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虚的症状
肝血虚的症状
壹
眼干眼涩
有没有觉得最近眼睛特别容易干涩,好像一汪湖水即近干涸。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肝脏过于疲累,肝血不足,想要发力却无力可发。而肝开窍于目,一旦肝血不足,首先影响到的就是我们的眼睛。
贰
面色无光泽
最近面色有没有发黄,仿佛蒙着一层黄土,苹果肌上还隐约长了斑点,这其实就是在给你报警,肝脏出现血虚了。
叁
口苦
一旦出现口苦,这肯定是身体出现问题了,中医上肝胆相照,肝气外泄必然影响到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肆
喉咙痛
中医上凡是上脑的经脉都要经过咽喉处,肝经也不例外,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就会引起喉咙痛。
伍
肢体屈伸不利
肝在体合筋,筋在肝血的滋养下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但肝血不足,筋失所养,人体肢体就会活动不利,麻木不仁。
主治:
疏肝利胆,降火 ,止痉 ,退热 ,益肝明目 ,通络利咽 ,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等
取穴:
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方法:
1.按摩法:
双拇指分别按压在双侧肝俞穴上,做旋转运动,由轻到重至能承受为止,每次持续5~10分钟。
2.艾灸法:
用艾灸条在穴位上旋转艾灸,每次3~5分钟,每周2~3次。
3.刮痧法:
用刮痧板刮拭穴位,由上到下,每次刮拭15板。
主治:
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等。
取穴:
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
方法:
1.按摩法:
按压行间穴5秒钟,压到有酸感后,休息5秒钟再按压,一共20次。
2.刮痧法:
用刮痧板刮拭穴位,由上到下,每次刮拭15板。
主治:
健脾疏肝,理气活血,胸胁胀痛,腹胀,呕吐。
取穴:
乳头至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
方法:
1.按摩法:
用大拇指、食指直下掌根处,揉按穴位,双侧一起,每次揉按3~5分钟。
2.艾灸法:
用艾灸条在穴位上旋转艾灸,每次3~5分钟,每周2~3次。
3.刮痧法:
用刮痧板刮拭穴位,由上到下,每次刮拭15板。
养肝等于养命,护好我们的肝脏,让我们拥有个健康的身体,开心过好每一天。
各种血虚的症状
一般血虚:
面色不华或萎黄,头晕眼花,爪甲色淡,舌质淡、脉细无力。
心血虚:
在一般血虚见症的基础上,又兼见心悸、怔忡、健忘多梦、失眠等症。
肝血虚:
在一般血虚见症的基础上,又兼见眩晕、眼花、手足发麻、肢体拘挛、爪甲干枯、睡眠不安、月经不调、或经量明显减少等症。
心脾两虚:
在心血虚的见症基础上,又兼见食欲减退、神疲乏力、月经不调、崩漏失血等症。
可见,不同血虚症状不同,病因不同,人们补血时一定要辨证,以对证施药。
补血养气血
补血(养血,补气血,益气血,滋补气血,补益气血)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
血虚贫血会导致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苍白、呼吸困难、消化不良、少尿、无尿、急性肾衰竭等多种症状,补血能使脏腑组织得到血液的充分濡养,使脏腑组织的功能恢复正常,补血法有补心血和补肝血。
此外,气虚、精亏、血瘀等也可导致血虚症的发生,所以补血还有补气生血、填精补血、祛瘀生新等方法。
补血功能
血虚证主要有心血虚症和肝血虚症,补血法有补心血和补肝血。此外,气虚、精亏、血瘀等也可导致血虚症的发生,所以补血还有补气生血、填精补血 、祛瘀生新等方法。常用熟地黄、当归、何首乌、阿胶等药物组成方剂。临床上具体使用补血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因痰浊、火热邪气所致的心悸、失眠、眩晕,热盛所致的肢体抽搐及瘀血所致的闭经,不适宜使用补血法。2、血虚患者要忌用温燥伤阴的药物。
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您知道多少 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症状:手足潮热汗出、心烦、口舌生疮
1、脾阴虚:不思饮食,食后不易消化,干恶心,口干、口渴,大便干结,消瘦。
2、肾阴虚:腰困腿软、足跟痛,手足心热或兼有心烦热失眠盗汗,遗精,脱发、齿摇。肝阴虚:头晕、头痛,眼干,怕光,两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梦,指甲光泽度差。
值得一提的是,肝肾阴虚常常同时并见,肝阴虚可到肾阴虚,肾阴虚常可致肝肾虚。
症状:畏寒怕冷、腹泻、乏力、精神不振
阳虚症常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发冷、发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较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阳虚症在夏季症状较轻,冬季症状则加重,且常由气虚症进一步发展为阳虚症。
1、脾阳虚症:食欲减退,胃部喜欢温热,按压后胃部舒适,口淡无味,喜欢热饮,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水肿,面色虚白,女性白带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
2、肾阳虚症:腰部、膝部酸困、发冷,肢体怕冷,小便清长或遗尿,浮肿(以腰下多见),阳痿遗精,女性表现为不孕或黎明前脐周围作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轻.
3、心阳虚症:心慌,胸闷,胸憋气短,心中空虚,易受惊吓,惊吓后心中惶惶不安,甚至心前区疼痛。
症状:四肢乏力、容易困倦、食欲不振
气虚症泛指全身无力,极易疲乏,呼吸气短,说话声音低,甚至懒言少语,平日出汗多。本症在临床上,可随疾病出现的脏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见:
1、肺气虚者:症状为咳嗽声音低、咳痰无力,易得感冒
2、心气虚者:症状为面色苍白、健忘、心烧等。
3、肾气虚者:遗精、夜尿多。
4、脾气虚者:饭后胃部胀满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能差,饭量少。阴虚症往往表现为体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具体又分为:肺阴虚: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睡眠状态下出汗,醒后出汗自止(俗称盗汗)。
气虚症泛指全身无力,极易疲乏,呼吸气短,说话声音低,甚至懒言少语,平日出汗多。本症在临床上,可随疾病出现的脏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见:
症状:面色无华、心慌、月经不调
血虚症面色发黄或面白无色泽,口唇颜色淡,头晕,失眠,女性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皮肤无光泽,头晕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指甲苍白,头痛程度较轻,遇劳累后加重,常兼有气虚的症状,如懒言少语,疲乏无力,汗多。
1、心血虚:心慌,心烦,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唇舌色淡,多发生在体质虚弱者。
2、肝血虚:看东西时两眼昏花、干涩,指甲无光泽、色淡、脆而薄,甚至变形,夜盲,看东西模糊,耳鸣,手脚肢体麻木,体形消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失眠多梦,易惊醒。
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虚症的表现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气、血、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或者同时出现,也就是说,许多症状不仅见于一个症形,还可见于许多症形当中,需要和其它症状结合起来一起考虑,因此,患者当难以辨别时,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中医诊断。
小寒时节补血喝点红枣阿胶汤
主题:红枣阿胶瘦肉汤
食材:猪瘦肉200克,阿胶10克,红枣10颗,生姜1块,食盐、水适量
做法:
1、猪瘦肉洗净后切片备用,阿胶洗净后用刀背拍碎,红枣洗净后用剪刀剪成小块后去核备用,生姜切片备用;
2、把全部食材放入炖盅,加入两碗清水,电饭锅中放水,把炖盅放入隔水炖2小时,炖的过程中注意往电饭锅中加水;
3、用筷子搅散阿胶,再加盖继续炖半小时后关火加少量食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一、面色萎黄可能是血虚,最宜服用阿胶
中医中指的血虚,是指一种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导致血虚的原因很多,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都可能导致血虚。血虚主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症状多见于妇女,但要注意,中医讲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不是同一个概念,血虚未必贫血,贫血一定存在血虚。血虚证主要有心血虚症和肝血虚症,补血法有补心血和补肝血,所以补血还有补气生血、填精补血 、祛瘀生新等方法。常用熟地黄、当归、何首乌、阿胶等药物进行调理;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黑木耳、猪肝、乌鸡等都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阿胶别名驴皮胶,可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等,是传统中药中有名的补血药材。临床多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虚劳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阴湿火旺所致心烦不眠;肺湿热咳嗽、痰少、咽喉干燥等症的治疗。经过现代研究后发现,阿胶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通过补血改善皮肤状态和气色,有助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相对来说更适宜女性食用。
二、阿胶副作用和禁忌多,不要随便乱吃
阿胶的做法非常多,不仅可以作为药物,平时更可以制作阿胶蜜枣、阿胶糕等甜点零食,人们在关注阿胶功效时往往忘记了它还是一味药物,具有任何一种药物都有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临床证实,一些有实证的人吃阿胶后会出现火气亢盛的表现,如鼻腔、口唇等部位出现许多热疮,或眼睛干涩、发红、眼眵增多,甚至出现喉咙干痛及大便秘结或大便带血等症状,还有一部分人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因此,在食用阿胶前应当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和中药师,弄清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吃阿胶,同时适合吃阿胶的人也要注意,在患有感冒、咳嗽、腹泻等病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待病愈或经停后再继续服用。另外,按传统习惯,服用阿胶期间还须忌口,如生冷食物、萝卜、浓茶等。
血虚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心肺之气共同作用之下,内至脏腑,外达筋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血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证。主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引起的病证。
1脏腑失于濡养
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由于心主血,肝藏血,所以临床上血虚主要表现在心肝二脏。心血不足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志不安等。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则面色无华,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雀目;不能濡养筋脉,则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动;由于中医认为肝主筋,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爪甲失养,枯薄脆裂。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为肝之子,肝为肾之子。根据虚则补其母和阳生阴长的道理,在治疗时补心常兼补肝,补肝常兼滋肾。在血虚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补血方内还常加入补脾肺之气的药物。
2血不载气
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临床常见血虚而致气虚的慢性失血证。特别是在大失血情况下,气随血亡而脱,此时气脱反而成为主要矛盾。大气下陷则出现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气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血虚和贫血有区别
其实,血虚与贫血是中、西医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决不能混为一谈。中医所说的血虚,是指体内阴血亏虚不能濡养脏腑、肌肉、经脉的一种病理现象。具体来说有心血虚、肝血虚和心脾血虚的不同。心血虚的症状多为心悸、怔忡、健忘、不寐、脉涩;肝血虚的症状多为眩晕、眼花、目涩、手足发麻、四肢拘挛、皮肤干燥、月经不调、闭经或月经量少;心脾血虚的明显症状为心悸、食少、乏力,以及月经不调、崩漏失血等症。中医对上述病证的治疗,除了由痰、火、水、气所致之外,主要采用补血养心、养血柔肝、健脾生血等方法。这里所说的血虚,除了心脾两虚有部分贫血外,单纯的心血虚或肝血虚很少是贫血病。
现代医学所说的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状态。贫血病人在中医辨证中,除有血虚症状外,主要还有乏力倦怠、呼吸短促、面色白、畏寒肢冷、浮肿、舌淡、脉虚等气阳不足的现象。也可以说,血虚是因阴血的亏耗,贫血是因气阳的不足。
中医认为贫血的原因是“无阳则阴无以生”,“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所以,治疗慢性贫血不但需要“扶阳益阴、补气生血”的方法,即便急性失血,亦必须遵循“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原则,采用“益气固脱、补气生血”的方法。如贫血表现为气血两虚者,宜用圣愈汤或八珍汤;阴阳两虚明显者,宜用人参养荣汤或十全大补汤;伴有心悸失眠、食少便溏者宜用归脾汤。严重的贫血,往往存在肾阳的不足,必须采用补阳益阴、填精益髓、化生精血的方法,才能取得一定效果,常用方剂如薯蓣丸、右归丸之类。
总之,血虚是单纯阴血不足,而贫血是气血阴阳俱虚。贫血可涵有血虚,而血虚不一定贫血,二者不得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