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肠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大肠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1.便潜血试验

由于大肠癌常因粘膜糜烂溃疡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可利用简便易行的便潜血试验监测大肠癌。早期的便潜血试验为化学呈色方法,常用试剂为联苯胺或愈创木脂等。近年来逐渐被特异性更强的免疫潜血试剂所取代。但由于便潜血试验并不能区分癌性和非癌性出血,故目前多用于作为大规模人群大肠癌普查的初筛手段,但少数早期癌亦可呈假阴性结果而致漏诊。

2.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

又称半乳糖氧化酶试验,是检测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特异标记物的简便方法。只要将直肠指套上沾液涂抹在特制的纸膜或玻片上,经半乳糖氧化酶反应及雪夫氏试剂显色,便可判断患者肠粘膜是否有T抗原表达。经临床及普查验证该法对大肠癌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将其用于普查,与免疫潜血试验筛检大肠癌有互补效果,但亦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3.血清CEA的检测

大多数大肠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常升高,但该试验的特异性并不强,在一些非消化道肿瘤及良性病变,血清水平亦可升高。CEA对早期结肠癌和腺瘤性息肉敏感性较差,因此将其用于早期大肠癌检测,效果并不明显。

预防大肠癌的三种方法

对付癌症的最好办法就是预防,30岁后每年做一次大肠癌筛查很有必要。尤其是三类高危人群:肥胖、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饮食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人群。

如果出现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如便秘、腹泻、便血(尤其是血与大便混合)、泡沫样大便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检查手段有大便隐血实验(成本低)、直肠指检(方便)、肠镜检查(可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可做活检)。

每天三种高纤维果蔬

很多大肠癌患者的饮食结构都不合理,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吃的太细,容易产生便秘,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毒素就更容易被肠道吸收,从而引起病变。因此,预防大肠癌要减少精细食物的摄入,多吃粗纤维食物。坚持每天至少吃三种高纤维果蔬,如芹菜、西兰花、韭菜、菌菇类、红薯、玉米、苹果等。

每天运动三十分钟

大肠癌在白领中的发病率上升很快,和久坐、运动少有很大关系。运动少,肠胃蠕动慢,会增加肠道癌变风险。

经常锻炼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每天运动30分钟就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三分之一。每天至少进行三十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如快步走,以稍微感觉有些大喘气为宜。

癌症的预防工作其实不会很困难,只要保持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了,不要吃的不要吃不该碰的不要碰,多走动,预防癌症就这么简单。

怎么检查大肠癌

一、粪便隐血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对大肠癌的诊断虽尢特异性,但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普查筛检或早期诊断的线索。一般用愈创木脂或联苯胺化学法;应用抗人血红蛋白抗体免疫法作隐血试验,不受食物中动物血或铁剂等药物干扰,减少假阳性结果。

二、血、尿常规:大肠癌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出血及肿瘤生长消耗体内营养引起病人贫血,特别是右半结肠癌更易引起贫血。因此,应常规检查血常规,了解贫血状况。大肠癌患者应常规检查尿常规以了解肾功能。此外,大肠癌患者伴发糖尿病的比率高于普通人群,应注意尿糖的情况。

三、 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确诊的最好方法。通过结肠镜能直接观察全结肠的肠壁、肠腔的改变,并确定肿瘤部位、大小及浸润范围,取活检可获确诊。一般采用中、长型结肠镜进行详细检查,因为结肠癌可以表现为多发性,或者伴有有癌变危险的腺瘤性息肉。60cm纤维结肠镜方便安全,多用于普查,因约2,3大肠癌在直肠、乙状结肠。

四、 大肠癌的x线钡剂灌肠最好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可发现充盈缺损、肠腔狭窄、粘膜皱襞破坏等征象,显示癌的部位和范围。对结畅镜检查因肠腔狭窄等原因未能继续进镜者,钡剂灌肠检查对肠镜未及肠段尤为重要。钡剂灌肠对肿瘤定位较肠镜准确,但对小的病变较易漏诊,故两种检查方法有互补作用。

五、其他影像学检查CT主要用于了解火肠癌肠外浸润及转移情况,有助于进行临床病理分期,以制定治疗方案,对术后随访亦有价值。近年超声结肠镜应用,可观察大肠癌在肠壁浸润深度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术前癌的分期颇有帮助。

1.超声显像:

——经腹壁检测大肠肿瘤的要点

大肠肿瘤梋肠壁环形增厚型、肠壁局限性增厚型、草伞型和乳头型4种超声影像特征。

超声所证实的肠壁增厚并非恶性病变的特异征象。因此必须结合临床表现鉴别炎性增生、肠壁水肿和肠套叠(显示靶形及“双环状”)。

——经直肠检测

直肠腔内超声检测能清楚显示肠壁5层结构。除提供肿瘤大小、形态及与肛门距离外,尚可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及周围受侵情况。此法方便迅速,无侵袭性。

2.CT及MRI检查:CT及MRI检查主要适合于了解肿瘤对肠管外浸润的程度及有无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可为术前分期及术后复查提供依据。CT、MRI对诊断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有一定的价值。

3.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达到回盲部,并可观察到全部结肠,可以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或收集冲洗或擦刷下来的脱落细胞进行检查。可使检查准确率达80~90%。

六、其他检查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_mbryonic anttigen,cEA)对大肠癌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但定量动态观察,对大肠癌手术效果的判断与术后复发的监视,均有价值。大肠癌经手术将癌完全切除后,血清CEA逐渐下降,如有复发可再度升高。有人根据大肠癌与癌前病变的结肠分泌粘液可出现T-抗原表达这一特征,提出了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方法简便,可作为筛检大肠癌的一种方法。

七、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纤维肠镜活检可发现癌细胞;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可证实。

怎么样预防直肠癌

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5%左右)绝大多数基因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所以饮食和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

注意这些改变,预防直肠癌:

1.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病人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发展、病灶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或变形、腹胀等症状。

2.大便性状改变。出现大便变稀、大便带血和黏液。80%~90%的直肠癌可有便血,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常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在粪便中可见到脱落的肿瘤组织,但这时往往已不是早期。

3.早期就诊。患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就诊时要注意不要轻易相信医生没有进行检查所得出的结论,如痔疮或菌痢等。如医生没有要求做检查,病人不妨自己提出。一般说来,直肠指检能发现75%以上的直肠癌,简单的乙状结肠镜检查几乎能发现所有的直肠癌。

4.认真对待。有许多病人可能羞于检查或怕检查带来的痛苦,在医生开出检查单后拿着单子不做检查,从而延误了早期发现的时机 ,这类例子在临床上也不少见。

希望能帮助到您

大肠癌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包括结肠癌、直肠癌,是一种日趋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由腙瘤癌变而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进展期除排便习惯改变外,可反复便血(以黏液血便为主),晚期有不规则发热、进行性消瘦、营养不良、贫血、恶病质等。肝转移可致肝肿大、黄疸、腹水等。右侧结肠癌以排便习惯改变为多见,左侧结肠癌以慢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直肠癌可有里急后重、排便不畅感等。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1)粪便隐血试验(OB):可为不同程度(+~++++)阳性,灵敏度较高。

(2)结肠镜活检:可确定诊断及癌型期等。

(3)肿瘤指标检测:癌胚抗原(CEA)升高,甲胎蛋白(AFP)阳性;结肠癌细胞相关抗原(CCA)可为阳性,阳性率达50%。

大肠癌应该做什么检查

1.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是大肠癌早期发现的手段之一。由于大肠癌常因粘膜糜烂溃疡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可利用简便易行的便潜血试验监测大肠癌。早期的便潜血试验为化学呈色方法,常用试剂为联苯胺或愈创木脂等,近年来逐渐被特异性更强的免疫潜血试剂所取代。但由于便潜血试验并不能区分癌性和非癌性出血,故目前多用于作为大规模人群大肠癌普查的初筛手段。但少数早期癌亦可呈假阴性结果而致漏诊。据统计,大肠癌患者中50%~60%、大肠息肉患者中30%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粪便隐血试验系非特异性诊断方法,任何情况引起消化道出血时均可导致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但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粪隐血试验可以从“健康”人群及高危人群中检出可疑大肠肿瘤的患者,为进一步检查提供高危靶人群,因此粪隐血试验仍是目前大肠肿瘤普查和筛检的最常用的方法。结肠癌表面易出血。一般的大便隐血试验只要消化道内有2ml左右的出血就可出现“阳性”。Hardcastle报道用大便隐血试验检查的方法在无症状的人群中普查大肠癌,阳性者再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在普查组中发现的大肠癌病人2/3系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而检出,但有1/3的病例因隐血检查阴性而漏诊,在日后出现症状后再检查发现。文献中肠镜检出的腺瘤中大便隐血试验65%~75%呈阴性,检出的大肠癌中大便隐血试验38%~50%呈阴性。可见大便隐血试验阴性不能除外大肠腺瘤或癌的可能。Hardcastle在无症状的人群中以大便隐血试验筛查时,有2%的人隐血阳性,阳性者中进一步肠镜等检查,其中10%发现患大肠癌。可见欧美国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中大肠癌检出率颇高。因此欧美临床医师对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很重视而作肠镜检查。我国多数地区因胃癌远比大肠癌多见(约为3∶1),临床医师对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往往可反复做胃镜或GI检查,却忽视了肠镜检查的必要,因此常导致大肠癌诊断的延误。国际上几个著名的普查结果显示,采用粪便隐血试验的普查筛检可使大肠癌死亡率下降15%~43%(表1)。

2.癌胚抗原(CEA)检查 CEA不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既有假阳性又有假阴性。早期病人阳性率较低,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50%其CEA高于正常。因此不适宜做普查或早期诊断用。但对估计大肠癌的预后和诊断术后复发方面有一定的帮助。美国纽约纪念医院Zeng等报道,114例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病人术前血清CEA《5ng/ml,根治性切除后有32例复发,其中44%的病人在复发时CEA升高至5ng/ml以上。有远处转移者血清CEA升高远比局部复发时为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临床资料显示,虽然有相当的病人(包括Ⅲ期、甚至部分Ⅳ期的病人)术前CEA检查均属正常,但一旦术后随访过程中发现CEA持续性升高,则90%以上和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关。有时CEA升高可在临床症状发生前5~7个月即出现,故此随访时的CEA检测十分必要。类似的检测指标还包括CA50、CA19-9、CA72-4、CA242等。一般这些指标应同时检查,因为病人可几项同时出现异常,也可仅一项出现异常。为此,有人主张在随访中如发现CEA等持续升高即可争取行开腹探查,以提高复发灶的切除率与治愈率。大多数大肠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常升高,超过50μg/ml。但该试验的特异性并不强,在一些非消化道肿瘤及良性病变,血清水平亦可升高。此外,CEA对早期结肠癌和腺瘤性息肉敏感性较差,因此将其用于早期大肠癌检测,效果并不明显。1982年Magagi等利用人结肠癌细胞系免疫小鼠制备的CA19-9,可以识别有高度癌特异性的唾液神经节苷脂,结果发现19%~49%结直肠肿瘤水平升高。但它对胃胰肝胆管的敏感性更强,作为大肠癌血清学检测,并不比CEA敏感。

其他如大肠癌相关抗原的检测、鸟氨脱羧酶及血清唾液酸含量的测定,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等等,研究表明有一定效果,但应用于临床,其特异性、敏感性尚待进一步提高。

3.细胞与组织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是用以明确诊断以及拟订治疗方案所必需的依据,包括脱落细胞学检查和活检组织标本病理检查。

肠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特异性。由于正常肠黏膜每24小时有1010个上皮细胞脱落,而肿瘤上皮细胞更新率更快,大约有1%的肿瘤细胞脱落进入粪便,并随其排出体外,因此收集这些脱落的上皮细胞,对大肠病变性质的判断有重大意义。其方法包括直肠冲洗、肠镜直视下刷取、线网气囊擦取以及病灶处指检涂片法,经Papanicolaou染色后进行光镜检查,发现恶性细胞则有诊断意义,如属可疑恶性或核略大、染色质增多诊断核异质细胞者,不足以做出最终诊断,提示应做复查或活组织检查以确诊。有报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达93%,特异性可达100%。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病理诊断方面提供了较广阔的前景,对微量组织标本进行扩增、原位杂交技术或Southern印迹法等手段的应用,预计对鉴别大肠癌前期病变及早期发现大肠癌会提供可行的分子水平的检测方法。如将肠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和脱落细胞中K-ras基因的突变、CD44基因的异常表达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可能对发现早期大肠癌或癌前病变有一定意义。

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是最理想的肿瘤诊断方法。对较小的肿瘤,应尽量将其全部切取送检,并应包括蒂部(如无明显瘤蒂,则应将肿瘤基底部黏膜一并切下送检)。对较大的肿瘤进行活检时,应注意避免钳取肿瘤表面的坏死组织,如有可能应尽量钳取肿瘤基底部与正常黏膜交界处的组织。当疑有腺瘤癌变时,宜多处取材。

4.遗传学检查 近10余年来分子遗传学揭示了许多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人们越来越对分子遗传学与肿瘤的发生有了更多的关注和了解。例如已知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80%~85%的患者可于中青年时即发生大肠癌,有的还可发生其他器官恶性肿瘤。在这种家族中已知5种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hPMS1、hPMS2、hMSH6)有很高的突变率(60%~70%)。检测其高危家族成员的错配修复基因对预示大肠癌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另外,基因测序等其他相关研究也为具有遗传倾向的大肠癌高危人群的诊断提供了更多有广泛前景的方法。

5.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 又称半乳糖氧化酶试验,是检测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特异标记物的简便方法,只要将直肠指套上沾液涂抹在特制的纸膜或玻片上,经半乳糖氧化酶反应及雪夫氏试剂显色,便可判断患者肠粘膜是否有T抗原表达。经临床及普查验证该法对大肠癌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将其用于普查,与免疫潜血试验筛检大肠癌有互补效果,但亦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1.直肠指检 至少可扪清距肛门7~8cm以内的直肠壁情况。检查时可根据检查需要,受检者取不同的体位,如取下肢屈曲的侧卧位、仰卧截石位、胸膝位及蹲位,检查者将全部食指伸入直肠,指尖依次按左右前后触摸。早期的直肠癌可表现为高出黏膜的小息肉样病灶,指检时必须仔细触摸,避免漏诊。大的病灶均容易触及,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外生性肿块,也可表现为浸润性狭窄。直肠指检时触摸必须轻柔,切忌挤压以免促使癌细胞进入血流而播散。指检时应注意确定肿瘤大小、占肠壁周径的范围、有蒂或广基、肿瘤基底下缘至肛缘的距离、肿瘤向肠外浸润状况(是否累及阴道、前列腺,是否与盆壁固定)、肿瘤的质地等情况。除此之外,结肠癌病人也应通过直肠指检或直肠-阴道双合诊检查来了解膀胱-直肠凹或子宫-直肠凹有无种植灶。

2.乙状结肠镜检查 硬管乙状结肠镜一般可检查至距肛门20cm的深度,是对距肛20cm范围内的低位大肠做检查时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但由于大肠癌的分布中,随年龄升高,高位大肠癌所占比例增加,因此对这些患者乙状结肠镜检查就不够全面。60cm纤维乙状结肠镜由于其弯曲性好,不但可窥视直肠、乙状结肠,而且有的还可达到降结肠,甚至脾曲结肠。如果纤维乙状结肠镜插到脾曲结肠,则可有73%的大肠癌被查出。从临床应用情况看,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出大肠癌的敏感性为50%~60%,而硬管乙状结肠镜为25%~33%,乙状结肠镜较硬管乙状结肠镜癌的发现率高2倍,腺瘤发现率高6倍或2.5~3倍。

乙状结肠镜也是一种普查工具,有相当高的普查效率。研究发现其不但可以发现大部分大肠肿瘤,而且可以预测近段大肠病变。据统计,30%的脾曲近侧大肠癌或腺瘤病人在远侧大肠有病变,故一旦乙状结肠镜发现远侧大肠肿瘤,则应以结肠镜进行全结肠检查。国内有学者以纤维乙状结肠镜普查4299名大肠癌高危人群,检出大肠癌16例,检出率506/10万,为当地自然人群发病率的29倍。但由于乙状结肠镜也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其出血、穿孔率也可达1/1万~2/1万,故以其作为普查工具,也多是选择高危人群进行检查,如粪隐血试验阳性者,或符合其他高危条件的对象。

3.双重对比钡灌肠造影 一般的钡灌肠检查不易发现直径2cm以下的病灶,但有经验的检查医师用低张双重对比钡灌肠造影可发现直径1cm以下的结肠癌。对临床疑有低位大肠癌症状的病人应首先采用直肠指检及硬管乙状结肠镜检查,因为这两种方法对距肛门20cm内的大肠癌检查较钡灌肠更为可靠。双重对比钡灌肠造影可检出92%的大肠癌,其中Dukes A期癌检出率为55%~85%。1cm以上息肉的检出率为70%~90%,1cm以下息肉的检出率为50%~80%。但有报道直径1cm以下的息肉,钡灌肠漏诊率可高达54%,2cm以上的息肉钡灌肠时也有25%被漏诊,且有时钡灌肠造影也会误将粪块或其他良性病变当成肿瘤,因此,只有在没有条件进行结肠镜检查时,才建议可以用该方法代替肠镜作为诊断性检查。据统计,钡灌肠造影对于大肠癌假阳性率大约为1%以下,大息肉为5%~10%,小息肉错误诊断率可高达50%。钡灌肠造影既要注意采用气钡对比方法观察细小的黏膜病变,也要注意充钡后肠管形态,特别是肠管折叠部分如乙状结肠,还要采取多种体位,反复观察以免遗漏病变。

4.电子结肠镜检查 由于其肉眼观察直观、可以拍照、录像,并可活检取组织标本作病理诊断,还能对大肠不同部位的有蒂病灶进行摘除等手术治疗,因此结肠镜检查被视为大肠癌诊断的金标准。有人认为美国明尼苏达州粪隐血筛检所获得的大肠癌死亡率减少33%的成绩,是因为粪隐血假阳性率过高,致使其后肠镜检查例数多,因而“机会”性地发现了许多早期大肠癌和腺瘤。推测这组普查对象中至少1/3~1/2死亡率的减少是肠镜检查的功绩。曾有研究对比了结肠镜与其他大肠癌检查方法在各种大肠疾病中的敏感性,发现结肠镜检查的敏感性最高。结肠镜检查不仅可以澄清钡灌肠检查有疑问病变的性质,还可以发现不少为钡灌肠所漏诊的小腺瘤与癌。Shinya以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的425例大肠癌中竞有43%在钡灌肠检查时漏诊。Reilly报道92例大肠癌病人在钡灌肠检查后做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了7例(7.6%)为钡灌肠漏诊的另一原发癌。目前结肠镜在大肠肿瘤的诊断、腺瘤的摘除治疗上已显示了无可争议的优越性。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近10余年来收治的结肠癌与腺瘤病人中,其诊断90%以上系通过结肠镜检查而确定。

在介绍了钡灌肠和结肠镜检查之后,我们也必须郑重提醒临床医师注意:在已出现临床梗阻症状的患者中,上述检查必须慎行。因为检查前用泻剂准备肠道时可诱发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此类患者钡灌肠检查后不仅可引致肠梗阻,还可能引致病灶远侧结肠穿孔。因此已有较明显梗阻症状者应属以上两类检查的禁忌证。

5.CT和模拟肠镜技术 对结直肠腔内形态变化的观察,一般气钡灌肠和结肠镜检查均优于CT,但CT有助于了解癌肿的侵犯程度,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显示邻近组织和器官的受累情况、淋巴结或远处脏器有无转移。早期大肠癌在普通CT检查上缺乏特异征象,偶尔可有局限性肠壁增厚,但难于判别病变性质。中、晚期癌可见肠腔内偏心性分叶状肿块,环形或半环形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肠壁广泛僵硬等表现。当肿瘤穿透肠壁时,肠壁显得模糊不清。近年来由于CT硬件设施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放射学家在肠管充气后,以螺旋CT沿大肠轴线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交叉横断扫描,再由计算机进行三维重构,绘出模拟结肠图像。这种技术称为模拟肠镜检查(virtual colonoscopy)。缺点是肠道清洁不彻底时,有可能会把粪便误为肿瘤,结肠充气不好时,肠腔不能膨胀,会误判为肠管狭窄。肠管过度充气时,气体进入小肠影响大肠的扫描结果。此外,该方法不能如传统肠镜那样显示黏膜颜色和纹理改变,也难于发现扁平病变。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日后有可能逐渐解决以上缺陷。如检查发现可疑病变仍应进行传统肠镜检查并进行活检。

6.磁共振成像(MRI)技术 对肠道肿瘤的诊断仍未明确者,MRI可弥补CT诊断的不足,MRI对直肠周围脂肪内浸润情况易于了解,故有助于发现或鉴别Ⅲ期患者。

7.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包括经腹壁和肠腔内检查两种方法:

(1)经腹壁检查:①直接检查肠道原发肿瘤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②检查转移灶,包括腹膜后、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腹腔、盆腔有无转移结节或肿块、肝脏有无占位性实质性肿块等。

(2)经肠腔检查:应用特制的纤维超声内镜,于超声传感器与肠壁间充以水,在超声传感器外包一特制水囊,或包被一气囊进入肠腔后注水,使传感器隔水测定。从测定的图像显示肠壁5个层次,即: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及浆膜层,以此观察各层次的形态、厚薄及均匀与否,提示肿瘤的范围、大小、有无浸润至肠腔外等,甚至可检测邻近器官,如前列腺、膀胱、子宫、阴道等相应情况。

大肠癌的检查

(1)直肠指检:直肠指检在直肠癌的筛选中很重要,因为直肠癌肿75%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

(2)ct、mri:在对大肠癌的检查中可通过不同层次和角度对肿瘤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可观察对肿瘤的血液供应情况,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常用的检查。

(3)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对人群筛选检查相当有帮助,其方法简便迅速,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但是大便隐血试验有时也会受食物、药物等因素影响而致假阳性,因此要注意区分,而且还需与痔疮出血区分。

(4)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采取活体组织标本供病理检查,甚至也可以进行治疗。现在有新的纤维结肠镜,可以观察更多的长度。目前,在临床上还可通过止痛的方法来减少结肠镜检查痛苦的,更深受病人的欢迎。

(5)x线结肠造影:通过向结肠中注入钒剂,借助x线造影技术可用于观察结肠的形态、有无肿瘤、肿瘤的部位,确定结肠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6)生化检查:癌胚抗原(cea)的测定对大肠癌的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cea诊断结肠癌其阳性率可达到50%-60%,但由于其受到肿瘤的严重程序、病人是否吸烟等因素的影响,以cea阳性者也需认真对待,仔细核查。

大肠癌需做什么检查

1.盲肠指诊:是重要而简便易行的大肠癌检查方法之一。一般可发现距肛门8 cm以内的病变。

2.内镜检查: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对于便血或黏液血便及大便习惯改变并经直肠指诊无异常发现者,均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3.影像学检查:目前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仍是诊断大肠癌的首选方法,可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形态等,主要表现为充盈缺损、腔内龛影、肠腔狭窄、肠壁增厚、黏膜紊乱及破坏、结肠袋消失等。CT、MRI及高分辨率的直肠内超声检查,主要用于明确结肠或直肠的肠壁或肠外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有利于进行临床分期,指导治疗方案及预后。

4.大便潜血检查:由于大肠癌特别是早期大肠癌的出血往往是间断性的,而且该检查存在假阴性结果,应连续检查3次为宜。

5.肿瘤标志物检查: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为血清癌胚抗原(CEA),但其也可与其他肿瘤和良性组织发生交叉反应,因此对本病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敏感程度也不高,但其对估计预后、监测疗效及复发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64%的复发可经CEA检测发现,其敏感性远远超过其他检测手段。目前,其他癌相关抗原,如CA19-9、CA50、CA242等也已经应用于临床,它们在大肠癌的检测中分别有20%-40%的阳性率,特异性在90%以上,并可预测复发。

肠癌要做哪些检查

假如出现贫血、消瘦、便血等结肠癌症状,应尽快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排查结肠癌。而在检查结肠癌方面,一般会采用X线检查、结肠镜检查、B超检查、CT扫描、血清癌胚抗原检查、便隐血检查等方法来诊断患者结肠癌的具体情况。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几种方法。

1、X线检查。X线检查包括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和钡灌肠检查。一般而言,结肠癌患者选择后者较好。发现较小病灶后还可对肠腔注气作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效果更佳。对于有结肠梗阻症状的患者,则不宜做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因为钡剂在结肠内干结后较难排出,可能会加重患者梗阻的情况。

2、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可以分为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两种。乙状结肠镜检查方便,可在直视下活检,适合检查乙状结肠以下的病变情况。而纤维结肠镜可以弯曲,方便检查全结肠,能作电切、电凝和活检,可帮助发现早期病变。假如其他检查难以确诊时,可以选择做此项检查。

3、B超检查和CT扫描。这两项检查都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的具体情况,但是能辅助判断癌肿的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淋巴和肝转移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价值。

4、便隐血检测。定期进行便隐血检测,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消化道的出血情况,特别是肠道的出血情况。

长期便秘会得肠癌吗?医生告诉你真相 长期便秘会导致大肠癌吗

这话不准确。

许多大肠癌患者都会便秘,但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并未发现便秘导致大肠癌或增加大肠癌发生几率的证据。

大肠癌发生后,肿块可能在外面压迫肠道,限制影响肠道活动,或是在里面直接阻塞肠道,这两种情况的患者都可能便秘。

所以只能说,得了大肠癌会出现便秘的症状,而不是便秘导致了大肠癌。

目前我们认为,大肠癌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才是大肠癌的真正诱因。

环境因素主要是不良的饮食方式,例如长期高脂、低纤维、低钙高磷饮食等,遗传因素更好理解,研究显示,大肠癌患者的子女患大肠癌的几率比一般人高 2~4 倍。

另外患有大肠腺瘤、炎症性肠病、肠道慢性细菌感染、慢性寄生虫感染的患者发生大肠癌的机会均比正常人群高。

值得注意的是,大肠癌早期症状并不严重,服用药物或进行其它治疗后大多能缓解,如果任其发展,排便不顺利的情况可持续数个月甚至数年。

如果真的长期便秘,还有消瘦、便血、贫血等身体报警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做检查。

预防大肠癌的三种方法

三十岁后每年一次肠道体检

对付癌症的最好办法就是预防,30岁后每年做一次大肠癌筛查很有必要。尤其是三类高危人群:肥胖、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饮食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人群。

如果出现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如便秘、腹泻、便血(尤其是血与大便混合)、泡沫样大便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检查手段有大便隐血实验(成本低)、直肠指检(方便)、肠镜检查(可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可做活检)。

每天三种高纤维果蔬

很多大肠癌患者的饮食结构都不合理,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吃的太细,容易产生便秘,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毒素就更容易被肠道吸收,从而引起病变。因此,预防大肠癌要减少精细食物的摄入,多吃粗纤维食物。坚持每天至少吃三种高纤维果蔬,如芹菜、西兰花、韭菜、菌菇类、红薯、玉米、苹果等。

每天运动三十分钟

大肠癌在白领中的发病率上升很快,和久坐、运动少有很大关系。运动少,肠胃蠕动慢,会增加肠道癌变风险。

经常锻炼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每天运动30分钟就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三分之一。每天至少进行三十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如快步走,以稍微感觉有些大喘气为宜。

大肠癌的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除作血常规以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外,尚可根据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进行其它各项化验检查,其中大便潜血试验,大肠癌生物学标记物的检测等对早期诊断大肠癌,具有积极的意义。

1、便潜血试验

由于大肠癌常因粘膜糜烂溃疡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可利用简便易行的便潜血试验监测大肠癌,早期的便潜血试验为化学呈色方法,常用试剂为联苯胺或愈创木脂等,近年来逐渐被特异性更强的免疫潜血试剂所取代,但由于便潜血试验并不能区分癌性和非癌性出血,故目前多用于作为大规模人群大肠癌普查的初筛手段,但少数早期癌亦可呈假阴性结果而致漏诊。

2、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

又称半乳糖氧化酶试验,是检测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特异标记物的简便方法,只要将直肠指套上沾液涂抹在特制的纸膜或玻片上,经半乳糖氧化酶反应及雪夫氏试剂显色,便可判断患者肠粘膜是否有T抗原表达,经临床及普查验证该法对大肠癌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将其用于普查,与免疫潜血试验筛检大肠癌有互补效果,但亦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3、血清CEA的检测

大多数大肠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常升高,超过50&mug/ml,但该试验的特异性并不强,在一些非消化道肿瘤及良性病变,血清水平亦可升高,此外,CEA对早期结肠癌和腺瘤性息肉敏感性较差,因此将其用于早期大肠癌检测,效果并不明显,1982年Magagi等利用人结肠癌细胞系免疫小鼠制备的CA19-9,可以识别有高度癌特异性的唾液神经节苷脂,结果发现19%~49%结直肠肿瘤水平升高,但它对胃胰肝胆管的敏感性更强,作为大肠癌血清学检测,并不比CEA敏感。

其他如大肠癌相关抗原的检测,鸟氨脱羧酶及血清唾液酸含量的测定,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等等,研究表明有一定效果,但应用于临床,其特异性,敏感性尚待进一步提高。

二.内镜检查

已在临床普遍推广应用,对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常可取常规X线检查,对于高度可疑的大肠癌临床患者尤倡导全结肠镜检查以免漏诊,由于纤维结肠镜安全可靠,不仅能检视肿瘤大小,形态,部位,活动度,且能行息肉或早期微小癌灶切除,对可疑病灶能定向镜取组织进行活检,因此是目前大肠癌诊断最有效的手段,在大肠癌普查中,常作为评价各种初筛检效果的金标准。

三.X线检查

可发现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不能窥视的病损,对于纤维结肠镜难以送达回盲部的患者尤为首先,亦是诊断大肠癌的有效手段,一般均行钡餐灌肠检查,主要征象为粘膜局部变形,蠕动异常,肠腔狭窄,充盈缺损等,对较小的,特别是直径小于2cm的早期癌显示常有困难,采用气钡双重显影,对早期癌的发现有帮助。

四.活体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学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对于确定大肠癌尤其是早期癌和息肉癌变以及对病变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它不仅可明确肿瘤的性质,组织学类型及恶性程度,而且可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脱落细胞学虽准确性高,但取材较繁琐,不容易获得满意的标本,观察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细胞学医生,故临床应用少,目前多由内镜下直接刷检涂片进行细胞学诊断所取代。

五.影像学检查

经直肠B超:检测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及有无侵犯周围脏器,术前对肿瘤局部浸润深度进行评价。CT检查对大肠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估计不能直接手术,而在应用外放射或局部腔内放疗后有可能被手术切除的病人更有价值。CT对晚期直肠癌和复发性直肠癌的手术估计有较大意义,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侵犯骨盆肌肉(提肛肌、闭孔内肌、尾骨肌、梨状肌、臀肌)膀胱和前列腺。手术后3个月时可作盆腔CT检查,作为基础片,以便于随访时对照用。手术后2~3年内应每隔6~8个月作一次CT检查,或当CEA升高时复查CT.此外,CT对复发性直肠癌应用放疗可提供正确的定位,并确定适当的靶体积。

肠癌做哪些检查

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诊断较困难,早期诊断更难,十二指肠肿瘤诊断率较高。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纤维小肠镜及小肠钡剂造影等资料综合考虑。大肠癌对有症状者,根据病史、体征、X线和内镜检查,可作出诊断。因此,对中年或中年以上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者,应进行肠内窥镜、X线检查。

一、粪便隐血:可作为普查筛检或早期诊断的线索。

二、x线钡剂灌肠:可发现充盈缺损、肠腔狭窄、粘膜皱襞破坏等征象,显示癌的部位和范围。

三、肠镜检查:是肠癌确诊的最好方法。通过肠镜能直接观察肠壁、肠腔的改变,并确定肿瘤部位、大小及浸润范围,取活检可获确诊。

四、影像学检查:CT主要用于了解大肠癌肠外浸润及转移情况。腹部CT检查能显示小肠肿瘤的大致部位、大小和与肠壁的关系,以及有无肝转移及腹主动脉前和肝门淋巴结肿大等。

五、剖腹探查:不少小肠肿瘤经过以上种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考虑剖腹探查,甚至有多次手术才明确诊断。

直肠癌前期症状是什么 直肠癌没有转移有救吗

直肠癌如果没有出现转移的话,它的预后与转归相对来说比那种有转移有复发的,相对来说要好很多。如果直肠癌做了手术以后,没有出现复发转移,那么他五年生存率自然就要高一些。如果直肠癌做了手术以后切干净了,但是很快就出现了复发,与肝转移、肺转移等等,那么他五年生存率自然要低很多的。所以直肠癌没有肝转移、肺转移,它的治疗相对来说要轻松一些的。

大肠癌筛查需要做哪些检查

1、潜血试验

是肠癌的诊断方法当中最常见的。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大肠癌通常能够导致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可利用简便易行的便潜血试验监测该疾病。早期的便潜血试验为化学呈色方法,常用试剂为联苯胺或愈创木脂等。近年来,逐渐被特异性更强的免疫潜血试剂所取代,但由于便潜血试验并不能区分癌性和非癌性出血,故目前多用于作为大规模人群普查的初筛手段。

2、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

在临床上,该试验又被称作为半乳糖氧化酶试验,一般情况,该试验是检测癌前病变特异标记物的简便方法,只要将直肠指套上沾液涂抹在特制的纸膜或玻片上,经半乳糖氧化酶反应及雪夫氏试剂显色,便可判断患者肠粘膜是否有T抗原表达,经临床及普查验证该法对大肠癌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血清CEA的检测

多年的临床调查统计,发现大多数患者体内血清CEA水平常升高,但该试验的特异性并不强,在一些非消化道肿瘤及良性病变,血清水平亦可升高。此外,CEA对早期结肠癌和腺瘤性息肉敏感性较差。因此,将其用于早期大肠癌检测,效果并不明显。

相关推荐

直肠癌应该哪些检查

(一)常规检查 1、病理学检查:是直肠癌确诊的主要依据。由于直肠癌手术常涉及改道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避免误诊误治,术前或术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指导治疗。绝对不要轻易挖除肛门。 2、癌胚抗原测定:癌胚抗原(CEA)测定已普遍开展,一般认为对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价值,连续测定血清CEA可用于观察手术或化学治疗效果。手术或化学治疗后CEA明显降低,表示治疗效果良好。如手术不彻底或化学治疗无效,血清CEA常维持在高水平。如手术后CEA下降至正常复又升高,常提示肿瘤复发。 (二)实验室检查 1、直

大肠癌多久检查出来

大肠癌的确诊是需要肠镜的,肠镜前一般要洗肠,吃泻药,相关的肠道准备,一般需要一天,然后肠镜取了活检以后,初步病理报告结果,一般是三个工作日出来。一般还需要加免疫组化,免疫组化在初步病理结果出来以后还要三四天,所以大概整个的时间就是一个星期左右,当然每个医院在这个时间方面可能会有一些稍微的差别。

大肠癌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1、粪便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对本病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但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普查筛选手段,或可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 2、直肠指诊:我国下段直肠癌远比国外多见,占直肠癌的77.5%,因此绝大部分直肠癌可在直肠指诊时触及。 3、乙状结肠镜检查:国内77.7%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常用的乙状结肠镜管长30cm,可直接发现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中段以下的肿瘤。 4、钡灌肠x线检查:病变在乙状结肠上段或更高位置者,须进行x线钡剂灌肠检查。普通钡灌肠x线检查对较小的大肠癌容易漏诊,最好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放射学

怎么检查肠癌

一、直肠癌诊断:中期病人有明显的大便习惯的改变,每日大使次数可多达十余次‘多为稀便或粘液便,也可见粘液血便或浓血便,有明显的里急注重感,部分患者可有鲜血便,每次便前、便后都有腹部隐痛或坠痛。晚期病人以上症状明显加重,并伴有贫血、消瘦,虹门部明显坠痛,部分病人可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低位肠梗阻症状斗也有的出现腹水、黄瘟、尿频、尿痛,极晚期病人出现恶病质。 二、早期诊断,病人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或仅有大便带血,类似瘪疮表现,常被忽略。部分病人可有大便次数略增多,稀便,早期病人直肠癌诊断可触及小结节或小溃殇

如何诊断是否是大肠癌

相信很多朋友都都知道大肠癌,很多患者在早期的时候把大肠癌误诊其他病症,从而耽误了治疗,特别是30岁以上的人群,所以一定要大肠癌的诊断工作,那么大肠癌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呢? 大肠癌的诊断与鉴别 大肠癌的临床诊断 1、凡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大便变扁,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部不适,便血,均应疑有肠癌的可能,并及时行直肠指检或内镜检查。 2、对有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消瘦、乏力等患者,要考虑大肠癌慢性失血的可能,应作大便潜血检查证实,必要时行x线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3、成人出

八类高危人群需警惕肠癌

40岁以上人群:肠癌的发生与长期高脂饮食、酗酒、食物过于精细有明显关系。 大肠癌手术后人群:以前患过大肠癌,那么,终身要定期肠道检查大肠癌手术后3~5年的复发率为30%~40%。 大肠息肉经肠镜下电灼术后:大肠癌多由息肉变化而来,且大肠息肉复发率很高,若不及时复查,容易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有大肠癌家族史:如果亲人患过胃癌或肠癌,你必须定期肠镜检查,因为你的胃肠癌发病率是其他无家族史人的4~5倍。 有大肠息肉家族史:息肉有遗传倾向,而大肠息肉又是肠癌的主要发生因素。 患溃疡型结肠炎:该病是肠癌的癌前

直肠癌的检查

1.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70%-79%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2.直肠镜检: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组织作病检。 2.病理学检查:是直肠癌确诊的主要依据。由于直肠癌手术常涉及改道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避免误诊误治,术前或术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指导治疗。绝对不要轻易挖除肛门。 3.癌胚抗原测定:癌胚抗原(CEA)测定已普遍开展,一般认为对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价值,连续测定血清CEA

肠镜是怎样检查

肠镜是怎样检查的1、首先,你要在肠镜检查的前一天服用泻药,目的就是把肠道清理干净,不会在医生帮你检查的时候弄医生一手便便,服药量的多少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因为如果肠道没有清理干净,医生是无法进行肠道检查的。 2、进入检查检查,按照医生的指导脱掉裤子,不要觉得难为情,然后侧躺在检查床上,然后医生会将一根带镜头的管子从你的肛门插入,并且在插入后不断的向里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加气来进行扩充肠道,会导致你会感觉到有很强的肚子涨的感觉。 3、在插入的过程中,医生会一边观察一边问你是否有不适的感觉,

八类高危人群需警惕肠癌

大肠癌家族史:如果亲人患过胃癌或肠癌,你必须定期肠镜检查,因为你的胃肠癌发病率是其他无家族史人的4~5倍。 40岁以上人群:肠癌的发生与长期高脂饮食、酗酒、食物过于精细有明显关系。 大肠癌 手术 后人群:以前患过大肠癌,那么,终身要定期肠道检查大肠癌手术后3~5年的复发率为30%~40%。 大肠息肉 经肠镜下电灼术后:大肠癌多由 息肉 变化而来,且大肠息肉复发率很高,若不及时复查,容易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有大肠癌家族史:如果亲人患过 胃癌 或肠癌,你必须定期肠镜检查,因为你的胃肠癌发病率是其他

怎么检查有没有大肠癌

大肠癌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会有大便习惯的改变,比如说便秘、腹泻或者是便秘与腹泻交替,还有就是便血、大便变细,或者是腹痛,当患者有这些临床症状的时候,就要警惕大肠癌的可能,应该及时去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完善相关的检查,比如说肠镜。 肠镜下取活检是确诊大肠癌的一个金标准;还可以完善抽血,查大肠癌的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常见的是CEA,这一项会有升高,以及腹部的增强CT检查,CT上面会看到肠壁的增厚,增强扫描会见有强化。 结合患者的症状以及相关的检查结果,最后的确诊是要病理确诊,就是肠镜下取活检,这才是10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