腺内蓄积大剂量的放射性碘可损伤甲状腺或周围组织,一定的剂量可能诱发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