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从婴儿啼哭声辨别疾病
怎么从婴儿啼哭声辨别疾病
1、阵发性啼哭
宝宝突然剧烈地哭闹,一阵一阵的,怎么也哄不住,哭闹时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呈屈腿卧位。过一会儿宝宝可玩耍或安静入睡,但间隔一段时间又再次剧烈哭闹。宝宝可能患上肠套叠,妈妈应赶快带宝宝就医。
2、突发尖叫啼哭伴发烧、呕吐
两眼发直,精神萎靡,面色发灰,可能患有脑膜炎等脑内感染性疾病,需立即就医。
3、突发尖叫啼哭
宝宝发出尖叫般的哭声,脸阵阵青紫、四肢肌肉抖动。这时候宝宝可能有脑出血或缺血性脑病,赶快去医院。
怎么从婴儿啼哭声辨别疾病
1、阵发性啼哭
宝宝突然剧烈地哭闹,一阵一阵的,怎么也哄不住,哭闹时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呈屈腿卧位。过一会儿宝宝可玩耍或安静入睡,但间隔一段时间又再次剧烈哭闹。宝宝可能患上肠套叠,妈妈应赶快带宝宝就医。
2、突发尖叫啼哭伴发烧、呕吐
两眼发直,精神萎靡,面色发灰,可能患有脑膜炎等脑内感染性疾病,需立即就医。
婴儿哭闹到底要不要抱
加拿大家庭医生、育儿专家琼恩.E. 杜郎特博士在《正面纪律:是什么以及怎样做》一书中介绍到:1岁以下的宝宝很容易感到害怕,啼哭是很常有的事,尤其是晚上,他们会哭很长一段时间。
这个阶段,父母一定要给予宝宝足够的温情,让宝宝拥有安全感。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抱抱宝宝。
搂抱对于亲子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如果婴儿跟父母在一起感觉到安全,以后学习新事物时就不会感到害怕。
小婴儿不会使用语言,只能通过啼哭来表达自己有所需要。因此,大人要做个细致的观察者,尽力弄明白宝宝哭闹的原因,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
宝宝的哭能表达很多意思。饿了的哭和生气的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声音。新手爸妈不要太惊慌,仔细观察,慢慢就能了解宝宝的脾气了,能从哭声中听出宝宝的意思来,比如:是不是饿了?尿布是不是要换了?衣服是不是不合适?包裹是不是太紧?环境是不是太吵?另外,有些严重疾病的表现也是剧烈哭闹,爸爸妈妈要认真观察辨别,及时送医治疗。因此,宝宝哭的时候,爸爸妈妈最好及时抱起安抚,并找到宝宝哭的原因,解决原因就好了,千万不能让宝宝一直孤单地哭着。
胎教真的有用吗 哭闹次数少
婴儿哭闹是正常现象,尤其是婴儿自身感到饥饿、口渴、尿急等状况时哭闹胡十分明显。但受过胎教的婴儿除开这些非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随便哭啼,而且对声音更为敏感,能迅速辨别母亲的说话声或脚步声,进而停止哭泣,父母会省心很多。
怎么从婴儿啼哭声辨别疾病
1、阵发性啼哭
宝宝突然剧烈地哭闹,一阵一阵的,怎么也哄不住,哭闹时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呈屈腿卧位。过一会儿宝宝可玩耍或安静入睡,但间隔一段时间又再次剧烈哭闹。宝宝可能患上肠套叠,妈妈应赶快带宝宝就医。
2、突发尖叫啼哭伴发烧、呕吐
两眼发直,精神萎靡,面色发灰,可能患有脑膜炎等脑内感染性疾病,需立即就医。
3、突发尖叫啼哭
宝宝发出尖叫般的哭声,脸阵阵青紫、四肢肌肉抖动。这时候宝宝可能有脑出血或缺血性脑病,赶快去医院。
4、小鸭叫样啼哭
像小鸭子样啼哭,若同时出现颈部强直,则应考虑是否有咽后壁脓肿,应把这种哭声与一般的声音嘶哑相鉴别,声音嘶哑是感冒引起的咽炎、喉炎,而咽后壁脓肿较危险,若脓肿溃破脓汁可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故若出现小鸭叫样啼哭应及时就医。
5、连续短促的急哭、不能平卧、拒乳
宝宝哭闹时表现为连续的短促的急哭,同时伴有不能平卧,喜欢让妈妈竖着抱起,头部放到妈妈的肩上,拒乳,还可表现口唇青紫,点头样呼吸等,这有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就医。
胎教对宝宝有什么好处
受过胎教的孩子有如下一些特点:
1、不爱哭。
虽然婴儿在饥饿、尿湿和身体不适时也会啼哭,但得到满足之后啼哭便会停止。还由于受过胎教的婴儿感音能力较好,每当听到母亲的脚步声、说话声就会停止啼哭。孩子比较容易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如在睡前播放胎教音乐或母亲哼唱催眠曲婴儿就能很快入睡,满月后就能盛开白天醒、晚上睡的习惯。
2、能较早与人交往。
婴儿出生2~3天就会用小嘴张合与大人“对话”,20天左右就会逗笑,2个多月就能认识父母,3个多月就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3、较早学会发音。
受过胎教的婴儿2个月时会发几个元音,4个月会发几个辅音,5~6个月发出的声音能表达一定的意思。
4、较早地理解语言。
受过胎教的婴儿4个半月时能认出第一件东西,6~7个月时能辨认手、嘴、水果、奶瓶等。这样的婴儿能较早理解“不”的意思,早期学会服从“不”的孩子更懂事、更听话。他还会较早学会用姿势表示语言,会做“欢迎”、“再见”、“谢谢”等动作,也能较早理解别人的表情,所以,显得特别聪明可爱。
5、较早学会说话。
经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9~10个月时,就会有目的地叫爸爸妈妈,如果出生后不继续给以发音和认物训练,胎教的影响在6~7个月时就会消失。受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在20个月左右便能背诵整首儿歌,并且也能背数。受过胎教的孩子入学后成绩都比较优秀。
父母知道婴儿哭声代表什么吗
新生儿的啼哭,是一种本能反应,是表达情绪的特殊语言,是与父母交流的方式和对内外环境刺激与要求的反应,也是主要的活动和锻炼。哭,可以使新生儿胸廓和腹部的活动加大,使喉部发育加快。如何辨别新生儿啼哭的含义,是年轻父母所迫切想了解的。新生儿啼哭分为病理性和非病理性两种。非病理性啼哭可包括“冷、热、饿、尿、便、困、怕”等。病理性啼哭指异常的啼哭,如感染,疼痛等。
1.对寒冷的反应:哭声低,乏力,皮肤花纹或紫绀,严重时苍白,干燥,全身蜷曲,动作减少。此时,妈妈可将新生儿抱在自己温暖的怀中或加盖小被子。
2.对热的反应:哭声响亮,有力,皮肤潮红,额面部可以看到轻度出汗,四肢出现活动,严重者可出现轻度发热。此时,妈妈需要将所盖或包裹的小被子松解或移开,出汗多者需擦汗换衣,如出现发热者则可以予洗温水澡。
3.对饥饿或口渴的反应:新生儿的胃容量小,喂奶频率要高,距离前次喂奶2~3小时后,容易饥饿。这时哭声洪亮,音调高,而且有规律,同时头部左右转动,口唇出现吸吮,伴伸舌和吞咽动作。
宝宝出生后的10分钟护理
1、剪脐带
脐带通常在宝宝出生后几分钟内就会被剪掉。如果爸爸被允许进产房,那么爸爸一定要争取这一光荣的使命哦。
2、哭
刚刚出生的宝宝,他的第一声啼哭很重要。第一声啼哭是肺脏建立功能的开始,是由胎儿转变为婴儿的信号。
3、检查
婴儿出生后第1分钟以及5分钟之后需要分别接受一次新生儿评分,即对新生儿的肤色、心率、反射应激性、肌张力及呼吸力等5项进行评分,以此来检查新生儿是否适应了生活环境从子宫到外部世界的转变。然后,护士会给宝宝称体重、量身长,并且检查有无疾病症状。
小儿弱智的症状
小儿弱智是智商发育存在缺陷的孩子,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有时候容易与一些智商不高非病太的情况混淆。
①不会笑。弱智婴儿一般不会笑,或只会五目的地傻笑。
②视面不见,听而不闻。在6个月后仍不能注意到大人在和他讲话。注竟力差,目光呆滞。
③喂养困难。幼儿进食时经常发生恶心和呕吐,咀嚼能力差、经常有呛咳的现象。
④清醒的伸舌、流涎、甚至延至2—3岁之时。
⑤语言发育迟。1岁后仍不能有目的的发音。
⑥动作发育迟。4个月不能抬头,10个月不能独坐,12个月后不会用手拨捏东西,开始走路时两脚乱蹋。
⑦不能辨别亲人和陌生人。
⑧受刺激后不会马上啼哭,而要隔一会儿或反复地刺激后才能啼哭,哭声常为刺耳尖叫或哭声无力。
⑨对周围的任何环境都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对玩具的兴趣也很短暂。
⑩无目的的活动多,使大人很难理解。
如何通过咳嗽声辨别疾病
(1)咳声有力而重浊,并且痰为黄色粘稠,多为外感风热;如果痰白清稀,流清涕者,则为外感风寒。
(2)咳声无力,并且痰稠色黄,难以咳出,咽喉干痛,属于肺热病症。
(3)干咳无痰或痰少且粘稠者,多属燥咳或火热咳嗽。
(4)咳嗽紧闷阻滞,而且痰白量多,容易咳出者,多属湿痰或痰饮病症。
(5)咳嗽低微无力,出现气短、自汗,痰清稀者,属于肺气虚病症;如果咳而无力,夜间咳更严重,出现气促、腰酸等,常常为肺肾两虚之病症。
(6)咳声嘶哑,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表现为潮热、咽干,则为肺阴虚。
(7)如果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一二十次之多,终止时喉间有一声长鸣,似鸟叫,病症称为百日咳。
(8)若咳声如狗叫,且喉间有白膜,不易剥去,称为白喉,此病多属肺肾阴虚,火毒攻喉。
受过胎教的孩子有什么特点
受过 胎教 的孩子有如下一些特点:
1、不爱哭。虽然婴儿在饥饿、尿湿和身体不适时也会啼哭,但得到满足之后啼哭便会停止。同时由于受过胎教的婴儿感音能力较好,每当听到母亲的脚步声、说话声就会停止啼哭。孩子比较容易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如在睡前播放胎教 音乐 或母亲哼唱催眠曲婴儿就能很快入睡,满月后就能养成白天醒、晚上睡的习惯。
2、能较早与人交往。婴儿出生2~3天就会用小嘴张合与大人“对话”,20天左右就会逗笑,2个多月就能认识父母,3个多月就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3、较早学会发音。受过胎教的婴儿2个月时会发几个元音,4个月会发几个辅音,5~6个月发出的声音能表达一定的意思。
4、较早地理解语言。受过胎教的婴儿4个半月时能认出第一件东西,6~7个月时能辨认手、嘴、水果、奶瓶等。这样的婴儿能较早理解“不”的意思,早期学会服从“不”的孩子更懂事、更听话。他还会较早学会用姿势表示语言,会做“欢迎”、“再见”、“谢谢”等动作,也能较早理解别人的表情,所以,显得特别聪明可爱。
5、较早学会说话。经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9~10个月时,就会有目的地叫爸爸妈妈,如果出生后不继续给以发音和认物训练,胎教的影响在6~7个月时就会消失。受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在20个月左右便能背诵整首儿歌,并且也能背数。受过胎教的孩子入学后成绩都比较优秀。
婴儿发烧大多无妨不须担心
新华社今晨电 德国科研机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婴儿发烧通常无妨,发烧表明婴儿患严重疾病的几率仅占1%。
位于德国科隆的独立科研机构“卫生保健促进研究所”17日发布一份指南,指导父母辨识婴儿发烧所表明的患病程度。指南说,不超过3个月大的婴儿发烧时,体温最高不应超过38摄氏度;3个月至6个月大的婴儿发烧时,体温最高不应超过39摄氏度。
发烧婴儿若对外界无反应、倦怠、无精打采、难以叫醒或面色极度苍白,可能患某种严重疾病;若虚弱无力或厉声啼哭,须送入医院接受治疗。
胎教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不爱哭。虽然婴儿在饥饿、尿湿和身体不适时也会啼哭,但得到满足之后啼哭便会停止。还由于受过胎教的婴儿感音能力较好,每当听到母亲的脚步声、说话声就会停止啼哭。孩子比较容易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如在睡前播放胎教音乐或母亲哼唱催眠曲婴儿就能很快入睡,满月后就能盛开白天醒、晚上睡的习惯。
能较早与人交往。婴儿出生2~3天就会用小嘴张合与大人“对话”,20天左右就会逗笑,2个多月就能认识父母,3个多月就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较早学会发音。受过胎教的婴儿2个月时会发几个元音,4个月会发几个辅音,5~6个月发出的声音能表达一定的意思。
较早地理解语言。受过胎教的婴儿4个半月时能认出第一件东西,6~7个月时能辨认手、嘴、水果、奶瓶等。这样的婴儿能较早理解“不”的意思,早期学会服从“不”的孩子更懂事、更听话。他还会较早学会用姿势表示语言,会做“欢迎”、“再见”、“谢谢”等动作,也能较早理解别人的表情,所以,显得特别聪明可爱。
5
较早学会说话。经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9~10个月时,就会有目的地叫爸爸妈妈,如果出生后不继续给以发音和认物训练,胎教的影响在6~7个月时就会消失。受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在20个月左右便能背诵整首儿歌,并且也能背数。受过胎教的孩子入学后成绩都比较优秀。
宝宝的啼哭可以分为两大类
生理性啼哭和病理性啼哭。
生理性啼哭起到语言信号的作用,饥饿、寒冷、口渴、便尿感、需要父母安慰及不适均会啼哭。这种哭声较为婉转、悦耳、如倾如诉,富于情感,扣母心弦。同时,生理性啼哭可以使肺叶充分膨胀,肺活量增大,新陈代谢增加,肋肌、膈肌、腹肌和四肢都得到运动锻炼。饥饿时婴儿常常左顾右盼,哭哭停停,一旦要求得到满足后哭声随即停止,若无人理睬则哭闹加剧。有时体位不适,包被过紧或过松,也可引起哭闹不安。受到惊骇时,婴儿的啼哭一般比较剧烈,常突然发生高音调的“哇”声惊哭,哭时伴有恐惧样,有时于熟睡中惊哭而醒,一二日后自然消失。“夜啼症”俗称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夜啼郎”,日睡夜哭,多见于父母溺爱养成的不良习惯,也见于低钙血症和维生素B6缺乏症导致的神经兴奋性增强。
病理性啼哭指凡能引起新生儿不适或疼痛的疾病均可出现的异常哭吵。新生儿患病时哭吵常有以下规律:开始哭声洪亮,烦躁哭闹,给他 换干尿布、抱起、喂奶均要哭,以后哭声减弱、少哭、到吃奶的时候也不哭、最后啼哭无声、不哭。所以哭声是判断新生儿疾病轻重的重要标志。新生儿病理性啼哭常见于:便秘,以夜间啼哭为多;腹泻,可因腹痛而啼哭,常伴有肠鸣音亢进;关节脱位或骨折引起的啼哭,常哭声不止,伴有患侧肢体活动障碍;中耳炎所致的啼哭,当患儿被抱起时,喜将患耳朝上,若不注意碰到患儿耳屏或牵拉患耳即大哭不止;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常伴有悲痛性“脑性尖叫”,表现为“哇啊”发声急、高音调,短促而直,停止快,或伴有呻吟,阵发性痉挛,面色苍白或阵发性青紫,呼吸不规则有时暂停。还有,破伤风患儿啼哭的特点是:哭闹时牙关紧闭不张口,而正常儿哭闹时口张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