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如何侵入人体?埃博拉侵入人体机制大揭秘 埃博拉病毒的抵抗
埃博拉如何侵入人体?埃博拉侵入人体机制大揭秘 埃博拉病毒的抵抗
知道了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过程,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治疗。埃博拉在侵入人体细胞的时候会借助组织蛋白酶B和组织蛋白酶L来破开自身的蛋白质外壳,我们就可以通过药物来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自然也就避免了埃博拉病毒的侵扰了。
用广泛的酶抑制剂处理哺乳动物,可以明显降低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能力,如果着重抑制组织蛋白酶B,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能力将会接近零。
埃博拉病毒病的概述
埃博拉病毒病(EVD,旧称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是由纤丝病毒科(filoviridae)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凶猛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达90%。已造成多次具有规模的暴发流行。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人的血液、体液和组织传播。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疫情期间,与患者或死者有密切接触的卫生工作者、家人以及其他人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
埃博拉病毒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肌痛出血皮疹和肝肾功能损害。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又译作伊波拉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
埃博拉如何侵入人体?埃博拉侵入人体机制大揭秘 蛋白酶抑制剂也用于癌症的治疗
这种蛋白酶抑制剂的做法在癌症中就处于研究阶段,现在在埃博拉病毒中又派上用场,如果能研制出有效地蛋白酶抑制剂,那么就可有效治疗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疾病。
探索埃博拉的感染细胞机制非常重要,如果能够成功,也将有利于癌症、艾滋病和出血热的治疗。
埃博拉病毒是什么 名称由来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也曾译作伊波拉病毒,因为在非洲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最早发现它的存在,由此得名。最近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严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埃博拉病毒并非一种新型病毒,早在1976年就已被发现。
西非埃博拉病毒肆虐,国际上主要国家出台应对措施 英国应对措施
英国政府方面宣告设立几百万英镑的埃博拉专项基金,加速研发治疗埃博拉病毒的药品。
埃博拉病毒的由来 发病症状
埃博拉病毒是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面多种病毒的总称,感染的主要症状为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患者会出现呕吐、恶心、腹泻、肤色产生变化,全身酸痛、体外出血、体内出血、发烧等症状。
埃博拉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埃博拉是空气传播吗
一般人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群或牲畜接触后,就会感染疾病。现在尚没有通过空气传播埃博拉的先例,其主要是靠体液传播,只要健康的人群身上有破损的皮肤与感染人群的血液或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相接触,就会感染埃博拉。
埃博拉的传播途径 防范埃博拉传播三部走
1、不接触病人使用过的床单、被罩等。
2、吃东西时一定要煮熟,因为埃博拉的热抵抗力较小,只要在六十度的温度下就可将其消灭。我们用100度的水煮沸5分钟就可杀灭埃博拉病毒。
3、旅行的时候尽量不要到非洲的西部,如果有必要,也要做好防护工作,及时观测自己的身体状况。
埃博拉不可怕,但是我们不能乱了阵脚。
埃博拉是种什么样的病毒
埃博拉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它是可以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由于很多非洲国家贫穷落后,公共卫生系统落后,医疗软硬件设施不全,以及当地的一些陋习,比如吃野生动物,亲属不加任何防护,清理死者体内残留的尿液粪便的尸体处理方式,导致死亡率高达50%-90%,据目前的医学研究显示,埃博拉病毒极有可能是通过与动物的接触而传染给人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
1、 性接触传播。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精液中也可以检测到埃博拉病毒,所以通过性接触被感染的风险是很高的。
2、注射传播。在1976年,249例感染埃博拉患者中有80多人是因为使用了未经消毒的注射器而感染上的。
3、接触传播。人体直接接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人或者动物的血、尿、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都有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在尸体里仍可以存活数日,所以,接触病人的尸体或血液被感染的风险也很高。
目前为止,埃博拉不存在特效的预防方法,但是,埃博拉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还没有直接通过空气传播的证据,民众也不用过度的恐慌。
揭底埃博拉病毒,增强预防病毒传染意识 埃博拉可怕在哪儿?
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可以在血液样本或病尸中可存活数周。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形、坏死,并慢慢被分解。
因为埃博拉的超强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病毒(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埃博拉病毒病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目前尚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特异性疫苗。医学专家正在对几种疫苗进行测试,但没有任何疫苗可用于临床。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为医院的环境,糟糕的公共卫生、随处弃置的针头、缺乏负压病房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因为较好的设备及卫生,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如果发现埃博拉病毒病患者,需严格隔离疑诊病例和病人,应收入负压病房隔离治疗,对其排泄物及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
一、在卫生保健机构控制感染
埃博拉病毒的人际间传播主要与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到血液和体液有关。在没有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时,已有卫生保健工作者受到传染的报告。
由于初期症状可能没有特异性,因此并不总是能够早期发现埃博拉病毒病人。因此,重要的是医务人员要确保针对所有病人和所有医护操作始终如一地采取标准防护措施,而无论其诊断情况如何。这些包括基本的手部卫生、呼吸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与感染物质存在溅污其它接触的风险情况)、安全注射做法和安全掩埋做法。
对埃博拉病毒疑似或者确诊病人进行医护的卫生保健工作者,除标准防护措施外,应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发生任何接触,以及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可能受到感染的环境发生直接接触。当与埃博拉病毒病人密切接触(一米之内)时,卫生保健工作者应当佩戴面部保护用品(面罩或者医用口罩和防护眼镜)、干净但非无菌的长袖罩衣以及手套(有些操作程序需要无菌手套)。
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面临风险。从埃博拉疑似人间和动物病例身上采集到的诊断标本,应由训练有素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且在有适当装备的实验室加以处理。
二、减少人感染埃博拉的风险
在非洲,发生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时,应将减少风险的公共卫生宣教内容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因接触受到感染的果蝠或者猴子/猩猩以及食用此类动物的生肉而带来的野生动物与人传播风险。处理动物时应当戴上手套并且穿上其他适当的防护服。这类动物产品(血和肉)应当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2、减少社会上因直接或者密切接触感染者而带来的人际间传播风险,尤其是与其体液的接触。应避免与埃博拉病人发生身体密切接触。在家照护病人时,应戴上手套和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探视住院病人以及在家照顾病人之后,要定时洗手。
3、受到埃博拉影响的社区应使民众了解疾病本质以及疫情控制措施,包括死者的埋葬问题。死于埃博拉的病人应当立刻并且安全地加以埋葬。
在处理染病动物或其组织以及宰杀动物时,应戴上手套和其他适当的防护服。在那些已经在猪群中报告了雷斯顿埃博拉病毒的地区,所有动物产品(血、肉和奶)应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温馨提示:目前对埃博拉病毒是否能诱导感染的个体产生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尚存在争议,预防主要是隔离患者,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和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医务人员需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埃博拉病毒由于自然选择的原因可能会出现新的,毒力更强的变种,并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引起全球大流行。为了获得高滴度抗病毒免疫血清,已从对埃博拉病毒不敏感的绵羊,山羊等动物中获得,对动物有保护作用。
埃博拉如何侵入人体?埃博拉侵入人体机制大揭秘 埃博拉是一种丝状病毒
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的大家族,感染人群常常会出现出血热的现象。埃博拉在侵入人体细胞的时候会借助组织蛋白酶B和组织蛋白酶L来破开自身的蛋白质外壳,随之将自身的遗传物质注入到人体细胞的内部,并利用人体的营养物质开始大量的复制。这一过程类似于艾滋病病毒侵扰人体细胞。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严重吗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病毒疫情,截至2014年12月02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马里、美国以及已结束疫情的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与西班牙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7290例,其中6128人死亡。 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一万,死亡人数上升趋势正在减缓。数个援助机构及国际组织,包括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欧洲联盟委员会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单位正投入人力试图减缓疫情,另有无国界医生、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善普施等人道机构。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
2014年1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西班牙的埃博拉疫情于2日宣告结束,世卫组织对该国为防控埃博拉病毒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
截至2014年1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数据显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三国的感染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已达19031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7373人。
西非埃博拉病毒肆虐,国际上主要国家出台应对措施 中国应对措施
中国日前也宣布向西非地区捐款人民币3000万用于防治疫情,并派遣3组公共卫生专家分别前往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世界卫生组织高官赞许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经验丰富。
8月20日,我国的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发出“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病通过了军事总后勤部卫生部专家评审,准予正式生产。该试剂主要是按照埃博拉病毒基因序列研制,具有知识产权。该试剂的成功研制和准予生产为我国的埃博拉病毒疑似感染者尽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提供了重要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