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发展大致要经过四个关键时期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他们的心理发展究竟会经历那几个阶段呢,而每个阶段又会有着哪些不同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呢?就专家介绍,孩子心理的发展大致要经过四个关键的时期:
儿童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这一阶段的宝宝最主要的心理需求是对外界信任感的建立,及相信外界的环境是安全的,是自己所能接受的。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他能增强孩子的自我力量。据有人人干的儿童敢于希望,赋予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儿童期(1.5~3岁):自主对害羞、怀疑的冲突
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也是其进入第一反抗期的标志。一方面爸爸妈妈必须承担起控制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色事情。这一阶段,如果父母对其听之任之,将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把握好“度”。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孩子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其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生活的主动性。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孩子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其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儿童各阶段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疏解
儿童心理专家表示:就接诊的大体情况来看,其实孩子在发展的各个极端,都有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并且孩子如果早某一阶段的问题嫩有解决,那件会遗留到下一个阶段中去,那么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例如: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儿童来说,学习成绩比不是衡量有泪的标准,而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孩子的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培养良好的习惯等方面对孩子竞相湿度的要求。还有一些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好,就会忽略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是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八九岁的时候就会更加明显。
而十一、十二岁的孩子正是要向青春期迈进的年龄,而在学习上将面临有小升初的转折,所以学习任务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在早期没有的得到足够的发展,那么在这一个阶段,孩子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问题,更为严重的会出现厌学等问题,需要心理医生、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会更多,而那么矫正的时间也将会更加的长。
不当教育方式让孩子关上“心门”
儿童专家回忆,曾经有一个病例,一个小男孩因为沉迷网络游戏由其父母陪同孩子前去就诊。而这个病例看起开是一个简单的网络游戏成瘾的病例,可是在几次的问诊后,医生就了解到了,这个孩子的父母总是责怪他什么都做不好,还会总拿他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那么这个孩子就渐渐的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也做不好,而且不论做什么都不会得到父母的肯定和理解,于是就日渐消沉,然后就沉迷到游戏中去了。而在游戏中,这个孩子是被别人认可的,于是在对比之下就更加不愿意面对父母的百般挑剔,于是她便把自己封闭在游戏当中,对此医生建议,要学着和孩子做朋友,学着用适合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用平等、民主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不要以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更不要责备孩子。而另一方面,也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呵护以及包办代替,重视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想的培养。
如果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不愿意和人交流的的情况,家长应该如何做好孩子心理沟通和引导?对此一生记忆,孩子不愿意和人交流从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问题,可是从根本上看是家长没有掌握好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如果要改善孩子内向的性格,关键还是在于父母应该怎样去做,要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鼓励孩子,并且去创造条件去让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某件事。也可以让孩子更大胆地去接触一些他感兴趣的事物,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当然,这个时候正是爸爸妈妈要做出榜样的好时候,要让孩子慢慢的接受这一切。
为什么女孩子屁股打不得
研究表明:经常被体罚的孩子智商低
最近,一项针对1510名2~9岁的儿童进行的4年跟踪研究表明,未遭体罚的儿童,智商的平均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至28分。有些父母动不动就用‘打屁股’来教育孩子,这对孩子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打屁股会造成孩子臀部周围血肿、血液循环不畅,甚至发生坏死性炎症。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毛细血管比较丰富,身体各个器官也比较娇嫩,一旦受到外力撞击,很容易出现出血和心脑肝肾等器官的损伤。
提示:暴力更伤害女孩子心理健康
“打屁股”等暴力教育手段除了让孩子身体健康受损外,对女孩子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相对于男孩子来讲,女孩子自尊心更强,内心承受力更弱一些,用体罚不但会破坏女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感情,还容易对女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对一些性格较为外向的女孩子采用打屁股等暴力手段进行教育,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还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还会让女孩子内心扭曲不能健康良好的成长。
发脾气是孩子一种情绪宣泄
发脾气是孩子达到自我目的的一种手段。
另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发脾气是孩子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一种情绪宣泄——让他充分发泄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有好处。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孩子从来不发脾气,不见得就有利于他心理的健康发展。因为他将许多不良情绪都闷在心理,将来将会使得他不堪重负,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怕孩子发脾气,甚至还鼓励孩子心中有不满时,适当发发脾气
孩子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准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有以下几条:
1.求知欲强
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意志力强
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3.活泼乐观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4.心态平衡
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5.富于同情心
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
6.人际关系良好
心胸开阔,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儿童尿床怎么办 注意教育方法
对于有尿床习惯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切不可施加压力,责骂、惩罚孩子,否则会给儿童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后果,加重孩子心理负担,导致自卑、羞怯、孤独的个性。要关心、鼓励孩子,建立克服遗尿的勇气和信心。
男性该如何面对阳痿治疗
阳痿问题不单是男性的健康问题,更影响夫妻关系。一项完善的治疗方案,除了生理功能的恢复,更要关注患者夫妻之间的心理健康和和谐关系。患者伴侣的影响是阳痿治疗不可忽视的因素。国际上,阳痿治疗目标已经从过去单纯关注男性勃起成功,演变为帮助患者和伴侣重新获得自然满意的性生活。
面对阳痿一定要很好的进行预防和调理,首先,就要改掉你那嗜酒如命、烟不离手的坏毛病。饮酒和抽烟有损性能力是医学界一向都公认的,香港大学一项研究同时也发现,男人每周饮用一至七罐啤酒,可以让阳痿风险减少到27%。烟,对于身体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事,能戒掉当然最好。其次,阳痿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为主。
同时,心理因素也是阳痿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这大约占了发病总数的85%~90%。在家庭当中,男人都是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每天承受着来自生活、工作、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久而久之,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对于房事,自然而然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我们呼吁要关注男性健康,不做阳痿男。
关注孩子的五官健康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起居生活和饮食营养非常在意,却往往忽视对孩子五官的保健。当五官有问题时,才去找医生。其实,家长若平时重视孩子五官的保健,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眼
当胎儿在母体中时,眼球已大致发育完成,而婴儿出生时的视力还没有发育完全,能见度约为20~30厘米。刚出生的宝宝只能看到黑白的影像,直到大约出生6个月后,才有色彩的感觉。一般而言,0~6岁期间是视力发育的重要时期。
清洁
新生儿分泌物较多,这主要是因为结膜炎所引起。
将清洁的纱布卷在手指上,从眼角向眼尾擦拭;擦另一只眼睛时,可将纱布换一面。
棉花棒清除也ok
如果宝宝眼屎较少,可用棉花棒清洁眼角即可。建议家长们购买棉棒时,选择分量较少的,如此不会存放很久,堆积灰尘。清洁时可蘸点消毒过的食盐水,不要使用清水,以避免感染。
鼻泪管不通
因为鼻黏膜处肿胀将鼻泪管堵住而造成,表现为宝宝常流眼泪,同时眼角有眼屎堆积。用按摩方式可帮宝宝疏通,按摩前先洗手,由下往上按,次数越多越好。
Q:宝宝的眼睛怎么红红的?
A:新生儿刚出生时,常出现角膜出血的情形,如果情况不严重,过一阵子即会自行消退,家长无需过于烦恼。若情况始终未改善或真的很担心,可前往就医诊治。
Q:如何观察宝宝是否有斜视?
A:斜视,看起来好像斗鸡眼,这主要是因为两眼间距宽的缘故,需仔细观察。可拿颜色鲜艳、会发出声响的小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动,观察其视线是否会跟着转动,如真有斜视的情形,必须及早治疗。
Q:宝宝爱揉眼睛,怎么办?
A:宝宝眼睛痒可能是因为有异物、局部眼球表面的敏感反应,或是有感冒症状,建议针对引发痒感的原因进行治疗,让孩子远离过敏物,尽量避免让宝宝用手去揉眼睛。
耳
1岁前的婴儿会利用周围亲友的语调以及各种声音来感觉外在环境,因此1岁前若能多给予宝宝适当的刺激,对于日后听、说及智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平时应保护耳膜不要受伤,且需注意新生儿对比较刺激的声音有无明显感受,需让孩子避免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
清洁
宝宝耳道外1/3处本身有正常排出耳垢的能力,因此平时不需要刻意帮宝宝挖耳屎,只要保持耳道干燥,耳屎自然会排出。
如要帮宝宝清洁,因为宝宝耳道小,又动来动去,不好清,建议使用棉棒清洁外面看得到的地方,避免深入,无需蘸水,因为宝宝的耳屎本身就是湿湿的。
有种专为宝宝清洁耳朵的棉棒,此种棉棒头端较细,中间较粗,如果家长担心帮宝宝清洁不小心挖得太深,可使用此种棉棒,避免深入。
Q:宝宝的耳朵好象有脂漏性皮肤炎,怎么办?
A:脂漏性皮肤炎会有些分泌物,清洁外面耳壳部分即可。如果分泌物多,且情形严重,可擦点类固醇,避免抗发炎。
Q:宝宝一直哭闹及发烧,但是没有其他的大问题,请问是否患了中耳炎?
A:新生儿中耳炎不常见,较常见的是外耳炎,宝宝若常以发烧及哭闹来表现,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Q:宝宝的耳朵形状奇怪,是否会影响他的听力?
A:耳朵形状奇怪,可能是小耳症或无耳症,应尽早做听力检查,以避免影响宝宝听觉发展。
鼻
宝宝可凭着嗅觉,正确找到妈妈乳房的位置,因此嗅觉可说是发展较早的感知器官。在宝宝出生后几天内,嗅觉迅速发育,对于细微的味道也会有所反应。他们对嗅觉的好恶与成人相同,为避免影响宝宝嗅觉发育,建议照顾者身上不要有太浓烈的香水味,同时需勤加更换尿布,以免影响宝宝嗅觉的发育。
清洁
鼻子的黏膜非常纤细,如果棉棒插得太深,会伤到黏膜,家长需格外当心。只要将棉棒的前端插入鼻内,即可取出视线可见的鼻屎。如果分泌物位于鼻腔较深处,可使用虹吸式吸取器,可更容易帮助清除。
鼻塞
可能造成鼻塞的因素如下:
1.对外界物质敏感。
2.鼻腔、口咽部的呼吸道过于狭窄。
3.婴儿不太吞咽口水。
可用热纱布或毛巾放在宝宝鼻上,或是利用洗澡时间帮宝宝按摩鼻子,让热气进入鼻孔,鼻屎就会自然松脱。如果真的不行,可用沾湿的棉花棒,在鼻内转一下,把分泌物沾出即可。
Q:宝宝呼吸很大声,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A:新生儿常打喷嚏,且有一定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久了会结成鼻屎,如果鼻屎塞住鼻孔,呼吸声就会很大。家长需分辨婴儿是感冒还是鼻屎堵住,可注意孩子吃奶与睡觉的状况,如果一切正常就不是感冒导致。可1~2天清洁一次鼻子,即使不清洁,有时宝宝打喷嚏也会自己喷出。
Q:如果清不出鼻屎,还有哪些方法?
A:可将面纸卷成纸捻来试一试,但需注意不要插太深。你还可用口吸,柔软但位于鼻子深处的鼻屎等,都能用口吸出,可用手指轻压一侧的鼻孔,轻轻吸出。
Q:如何选择棉棒清除鼻屎?
A:可找宝宝专用的棉棒或使用成人棉棒,这样就不用担心插得太深,使用方式以握铅笔的要领为主,抓住根部,即可清洁。
口
6个月前的宝宝,见到任何东西都想放进嘴巴舔一舔、咬一咬,如同成人,他们对甜味会有愉悦的反应,对于味道较苦、酸的则会皱眉。健康的宝宝唇色是红色,如果嘴唇颜色出现异状,可能是宝宝体内的氧气浓度不足,有心肺问题,应就医诊治。
照护方式
新生儿饮食较单纯,除了牛奶就是水为主,因此无需刻意帮宝宝刷牙清洁。最简单的方式是让宝宝喝完奶后喝水,以此替代漱口的方式,对于长牙的宝宝,家长可把手洗干净,用干净的纱布卷在手指,深入宝宝口腔,帮他清洁舌头及牙齿。
宝宝会打鼾?
正常的呼吸应是安静无声的。打鼾是呼吸时气流进出鼻腔及口腔后部(口咽及喉咙)时,附近黏膜或肌肉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当宝宝神智不清时(如熟睡),也是全身肌肉呈放松的休息状态,口咽周围的软肉也松弛着,所以呼吸阻力增加,当气流经过此部位时,松弛的软肉会忽闭忽开地随着气流振动起来,即有鼾声出现。可请教儿科医生仔细检查鼻腔、咽喉、下巴骨部位有无异常或长肿瘤,或是宝宝神经肌肉的功能有无异常之处。
Q:请问什么是鹅口疮?该怎么治疗呢?
A:鹅口疮,即是整个口腔黏膜出现白白的、类似奶块的东西,需请医生开药,用药擦拭所有患部,一天1~2次。2~3天后就会好,家长不用太过担心。
Q:宝宝嘴巴有异味,这是怎么回事?
A:有些人不论进不进食,口腔内都有异常味道,这预示了某些疾病存在的可能,即使是新生宝宝也一样。可以让宝宝多喝水,清洗口腔;或是每次喝完奶后,帮宝宝用纱布清洁口腔,避免味道产生。
Q:宝宝一出生就有牙齿,这是异常现象吗?
A:有的宝宝一出生就有牙齿,如果牙齿坚固,可暂时不要理会。等宝宝大一点牙齿开始成长时,若影响新长出来的牙齿,再带宝宝赴牙医处诊治。如果出生时宝宝的牙齿就摇摇晃晃,可让医生拔除。有的宝宝牙龈上出现一颗颗珍珠状的突起物,其实无大碍,这些情形会自己消除,家长不用过度紧张。
容易被忽略的儿童心理秘密
没有任何悲剧比孩子自杀更令人痛不欲生的了。而儿童的试图自杀行为,很多时候普通人是看不出来,认为“孩子不会自杀”。殊不知这种无意的漠视,恰恰成为儿童自杀的“土壤”。据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自杀或者“准”自杀行为逐年增多。父母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更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心理健康 标准
专家介绍,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其实,不少孩子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
儿童心理异常的典型表现
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二是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三是生理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
专家指出,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家长要多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并对孩子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不能盲目攀比、模仿,还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及特长兴趣因材施教。
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期望应有适当的水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身教育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让孩子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能健康成长。
判断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
1、求知欲强
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意志力强
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3、活泼乐观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4、心态平衡
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5、富于同情心
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
6、人际关系良好
心胸开阔,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7、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8、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孕妈妈的饮食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研究人员与挪威科学家共同调查了2.3万多名母亲和孩子。结果发现,孕期饮食不健康的女性生下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以及攻击性、多动症和脾气暴躁等行为问题。研究还发现,大量进食垃圾食物的儿童攻击性也更强,脾气更糟糕。
新研究负责人表示,生命早期摄入的营养(包括胎儿期获得的营养)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比如日后患心脏病或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此次研究首次表明,生命早期营养对孩子日后心理健康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饮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涉及到所有年龄段。
温馨提醒:孕妈妈的饮食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所以孕妈妈的饮食对胎儿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都会造成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准妈妈应健康饮食,保证营养充足,儿童也要少吃垃圾食物。
小儿面瘫 是由什么引起的
小儿脑瘫在早期时不易被父母察觉,所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一旦小儿脑瘫发展到严重的地步,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语言、行动各方面,造成孩子生活不能自理,逐渐与同龄儿拉开大的距离,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负担。所以,为了更有效的治疗,了解小儿脑瘫病因是由什么引起的也是很重要的。
小儿脑瘫的病因
妊娠期:宫内感染、胎儿期中毒、胎儿期脑损伤、前置胎盘、染色体异常等遗传病、母亲吸烟、嗜酒或精神受刺激、先兆流产、母亲糖尿病、妊高症。这些也可是导致小儿脑瘫的病因的所在。
围产期:产伤、窒息缺氧、急产、早产、过期产、脐带绕颈、巨大儿、多胎、低体重儿、颅内出血、核黄疸。新生儿期:脑炎、脑膜炎、脑外伤、败血症、一氧化碳中毒、重度肺炎。
新生儿期:脑炎、脑膜炎、脑外伤、败血症、一氧化碳中毒、重度肺炎。这些都是引发小儿脑瘫的病因。
父母在日常照顾孩子时,需要关注孩子心里的想法,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相信自己的病是有希望治愈的,可以随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坚定孩子的信心。
如何教会孩子面对挫折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从孩子懂事开始,家长就应该帮助和教育孩子,学会一些基本技能,学会如何生存,学会独立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自己刷牙、洗脸,自己整理书包、文具,而且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侵害,遇到伤害和困难如何避免。
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小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试图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家长要积极鼓励,不要认为孩子无法驾驭这件事,就果断阻止孩子,让孩子畏手畏脚,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也堵塞了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对待孩子的错误,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更容易适得其反。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和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引导孩子如何改正错误,而不是数落孩子,在控制情绪给孩子做好楷模。
要教会孩子团队协作能力。
无论任何人,单打独斗都很难成就事业,因此,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团队合作意识,懂得依靠团队的力量去做事,做成事,并学会互相取长补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思让孩子配合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善于接纳不同意见的人。
要学会延时满足孩子的需求。
家长要注重培养提高孩子的忍耐力和控制力。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家长不要急于去满足,可以通过刻意延时的方式,锻炼孩子的耐力和意志力。比如,孩子遇到了某些困难,家长要鼓励他坚持一下,而不是马上给予帮助,培养孩子忍受挫折的能力。
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几个方面,比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举止活泼,心情愉快,适应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面对困难积极应对,能独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有些方面有欠缺,家长要给予积极引导。
不要总是把孩子封闭在家里。
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让孩子能够通过与人接触经受锻炼。有的家长喜欢将孩子护在身边,不让孩子外出见世面,长此以往的话,容易让孩子缺乏团队意识,将来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要提高孩子多思考多动脑的能力。
当小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如果自己应付不了,家长可以给予帮助,但前提是不要替孩子去做,而是启发孩子去做,让孩子多思考多动脑,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缺少的只是方法,只要家长多加注意,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下次遇到困难,孩子就会自己解决。
要注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来自于心理,家长要教会孩子一种积极的处世心态,在是任何事情的时候,家长都要引导孩子尽量争取成功,让孩子做事情首先不要去考虑失败了会怎样,而是如何去努力成功,只有树立自信心,才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教会孩子正确的情绪发泄方式。
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去干涉,也不要放任孩子这种情绪,防止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做好的方法就是,教会孩子正确的发泄情绪,从而使心情尽快平复,也就是教会孩子如何进行情绪管理,使不良情绪尽快释放。
儿童怎么预防白癜风
白癜风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儿童白癜风的发病率也是很高的,对于儿童的伤害极大,要做好预防。白癜风的病因有很多种,关键和儿童的生活方式有关,家长们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一些严重的危害。
儿童白癜风怎么预防才好?儿童白癜风的预防首先需要注意提升自身的免疫力,这是很重要的。儿童本身的免疫力就很低,容易诱发一些疾病。家长们日常要重视对孩子的监督工作,及时的督促孩子进行适当的锻炼,多吃一些有助于提升免疫力的食物,补充微量元素及其矿物质,还要注重钙、蛋白质的补充。日常的锻炼不仅能够提升免疫力,还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有益的。
儿童白癜风的预防还要注意不要过多的给孩子补充维生素C,适当的补充,能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抵抗疾病的危害。如果过量的话,就容易导致身体内的黑色素细胞发展受到抑制,很容易诱发白癜风。孩子健康的饮食很重要。也要避免给孩子食用过多的零食,零食中含有过多的的添加剂,也容易存在一些食物健康问题,要避免。
儿童白癜风的预防还要注意关注孩子的精神层面。有的内向的孩子需要进行引导,如果遇到什么事情,家长们要重视进行怎样的处理。多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多和人沟通、交流,可以多培养孩子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