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感冒导致中耳积液
谨防感冒导致中耳积液
眼下气温变化逐渐变大,孩子最容易感冒。有些粗心的家长认为,只要把感冒治好就没事了,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耳朵也可能会受连累“生病”。尤其感冒时不注意正确的擤鼻方法,很可能会导致急性渗出性中耳炎。
专家提醒,急性中耳炎是孩子感冒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听力下降并且鼓室内有积液,但是由于中耳位于耳道深处,不易检查,孩子又常常表达不清,所以经常被忽略。
一旦患病,一般会出现3种表现:一是耳痛,患急性中耳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会有轻微耳痛,同时耳内有闭塞感。
二是听力减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前多有感冒史,以后听力逐渐下降,并且自听增强,头位变动如前倾或偏向患侧时,听力可以暂时改善。
三是耳鸣,出现间歇性耳鸣,如“噼啪”声,当头部运动或打哈欠、擤鼻时,耳朵里可能出现气过水声。
专家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预防中耳炎同样很重要,家长应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及早预防,督促孩子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如果孩子患有急性鼻炎或咽炎应该及早治疗,积极治疗,注意正确的擤鼻方法,堵住一侧鼻孔擤另一侧鼻孔,要注意饮食休息,患病期间,尤其是鼻塞症状严重时要尽量避免乘坐飞机
如何预防鼻咽癌复发
1、尽量避免有害烟雾吸人,如煤油灯气,杀虫气雾剂等,并积极戒烟、戒酒,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对鼻咽癌的预防的措施。
2、有鼻咽疾病应及早就医诊治,如发现鼻涕带血或吸鼻后口中吐出带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中耳积液等应及时作详细的鼻咽部的检查。
3、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保持鼻及咽喉卫生等多种鼻咽癌的预防,避免病毒感染。
病毒性感冒引起面瘫
病毒性感冒竟导致面瘫
在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冯先生,上周患上病毒性感冒,几天前,他正兴高采烈地与单位同事一起吃午饭,同事突然发现他的笑容僵硬下来,恢复不到原来的面部表情。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患上了面瘫。
专业人士提醒,患上感冒后要及时治疗,不能感到症状好转后就停止治疗。预防感冒引起的面瘫,要注意保暖,尽可能不要迎风走;要多吃水果蔬菜,季节转换的时候,可以多吃些韭菜、芹菜、春笋等。
轻视感冒治疗 引发中耳炎
30多岁的张先生一个星期前患上感冒,他认为感冒后吃吃药就行了,连续吃了几天药,不仅症状没有好转,而且由于最近他劳累过度,导致感冒症状加重,更让他担心的是,他突然感到听不清了,而且耳朵疼痛。他急忙赶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他,由于他没有及时治疗感冒,导致病毒扩散,已经引发了中耳炎。
据医生介绍,最近因为感冒导致中耳炎的患者比以往明显增多,感冒后期易引发急性中耳炎,严重时会导致患者鼓膜穿孔、听力下降。
宝宝听力的不同因素对筛查结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听力筛查用OAE或AABR[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新生儿期外耳道羊水、胎脂、胎性残积物滞留会使耳声发射的传人刺激声和传出反应信号衰减或消失,从而导致耳声发射引出信号的减弱或消失。因此,筛查前适当用小棉棒清理外耳道,使外耳道洁净尤为重要。此外,筛查时间的确立也是影响假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过早进行听力筛查会导致假阳性增高。国内外研究显示,初筛的适宜时间为新生儿出生后的48小时以后。
2.新生儿中耳积液是影响0AE测试结果的主要干扰因素。中耳积液的患儿,无论耳蜗功能正常与否,其测试结果均可显示为异常。笔者认为如果是由于新生儿中耳积液导致筛查未通过,随着中耳积液的吸收,3个月后听力诊断性检奁时有的患儿听力可转变为正常,这种情况称为“阳转阴”可能更为合适。
3.筛查时小儿体动较多或烦躁。会出现假阳性,应该尽量避免。另外,如发现小儿感冒、鼻塞、流涕、咳嗽或喉鸣及呼吸音重等情形,建议先行治疗,等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复查,以免出现假阳性。如果小儿喉鸣及呼吸音较重,反复治疗效果不佳,又确实需要了解听力情况时,建议直接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
4.技术及操作等不规范。如耳塞未完全插入外耳道;耳塞的插头与导线之间断线;测试环境不符合标准等。
新生儿听力筛查右耳未通过是可以进一步做一些复查的,以免是检查错误造成的误会,但是如果不是误会的话,家长最好带上宝宝到一些专科的医院治疗,毕竟早发现早治疗,宝宝恢复听力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诱发中耳炎疾病的三种主要因素
1、感染也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迁延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2、导致中耳炎的原因有:免疫反应。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3、导致中耳炎的原因还有:咽鼓管功能障碍。一般认为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1)功能障碍: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失去收缩功能,故易患本病。(2)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
宝宝为什么会得中耳炎 家长留心!4大注意事项
幼儿得过中耳炎之后,再发机率很高,常常一感冒就发生。
由于小朋友耳洞较小,加上耳垢的关系,诊断上往往不是很容易,尤其小小孩表达能力不佳,除非症状很明显,否则很可能在诊疗时被忽略。
中耳炎的治疗需要一段时间,一般建议给10~14天的抗生素,不过有些家长会忽略,认为没有症状就不需继续用药。
以致未完成必要的疗程,使得治疗不完整,进而导致中耳积水、黏液未完全消除,最后演变成复发性中耳炎,这就是为何中耳炎老是治不好的主要原因。
中耳炎在完成治疗后,中耳化脓好了,细菌清除掉之后,会变成黏液,如果黏液一直无法消除,就会导致中耳积水,对听力造成伤害。
有些中耳炎没有好好治疗,将来会变成成人慢性中耳炎,可能出现长期后遗症,包括耳膜破裂、耳膜下塌,长珍珠瘤等等;
或留下中期后遗症,例如积水未消而影响听力,大概会影响30分贝左右的听力。
幼儿一旦罹患中耳炎,如果确定属细菌性感染,用药时间要够久,而且后续必须确定中耳没有积水,通常大约1个月积水会自然消除,若超过3个月未消,应该考虑用手术方式引出。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考虑有以下原因:
(1)咽鼓管功能障碍
中耳内需要正常气压(内、外的气压基本相等),由一条管道与外界相连,才能保持。这条管道就是咽鼓管。当咽鼓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不通畅时,中耳内的气体被吸收,中耳腔像被抽气了一样,出现负压,从而导致中耳黏膜的静脉扩张,管壁被「撑开变薄」,通透性增加,液体漏出聚积于中耳,从而形成中耳积液。
(2)感染
过去的观点认为本病是一种无菌性炎症,但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已经在中耳积液内发现了多种病原体,包括多种细菌、病毒等。
(3)免疫反应
通过对积液的免疫学检测,目前有学者认为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因为部分免疫反应可以引起中耳分泌物增加和渗出特殊液体。
(4)其他
如吸烟、哺乳方法不恰当(如孩子吮吸母乳时头部过低,乳汁容易流入耳朵等)、家族中有中耳炎病史均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危险因素。
怎样预防中耳炎反复发作 免疫异常
中耳炎之所以反复发作还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关,如果对于中耳积液的检测,存在免疫型复合物,或者是说患者本身的免疫力较低,导致中耳炎在治疗后仍然反复发作。
怎样正确地鉴别中耳炎
中耳炎:是引起鼓室硬化最常见的病因。表现为鼓膜增厚,内陷。鼓室和或乳突窦及乳突气房内充填软组织密度影,乳突气房含气减少或消失,鼓室及乳突内可以出现积液征象,听小骨破坏甚至消失,少部分患者可有乳突及鼓室壁的骨质破坏。但不会出现钙化。
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和粘连性中耳炎都是中耳炎迁延过久,导致的永久性、非活动性的不可逆性病变。其中以机化粘连为主者,称为粘连性中耳炎;而以透明样变性、钙化为主甚至出现骨化者,称为鼓室硬化。两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及病史极为相似。
鼓室硬化斑块出现钙化或骨化后,在HRCT上可明确的诊断,而在出现钙化或骨化之前,在HRCT上很难区分,均表现为鼓膜正常或增厚、内陷 。鼓室内出现软组织密度影和骨壁、听骨链相连。鉴别方法主要通过病理或手术证实。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统一,有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积涂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
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如果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时,可先用氯麻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正确鉴别中耳炎的相关知识,应该能对中耳炎的患者起到一定的帮助。要想预防中耳炎疾病的发生,大家平时一是要从饮食上注意,不吃辛辣食物,二是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分泌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如果积液及黏稠而呈胶冻状者,又称为胶耳,推荐你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沐舒坦)可调节咽鼓管及鼓室内黏膜生理功能,促进鼓室内积液排除,改善黏膜黏液毯的清理作用。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刺激,避免接触烟雾等不良气体刺激呼吸道,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避免接触过敏原,饮食上应避免引发个体过敏的食物,如海鲜食品等;
感冒导致耳鸣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了解感冒导致耳鸣应该怎么办?之前,要清楚感冒导致耳鸣是怎么回事?
当中耳里原有的气体被完全吸收,最后呈现负压状态,鼓膜被吸引而向内陷。由于负压关系,中耳内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发中耳积液,于是患者感到耳朵像灌了水一样听不见声音,从而导致耳鸣。
感冒导致耳鸣应该怎么办?感冒引起鼻腔粘膜阻塞,从而引起咽骨管的异常,耳朵才有耳鸣。耳鸣的根源还是感冒引起鼻腔的肿大,所以你要使你的鼻子先通气,然后自然就没有耳鸣了。
感冒导致耳鸣应该怎么办?应保持心情愉快,转移注意力,耳鸣或可减轻。之元堂氢洱茶清肝利胆,通窍止鸣,疗效颇佳。建议你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忌饮浓茶,忌食或少食动物油,肥肉以及煎炸食品。
此外,感冒导致耳鸣应该怎么办?不仅要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个人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并且参加适当的运动,合理调节身心,不过过度疲劳,一些电子产品也要远离,这样可以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
常见于增殖体(腺样体)肥大和先天性或后天性咽鼓管功能不全,比如腭裂等。鼻腔内有肿瘤也是导致中耳炎的因素,比如鼻咽癌会压迫咽鼓管咽口,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侵及咽鼓管,引起咽鼓管黏膜肿胀,造成咽鼓管阻塞。
肥鸡上升、下降过快,中耳内气压不能及时平衡,而中耳内的气压则相对的变为负压时,可能引起中耳积液导致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