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七大心理雷区
宝宝的七大心理雷区
雷区一:丢面子的“小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图片来源于华盖
雷区二:揭穿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雷区三:曾经的伤疤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雷区四:被罚的“屈辱史”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图片来源于华盖
雷区五:身体缺陷是敏感的话题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雷区六:侵犯“私人领地”
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雷区七:孩子自己的“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如何培养宝宝心理素质
教孩子学会生存技能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努力争取成功。
多接触社会
经风雨见世面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孩子对外界刺激最初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开始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玩。
让孩子多动脑
一个男孩子因为腿短而无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级台阶,他央求妈妈把他抱上去,母亲告诉他:“动动脑筋你就会有办法的。”小男孩想了想:“把我的小推车拖到那儿,然后站上去。”“很好,去吧,孩子。”母亲说。小男孩这样做了,一切变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总会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培养自信心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个在体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岁小孩来见总教练,总教练没有当即让她表演体操,而给了她4只飞镖,要她投射到办公室对面的靶子上。那个小女孩胆怯地说:“要是投不中呢?”教练告诉她:“你应该想到怎样成功,而不是失败。”小女孩反复练习,终于获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败,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弄坏东西都是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给予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和合作意识
社会是一个群体,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这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育儿必知的宝宝心理学
1 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刚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没有条件的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即使是小宝宝也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有需要时只会用哭来表达。这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就是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2 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我的生命中,你最重要
孩子需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 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舒服,可是我很饿,我生病了,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这样,我就会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做到这些并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身体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促使妈妈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提供一切。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无条件的爱。在妈妈的眼里,孩子一定是最美、最完美的,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个月内,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发生变化,身体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爸爸就要承担起这个任务: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
3 安全感
孩子本来是跟妈妈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时经历的是身体上的分离,从4个月起,他开始经历在心理上与妈妈、爸爸“剪断脐带”的过程。孩子想要分离,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却又不能真正做到,因此他很挣扎,而此时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就是:安全感。获得安全感,其实是在为分离做准备。那么爸爸妈妈怎样做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获得呢?
一方面,爸爸妈妈的关系要融洽、稳定、安全。爸爸妈妈的夫妻关系好,孩子就会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很简单,父母亲就是他全部的世界。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总是互相指责,孩子会害怕,没有安全感。当他有害怕的情绪时,又不知道如何应对,只能用许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所以,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父母亲相互间的良好关系。
另一方面,妈妈不能太过焦虑,她的情绪应该是稳定的,至少对孩子的情绪应该保持稳定。在这种状态中,孩子会发展出稳定的自我,从而产生自信。
相反,过于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我们常认为自己为孩子做的就是最好的事情,因此会要求孩子做这个,不做那个。而实际上,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坐在孩子一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索取成长的养分。顺其自然地,当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他会尝试分离一点,安全感更多一点,就再分离一点。总之,安全感吸收得越 多,越容易分离,这是孩子心理的自然过程。一直不停地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直到成为一个身体、心理上真正独立的人。
四岁宝宝心理行为特点
4岁是一个出轨的,不守规矩的年龄,对付4岁的孩子,要了解他们的心理行为特点,以紧守原则为好。
一.体力
非常好动、嘈吵,最喜欢向别人挑战,假如说“我不相信你会做”,他会真的做出来,小肌肉活动发达,剪贴、系带、画图都很技巧地做到。
二.情绪
很玩固及会发脾气,不大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 ,情绪之起伏可能影响以至成年。
三.智慧
对自己开始有一个整体的观念,以前认为手是手,脚是脚,并非自己的一部分,现在觉得除了手脚以外体验到整个身体,甚至会有“心”的存在。例如:两三岁时不知道母亲的意向,不管母亲心里想什么,但现在会察言观色。4岁有惊人的想象力,有时根据他所编成的故事,使成人觉得他在说谎话,其实他对于事实和虚构的界线还分不清楚。
四.社交
非常健谈,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达,对于生日会提出请谁不请谁的意见了。
五.行为上应注意之点
由于丰富的想象力,对事实与虚构分不清。因此别以为他是存心说谎的坏孩子,假如处理不当,会因为伤其自尊心而引起自卑感。成人应了解其心理现象,别加上莫须有之罪名,应耐心地解释及提醒,到4岁半以后这种真实与虚构分不清的现象慢慢消失,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飞人、一只怪兽,电视上的真假动作亦慢慢学习把真实和虚构分开。
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被人称赞是这个年龄最显著之心理现象。成人应有坚定的原则去照顾及引导,应耐心地满足其因为好奇所引起的发问,并多做户外活动,以发泄其旺盛的精力。
喂奶方式将影响宝宝心理
立即满足型
盼望多年,张女士终于有了女儿。婆婆、保姆,一家人对月月关怀备至、细心照顾,张女士则每时每刻都守候在女儿月月身边,月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表达什么愿望,她都知道,如果月月饿了,她马上就把女儿抱在怀里喂奶,手脚麻利地在第一时间内满足女儿的需求。一天一天的,月月从来不用着急等待。
延迟满足型
杨女士就没有张女士那么幸运了,她一个人带着女儿悠悠,而且她没有奶水。所以当女儿要吃奶的时候,她得赶紧给女儿冲奶。听着女儿嗷嗷待哺的哭声,她一边冲奶,一边安慰孩子:“别着急,妈妈正在为宝宝做饭,悠悠是妈妈的乖宝宝,香喷喷的饭就要好了,好了,好了,就要好了……”一天一天的,悠悠的每一顿饭都是这样在妈妈的柔声哄劝中等待到口的。
脾气暴躁型
钟女士与杨女士的情况很相似,自己带孩子而且是人工喂养,但是她的脾气比较暴躁,当儿子童童哭吵着要吃奶的时候,她比儿子还着急,常常大声训斥他:“别着急!不许哭!再哭妈妈就不给你冲奶了。”儿子哭声更大了,她接着说:“再哭,再哭,再哭,妈妈真的不管你了!”儿子接着哭。一天一天的,童童的饭大多数都是在妈妈不耐烦的批评声中等待到口的。
孩子有攀比心理怎么办
宝宝的攀比心理对宝宝教育有坏处也有好处,关键在于掌握其程度,适可而止。年轻爸爸妈妈不要过分疼爱独生子女,防止出现攀比惯性。作为爸爸妈妈不要给宝宝一切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很容易养成宝宝过度以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对宝宝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就很容易造成攀比惯性,以致变成贿赂宝宝,不利于宝宝心理健康的发育。从爸爸妈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宝宝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攀比问题。
孕期焦虑症宝宝健康吗 影响宝宝心理健康
妊娠期间,准妈妈的情绪对宝宝有很大影响,焦虑,忧郁,烦躁,愤怒等情绪,都会使下丘脑向肾上腺发出信号,释放出肾上腺激素,类固醇,类腺素等物质,不但影响了宝宝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宝宝心理健康,这样的宝宝出生后不但体重低,还容易变得躁动不安,好哭闹,吐奶,甚至脱水消瘦等。
断奶会得乳腺炎吗
断奶是一个慢性过程,不能突然断奶,容易导致宝宝心理伤害和乳母容易患乳腺炎。断奶期间最好跟宝宝分开一段时间,
如果平时是妈妈跟别人一起带孩子最好让宝宝跟其他人多在一起,宝宝想吃奶时可以分散宝宝注意力,一般断奶需要一周左右,断奶后千万不能再让宝宝吃奶。
短奶时间什么时候最好 断奶5个备忘录
第一个:
选择宝宝身体健康时断奶,最好不在夏季断奶。因为夏季气温高,容易导致宝宝胃口不好,身体抵抗力下降。
第二个:
鼓励和强化宝宝吃母乳以外的食物,让宝宝逐渐尝试、喜欢新口味。
第三个:
断奶期间妈妈要给宝宝更多的关爱、照料,不要回避宝宝,否则会给宝宝带来心理上的痛苦,但是不要让宝宝看到或接触妈妈的乳头。
第四个 :
不要突然给宝宝断奶,宝宝哭闹得厉害,又给宝宝喂几天,之后又突然给宝宝断奶,这样反反复复地断奶,对宝宝心理健康很不利。
断奶前要做哪些准备
做好断奶前生理和心理准备:一、断奶前让宝宝习惯和接受配方奶和橡皮奶嘴,可先将挤出的母乳放在奶瓶里喂,让宝宝适应奶嘴的口感,习惯后再改喂奶粉。二、培养宝宝与妈妈以其他家人的感情,让他感受全家人的爱,从而有信赖和安全感。有的妈妈因上班、出差或生病不得不提前断奶,只要做好上述准备,也可弥补提前断奶的损失,减少因断奶带给宝宝心理上的伤害。
如何帮宝宝走出怕生的心理
宝宝长到7个月大时,“怕生”的现象比以前更多了,面对不熟悉的人会感到不安和恐惧,害怕陌生人靠近他或抱他,总是紧紧地抱着爸爸妈妈不放。
对宝宝的“怕生”行为,有些爸爸妈妈会觉得奇怪,宝宝以前见到陌生人,还会朝陌生人笑,喜欢看着陌生人,怎么到了这半岁多的时候反而会怕生呢,是不是退步了?其实不是的,“怕生”是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说明宝宝已能敏锐地辨认出熟人和陌生人。
宝宝怕生,爸爸妈妈就要多注意、多鼓励、多调教,让宝宝渐渐走出怕生的心理。
莫忽视宝宝心理性便秘
原因:
1、家长错误的信息传递,孩子排便的时候,有些家长会说:“脏、臭、丢人”之类的话语。有些家长有“洁癖”对孩子要求过份,孩子不小心把粪便拉到了地上,或弄脏了裤子,就会受到家长的一顿斥责或打骂,这样有意无意间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排便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从而让孩子从心理上厌恶排便这种不好的行为。
2、有的孩子晚上大便时,厕所无灯或无人陪伴产生恐惧和孤独感,欲解大便也不愿意上厕所,而且还硬憋着,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孩子的便秘。
3、孩子之前因排便的问题或其它原因,有过肛门脱裂或疼痛的现象,从而产生了心里阴影,对排便产生了恐惧。
4、不正确的控便,有些家长要求孩子坐在马桶上,排不出便不许离开,从而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排便产生抵触情绪。
小儿便秘造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意识到排便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孩子不小心弄脏地板或裤子的现象,不要进行埋怨或斥责。要给予理解和关爱。
2、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排便环境,如果是晚上对于胆小的宝宝最好是由家长陪同,能起到安慰心理的作用。
3、经常给孩子用温水洗屁股,防止孩子屁股红肿和疼痛现象的出现。
4、孩子排便的次数和数量,和环境的变化和饮食的多少等都有密切的关切,不要太强调规律,如果在马桶上蹲上一会儿没有便意就马上离开。不要长时间的控便。
5、如果心理性便秘已经形成,同时要配合习惯性便秘的预防措施。
如果宝宝有便秘的现象,可以尽快到专业肛肠医院检查治疗,帮助宝宝尽快摆脱便秘困扰
宝宝断奶需要和妈妈分开吗 宝宝断奶不需要和妈妈分开
宝宝断奶其实不需要和妈妈分开的。
突然的断奶给宝宝的刺激很大,宝宝哭闹、不吃东西都会影响宝宝心理焦虑不安,进而影响健康发育。是一种很原始而又残忍的方法。断奶需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才能让宝宝安然又轻松的度过断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