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和田七有区别吗
三七和田七有区别吗
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三七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枝分三枝,为七片,故称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
三七起源于2亿5千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余植物。三七对生长的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候,不耐严寒与酷热,喜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故其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我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纬23.5°附近的狭窄地带,包括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与文山交界的几个地方。云南省文山州为原产地和主产地。据有关文献记载,三七使用历史近600年,栽培历史近500
在祖国西南边陲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深山密林中,生长着一种“春苗如翠,秋实似火”的神草。关于这种神草,千百看来一直传诵着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猎手不慎坠崖骨折,他们将一种野草嚼烂敷于出血处,伤口就如漆粘物一样被封住了,出血停止,猎人居然能拄着猎枪步行回家;石匠砸伤脚掌,疼痛难忍,将神草捶烂包扎于伤处,马上止血止痛;产妇血崩,生命垂危,一把神草就将其从死神手中夺回。这种神草苗族的祖先将其叫作“山漆”,其神奇的功效在民间代代相传,因“山漆”与“三七”谐音,在流传中便被记作“三七”。
关于三七,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一个叫张二的青年,患了一种疾病,口鼻出血不止,虽经多方医治仍无效果。一天,一位姓田的医生路过,他取出一种草药的根,研磨成粉给张二吞下,不大功夫,血竟然止住了。张二一家非常感激,并要求医生留下这种神奇草药的种子。
一年后,张二家的草药长得非常茂盛。恰巧,知府大人的独生女患了出血症,多方治疗不见好转,无奈只好贴出告示:能治好女儿病者,招其为婿。张二闻知后带上自种的草药,二话没说,拿出草药研成末给小姐服下。谁知不到一个时辰,小姐竟死了。知府大怒,命人将张二捆起严刑拷打,他被逼讲出实情。知府大人即令捉拿了田医生,并将其定为“谋害杀人”罪。临刑之日,田医生万般无奈,只好向亲自监斩的知府大人解释说:“此草药对各种血症都有疗效,但须长到三至七年才有效。张二所用之药,仅长满一年,本无药性,当然救不了小姐。”说罢,他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大腿上划一刀,鲜血直流,他从自己的药袋中取出药粉,内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结,在场的人惊讶不已,知府大人后悔不已,只好放了田医生。人们为了记住这一惨痛教训,就把这种药定为“三七”,表示必须生长到3~7年才有用。因为此药为田医生所传,故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三七也被称作“田七”。
三七和田七有什么区别
三七又叫做是参三七或者田七,还有人将三七称为是田三七,三七参等等 。所以三七和田七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东西,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如果非要说三七和天气的差别,那就是因为地域或者产地的不同叫法不一样而已。
白芨三七止血作用不同 搭配着用
白芨消肿生肌,收敛止血;三七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三七以散为主,白芨以收为要。二药伍用,一散一收,相互制约,消肿生肌、行瘀止血之力大为增强。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鼻衄、齿衄、肌衄,以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局部出血等各种原因所致的出血病症,均是白芨、三七合用的主治范围,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真可谓白芨配三七,止血不能少。
白芨
白芨,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白芨苦、甘、涩,微寒。入肝、肺、胃经。《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芨“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本草纲目》记载,白芨“气味(根)苦、平、无毒”。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治咯血、呕血、衄血、外伤出血、疮疡肿痛、溃疡久不收口、手足皲裂、尘肺、肺痈、肺痨等病症。入煎剂内服5~15克,研粉吞服或冲服每次2~3克,外用适量。如《戴氏方》中的白芨枇杷丸,即以白芨配枇杷叶、阿胶、藕节、生地汁而成,主治咳血、吐血。
三七
三七,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盘龙七。三七甘、微苦,温。入肝、胃经。《本草纲目新编》记载:“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于补气补血药中则更神。盖此药得补而无沸腾之患,补红得此而有安静之休也。”《玉揪药解》记载,三七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剑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伤,一切新血皆止”。《本草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功能祛瘀止血,活血止痛,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各种瘀滞疼痛与跌打伤痛等病症。研粉吞服,每次1~2克,每天两次。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三七有止血、抗血栓、促进造血、扩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保肝、抗肿瘤、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如《衷中参西录》中的化血丹,即以三七配花蕊石、血余炭而成,主治吐血、衄血、便血。
田七和三七的区别
三七我们又叫做是参三七或者田七,还有人将三七称为是田三七,三七参等等,三七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强大,被誉为是金不换,南国神草以及参中之王。
三七(拉丁学名: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Hoo et Tseng)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肉质根圆柱形,掌状复叶,伞形花序顶生,花黄绿色;萼杯状。
又名:参三七、田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
三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
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①《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
②《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三七,我们知道三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三七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药性非常好,三七被我们叫做是参中之王和南国神草。三七能够补气和补血并且能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三七其实就是田七,田七和三七没有区别。
民间增高偏方
中药田七,又称参三七、田三七,性味甘、苦、微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和淤血症。《现代中药药理学》分析认为,田七能抗冠心病、抗休克、抗应激、扩张血管、降低血脂、调节身体免疫功能,并能滋补、强壮、抗衰老等。因此,田七的“专长”不是帮助孩子长高,田七的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孩子增高只能起到一个间接作用。
三七的民间药方
1、治急慢性咽喉炎、咽痛咽干、大便秘结。做法:用三七花10克,罗汉果1枚(打碎),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生津止渴、润肠通便之功效。
2、卵巢囊肿、取一些三七花捣烂,敷在左侧血海穴和右侧中封穴上,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上揭下。
3、治肝火上炎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目赤红肿等。做法:用三七花15克,桑叶12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也可水煎服,每日2次。有平肝泻火之功效。
4、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做法:用三七花、木蝴蝶、白及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敛疮、消炎镇痛之功效。
5、预防治疗高血脂、三七花3-5朵,开水冲泡,闷上10分钟,代茶饮用,可以反复冲泡,隔夜也可以继续服用。
6、治疗冠心病:可用三七每日3次,每次1克,30天为一疗程。三七中所含的三七皂甙和黄酮类等有效成分,有明显的强心和扩张血管。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动脉压,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7、治疗心绞痛:三七粉末,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冲服,效果颇佳。经此法治疗的有的原长期服用复方硝酸甘油片者,服用三七后即可停服;有的合并高血压者,服后血压缓缓下降,此法服用时间为15至30天。
8、治疗高血压:三七花5朵,泡茶,长期饮用。三七花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平肝、降压之功效,适用于头昏、目眩、耳鸣、高血压和急性咽喉炎等症。
9、治疗高血脂:三七粉末,每日服3次,每日服0.6克,饭前用温开水冲服。一般1至2个月为1疗程。此法对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伴有血脂及胆固醇增高患者有效,其总脂及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
田七泡酒配方
1、田七泡酒配方
配方:田七5克,熟地黄25克,枸杞子90克,冰糖100克,白酒2500克。
制法:将田七洗净,晒干,切片或敲碎,可选用不同等级的田七头如:10头,20头,30头等。枸杞子除去杂质,与白熟地同放入洁净的纱布袋中,封好袋口,把药袋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搅拌1次。浸泡15天后,用洁净纱布过滤,取药酒备用。将冰糖放入锅中,加少量水加热溶化煮沸,煮至见微黄时,趁热过滤去渣,待凉后加入药酒中,搅匀。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清酒液即可饮用。
2、药用价值
田七是一种名贵药材,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人参属中的优异品种。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田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有“金不换”之称。生用有止血强心,散瘀生津,消肿定痛的显着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之功效。清朝的药学着作《本草纲目拾遗》中道:“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3、田七食用的功效
田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肺、心、肝、大肠经。入血分,可散可收。祛瘀止血。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散瘀,为止血良药。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消肿止痛。治疗跌打瘀肿疼痛、瘀血内阻所致的胸腹及关节疼痛,能活血化瘀消肿。三七有比较好的降低胆固醇,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
田七炖鸡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活血化瘀
田七炖鸡中加入中药田七,田七性温,味甘苦,入肝经,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撑起服用田七还能够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田七炖鸡适合心脑血管疾病者食用,有很好的食疗功效,另外,宫寒、痛经的女性食用也能够起到缓解作用。
夏季用什么泡水喝好 三七+山楂
三七,又称田七,有“金不换”的名头。最早只用于止血、凝血,有“止血神药”的美称,后来又发现其同样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在增强抵抗力,防治动脉硬化等方面的功效逐渐被发现。山楂除了消食还能软化血管,辅助调节血压、血糖、血脂。”
田七和三七的区别
我们经常听到田七和三七这样的药名,但是这两种药到底有什么差别呢,中药是博大精深的,我们要学会区分中药才行,如果弄错了不但发挥不出中药的功效和作用,而且可能还会导致出现反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认清楚中药的外形和药性才行。
三七我们又叫做是参三七或者田七,还有人将三七称为是田三七,三七参等等,三七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强大,被誉为是金不换,南国神草以及参中之王。
三七(拉丁学名: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Hoo et Tseng)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肉质根圆柱形,掌状复叶,伞形花序顶生,花黄绿色;萼杯状。
又名:参三七、田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
三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
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①《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
②《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三七,我们知道三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三七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药性非常好,三七被我们叫做是参中之王和南国神草。三七能够补气和补血并且能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三七其实就是田七,田七和三七没有区别。
田七食用的功效
1.田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肺、心、肝、大肠经。入血分,可散可收。
(1)祛瘀止血。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散瘀,为止血良药。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
(2)消肿止痛。治疗跌打瘀肿疼痛、瘀血内阻所致的胸腹及关节疼痛,能活血化瘀消肿。
(3)三七有比较好的降低胆固醇,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
2.田七的养生价值:因为现在社会正步入老年化,同时冠心病患病率也呈年轻化了,所以我们经常用田七煲汤,可用于调理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