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系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细菌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中前者亦称感染性食物中毒,病原体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后者则称毒素性食物中毒,由进食含有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及肉毒杆菌等细菌毒素的食物所致。那么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呢?传染科疾病专家告诉你: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一禁止食用病死禽畜。因伤致死,经检验肉质良好者,食用时应注意;弃去内脏,彻底洗净,肉块要小,煮熟、煮透;刀板用后洗净消毒。已变质的肉坚决不食。肉类、乳类在食用前应注意冷藏(6℃以下)。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二肉要煮透,接触熟食的一切用口要事先流水洗净,切生鱼生肉的刀板要经清洗消毒才能切熟食。蒸煮螃蟹要在沸水中充分煮透。吃剩的螃蟹存放超过6h者应再煮一次才能吃。醉、腌蟹不能杀菌,最好不吃;必要时加醋拌浸,可以杀菌。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三生鱼生肉和疏菜应分开存放。剩余饭、菜、粥等要摊开存放通风清凉处所,以防变馊,下餐食前须彻底加热。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四售卖食品时,切实做到货款分开,以免食物污染。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五饭菜按就餐人数做好计划,现做现吃,避免剩饭剩菜。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六消灭苍蝇、鼠类、蟑螂和蚊类,不在食堂附近饲养家畜家禽。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七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感染者及带菌者,应暂时调离饮食工作单位,并予适当治疗。
以上就是有关专家对于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介绍,希望大家引起重视。祝身体健康!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感染型:如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毒素型:包括体外毒素型和体内毒素型两种。体外毒素型是指病原菌在食品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梭菌中毒。体内毒素型指病原体随食品进入人体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如产气英膜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
混和型:以上两种情况并存。
细茵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1)食物在宰杀或收割、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中受到病菌的污染。
(2)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食品中充足的水分,适宜的ph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
(3)食品在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或熟食受到生食交叉污染,或食品从业人员中带菌者的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病因诊断需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鉴定。
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办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以下几类:
感染型:如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毒素型:包括体外毒素型和体内毒素型两种。体外毒素型是指病原菌在食品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梭菌中毒。体内毒素型指病原体随食品进入人体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如产气英膜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
混和型:以上两种情况并存。
细茵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1)食物在宰杀或收割、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中受到病菌的污染。
(2)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食品中充足的水分,适宜的ph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
(3)食品在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或熟食受到生食交叉污染,或食品从业人员中带菌者的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病因诊断需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鉴定。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1. 金黄葡萄球菌:
潜伏期1-6小时。金黄葡萄球菌广泛的分布在皮肤及黏膜上,尤其是化脓的伤口更是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葡萄球菌在进入肠胃或被污染食物之后约五小时会产生肠毒素,此毒素即使在100度热水煮沸30分钟仍无法破坏。因此腐败的食物,即使一煮再煮,仍然会发生食物中毒。病人会有急性肠胃炎,脱水、休克都可能发生。只要支持性治疗及给予适当的水份及电解质;应可完全恢复。
2. 肠炎弧菌:
潜伏期4-24小时。肠炎弧菌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及海底污泥中,所有的海鲜贝类都容易受到污染。由于肠炎弧菌的繁殖相当快速,如果食物的容器、砧板、或厨师双手生食及熟食不分,则受污染食物的肠炎弧菌会很快达到致病程度。因此,台湾夏季所发生的食物中毒约八成以上是肠炎弧菌所引起的,大多数为吃海鲜四小时后才发作急性肠胃炎。幸好肠炎弧菌在醋酸中一分钟即死亡;在80度的热水下一分钟即死亡。所以只要煮熟,即可保护饮食健康。一般除了肠胃症状外,会有血便出现;以支持性治疗病充水份及电解质,数天后应可恢复。
3. 病原性大肠杆菌:
潜伏期8-24小时以上。大肠杆菌可能分布在饮水、土壤、人体肠胃道中。其分成几种类型,有直接侵犯肠胃引起血便的;有分泌毒素引起肠胃炎者;这些病症在二到三天支持性治疗,即可痊愈。最可怕的是少数大肠杆菌(O157) 曾在美国污染汉堡肉及日本引起万余人大规模流行,引起发烧、全身溶血、出血、甚至急性尿毒症;须要洗肾透析治疗及大量输血。因此大肠杆菌感染,不可掉以轻心,应尽速求医。
4. 仙人掌杆菌:
为土壤中的微生物,经灰尘、昆虫传播污染食物所致。食物中带菌率可高达20-70%,在一百度C加热20分钟此菌即可杀死。呕吐型潜伏期1-6小时,腹泻型潜伏期12-16小时。呕吐型常见于食用炒饭、米食等淀粉类食物不新鲜所致。主要的症状为呕吐次数多,少腹泻;并有头晕、发烧、四肢无力等。腹泻型常见于食用各种肉类及海鲜,以肠炎的表现为主,呕吐较少见。这些患者在适当的支持性治疗,给予水份及电解质之后即可痊愈。
5. 沙门氏菌:
潜伏期6-72小时。在人类、家畜、家禽类的肠胃道都有分布。因此容易污染肉类及鸡蛋,造成疾病。有些老人、小孩生食鸡蛋,则有可能造成沙门氏菌败血症,导致生命危险。沙门氏菌感染会引起肠胃炎、发烧、发冷、颤抖、头痛、腹痛等症状;常须抗生素治疗。
6. 腊肠杆菌:
潜伏期12-48小时。又叫作肉毒杆菌,共分成七种型。以前常发生在香肠、火腿中,现在常在肉类罐头、发酵的豆类食品出现。肉毒杆菌须要在无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耐热的肉毒毒素。肉毒毒素(Botulin) 是最剧毒性的神经毒素之一,致死的剂量只要0.5 ug。在100度煮沸10分钟才被破坏。在台湾曾有病例被报导过。
在食入后12到48小时,甚至八天后才有症状。病患常不发烧,急性肠胃炎只出现在三分之二病患,腹胀及痛常被误为腹部急症,甚至有70%的病患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便秘;四大常见的神经症状分别为视力障碍,讲话发音异常(dysarthria, dysphonia),无法吞咽(dysphasia)及口腔干燥。其中以对称作眼睛病变为肉毒杆菌感染的最常见及特别的发现,眼外侧肌肉无力、眼皮下垂,瞳孔固定且扩大等几乎在每个病患都可见到。
诊断则要靠血清中检测出肉毒毒素浓度,不幸的是只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检验得到,其他人经常是假阴性反应。因此,在抗生素使用前,粪便中发现肉毒杆菌及毒素来证实诊断则是另一有效方法。肌电图的检测,对监别诊断也很有帮忙。早期诊断才能提供早期治疗,治疗以呼吸器维持呼吸及预防呼吸衰竭为主,稳定血压及心脏血管系统。要记得询问家人或朋友是否有相同症状发作的其他人?最近二到三天中是否有吃罐头食品?饭店吃饭?或到阿拉斯加或加拿大旅游,吃过特制的肉品?在台湾这些都可以寻找卫生署的帮忙,及提供抗毒素血清的治疗。死亡率最近三十年来由60%降到5到15%,最近主要死亡的原因是肺部及呼吸器相关的并发症。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特征:
·多发生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
·主要是肉食制品、乳类、蛋类和水产品食品。
·致病菌主要是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其毒素。
·一般胃肠道症状明显,有低或中度发烧,病情较轻者愈后良好。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不食用腐败变质或死禽畜肉类。
·防止食品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中应做到防尘、防蝇、防鼠,工具专用,生熟分开,以及个人卫生。
·控制细菌繁殖:食品要冷藏条件下保存,避免直接暴露于空气中。
·过夜食品必须加热后方可食用。
细菌性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方法一、催吐
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不吐,可多喝几次,以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10滴水来促进呕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方法二、导泻
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时间超过两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该如何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其他季节也有可能发生。只要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减少发生。
(一)禁止食用病死禽畜。因伤致死,经检验肉质良好者,食用时应注意;弃去内脏,彻底洗净,肉块要小,煮熟、煮透;刀板用后洗净消毒。已变质的肉坚决不食。肉类、乳类在食用前应注意冷藏(6℃以下)。
(二)肉要煮透,接触熟食的一切用口要事先流水洗净,切生鱼生肉的刀板要经清洗消毒才能切熟食。蒸煮螃蟹要在沸水中充分煮透。吃剩的螃蟹存放超过6h者应再煮一次才能吃。醉、腌蟹不能杀菌,最好不吃;必要时加醋拌浸,可以杀菌。
(三)生鱼生肉和蔬菜应分开存放。剩余饭、菜、粥等要摊开存放通风清凉处所,以防变馊,下餐食前须彻底加热。
(四)售卖食品时,切实做到货款分开,以免食物污染。
(五)饭菜按就餐人数做好计划,现做现吃,避免剩饭剩菜。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感染型:如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毒素型:包括体外毒素型和体内毒素型两种。体外毒素型是指病原菌在食品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梭菌中毒。体内毒素型指病原体随食品进入人体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如产气英膜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
混和型:以上两种情况并存。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因
(1)沙门氏菌属: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革兰氏染色阴性,其中以鼠伤寒、猪霍乱、肠类沙门氏菌较常见。沙门氏菌主要存在于家畜、家禽及鼠类体内。该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水、乳类及肉类食品中,能生存几个月。适当的温度(22~30摄氏度)下,能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加热60摄氏度、15分钟即能杀死。沙门氏菌进入人体肠道后主要引起胃肠道反应。部分病人有畏寒、发热等中毒症状。
(2)嗜盐菌(副溶血性弧菌):是多形态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含盐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良好,故本菌广泛存在于海产品及物盐腌制的肉类、蛋类和感菜中。对热和酸极敏感,加热56摄氏度,5分钟即被杀死,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死亡。中毒后主要病变在胃粘膜、空肠及回肠,表现为急性胃肠炎。
(3)变形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肠道、粪便及食品中。本菌在食物中能产生肠毒素,其些变形杆菌能使蛋白质中的组胺酸脱羧而成为组胺,从而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
(4)大肠杆菌及副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在正常人肠道内均有存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进食本类细菌污染的食物,而细菌及其毒素甚多时,可以致病。能引起胃肠炎的菌种,目前已确定15组血清型,其中致病性较强的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5)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鼻腔、咽喉部和皮肤病人的感染化脓病灶中,此菌主要污染淀粉类食物、乳制品、蛋类和肉类。食物中毒主要由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所产生肠毒素引起。该毒素对热的低抗力极强,加热者沸30分钟仍保持其毒性。
(6)肉毒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属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家畜粪便、蔬菜中。肉毒杆菌污染火腿、腊肠、罐头或瓶装食品后,在缺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并产生外毒素。此种毒素是毒力极强的嗜神毒素。不耐热,煮沸10分钟即可破坏。人食入外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引起中毒。毒素经消化道吸收后,选择性的作用于运动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抑制神经传导介质的释放。引起肌肉瘫痪。
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该如何预防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则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2、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5、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上面的五点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细菌性食物中毒顾名思义就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预防就是要阻止细菌的繁衍和传播,一般情况下只要注意日常的个人卫生,饮食习惯以及食物的清洗,都是不会出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现象,小编建议大家平常要加强身体的锻炼,预防细菌感染。
怎样预防细菌性食物污染呢
其实说到细菌性食物污染在我们的生活也是很常见的,就是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加工或储存不当的肉类食品、海产品、奶制品和米饭,发病时间一般在进食后30分钟,主要症状为恶心、腹痛、呕吐、发热。我们通常讲食品不新鲜,实际上是指由于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作用使食品变质的一种现象。
食物变质的原因
一是食品遭受微生物污染。食物在生产、加工、销售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各种微生物的污染,感染大量细菌,甚至致病菌,人食用后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二是食物自身的化学反应。如油脂类食物,放置时间过久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三是酶的作用。食物中含多种酶,在它们的作用下,食物的营养素会被分解发酵。如平时我们看到的菜发馊、水果腐烂等就是食物在酶的作用下营养素被分解发酵的缘故。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污染?
很多人都认为在一些大型的集体食堂、盒饭制作单位才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如果自己家中不注意食物正确的放置和保存,也会导致食物中毒。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先决条件是食品被致病菌污染。肉类、水产品等食物原本就带有细菌,应防止再加重污染。熟食等直接入口食品经烧煮加工已将细菌杀灭,此时应防止再次受污染。两个分开是防止食物二次污染的最有效的做法,一是生熟食物分开,二是生熟食物工具、容器分开。
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进食染菌的食物和水而传播.菌痢是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终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较多见儿童发病率较高.痢疾杆菌可侵犯结肠粘膜出现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菌痢按病情轻重又可分为轻型重型和中毒型.轻型症状不典型;典型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