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病的表现

手足口病的表现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怎么判断已经减轻自愈了

手足口病患者发病之后会有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等症状,同时,宝宝还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宝宝退烧、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等情况都可以视为手足口病减轻的表现。

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手足口病是否完全康复主要看皮疹、疱疹的情况,通常身体部位以及口腔中的皮疹、疱疹开始萎缩、消退、干燥脱皮,最终皮损部位恢复了,再加上宝宝的食欲恢复、精力旺盛,则说明手足口病已经康复,这时候手足口病也不再具有传染性了。

手足口怎么判断已经减轻自愈了

1.手足口病减轻的表现

手足口病患者发病之后会有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等症状,同时,宝宝还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宝宝退烧、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等情况都可以视为手足口病减轻的表现。

2.手足口病康复的表现

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手足口病是否完全康复主要看皮疹、疱疹的情况,通常身体部位以及口腔中的皮疹、疱疹开始萎缩、消退、干燥脱皮,最终皮损部位恢复了,再加上宝宝的食欲恢复、精力旺盛,则说明手足口病已经康复,这时候手足口病也不再具有传染性了。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是这两种疾病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然后都会有口腔的疱疹性的溃疡的表现,然后有可能会合并有流涎,有发热的情况,但是一般手足口病,它除了有口腔的疱疹,还合并有手足的疱疹。小孩子如果是有明显的哭闹不安,吃东西吃不下,然后有流涎的情况,口腔合并有疱疹,要观察一下手足有没有疱疹,一般疱疹性咽峡炎有可能是手足口病的一个首发的表现,疱疹性咽峡炎也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手足口病。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比较多,不过主要还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怎么预防手足口病?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宝宝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看护人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饭前便后、外出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其他已经患了手足口病的孩子。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各位父母都已经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但是如果手足口病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宝宝手脚长水泡是什么疾病

据悉,手足口病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年都有病例发生。根据市疾控中心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东莞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是每年的1~2月及11~12月发病水平较低,从3月份开始,发病数逐渐增多,全年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4~7月。

“手足口病多有2~10天的潜伏期,平均潜伏期为3~5天。”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李医生介绍,手足口普通病例最明显的表现为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并伴有发热、口痛、厌食等症状。手足等部位的斑丘疹会逐渐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数在几个至几十个不等。不过,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当皮疹散在发生时,很容易与疱疹性咽峡炎和风疹相区别。其中,单纯疱疹性口炎只出现口腔黏膜疱疹及溃疡,但没有手足部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则为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色,病变在口腔后部。

在清楚了疱疹与手足口病的不同表现之后,家长应该对宝宝手脚长水泡是什么疾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照疾病的特征,与自己孩子的水泡进行对症,一旦确诊手足口病,要注意在家中做好隔离,平时养成好的生活以及卫生习惯,积极做好预防。

3岁以上的孩子会的手足口病吗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患者的唾液在空气中进行传播,因此三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接触了患者的唾液,也是会被感染手足口病的。因此手足口病的传播与年龄无关,只是三岁以下儿童更容易被感染。

手足口病的病毒还可以通过患者的粪便,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说,手足口病人的粪便要进行处理,进行填埋,不能出现在人多密集的地方,要不然的话很多健康人就会被感染到手足口病。

如果三岁以上的儿童,吃到手足口病人吃剩下的东西,也是会被感染手足口病的。因此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孩子,对于手足口病患者,更不应该把东西随便乱扔。

所以说,不仅三岁以下的孩子会得手足口病,三岁以上的孩子也会得手足口病。而且由于手足口病的致病毒有20多种的,所以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病人,如果不注意,还会再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和湿疹区别

1、位置不同

手足口病和湿疹的发病部位是不同的,手足口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就是手部和脚部以及口腔等;而湿疹的发病部位不仅仅局限于手部或者是脚部,在躯干、肘关节、四肢、脸部等都有可能会出现。

2、形态不同

手足口病和湿疹的形态也是不一样的,手足口病出现的皮疹主要就是疱疹,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小红点,慢慢就会变成小水泡,而且皮疹是随着皮肤横纹的走向长的;而湿疹主要的表现就是皮肤会有潮红现象,同时还会有瘙痒现象,有时还会发生溃烂或者是渗液。

3、分布规律不同

手足口病和湿疹的分布规律也是不一样的,手足口病严重的时候也会在四肢、躯干等部位出现,但是它的分布规律通常是呈离心性的,也就是说会分布在四肢的末端;而湿疹则正好相反,它是呈向心性的分布。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手足口病和湿疹区别也有一定的了解了。不管是手足口病还是湿疹,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难受的,家长们发现之后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避免病情反复或者是恶化,影响孩子日常生活。

手足口病的表现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普通病例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常见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呼吸系统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而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得了一次还会再得吗

还是有可能会再的手足口病的。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至少有二十多种,所以这次手足口病好了之后,还是有可能马上又再得手足口病。这不是上次手足口病的复发,而是又得了一种新的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卫生。

小孩手足口病应该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主要是小孩子不注意卫生,感染病毒引起的,所以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个人卫生。首先在吃饭前以及上厕所以后,或者是外出玩耍之后都要用洗手液洗手,而且孩子最好不要吃生的食物和自来水。孩子经常使用的碗和勺子以及奶嘴、奶瓶等,都要定时的消毒。小孩子使用的玩具也要进行消毒。室内要注意通风,衣物要经常的暴晒消毒,给孩子换尿布或者纸尿裤以后,也要洗手。 手足口病,这是严重比较严重的传染病,病情的前期一般都是患者的伴有发烧发热的症状发生的,这个病情主要的发病人群是婴幼儿,一般成年人是不会患有该病的,尤其是免

手足口病要住院吗

根据以下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住院。 1、看症状 (1)不要住院的情况 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的轻微病症无须住院。 (2)要住院的情况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后的1—5天内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嗜睡、易惊、头痛、呕吐、惊厥、面色发白、心率增快或减慢等症状。尤其是发高烧,温度超过38.5度的情况,很可能说

手足口病的危害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元凶是肠病毒。可引起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 孩子感染肠病毒后,症状轻重不一,有很多没有症状,有些宝宝则有发热或类似一般感冒的症状。当然有时候会引起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包括手足口部位的疱疹、疱疹性咽喉炎。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不重,但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主要是因为有些患儿发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肢体麻痹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心肌炎等,这些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关键。 手足口病的危害是很多人都知道,因

拉肚子与手足口病有关吗

拉肚子和手足口病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因为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典型的发病过程当中可能大便会有稀薄,会有轻度腹泻的症状。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现分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手足口病主要涉及的就是口、手和足。首先:潜伏期差不多是2—6天左右,当感染了病毒以后,孩子一般出现一些前驱期症状. 前驱期症状往往就是:低烧、食欲不佳、神志萎靡,孩子精神也不好。EV71型病毒感染以后是

预防手足口病的误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间,积极做好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十分重要,但在预防手足口病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那么,预防手足口病的误区有哪些呢?现在给大家详细的做个介绍。 误区一:手足口病防不胜防 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防止手足口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如果是在病毒流行期,最好用稀释后的消毒液洗手。对于患儿家庭,当孩子伴有高烧、皮疹等并发症,则须送医院治疗;没有并发症的患儿,可以采用家庭隔离的办法,在家休息,多喝开水,一般10天就能痊愈。 误区二:

重症手足口病 儿童手足口病家庭护理很关键

患上手足口病是非常让家长担心的一件事,因为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重症手足口病。这个时候会对孩子造成生命威胁,那重症手足口病有什么表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重症手足口病的相关介绍,感兴趣的快往下看吧。 持续高热不退 多次使用退热药还是发热。这个是最好发现的。 精神差,精神萎靡 对以前喜欢的玩具、动画片也不感兴趣了。 嗜睡 叫醒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反反复复这样。 易惊 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受到惊吓。 肢体无缘无故的抖动 不是主观的抖动。 站不起来来了 突然之间小孩站不起来来了,手脚没有力气。

儿童患手足口会发高烧吗

到了就是七月份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诱发手足口病。很多小朋友得了手足口之后就一直不停的发高烧,急的父母们团团转,不知该如何是好?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儿童患手足口会发高烧吗?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高发季节在4月到7月之间,患儿口腔里面可以看到有红色的小孢子,在手掌心、臀部有一些小疱疹,它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痕迹,病程4—7天,具有中度传染性。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传染。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手足口病常识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科疾病,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而且以婴幼儿为主。手足口病常识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块了解一下。 患儿表现为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手足口病例全年均可发生,病例往往从4月份开始增多,夏季达到高峰。勤洗手、常通风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据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预防手足口病,市民可记住15个字: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由于手足口病主要通过肠道、呼吸道飞沫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等途径传播,勤洗手、常通风是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宝宝肚子疼吗

手足口病不会导致宝宝肚子疼。 手足口病的病症表现为:发热、口腔有疱疹或溃疡、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呼吸困难等症状,但不会出现肚子疼的症状。 若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表达自己有肚子疼的症状,说明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可能是以下病因导致的,家长可对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