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骨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骨癌的化验检查包括放射科检查、X射线、CT和MRT、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等。组织病理检查是由病理科医师依切片组织之病理变化作最后正确诊断。
1.放射科检查:对患部骨骼作一般X光片摄影、血管摄影、淋巴血管摄影等检 查,可依照片所显像性质作恶性与良性骨瘤之鉴别诊断,其可靠性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可达90%,尤其电脑断层摄影核磁共振摄影,血管摄影及核子医学骨骼同位素扫描等检查,其正确性更快更方便。
2.X射线:根据X线片表现,骨肉瘤病变周围梁膜或骨密度增加,并引起骨膜反应性成骨。
3.CT和MRT:由于判断肿瘤有无远处转移、跳跃转移,肿瘤对周围侵犯及延髓腔蔓延范围。
4.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其方法可分三种,1.针刺取样检查,成功率在80~90%;2.患部切开取样检查;3.切除或刮除病理检查。
淋巴瘤怎么检查出来
1. 细胞切片查:用针筒或开刀取出细胞组织化验。
2. 血液检验:用针筒从手臂抽血,医生借着显微镜观察红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
3. 骨髓检查:用针筒在髋骨骨盆附近取出骨髓样品化验。
4. 脊椎穿刺切片检查:使用细针从脊椎取出脊椎液做化验检查,只有特殊的病例才会使用这种方法。
5. 断层扫描检查:用像X光一样的一种大型机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拍摄,这样可让医生看到淋巴癌到底在哪里。
6. 磁核共振摄影:这种检查方法利用磁性及无线电波显示淋巴癌有否转移到神经系统或其它器官。
7. MUGA检查:检查您的心肌活动以及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8. PET检查:可查出某些淋巴结是否有癌细胞。
肺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通过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片怀疑肺癌后,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肺癌的诊断分期,一是定性检查,也就是获得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包括痰检、气管镜、纵膈镜、穿刺活检、胸水引流细胞学、开胸活检及探查术等方法,通过取得肿瘤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分析来明确肺癌的诊断;二是定位及分期检查,主要是通过CT扫描,核磁、PET-CT、及骨扫描显像,明确肺癌的位置及是否有转移,转移灶的部位。通过上述病理检查、分期检查、以及患者的脏器功能状态制定治疗策略。此外,还需要进行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如CEA、NSE、CA125等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作用。
一、常见的肺癌实验室检查:
用于诊断:痰细胞学检查、胸水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纵膈镜、穿刺活检等的肿瘤组织病理检测。用于指导临床治疗:EGFR突变检测、ALK易位检测等。血液肺系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治疗及随访:包括CEA、CA125、NSE、SCC、Cyfra21-1等。
二、常见的肺癌影像学诊断主要有:
1、胸片:主要用于筛查,肺肿瘤在胸片上可显示大体位置及大小。
2、CT扫描:从CT图像可以看到肺癌的部位、大小,以及是否已经转移、转移部位。
3、核磁(MRI)扫描:核磁图像上可以看到肺癌的部位、大小,以及是否已经转移、转移部位。核磁对于可移动的结构显示不够精确清晰,如肺,会随着每一次呼吸而上下活动。因此,MRI很少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
4、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扫描:PET扫描可以构建体内器官组织的影像。体内注入少量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体内能量代谢最高的器官和组织吸收。癌组织代谢活跃,因而可以吸收较多的放射性物质。扫描仪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元素,从而形成人体影像。
5、骨扫描:骨扫描是利用示踪剂观察骨组织的情况。也是通过静脉注入示踪剂。示踪剂在骨的某些区域浓聚,可以被一个特殊的摄像机检测到,正常骨组织影像成灰色,有损伤的区域成黑色,如有癌侵润的部位。骨扫描及PET扫描诊断经常需要结合CT、MRI、常规X线片和体格检查的信息。
淋巴肿瘤的检查方法有什么
1、断层扫描检查:用像X光一样的一种大型机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拍摄,可让医生看到淋巴癌的具体位置。
2、细胞切片检查:操作方法是用针筒或开刀取出细胞组织进行化验。
3、骨髓检查:用针筒在髋骨骨盆附近取出骨髓样品进行化验。
4、血液检验:用针筒从手臂抽血,医生借着显微镜观察红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的情况。
5、脊椎穿刺切片检查:只有特殊的病例才会使用这种方法,使用细针从脊椎取出脊椎液做化验检查。
6、核磁共振成像:这种检查方法是利用磁性及无线电波显示淋巴癌有否转移到神经系统或其它器官。
7、PET检查:可查出某些淋巴结是否有癌细胞。
8、MUGA检查:检查心肌活动以及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9、X光检查:利用放射线检查身体器官有否癌症。
胃癌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1)粪便隐血检查:约半数患者粪便隐血可持续阳性。
(2)血沉(ESR)测定:增快。
(3)血红蛋白(Hb)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Hb下降。
(4)胃酸测定:约半数患者胃酸缺乏,1/4~1/2患者为低胃酸,部分患者胃酸正常或偏高。
(5)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增高,正常应<5微克/升(μg/L);甲胎蛋白(AFP),胃癌时可升高;α2-糖蛋白(α2-GP)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8%~83%;糖抗原-72-4(CA-72-4),消化系统肿瘤,尤其胃癌时可升高;胚胎硫糖蛋白抗原(FSA)为阳性,阳性率达96%;糖类抗原125、19-9(CAl25、CAl9-9),均可升高。
(6)胃液肿瘤标志物检测:胃液茚三酮反应可为阳性,阳性率达87.5%;胃液癌组织癌胚抗原,胃癌时显著升高;胃液胃癌相关抗原阳性,阳性率为80%~84%。
(7)胃脱落细胞检测:找到癌细胞,可以确诊。
胃癌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早期胃癌常无特异的症状,进展期胃癌因癌的类型、部位的不同和有无转移,常有不同的表现。早期可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沉重感、不适感或剧痛,晚期可出现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嗳气、体重减轻、进行性贫血、恶病质状态等。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超声内镜或色素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1)粪便隐血检查:约半数患者粪便隐血可持续阳性。
(2)血沉(ESR)测定:增快。
(3)血红蛋白(Hb)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Hb下降。
(4)胃酸测定:约半数患者胃酸缺乏,1/4~1/2患者为低胃酸,部分患者胃酸正常或偏高。
(5)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增高,正常应<5微克/升(μg/L);甲胎蛋白(AFP),胃癌时可升高;α2-糖蛋白(α2-GP)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8%~83%;糖抗原-72-4(CA-72-4),消化系统肿瘤,尤其胃癌时可升高;胚胎硫糖蛋白抗原(FSA)为阳性,阳性率达96%;糖类抗原125、19-9(CAl25、CAl9-9),均可升高。
(6)胃液肿瘤标志物检测:胃液茚三酮反应可为阳性,阳性率达87.5%;胃液癌组织癌胚抗原,胃癌时显著升高;胃液胃癌相关抗原阳性,阳性率为80%~84%。
(7)胃脱落细胞检测:找到癌细胞,可以确诊。
肺癌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亦称支气管肺癌,为肺原发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咳嗽、痰中带血或胸痛,是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晚期可出现感染、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或发绀,甚至出现恶病质等。胸部X线摄片、支气管及血管造影、CT、E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1)痰脱落细胞检查:找到癌细胞,可明确诊断。
(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小细胞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值升高[正常值低于20微克/升(μg/L)],阳性率可达80%左右,可作为肺癌的标志物。
(3)癌胚抗原(CEA)测定:肺腺癌癌胚抗原阳性率可达70%左右,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
(4)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肺癌进展期,β2-微球蛋白的阳性率为60%左右。
维生素C竟会影响尿检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维生素C(以下简称维C)应用很广。除了在生病时大剂量使用、可以发挥治疗作用外,许多人还常年口服维C,以提供营养素的额外补充。但是您知道吗,维C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小麻烦――服用后会影响一些检查化验的结果。
维C,是一种抗氧化剂,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还原剂”。所以,任何化验检查,只要其中有“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的,维C都有可能参与其中,进而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其中最常见的是对尿液分析的影响――大量摄入维C,可使尿隐血、尿糖、尿酮体以及亚硝酸盐等化验项目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本来是有问题,但没能检查出来),进而可能造成医生对疾病的错误判断。
为明确化验结果是否受到了维C的影响,近些年,在尿常规的报告单中,经常会标明尿液中维C的含量,这个数值会帮助医生判断其他项目的结果是否准确。统计资料显示,当尿液中维C浓度大于1000毫克/升时,就会使本来有问题的尿糖结果显示为“正常”。所以,如果维C的检测结果呈“阳性”时,有些项目就需要慎重对待了。
此外,检验人员从技术方面也作了一些改进,例如尿试纸条采用特别的尼龙层,能抑制一定浓度的维C对化验结果的干扰;将尿液煮沸几分钟,破坏维C后再进行化验检查等。需要病人们注意的是,在静脉输液或口服维C后,不要马上留取尿液的标本,而应该在用药3~4小时后再留尿做化验。当然,留取清晨第一次尿的标本是最好的。
胃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体格检查:可能有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上腹包块、直肠指检发现盆腔底部有肿块(癌细胞脱落至盆腔生长)。2.实验室检查:早期血检多正常;中、晚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目前尚无对于胃癌诊断特异性较强的肿瘤标记物。CEA、CA50、CA72-4、CA19-9、CA242等多个标记物的连续监测对于胃癌的诊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增强型CT、MRI(磁共振显像)、PET-CT扫描、胃镜或腹腔镜其超声等。4.内窥镜检查:胃镜检查,可发现早期胃癌,鉴别良恶性溃疡,确定胃癌的类型和病灶范围。发现胃溃疡或萎缩性胃炎,要病理活检评估其细胞异型增生程度,重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者需要按早期癌对待。腹腔镜检查,有条件的医院可通过此检查达到类似剖腹探查的效果,可细致了解癌灶与周围情况,尤其是可发现腹膜有无广泛粟粒状种植转移的癌灶,这是其它检查难以发现的。
胃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肝功能反常
肝功能反常表现为胆红素或酶学的升高,扫除肝脏自身的病变外,肝功能反常提示可能有肝搬运。
2.PG含量
PG(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含量常反映胃黏膜病变,PGⅠ/PGⅡ值随着病变的发展呈梯度降低趋势,此法可作为胃癌普查的初筛手法。
3.贫血
贫血系长期失血所造成的,大多归于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但当出血较多呈现缺铁性贫血时可以是小细胞低色素型,如有恶性贫血,可见巨幼细胞贫血。
4.肿瘤目标升高
当前尚未找到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胃癌肿瘤标志物,所以血清中胃癌标志物对前期诊断的协助不大,但对于判别该病的预后、肿瘤的复发有一定的意义。CEA、CA199、CA125对胃癌的敏感度为30~40%。术前CA199及CA125水平较高,常意味预后欠安,当术后此类标志物阳性时则意味肿瘤复发。约有70%的肿瘤未切除医治病例,血清中CEA或CA199水平的高低常反映肿瘤对化疗是不是有效。血清CA125水平升高者常伴有浆膜或附魔侵略。
淋巴瘤做什么检查
1. 断层扫描检查: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拍摄,这样可让医生看到淋巴瘤到底在哪里。
2. X光检查:利用放射线检查身体器官有否癌症。
3. 骨髓检查:用针筒在髋骨骨盆附近取出骨髓样品化验。
4. 脊椎穿刺切片检查:使用细针从脊椎取出脊椎液做化验检查,只有特殊的病例才会使用这种方法。
5. 细胞切片検查:用针筒或开刀取出细胞组织化验。
6. 磁核共振摄影:这种检查方法利用磁性及无线电波显示淋巴癌有否转移到神经系统或其它器官。
7.血液检验:用针筒从手臂抽血,医生借着显微镜观察红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
8. PET检查:可查出某些淋巴结是否有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