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常见6大心理调节策略
宝宝常见6大心理调节策略
①他生气地拍桌子或者踢椅子。
②他反问妈妈:“我饿了,为什么不让我吃?”
③他乖乖地坐在那里,什么事情也不做,什么话也不说。
④他开始翻妈妈的手提包,看看里面有没有好玩的东西。
⑤他盯着桌上的饭菜,禁不住吸吮手指。
⑥“妈妈说如果今天听话,明天就带我去游乐场。”他想了想,就自己出去玩了。
⑦他问妈妈要钱,自己到外面买了一个冰淇淋吃起来。
或许,宝宝还有其他表现,但是归结起来,都属于不同类型的心理调节策略。在人的一生中,会面临大大小小很多挑战,其中一个经常性的挑战,就是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不同的人经常采取不同的调节策略,而不同的调节策略不但导致不同的调节后果,还会影响宝宝行为习惯以及性格、人格特点的形成。
根据心理调节策略的性质,可以将之分为积极策略和消极策略。积极策略可以帮助宝宝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办法适应当前的新环境,从而改善自己的心理和人际关系。而消极策略则助长宝宝的不良反应,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也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发育。因此,家长要关注宝宝的心理调节策略,引导宝宝向积极方向努力,减少和避免消极心理状况不断升级。
宝宝常见6大心理调节策略
1.发泄 这是宝宝使家长比较尴尬和为难的极端方式,他会采取一些攻击性、伤害性、破坏性的情绪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宣泄自己的愤怒。除了①所表现的捣乱和破坏之外,其他还有尖叫、哭闹、摔打、骂人等消极行为。
2.被动应付 宝宝不主动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来调节面临的矛盾,而是被动地承受,什么也不想、不说和不做,只是发呆。如③。
3.自我慰藉 宝宝会做一些无意义的重复动作来排解心中的焦虑,如⑤,或者说一些假想的话来歪曲现实以达到安慰自己的目的,如“这些饭菜不好吃”,这是类似“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酸葡萄效应)的调节策略。
4.主动解决 指宝宝积极主动地针对问题和困难采取相应的行为,尽可能地帮助自己减轻压力,摆脱困境。除了②所表示的要求妈妈给出解释以外,还有口头反对、提出疑问、摆出条件、寻求合作、自己尝试(如⑦)等行为。
5.替代活动 指宝宝自己想办法转移注意力,采取一些分心行为,以忽略自己的需求。除了如④所表示的主动寻找玩具以外,宝宝还会有主动找别人话说、自己唱歌跳舞等行为。
6.重新思考 指宝宝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对事物的价值重新做出判断和选择,最终调节心理平衡,如⑥,宝宝“想了想”妈妈的话,在暂时的“小痛苦”(现在饿一会儿)和明天的“大快乐”(去游乐场)之间进行权衡,最后判断后者更有价值,经过重新思考,他愉快地调节了自己的心理平衡。
6大心理调节策略的不同影响
在上述6大心理调节策略中,1和2属于消极策略,3属于中性策略,4、5和6属于积极策略。年龄大小相仿的宝宝在面临同一情境时,有时会采取差别很大的调节策略,这不但导致调节后果的差异,而且反映了宝宝思维水平的高低、思维方式的优劣,一旦形成思维习惯,将会影响宝宝的性格、人格以及修养、心理健康发展状况。
“发泄”
容易导致宝宝出现攻击和破坏等问题行为,养成抱怨、报复等不良心理倾向与行为习惯。虽然如此,有些年轻父母还是对此存在认识误区。他们认为发泄有助于释放消极情绪、排解心理压力。事实上,宝宝在释放和排解过程中是很不愉快的,他的情绪亢奋、行为过激,甚至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破坏和谐的人际氛围,之后还容易形成错误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出现的问题都是由外在因素造成的”。但是,宝宝又不是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来调节心理,而是把外在环境变得更加混乱,通过两厢俱败扯平心理矛盾。显而易见,与其他几种心理调节策略相比,这种方式是消极的、不足取的,妈妈应该引导宝宝学习积极的调节策略,否则宝宝在心理调节能力上就落后于同龄伙伴了。
“被动应付”
这类宝宝的行为虽然不像“发泄”那样令人难堪,可能还显得比较听话,但是,宝宝比较被动,不善于动脑筋,遇到问题就发呆,属于不喜欢一直努力的消极策略,将影响宝宝形成主动意识、创新精神和进取人格。虽然如此,有些家长容易忽视“被动应付”的宝宝,因为他比较安静和乖巧,显得息事宁人,所以家长常常意识不到这样的宝宝还需要进一步积极引导。
“自我慰藉”
这是宝宝用逃避现实的方式来调节平衡的自我安慰行为,幼小儿童在遇到矛盾和困难的时候,很容易就使用这个策略,以暂时收到自我保护的效果。但是,如果宝宝对此依赖过多,就会养成幼稚、退缩、逃避的心理与习惯,不利于提高宝宝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勇敢面对现实的能力。所以,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家长应该引导宝宝不断减少使用这一策略。
“主动解决”
这是宝宝正确面对现实、认真分析问题、自主尝试办法的积极策略,它是人一生都在发展和提高的能力。经研究发现,儿童从1岁就会出现这种策略与能力,并随着运动、语言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但是,因为宝宝的经验有限,所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强,所以,他的主动解决策略有时不正确、有时不成功,这都需要家长的启发和帮助。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家长忽略了宝宝的这种主动性,把其不正确和不成功的策略归为反叛、多动、固执和捣乱,因此采取否定、压制或者包办代替的管教方式,这无疑将阻碍宝宝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替代活动”
这是宝宝调节自己需求的积极策略,当宝宝的“主动解决”策略出现不利情形时,他就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对自己比较有意义的其他行为,来暂时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求得心理平衡。与倾向于逆来顺受的“被动应付”不同,也与倾向于逃避和歪曲现实的“自我慰藉”不同,宝宝选择“替代活动”的态度还是积极的,而选择的行为也是相对能吸引自己、并从中得到快乐的。因此,“替代活动”是培养宝宝心理调节能力的常用策略,有时宝宝能自己找到“替代活动”,有时需要家长的启发、提示、支持和帮助。
“重新思考”
这是宝宝对事物的意义再次进行评估,在家长的引导下,他善于从多个角度看待同一事物,形成态度一变、行为就变的积极调节方式。它与酸葡萄效应的“自我慰藉”不同,它并不回避和歪曲现实事物,而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大利益与小利益之间的关系中进行重新思考和判断,最终做出心甘情愿的理性选择。很多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善用此策引导宝宝,培养宝宝遇到矛盾就换个角度思考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宝宝就主动掌握并善于使用这种积极的调节策略。
如何正确对待宝宝的撒谎行为
策略一:正确对待宝宝的撒谎行为
撒谎的过程其实就是宝宝想像与创作的过程,它对培养宝宝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宝宝像露露一样撒谎时,妈妈千万不要训斥他:“露露,瞎说什么呢?你哪儿有芭比娃娃?”聪明的妈妈会说:“宝宝,你没有这样的芭比娃娃,但是你确实很希望有一个这样的芭比娃娃,对吧?你的想像力真丰富!你再想想,你想要的芭比娃娃还能做些什么?我们来编一个芭比娃娃的故事好不好?”如果妈妈策略指出宝宝的问题,同时宽容对待宝宝的幻想性撒谎行为,并对他们的幻想性撒谎行为进行诱导,宝宝就会在诱导下摆脱错误的撒谎行为,并大胆地想像与创作。如果发现宝宝有幻想性撒谎行为,妈妈千万不要因宝宝撒谎而训斥他们。要知道,这样的处理方式极有可能扼杀一个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策略二:给宝宝创造更多的幻想性“撒谎”机会
比如,宝宝对妈妈做饭的事十分好奇,那么妈妈在跟宝宝玩耍时可以来一次幻想性“撒谎”竞赛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宝宝的想像力,挖掘他们的语言智能。妈妈一边假装做各种洗菜切菜的动作,一边对着宝宝唠叨:“现在我要给宝宝做饭了,我把茄子洗干净,咚咚咚咚切成丝,给宝宝做个鱼香茄子煲……好了,鱼香茄子煲做好了,现在该宝宝给妈妈做好吃的了”。于是,宝宝会在妈妈的诱导下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妈妈或家里其他人做出很多的“美味佳肴”来。
策略三:让责罚变得更策略些
当宝宝做错事,为逃避责罚而撒谎的时候,妈妈不要如临大敌般地对待他们。这样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不见得能立竿见影地改变宝宝的撒谎行为,相反还可能让宝宝更加依赖撒谎来逃避责罚。聪明的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这次错误做点别的文章,既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又不失时机地利用撒谎行为开发宝宝的智力。比如,妈妈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宝宝的错误,温和地提醒宝宝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给他们提出要求: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弥补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免于惩罚,比如编一个自己想像的故事等。
策略四:给宝宝一次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
如果宝宝发生行为性撒谎,妈妈一定要相信宝宝会改正错误,并可给宝宝提供一个设想补救方案并实施方案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宝宝自省,同时也可通过给予宝宝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比如,宝宝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妈妈可以让宝宝自己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聪明的宝宝可能会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还给人家并道歉;把玩具还给人家的同时,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人家玩;把玩具先还给人家,然后再与人家商量,说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一会儿等。如果宝宝想不出方案,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提示:“菲菲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她会很难过啊,你怎么办她才不会难过呢?”
科学论坛:爱说谎的宝宝更富于创造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般,宝宝从3岁开始就会说谎,到小学二、三年级时,谎言最多也最严重。
但说谎是每个宝宝的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站在宝宝智能发展的角度来看,宝宝动辄说谎妈妈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心理学证实:说谎者必须具备将自己未曾体验的事,说得像确有其事的能力,这表示他们具有将语言与行为分离的能力。也就是说,善于编造谎言的宝宝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心理学研究证实:会说谎的宝宝比不会说谎的宝宝创造力高得多。
因此,如果听到宝宝说谎妈妈千万不要大声斥责,这样的态度可能会剥夺宝宝创造和思考的机会,对宝宝的智力开发与心理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妈妈惟一需要做的就是采取适当的方式正确地引导宝宝,让宝宝的撒谎行为拐个弯,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宝宝饮食的小策略
1、幼儿的饮食要注意酸碱平衡食物分酸性和碱性两类。鱼肉禽蛋米面为酸性。蔬菜,水果,豆类及制品为碱性。人体内存在自动调节酸碱平衡系统,只要饮食多样化,吃五谷杂粮,就能保持酸碱平衡。
2、馒头的营养面包色香味都比较好。但是由于面包是用烘炉烤出来,烤会使面粉中赖氨酸在高温中发生分解。而蒸馒头则无此弊。同时馒头的蛋白质含量比面包要高。所以从营养价值来看,吃馒头比吃烤面包好。
3、鲜鱼与豆腐合吃可使幼儿对钙的吸收率提高鱼最好和豆腐一起炖着吃。鱼体内含丰富维生素D,豆腐则含有较多的钙。如果单吃豆腐,钙不能充分吸收,若与鱼一起食用,鱼体内丰富维生素D可使人体对钙的吸收提高二十倍。
4、不要让幼儿喝过多饮料的习惯可乐里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兴奋,是幼儿多动症病因之一;汽水降低幼儿胃液消化力杀菌力,影响正常食欲。
5、饭前喝汤好幼儿饭前喝少量的汤好比运动前的活动,能使消化器官活动起来。这样刺激消化腺分泌足量的消化液,而且幼儿进食后也会感到舒服。
溺爱易养出5类问题宝贝
1.自私自利
成因:宝宝长期得到特殊待遇。如糕点、水果等美食都只留给宝宝吃,让宝宝处处在家高人一等。
表现:宝宝认为好的东面理应属于他,独占玩具,独吃好东西,不许别人碰。
应对策略:多引导宝宝与大家一起分享各种物品,经常给宝宝讲“孔融让梨”之类的教育故事,不要迁就宝宝过度的欲望,坚决拒绝他的无理要求,久而久之,宝宝会慢慢改正的。
2.胆小怕事
成因:妈妈给宝宝下的禁令太多,如怕宝宝出事,不许他独自到外面玩,不许摸这个,不许碰那个。宝宝稍有不适就表现得惊慌失措,使本来不怕的宝宝被宠着哭起来。
表现:宝宝遇事不敢思考,任何一点惊吓就会哭闹。
应对策略:宝宝胆小,所以不能嘲笑他,要千方百计消除他的恐惧。对于平时生活中的细节要特别关心,化解宝宝对事物的恐惧感。有意识地让宝宝接触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蟹、狗、鸡等,第一次妈妈一定要在身边。妈妈不要对宝宝的一点小意外表现得过度惊吓,应以平常心态对待。
3.性格孤僻
成因:宝宝与外界接触少,家中又没有小伙伴可以玩,只能跟玩具、电视玩。
表现:不合群,性格孤僻。
应对策略:有意识地为宝宝寻找同龄的小玩伴,与小朋友一起听故事、做游戏,这样,宝宝就会渐渐地合群和开朗。
4.称王称霸
形成原因:家长的过度迁就,宝宝只要哭闹,就会满足他们的需要。
表现:宝宝想做的事情,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蛮横粗野,不讲道理。
应对策略:对于宝宝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告诉宝宝原因,如果宝宝耍脾气,妈妈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不予理睬,慢慢宝宝就会懂得其中的道理。
5.偏食挑食
成因:妈妈爱子心切,只根据宝宝的爱好,给他做他喜欢吃的。
表现:宝宝挑食偏食,不爱吃蔬菜或鱼、肉,营养不均衡,经常感冒发热,体弱多病。
应对策略:妈妈合理地给宝宝搭配饮食,尽量做能够吸引宝宝的食物,如把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变着花样做给他吃。
孩子三岁前父母学做四件事
策略1:及时关注。
【宝宝年龄】新生儿。
【理由】孩子都希望从父母身上得到认可,再小也是如此。宝宝哭的目的,不完全是因为饿了或者尿湿了,吸引父母注意也是重要的因素。
【方法】
一旦小宝宝开始大哭,父母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关注,排除不舒服的可能后,要正视他的眼睛,抚摸并冲他微笑。
策略2:制订作息表。
【宝宝年龄】3—6个月。
【理由】哄宝宝入睡和给小家伙洗脸洗屁股,通常是件挺费劲的事。如果从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就会简单得多。有规律的生活会给孩子安全感。
【方法】给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时,父母自己应该完全能够坚持,比如每晚7点准时上床睡觉,睡前一定要洗脸等。
策略3:转移视线。
【宝宝年龄】6—24个月。
【理由】当孩子开始学着到处爬和到处抓东西的时候,父母们口中的“不要”便会多起来。宝宝的行为可能会令人烦恼,但小家伙只是表现出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而已。
【方法】如果发现宝宝抓台灯,可以喊他的名字,然后做鬼脸或者发出滑稽的声音,转移其注意力,而不要一味禁止他的行为。
策略4:多解释
【宝宝年龄】1—3岁。
【理由】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掌握“对”与“错”的区别。这时给孩子指令时必须说出“原因”,让他理解为什么这种行为比那种行为更好。
【方法】不要总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而应该告诉他该怎么做。比如,当孩子开始在墙上涂鸦的时候,父母不应该情绪失控并大声吼叫“不要!”。而是应该解释画画很好,但不应该在墙壁上画,并给他拿来一张白纸。
秋季宝宝饮食调整的两大策略
1.多吃些滋阴润燥的蔬菜食物
秋季应多吃滋阴润燥的蔬菜食物,尤其对那些易上火的宝宝更是如此。可以选用以下食物:
银耳具有补胃、润肺生津、提神、益气和健脑等功效。秋季午后小睡醒来,喝上一碗温热的冰糖银耳莲子汤,相信是不错的选择。
芝麻具有养阴润燥、补肾益脑和止咳平喘之功效。将芝麻炒熟,清晨给宝宝吃一小勺,据说长此以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莲藕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最多。无论清炒还是炖汤,都是饭桌上老少皆宜的菜品。
菠菜能滋阴润燥、养血止血和通利肠胃。秋季干燥,很多宝宝又不爱喝水,难免会便秘。菠菜可以清理肠胃,疏通宿毒,是解决宝宝便秘的好帮手。
豆浆,能补虚润燥、清肺化痰和利尿。但是对小宝宝还是慎食,以免造成过敏。另外也可以加入各种粗粮,制作成五谷豆浆,相信效果、口味会更好。
蜂蜜,是营养佳品,能供给热量,补充体液,营养全身。苹果蜂蜜水是不错的饮品,可以给宝宝补充需要的营养元素。
橄榄,有开胃消滞、解腥止痢、消炎退肿之功效。秋天气候干燥,食之有生津、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功效。把橄榄作为小零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2.多吃不同的瓜果,尤以酸味水果为宜
秋天为防肺气太盛而伤肝,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韭、薤、椒等食物。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对增强肝脏功能有益,以下几种是很好的选择。
苹果,有生津、润肺、开胃、醒酒等功效,还有止泻、通便的作用。苹果性平,俗话说“天天吃一个,医生远离我”。
石榴,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的功效。石榴果实含鞣质、糖类、苹果酸、柠檬酸、蛋白质、维生素C等。其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1―2倍,而脂肪、蛋白质含量较少。但是小宝宝最好不要吃,一方面是因为石榴果实较小,内有小核,一不小心可能会咔住孩子。另一方面石榴虽然好吃,但多吃会上火,所以不是多多易善。
葡萄,有生津止渴、开胃消食的功效。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和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但是由于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最好不要给宝宝过量食用,以免对孩子的牙齿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芒果,有益胃、解渴、利尿功效。芒果含有丰富的糖类及维生素,尤其维生素A的含量居水果之首,有明目的作用。但是芒果性带湿毒,对那些有皮肤病或者爱起湿疹的宝宝要慎用。
杨桃,生津止渴,但多食伤胃。
山楂,有消积化食、活血化痰等功效。秋季天气凉爽,孩子一般食欲都会比较旺盛,饮食易过量,容易积食。所以应常备山楂等具有消食助消化的食品。
梨具有润肺、消痰、止咳、降火和清心等功效。
甘蔗具有滋阴润燥、和胃、止呕和清热解毒的作用。将甘蔗切成小段给大点的宝宝,相信孩子一定会喜欢那股甘甜的滋味。
秋季,宝宝体重迅速增加,加强营养有助于孩子成长和防病。秋季给孩子多摄入以优质蛋白质为主的食物能增强抵抗力,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可弥补夏季量出汗造成的损耗,适当补充含热量高的食物增加热量抵御寒冷。
夏日宝宝防晒策略
注意宝宝户外活动的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不满6月龄的婴儿不要在太阳下直晒。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和成年),需要穿着适当衣物,使用防晒产品,并选择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之后户外活动,避免紫外线最为强烈的时段外出。活动时在有树荫或阴凉的地方,避免接受日光直射。就算要接受阳光直射,也不要超过45分钟哦。
为宝宝准备好防晒用品
穿防晒衫
衣物是防御日晒的第一道防线,但轻薄的白色T恤的防晒指数(SPF)大约只有7,厚一些的深色外衣才可能提供SPF15以上的保护。
因为白色对阳光的阻挡作用是最弱的。而且,当白色衣物湿了的话基本就没有任何保护的作用了。相反,亮色或者深色衣服(包括袜子),例如红、蓝、绿和黄色等的防晒效果是比较好的。尤其是红色,是所有颜色中最防晒的。所以,质地好、透气、宽松的红色棉质长袖薄衫裤,是每个宝宝夏天必备的防晒衣物。
遮阳伞、戴遮阳帽
这样防晒方式,可以直接有效地减少日晒对宝贝皮肤的伤害,又不会加重皮肤的负担,防晒效果也是不错的。当然不要忘记随身带一瓶水,及时给宝贝补充水分啦!
涂宝宝防晒霜
和成人相比,幼儿皮肤处于很薄的状态,保持肌肤滋润的皮脂膜也很少,因此所谓的“屏障功能”还未成熟,很难抵御外界的刺激。他们需要更充足的防晒保护措施,这就需要涂宝宝防晒霜了。
但是,这不代表所有婴儿都能够涂抹防晒霜。半岁以下的小婴儿不建议使用防晒霜。因为他们年龄太小,皮肤稚嫩。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呆在树阴下、遮阳伞下或者带蓬的小推车里。
而6个月以上的宝宝则可以使用防晒品啦。
初生儿拉肚子的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 1.无需使用抗生素或输液,只需多喝补液盐,补充流失掉的糖盐水分;2.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3.为避免肠道损伤,必要时可以服用肠道粘膜保护剂等药物。预防措施: 建议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保证饮食卫生和用餐卫生。夏季腹泻如何护理? 脱水、腹痛,营养不良,短期可能引起并发症,长期可能引发心肌炎。持续时间不一定。应对策略:
1.饮食应保证清淡、易于宝宝消化;2.注意宝宝屁股卫生;3.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预防措施: 不要吃过多西瓜;不宜吃得太饱。秋季腹泻如何护理? 大便稀释色浅,每天最多可达到10次左右;同时可能伴有咳嗽、发烧、呕吐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心肌炎等。持续时间约1周。应对策略: 1.正确吃药,多补充水分,选择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食物;2.严重者应及时就医。预防措施: 调理饮食:缩短喂食时间;坚决不滥用抗生素;注意保暖,以免肚子受凉;讲究卫生,及时清洗宝宝日常用品,注意宝宝个人卫生。冬季腹泻如何护理? 大便稀释,无腥臭味;宝宝哭闹烦躁。持续时间约1周左右。应对策略: 1.及时补充水分,推荐米汤、口服补液盐;2.多吃易消化食物; 3.宝宝物品要及时换洗,必要时应消毒处理;4.排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宝宝屁股,以免感染。预防措施: 秋冬腹泻可能引起传染,所以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或是已经生病的宝宝先不要去幼儿园,应在家休息;注意吃饭卫生,饭前便后应洗手;合理使用抗生素。
孩子3岁前父母应做的4件事
策略1:及时关注
【宝宝年龄】新生儿
【理由】孩子都希望从父母身上得到认可,再小也是如此。宝宝哭的目的,不完全是因为饿了或者尿湿了,吸引父母注意也是重要的因素。
【方法】一旦小宝宝开始大哭,父母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关注,排除不舒服的可能后,要正视他的眼睛,抚摸并冲他微笑。
策略2:制订作息表
【宝宝年龄】3—6个月
【理由】哄宝宝入睡和给小家伙洗脸洗屁股,通常是件挺费劲的事。如果从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就会简单得多。有规律的生活会给孩子安全感。
【方法】给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时,父母自己应该完全能够坚持,比如每晚7点准时上床睡觉,睡前一定要洗脸等。
策略3:转移视线
【宝宝年龄】6—24个月
【理由】当孩子开始学着到处爬和到处抓东西的时候,父母们口中的“不要”便会多起来。宝宝的行为可能会令人烦恼,但小家伙只是表现出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而已。
【方法】如果发现宝宝抓台灯,可以喊他的名字,然后做鬼脸或者发出滑稽的声音,转移其注意力,而不要一味禁止他的行为。
策略4:多解释
【宝宝年龄】1—3岁
【理由】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掌握“对”与“错”的区别。这时给孩子指令时必须说出“原因”,让他理解为什么这种行为比那种行为更好。
【方法】不要总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而应该告诉他该怎么做。比如,当孩子开始在墙上涂鸦的时候,父母不应该情绪失控并大声吼叫“不要!”。而是应该解释画画很好,但不应该在墙壁上画,并给他拿来一张白纸。
什么原因导致宝宝睡觉磨牙
宝宝睡觉磨牙极其常见,有人说不需要太在意,有的人却认为是疾病导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晚上睡觉磨牙,如何预防宝宝磨牙,看专家怎么说。
宝宝睡觉磨牙原因一、肠道寄生虫肚子里有蛔虫。
蛔虫寄生在孩子的小肠内,不仅掠夺营养物质,还会刺激肠壁,分泌毒素,引起消化不良。孩子的肚子经常隐隐作痛,就会造成失眠、烦躁和夜间磨牙。
另外,蛲虫也会引起磨牙。蛲虫平时寄生在人体的大肠内,孩子入睡以后,蛲虫会悄悄地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瘙痒,使孩子睡得不安稳,出现磨牙。
应对策略:给孩子驱虫。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宝宝睡觉磨牙原因二、晚餐吃得过饱
晚餐吃得过饱,或者临睡前加餐,不仅影响营养素吸收,而且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因为入睡时,胃肠道里还积存着大量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整个消化系统就不得不“加夜班”,连续工作,甚至连咀嚼肌也被动员起来,不由自主地收缩,引起磨牙。
应对策略:不要在临睡前让孩子吃得过饱,吃饱后稍微待上一会儿再让孩子上床睡觉。
宝宝睡觉磨牙原因三、缺乏维生素D
患有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夜间磨牙。
应对策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钙片,平时多晒太阳,夜间磨牙情况会逐渐减少。
宝宝睡觉磨牙原因四、精神因素
有少数孩子平时并不磨牙,但如果临睡前听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或刚看完恐怖、紧张的电视或动画片后,由于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也会出现夜间磨牙。另一个原因是压力大,如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害怕班里的某个小朋友、与父母或者家人争吵等,都会令孩子的精神紧张,导致孩子晚上睡觉磨牙。此外,一些过度活跃的孩子也会发生夜间磨牙。
应对策略:睡前不要让孩子看那些过于刺激的电视。经常和老师、孩子沟通,如果孩子有心结,及时帮他解决,解除他的心理压力。
宝宝睡觉磨牙原因五、牙齿排列不齐
咀嚼肌用力过大或长期用一侧牙咀嚼,以及牙齿咬合关系不好,发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也会引起夜间磨牙。而且,牙齿排列不整齐的孩子,他的咀嚼肌的位置也往往不正常,晚上睡眠时,咀嚼肌常常会无意识地收缩,引起磨牙。
应对策略:定期带孩子去看牙科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牙齿矫正和治疗。
宝宝睡觉磨牙原因六、睡眠姿势不好
如果孩子睡觉时头经常偏向一侧,会造成咀嚼肌不协调,使受压的一侧咀嚼肌发生异常收缩,因而出现磨牙。孩子晚上蒙着头睡觉,由于二氧化碳过度积聚,氧气供应不足,也会引起磨牙。
应对策略:如果发现孩子睡姿不好,帮助他及时调整。平时不要让孩子养成蒙头睡觉的习惯。
1-3岁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1-2岁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调教策略1:微笑也是一种礼貌
礼貌教育越早越好,微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宝宝还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爸爸妈妈最好经常逗宝宝“笑一笑”,鼓励他多在家人面前、在熟人面前笑,让宝宝知道微笑是向人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喜欢笑。
调教策略2:说话要说文明话
开口学说话,是宝宝学习礼貌的一个好时机。父母反复告诉小宝宝: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或礼物时,应该说“谢谢”;需要或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先对人家说“请”;做错事情、惹了麻烦或影响了别人,应该说:“对不起”……如此,宝宝就能在学说话的第一时间内,接受礼貌语言,且印象深刻,能避免走弯路。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爱。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怎么调教呢?
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2-3岁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调教策略1:让宝宝“爱”上打招呼
带宝宝外出,见到认识的人,教会宝宝说“叔叔好或阿姨好”,除了对方赞美宝宝之外,爸爸妈妈也要及时附和,肯定宝宝“有礼貌、真乖”;这个积极的回应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然后继续督促宝宝这样做。有了被夸奖这个美好的感觉激励着,久而久之,宝宝见了熟人就会自觉地打招呼了。如果宝宝对陌生人也主动问好,父母一定要夸他做得好,是个受人欢迎的孩子。当然,每次进家门,要和家人打招呼;出门之前要说“再见”。
调教策略2:听,有人在说话
在家人讲话或爸爸妈妈和客人谈话时,宝宝经常会有话要说。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不能大声喧哗、也不能中间插嘴;平时和大人说话,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不可随意走开。如确实有事,可先拉拉大人的衣服,或以目光示意;得到允许后小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懂得,这样做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以尊重为前提,凡事会更顺利。
调教策略3:做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家里有客人来,父母不妨利用这个机会训练孩子讲礼貌。比如,在客人进门的时候,教宝宝舞着小手说“欢迎”、甜甜地问声好;稍大一点的宝宝,妈妈不如放手让他摆糖果、拿饮料;如果有小朋友来,提醒宝宝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图画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不和小朋友争吵。另外,也不要借着小客人在,提一些额外的要求,或无理取闹。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爱。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怎么调教呢?
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宝宝礼貌教育之父母守则
◎给宝宝一个“范本”
要求宝宝做到的事情,父母一定提前做到,并给孩子一个好的“模板”。
◎提供“实习”的机会
学习讲礼貌也是个反复实践的过程,父母应多给宝宝创造练习的机会。
◎避免“硬碰硬”
有的宝宝个性比较强或相对内向,不愿意和人打招呼,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很可能适得其反;不如暂时放弃,并以自己的言行给宝宝做个表率。因为,父母“做的”比“说的”更能使宝宝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老人心理障碍表现及调节策略
衰老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精力大不如前,有些老年人在自我意识上会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衰老感。这时如能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力所能及地干些家务事,如球赛、书法、买菜、扫地、照顾孙辈等。这样,不仅增加了精神寄托,更重要的是减轻了他们自我衰老的感觉。
绝望感:进入老年,生理变化加大,如听力减退,视力变差,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听不清说话,常常感到难堪。若再遇上子女不孝,家人厌弃等情况,过分伤心、愤怒,就很容易造成精神抑郁或失常,特别是在患病时遇到这种情况,就更容易产生绝望感。此时,晚辈者要尽力给予他们精神和生活上的体贴、安慰,以让老人欢度晚年。
老人心理障碍表现及调节策略
急躁感:他们凭多年的社会经验和见识,有一种自我尊大的意识,总以主人自居,处处让儿女听从自己,掌握的经济权迟迟不肯松手,一遇到不顺心或子女生活琐事,就会急躁。其实,老人应加强自身控制力,克制烦恼,心胸豁达,把家务事放手交给青年人;子女要尊重和孝敬老人,遇事要耐心说服,非原则的琐事要宽容大度,忍让为先,以求家庭关系融洽和睦。
寂寞感:步入老年,往往会遇到些自己意外的事情,如丧偶、病重、亲朋好友的生离死别,子女远离而独居生活等,会造成心理上的寂寞。做晚辈的要从生活上体贴、照顾,从感情上给予一定的安慰和补偿。即使丧偶者再婚,后辈也应理解和正确处理。
绝望感:进入老年,生理变化加大,如听力减退,视力变差,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听不清说话,常常感到难堪。若再遇上子女不孝,家人厌弃等情况,过分伤心、愤怒,就很容易造成精神抑郁或失常,特别是在患病时遇到这种情况,就更容易产生绝望感。此时,晚辈者要尽力给予他们精神和生活上的体贴、安慰,以让老人欢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