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滥用抗生素增加糖尿病风险

滥用抗生素增加糖尿病风险

近日,发表在《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过度使用抗生素可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根托夫特医院糖尿病中心的研究者,收集了1995年~2012年间,丹麦国家健康登记中心130万人的数据,对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 析发现。接受多种抗生素治疗后,患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应增高1.5倍。其中涉及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呋喃妥因等。

研究者建议要避免滥用抗生素,但当明确是细菌感染,且医生认为需要使用时不应拒绝。

损害男性肠胃的5个坏习惯

缺乏运动

专家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缺乏运动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和肥胖。

吃得太油腻

长期高油、高脂饮食,吃太多肉,植物类食物吃得少,会导致肠道中的坏细菌增多、好细菌减少,肠道产生的毒素增加,保护能力下降,形象地说就是“肠子漏了”。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介入,身体开始“发炎”。这种慢性炎症会引起脂肪异常堆积,首先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肥胖,进而诱发胰岛素抵抗、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改变,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患病风险。

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永久性的,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抗生素在杀死坏细菌的同时,也对好细菌造成致命打击,肠道的保护屏障随之被破坏,患感染性疾病、肥胖、1型糖尿病、肠胃炎、过敏性哮喘等风险增加。

节食减肥

现在很多男人通过少吃饭,甚至过度节食来减肥。调查显示,80%的减肥者经历过便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最常见的情况是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肉蛋类吃得太多。吃得太少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且,如果肠道内没有足够的食物残渣,特别是膳食纤维来刺激肠道蠕动,易导致便秘。

乱补保健品

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品,有些人图方便,希望通过可溶性膳食纤维补充剂替代果蔬。专家认为,要想保持健康,我们体内需要多种有益菌,而且数量也要足够多。但每种膳食纤维只能培养出有限的几种有益菌,如果长期使用单一的益生元,会令肠道“微生物森林”结构单一化,不利于长期健康。

不吃早餐的危害

一项2012年发表的研究对29206名没有糖尿病的健康男性跟踪调查16年,发现和每天规律吃三餐的人相比,每天不吃早餐而只吃1~2餐的男性糖尿病风险会升高25%。即便除去其他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因素,甚至消除体重变化的影响,不吃早餐也会让患糖尿病的风险升高16%。也就是说,不吃早餐,哪怕并没有引起体重增加,仍然会更容易患上糖尿病。相比而言,两餐之间吃零食,容易导致肥胖,从而增加糖尿病危险;但如果体重不增加,就不会增加糖尿病危险。

另一项2013年发表的研究则对26902名男性进行了调查,发现和每天规律吃早餐的男性相比,不吃早餐的男性冠心病风险会上升27%。还有一项对3598人跟踪调查18年的研究发现,每周吃不到三次早餐的人,和每周吃三次以上早餐的人相比,平均体重要高1.9kg。

总之,这些研究证明,不吃早饭的人,会更容易患上肥胖、糖尿病和冠心病。如果再爱吃夜宵和零食,那就更加糟糕了。

蜂蜜水喝多了会怎么样

蜂蜜水喝太多的话很容易增加体重,蜂蜜中含有的大量的糖分进入体内后,不能被身体分解的多余部分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堆积体内,使人变胖。

蜂蜜水喝多了会影响到牙齿的健康,蜂蜜中的糖分很容易使牙齿滋生细菌,细菌生长产生的有机酸会腐蚀牙齿,最常见的就是产生龋齿。增加糖尿病风险蜂蜜水喝多了会导致体内血糖快速升高,经常喝太多的蜂蜜水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5种坏习惯最伤男人肠道

1、吃得太油腻

专家说,长期高油、高脂饮食,吃太多肉,植物类食物吃得少,会导致肠道中的坏细菌增多、好细菌减少,肠道产生的毒素增加,保护能力下降,形象地说就是“肠子漏了”。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介入,身体开始“发炎”。这种慢性炎症会引起脂肪异常堆积,首先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肥胖,进而诱发胰岛素抵抗、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改变,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患病风险。

2、滥用抗生素

专家研究发现,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永久性的,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抗生素在杀死坏细菌的同时,也对好细菌造成致命打击,肠道的保护屏障随之被破坏,患感染性疾病、肥胖、1型糖尿病、肠胃炎、过敏性哮喘等风险增加。

3、节食减肥

现在很多男人通过少吃饭,甚至过度节食来减肥。调查显示,80%的减肥者经历过便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最常见的情况是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肉蛋类吃得太多。吃得太少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且,如果肠道内没有足够的食物残渣,特别是膳食纤维来刺激肠道蠕动,易导致便秘。

4、乱补保健品

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品,有些人图方便,希望通过可溶性膳食纤维补充剂替代果蔬。专家认为,要想保持健康,我们体内需要多种有益菌,而且数量也要足够多。但每种膳食纤维只能培养出有限的几种有益菌,如果长期使用单一的益生元,会令肠道“微生物森林”结构单一化,不利于长期健康。

5、缺乏运动

专家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缺乏运动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和肥胖。

过度肥胖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增加糖尿病风险

增加糖尿病风险肥胖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而且发生肥胖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几率就越大。

5种坏习惯最伤肠道

1、吃得太油腻 长期高油、高脂饮食,吃太多肉,植物类食物吃得少,会导致肠道中的坏细菌增多、好细菌减少,肠道产生的毒素增加,保护能力下降,形象地说就是“肠子漏了”。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介入,身体开始“发炎”。这种慢性炎症会引起脂肪异常堆积,首先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肥胖,进而诱发胰岛素抵抗、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改变,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患病风险。

2、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永久性的,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抗生素在杀死坏细菌的同时,也对好细菌造成致命打击,肠道的保护屏障随之被破坏,患感染性疾病、肥胖、Ⅰ型糖尿病、肠胃炎、过敏性哮喘等风险增加。

3、节食减肥 现在很多人通过少吃饭,甚至过度节食来减肥。调查显示,80%的减肥者经历过便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最常见的情况是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肉蛋类吃得太多。吃得太少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且,如果肠道内没有足够的食物残渣,特别是膳食纤维来刺激肠道蠕动,易导致便秘。

4、乱补保健品 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品,有些人图方便,希望通过可溶性膳食纤维补充剂替代果蔬。要想保持健康,我们体内需要多种有益菌,而且数量也要足够多,但每种膳食纤维只能培养出有限的几种有益菌,如果长期使用单一的益生元,会令肠道“微生物森林”结构单一化,不利于长期健康。

5、缺乏运动 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缺乏运动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和肥胖。

吃糖过多有哪些危害 增加糖尿病风险

吃糖过多,会引起肥胖,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80%~9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超重和肥胖。

吃过多白米饭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研究表明,吃过多白米饭会增加糖尿病风险,的确,一些研究表明进食较多的精制白米容易导致糖耐量受损,诱发糖尿病。如2012年《英国医学杂志》报道了哈佛大学对中、日、美三国的相关研究所做的荟萃分析,纳入研究人数达35万余人,追踪4—22年,研究显示中国人和日本人每天吃3份以上白米饭。其中,吃白米饭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相比,糖尿病发生危险增加55%;而美国人每周只吃1—2份白米饭,糖尿病发生风险只增加12%。

为什么吃过多的白米饭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原因在于这些经过精加工的“白米”无需过多咀嚼,非常容易消化。消化吸收速度快,餐后血糖升得高、升得快,即血糖生成指数(GI)高。长期进食GI高的食物会导致血糖波动大、胰岛功能损伤,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者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即产生胰岛素抵抗。久而久之,逐渐无法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即糖耐量受损,最终导致糖尿病。除了白米饭以外,白米粥、白馒头、白面包等精细粮食也属于高GI食物,同样不利于预防糖尿病。

●白米饭仅是一个诱因,危害远不比肥胖、缺乏运动

既然如此,我们(尤其是糖尿病人)是不是就不能每天吃米饭了呢?

其实不然。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250—400克谷类,其中就包括米饭。米、面等谷类食物作为中国人传统的主食,其中的复合碳水化合物是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同时碳水化合物转化而来的葡萄糖也是人脑的唯一能量来源,因此,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实上,西方国家的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所造成的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代谢紊乱性疾病对机体的危害更大。并且,糖尿病的发生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吃白米饭仅仅是作为一个诱因,远比不上肥胖、缺乏运动的危害大。

●科学吃米饭:粗细搭配、主食副食搭配

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地吃米饭呢?简单来说有以下两点:

第一,粗细搭配。几种常见的细粮与粗粮的GI值如下:大米饭83.2,白馒头88.1,面条81.6,小米71,糙米70,玉米(甜、煮)55,燕麦麸55,绿豆27.2。可见粗杂粮的GI值普遍低于细粮,且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预防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便秘和肠道肿瘤等慢性疾病均有益。因此,提倡吃粗粮,把它们和大米混合烹调,比如燕麦饭、红豆饭、芸豆粥、八宝粥之类。应注意,若本身存在消化道溃疡或消化道出血风险者则不宜过多进食粗粮。

第二,主食和副食搭配,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在吃米饭时,配合大量的绿叶蔬菜,加上适量的豆腐、鱼肉等,注意细嚼慢咽。这样的吃法,米饭们被其他食物所阻隔,在胃里排空速度减慢,吸收速度也相应减慢,餐后血糖升高就慢。

抗生素增加儿童患湿疹的风险

儿童成长的早期使用抗生素会使患湿疹的风险增加40%.

该研究还发现,每增加一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湿疹的风险会进一步提高百分之七。

出生前和一岁时期接触过抗生素与患湿疹之间的关系。他们还研究了抗生素的使用疗程是否会影响患上疾病的可能性。

患有湿疹的儿童更有可能是在出生的第一年使用了抗生素,而不是胎儿时期。

更好的弄清楚抗生素使用与过敏反应之间的复杂关系是临床医生和卫生政策制定者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比如确定抗生素使用与湿疹之间的真实关系将会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和公共健康意义。”

湿疹是最常见的皮肤疾病,在英国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会受到它的困扰,这对病人和医疗服务都会造成很大负担。包括湿疹在内的过 敏性疾病,在过去几十年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对高收入国家的儿童,但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研究人员认为当医生觉得治疗需要使用抗生素 时,不建议父母故意回避,但是类似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深入了解可能的可避免因素,并且帮助指导医疗实践。”

抗生素的使用实际上也许是患有湿疹的儿童感染几率增加造成的结果。因此,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审视抗生素处方所开给的患者年龄和湿疹病情进展之间的顺序关系。

以上就是有关抗生素增加儿童患湿疹的风险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进一步了解湿疹有一定的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广大父母朋友们一定慎重给孩子使用抗生素,避免湿疹的发生。祝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红肉吃得多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的风险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示,增加红肉的摄取量会提高糖尿病发病风险。

哈佛大学在进行该研究时,共分为三组人进行了调查。第一组是以内科医生以外的医疗相关职业对对象的40-75岁的男性共26357人;第二和第三组是以女护士为对象的22-55岁女性分别48709人和74077人。

调查通过自我计数的方式针对红肉的摄入量进行记录,调查每四年进行一次,对红肉摄取量的变化(变多、变少、不变)进行调查,最长调查时间为12-16年,在此过程中,确认有7540例糖尿病发病病例。

其中,与“摄入量不变”的群体4年后糖尿病发病风险相比,“增加少量至中等量(每天增加约12.8-42.5克)”的群体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1.21倍,“增加中等量至大量(每天增加超过约42.5克)”的群体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1.48倍。如果将这个结果建立在原本红肉摄入就较少的群体上来分析,则结果更为清晰。如果一个群体从每天摄入红肉不超过24.3克增加到每天摄入85克以上红肉,那么与“摄入量不变”的群体相比,糖尿病发病风险会增加1.99倍。

研究认为,红肉摄取量增加的群体糖尿病发病风险之所以上升,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红肉的增加导致了体重的增长,但体重的增加并非全部导致风险上升的理由。

另外一方面,红肉摄取量减少的人群4年后糖尿病发病风险下降的数据在误差范围内,但一旦追踪结果上升至12-16年就会发现,“每天减少少量到中等量的群体(每天减少约12.8-42.5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降到原来的0.95倍,“每天减少中等量至大量(每天减少超过42.5克)”的人群发病风险降低到原来的0.86倍。但0.86这个数据超出误差范围,因此并不准确。

研究者表示,至今为止的所有研究均停留在红肉的高摄取量与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联系上,而此次研究为分期研究,重点研究了红肉的“变化”和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联系,也是首次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同时研究者表示,同样是4年调查期,增加红肉的摄入量会明显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但减少红肉的摄入量却没有糖尿病发病风险明显降低的研究结果。而红肉与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要谨慎

如今越来越多的婴幼儿罹患湿疹,秋季也是宝宝湿疹高发的季节,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湿疹呢?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食物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均能导致湿疹。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也会导致湿疹。来看看最近的研究吧!

小于2岁的儿童使用抗生素后更易得湿疹

近日,2016欧洲呼吸学会(ERS)年会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早期抗生素暴露会增加湿疹和花粉过敏的风险。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者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于1966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观察性研究进行了检索。研究纳入了评估出生后的前2年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与日后发生湿疹或花粉过敏相关的研究。

研究显示,早期使用抗生素使湿疹风险增加15%~41%,使花粉过敏风险增加14%~56%。

此外,研究还显示,与接受1个疗程抗生素治疗的婴儿相比,接受2个疗程抗生素治疗的婴儿同时发生2种过敏(湿疹和花粉过敏)的风险更高。

研究人员认为,肠道益生菌对儿童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婴幼儿的肠道菌群,进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衡,削弱婴幼儿的抗过敏反应能力。

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其他风险

早期过度使用抗生素,增加儿童1型糖尿病风险

抗菌药物在婴幼儿人群中的使用相当普遍,有研究显示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增加了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肠道菌群失调和菌群多样性的破坏也与T1DM的发生有关。

过早用抗生素会增加幼儿患哮喘风险

许多研究证实,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

?2011年1月,挪威科技大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接触过抗生素,或者在出生后不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日后患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

研究人员指出,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提高患哮喘的风险。

?2012年3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儿童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增加他们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研究人员在新生和成年小鼠身上分别使用链霉素和万古霉素这两种抗生素。他们观察后发现,链霉素对新生小鼠没有太大的副作用,但万古霉素却导致它们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并患上严重的哮喘。相比而言,成年小鼠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加儿童哮喘和超重风险

?2016年1月,《自然-通讯》上发布的一项研究,芬兰、荷兰和德国的研究人员收集了142名2岁至7岁芬兰儿童的抗生素使用记录,并检测他们粪便样本中的肠道菌群。

结果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会影响这些儿童的肠道菌群,扰乱儿童免疫系统,使其患哮喘等疾病的风险升高。另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总体使用量越大,儿童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就越大,体重超重的风险也就越大。

2岁前抗生素的使用会增加儿童肥胖风险

?2016年7月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对2岁前抗生素暴露和4岁时肥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评估。这项研究的最终的结论是,2岁之前接受3个或更多疗程的抗生素治疗与早期儿童肥胖的风险增加有关。

结语:

鉴于目前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严峻,过度处方抗生素情况尤为普遍,医务人员大力呼吁,儿童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更加谨慎,应尽量减少儿童的抗生素使用,尤其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当然,医务人员也表示,对于某些疾病需要的情况下,儿童应接受抗生素治疗,不应因噎废食。

相关推荐

导致心跳过速的原因有哪些

压力大 专家表示,健康人平躺5分钟之后,心跳大概是60次/分钟左右,此时心跳处于正常的状态。人体压力大时,人体的交感神经会异常兴奋,导致心律增加为100多次/分钟。因此,控制情绪、适时释放压力对控制正常心律有很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 一项研究表明:心跳过速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心跳多增加10次,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就会增加23%。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要多运动、低盐饮食,尽量控制不得冠心病,对稳定心律有很大的帮助。 服用药物 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有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儿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增加儿童哮喘和超重风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会影响这些儿童的肠道菌群,扰乱儿童免疫系统,使其患哮喘等疾病的风险升高。另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总体使用量越大,儿童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就越大,体重超重的风险也就越大。

抗生素会导致白带异常的发生

医源性因素已成为现代女性白带异常的重要致病因素,滥用抗生素增加了耐药菌,引起YD炎等难以治疗。” 一种抗生素既能消灭对其敏感的病原体,也能引起菌群的比例失调,让其他病原体即可乘机大量繁殖,最后发作,反复发作的霉菌性YD炎等,往往是大量使用及滥用抗生素后的结果。 很多患者在患上YD炎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时,却发现没有能起效的抗生素可用,甚至连最高级的抗生素对其YD内的致病菌根本无用武之地。遇到这种情况,医生经常会让病人先停止使用抗生素,菌群调整一段时间后,才适合再进行规范的用药治疗。 女性朋友,切忌滥用抗生素

宝宝不可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类别大不同 抗生素有几百种,有的可杀灭细菌,有的可抑制细菌的生长。每一种抗生素均有自己特有的抗菌谱。某一种抗生素只对某一些细菌有较为敏感的抗菌作用,针对性较强,即使广谱抗菌素也是如此。 抗生素在人体内的分布浓度各不相同,保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亦不同;随着时间的变化,其有效浓度及抗菌作用亦逐渐减弱。 不同的抗生素根据其耐酸性及吸收途径的不同,给药途径亦不同。 可以联合使用抗生素,它们间存在着协同、累加、拮抗作用。 因此,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不同的疾病要慎选相应有效的抗生素,有的可口服,有的可肌注,有的要静

多吃水果会得糖尿病吗 有些水果可以降低得糖尿病风险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如果每周摄入3份蓝莓,则2型糖尿病风险会下降26%,葡萄和西梅能下降11%,苹果和梨能降低7%,香蕉5%,李子、桃、杏3%,而橘子只有1%。草莓会增加3%,而甜瓜增加10%。研究者认为,除甜瓜之外,摄入水果并不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而蓝莓、葡萄、苹果的摄入量和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显著相关。

抗生素对儿童的危害 过早用抗生素增加幼儿患哮喘风险

许多研究证实,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2011年1月,挪威科技大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接触过抗生素,或者在出生后不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日后患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提高患哮喘的风险

儿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增加幼儿患哮喘风险

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接触过抗生素,或者在出生后不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日后患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 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提高患哮喘的风险

睡眠少易患糖尿病

除了家族遗传以外,糖尿病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不健康饮食、缺少体育运动和肥胖。如果你有以下几种生活方式,要警惕血糖波动了! 1、吃得过饱 吃得过饱易患糖尿病,如果人吃得过饱,肝脏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简称SREBP-1C)会增加,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 长期进食过饱,会使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相对疲劳状态,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特别是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极易诱发糖尿病。另外长期吃过多饮食对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存在胰岛素抵抗因

霉菌性阴道炎的原因

1、长期应用或滥用抗生素。无论是全身用药或局部用药,长期使用抗生素都会抑制阴道的乳酸杆菌,改变阴道内微生物间的制约关系,造成菌群失调,加上药物毒性可削弱机体抵抗力,从而导致局部念珠菌的生长繁殖。 2、与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有关。糖尿病患者因阴道上皮细胞中的糖原含量增多,使阴道酸度增高,易于念珠菌的生长繁殖。 3、妊娠或应用大剂量雌激素。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增高,阴道上皮内糖原含量增加,阴道酸度增强,再加上阴道充血、分泌旺盛等,创造了一个有利于霉菌生长的环境。孕妇尤其是晚孕阶段更易患此病,治疗效果低于非孕期患病者

白米饭竟然会引发糖尿病

白米饭会导致糖尿病? 近日,一则名为“白米饭—垃圾食品之王”的帖子在微博、微信流传,帖子中提到白米饭的升糖指数高达87,与油炸马铃薯条一样危险!对糖尿病病人来说,一碗一碗吃着白白的米饭,相当于吃一碗一碗的糖。其实国内外曾经做过多次研究,提示白米饭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白米饭的平均消耗数量在西方和亚洲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中国人平均每天要吃四份白米饭,而西方国家的人平均一星期才消耗五份左右。研究结果表明,白米饭消耗越多,患2型糖尿病风险也越高,研究人员估计每增加一份白米饭(假设每份158克),患2型糖尿病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