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湿疹按摩穴位

小儿湿疹按摩穴位

推拿疗法

1、患湿疹的患儿,可分推阴阳3分钟,补脾经2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掐四横纹3分钟,揉小天心3分钟,揉外劳宫5分钟。

2、揉一窝风5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3分钟,揉风市2分钟,上述疗法每日1次,3周为一疗程。

特效穴位

1、血海穴

属足太阴脾经经脉穴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父母用大拇指垂直按压穴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左右脚穴位各按压3~5分钟。

2、阴陵泉穴

属足少阳胆经经脉的穴位,在人体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的腓骨小头稍前的凹陷中。

父母弯曲大拇指,指腹垂直揉按穴道,有酸胀痛的感觉,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左后右。

3、三阴交穴

属足太阴脾经经脉的穴位,在人体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父母以大拇指指尖垂直按压穴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左右足各揉按1~3分钟。

小儿头部按摩穴位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高骨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常用于头痛、轻型感冒发热发汗等症,也用于平时的保健按摩。开天门俗称“开天眼”,有醒脑、明目、增智的作用。

开天门

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发际,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小儿头部按摩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可与清胆经、揉百会合用。

推坎

两手拇指分别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每天一至开天门两次,每次30~50遍,适用于外感发热、惊风、头痛,也适用于眼疾。若用于治疗目赤,可与清胆经、掐揉鱼际交、清天河水合用。

揉太阳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即太阳穴。此法有补泻之分。用双手中指罗纹面着力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从下向前再向上向后揉圈运动为补法,由前向后直推为泻法,称为推太阳。

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补法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揉高骨

耳后入发际处即耳后高骨,乳突后缘下凹陷中偏上,相当于风池穴。用两手拇指着力分按两穴揉圈,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用于头痛、感冒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揉百会

百会位于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会处,每天揉一至两次,每次揉100~200遍或指压3~5分钟,用于头痛、感冒鼻塞、脱肛、遗尿、惊痫。

穴位按摩如何治疗湿疹

1、风池穴

位置:后颈脊椎最上缘、左右二侧约二指宽凹陷处。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可疏风解热、去湿、抑制发炎、消肿、止痒。

2、曲池穴

位置:手肘弯曲成直角,在肘弯横纹的顶端处。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清热消炎、抗过敏,减缓红肿、搔痒等症状。

3、阴陵泉穴

位置:小腿肚近大腿交界处侧边、往前约一指宽凹陷处。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健脾利湿、降火,缓解发炎、搔痒等不适症状。

4、劳宫穴

位置: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

5、合谷穴

位置: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脑。

6、神门穴

位置:位于手腕和手掌关节处小指那一侧的腕横纹中。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脑。

手部穴位按摩不仅可以治疗湿疹,还可以调节脏腑,以保美容。小编提醒各位,在手部按摩之前,一定要先洗手,按摩后再喝一杯清水。

湿疹的皮肤病通过按摩有效果吗

按摩也能防治湿疹

如果湿疹发生部位为脸部时,指压百会、大椎、肩井穴;若发生在颈部,指压曲池、阳池、手三里穴;发生在肩部时,指压中府、肩井穴;发生在足部时,加上太溪等足部入位的指压。指压手部的合谷穴对一切情形都有效果。

(1)百会(位于头顶中央)

作用:对该穴位实施按摩对各种病症都有效果:

操作:医者包住患者头部,用两手拇指指压,指压力度给人感觉似要垂直如同穿过身体1中央一般。与天柱、肩 等穴一起按摩,对脸部湿疹的治疗效果显着。

(2)大椎(位于颈根部中心的颈椎最下部)

作用:按摩可缓解湿疹的症状。

操作:医者一手支撑患者背部,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过敏性体质而皮肤敏感的人,在本穴位会有硬结,只要揉软即可。

(3)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医者以抓住患者肩膀的方式,用拇指稍加力量指压。但此部分若有湿疹或麻疹,对该穴位施灸效果更佳。

(4)阳池(在腕背部横纹中,指伸肌腱的尺侧凹陷处)

作用:对手部所生成的湿疹、麻疹更有效,是改善手部湿疹的有效果穴位。

操作:医者或患者握着手腕而以拇指用力刺激。

湿疹分哪几种类型

湿疹按常见的分类有: 一、湿疹按病程分,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 二、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头部湿疹、面部湿疹、乳头湿疹、阴部湿疹、肛周湿疹、手部湿疹、间擦部湿疹等等。 三、按年龄分可分为成人湿疹、婴儿湿疹等。 也有一些其他的分类: 一、按皮疹的特点分,可分为红斑性湿疹、丘疹性湿疹、水疱性湿疹、脓疱性湿疹、糜烂渗出性湿疹、结痂脱屑性湿疹。 二、按病因性质分,可分为细菌性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真菌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脂溢性湿疹(脂溢性皮炎)、汗疱性湿疹、职业性湿疹、异位性湿疹(特异性皮炎)等等。

小儿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小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

病因

引起湿疹的病因是复杂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过敏因素是,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小儿更容易发生湿疹。主要原因为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

临床表现

湿疹按其发病过程中皮疹的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初发损害为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或水疱,水疱破后形成糜烂面,有浆液性渗出,结痂。急性湿疹处理不当,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如及时适当治疗可逐渐好转,但易复发。重者可发生大片红斑,其上为成群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液,表面有厚痂,也可延及整个头面部或头颈部。病灶周围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自觉瘙痒。擦破可发生糜烂、结痂,痂下有脓液渗出,边缘有小脓疱,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附近或远隔部位也可有搔抓所致的平行线状红斑、丘疹和水疱。

小儿湿疹要怎么调理

小儿湿疹的食物疗法就是通过饮食安排来治疗的。如果觉得小孩子对牛奶有过敏症状的就可以选用低敏奶粉、羊奶或者豆浆。如果是对蛋白过敏,那么就只能给小孩吃蛋黄。并且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就不能吃鸡蛋,也不能吃虾等容易引起过敏的海鲜食物。平时还要注意不要喂奶粉过量,预防高营养引发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的全身疗法就是当全身出现小儿湿疹的症状,只是局部用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当出现全身性小儿湿疹症状是可以选用口服扑尔敏片或者苯海拉明片,也可以选用非那更,这个药还有镇静作用的。如果不需要服用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可以选择口服息斯敏片或者特非那丁片。严重的还要静脉输液治疗。

小儿湿疹的局部治疗方法,就是小儿湿疹急性期时可以局部用百分之零点一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并且搽上雷佛诺尔氧化锌软膏。如果是亚急性期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消炎,并且外涂维生素B6软膏。如果是小儿湿疹好了以后留下的皮肤问题就是慢性期可以用尿素软膏涂敷后加薄塑料膜包扎,并且隔日包扎一次。

小儿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用金银花煲水给小孩子洗澡,因为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的。并且可以口服小儿七星茶颗粒剂清热解毒,还要注意保持小孩的皮肤干燥。

湿疹按摩什么穴位

1、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

作用:对于一切湿疹、麻疹治疗都有效果的穴位。

操作:医者一手支撑患者的手腕,以另一手与患者握手的方式,拇指用力指压手背。

2、百会(位于头顶中央)

作用:对脸部湿疹的治疗效果显着。

操作:医者包住患者头部,用两手拇指指压,指压力度给人感觉似要垂直如同穿过身体1中央一般。与天柱、肩 等穴一起按摩。

3、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医者以抓住患者肩膀的方式,用拇指稍加力量指压。但此部分若有湿疹或麻疹,对该穴位施灸效果更佳。

湿疹按摩什么穴位

1、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

作用:对于一切湿疹、麻疹治疗都有效果的穴位。

操作:医者一手支撑患者的手腕,以另一手与患者握手的方式,拇指用力指压手背。

2、百会(位于头顶中央)

作用:对脸部湿疹的治疗效果显着。

操作:医者包住患者头部,用两手拇指指压,指压力度给人感觉似要垂直如同穿过身体1中央一般。与天柱、肩 等穴一起按摩。

相关推荐

脾不好按什么穴位

1、脾不好按摩血海穴 屈膝,大腿的内侧及髌底内侧,往上两寸位置,股四头肌的内侧有一个隆起的地方。我们可以坐在椅子上,绷直双腿,膝盖内侧会出现个凹陷位置,隆起的肌肉就是血海穴了。该穴位可以有效减轻月经不调及闭经、治疗气逆腹胀及湿疹、皮肤瘙痒及贫血等。 2、脾不好按摩丰隆穴 在我们的小腿前外侧及外踝尖的8寸位置,胫骨前缘的二横指位置。湿会生痰,该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按摩丰隆穴可以缓解痰湿胸腹痛及呕吐、便秘及眩晕、烦心、面浮肿和四肢肿等。 3、脾不好按摩阴陵泉穴 正坐或仰卧,阴陵泉穴就在我们的小腿内侧,在胫

小儿湿疹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2~3个月的婴儿就可发生湿疹,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有婴儿湿疹的孩子以后容易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小儿湿疹一般引发的因素是由于患儿接触到了外界的不良刺激导致,婴幼儿皮肤比较脆弱,在受到一些外界刺激的时候容易引起过敏性症状,许多物质又会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接触化学物品(护肤品、洗浴用品、清洁剂等)、毛制品、化纤物品、植物(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

苦瓜汁治疗小儿湿疹有没有用

苦瓜汁治疗小儿湿疹有没有用?专家表示,苦瓜内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热毒、疖疮、痱子、湿疹等病症。但是,小儿湿疹是由于内外因共同作用引起的,所以要想彻底的治疗湿疹,就要从根本上治疗,那么就要从改善过敏体质入手。 此外,专家介绍,小儿湿疹并不提倡自己用药治疗和处理。一般来说,不严重的湿疹,可不做特别的治疗,只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不要用香皂、浴液等给宝宝洗脸、洗澡,只用清水清洗就行了。如果不明原因的或比较重的湿疹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很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导致湿疹反复发作,还有可能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小儿泄泻推拿常用穴位

1.神阙:神阙位于肚脐中央,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缓匀速回旋按揉穴位。 2.中脘: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 3.劳宫:劳宫位于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4.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5.脾俞: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时搓热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揉按患儿脾俞穴,以透热为度。 6.胃俞:胃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二

湿疹的皮肤病通过按摩有效果吗

如果湿疹发生部位为脸部时,指压百会、大椎、肩井穴;若发生在颈部,指压曲池、阳池、手三里穴;发生在肩部时,指压中府、肩井穴;发生在足部时,加上太溪等足部入位的指压。指压手部的合谷穴对一切情形都有效果。(1)百会(位于头顶中央)作用:对该穴位实施按摩对各种病症都有效果:操作:医者包住患者头部,用两手拇指指压,指压力度给人感觉似要垂直如同穿过身体1中央一般。与天柱、肩 等穴一起按摩,对脸部湿疹的治疗效果显着。(2)大椎(位于颈根部中心的颈椎最下部)作用:按摩可缓解湿疹的症状。操作:医者一手支撑患者背部,另一手拇

按摩穴位能祛湿

1、丰隆穴 丰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话中的雷神。丰隆穴,顾名思义,就是假借丰隆这个象声词,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所以说,梅雨季节里多揉此穴,健脾祛湿的作用非常不错。 它在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钟。 2、中脘穴 中脘穴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的运化。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我们可以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2~5分钟,也可用掌心或四指按摩中脘5~10分钟。

小儿咳嗽按摩什么穴位

1、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从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为清肺经。 2、肝经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从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为清肝经。 3、脾经位于拇指桡侧指端到指根的位置。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4、内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用拇指端按兑、坤、离、巽……依次推运一周,称逆运内八卦。 5、擦肩背部及胸部,用全掌横擦肩背部及胸部,以透热为度。 6、搓摩胁肋,从两腋下快搓慢移至天枢

小儿便秘按摩什么穴位

小儿便秘按摩穴位 1、顺摩腹 患儿仰卧位,医者四指并拢,以脐部为中心,以手掌部或四指轻摩腹部。 2、按弦搓摩 患儿坐位、仰卧位或俯卧位,并将两手上举至头部,医者可位于患儿前方或后方,双手手掌部置于患儿两侧腋窝下方,从上直摩至腰部。 3、推下七节骨 七节骨通俗定穴方法:从与系裤腰带处相平的脊柱骨处至股沟稍上方成一直线。患儿俯卧位,医者将食、中二指并拢稍弯曲后两指指端对齐,以食、中二指指面,自上向下推。

湿疹患者可按摩养生

如果湿疹发生部位为脸部时,指压百会、大椎、肩井穴;若发生在颈部,指压曲池、阳池、手三里穴;发生在肩部时,指压中府、肩井穴;发生在足部时,加上太溪等足部入位的指压。指压手部的合谷穴对一切情形都有效果。 (1)百会(位于头顶中央) 作用:对该穴位实施按摩对各种病症都有效果: 操作:医者包住患者头部,用两手拇指指压,指压力度给人感觉似要垂直如同穿过身体1中央一般。与天柱、肩等穴一起按摩,对脸部湿疹的治疗效果显着。 (2)大椎(位于颈根部中心的颈椎最下部) 作用:按摩可缓解湿疹的症状。 操作:医者一手支撑患者背部

小儿按摩推拿常用穴位

1 攒竹(天门) 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也称开天门。 2 坎宫 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 3 太阳 位于眉梢与外眦连线中点向后一寸。 用两拇指桡侧推运,称推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推运为补,向耳方向推运为泻。 4 天柱骨 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 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边蘸水边自上而下刮。 5 腹 位于腹部。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