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 月经不调灸疗法则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 月经不调灸疗法则

灸疗法适用于虚寒者月经不调,虚者益气养血,补肾调经;寒者温经散寒,调理冲任。

如何艾灸调理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艾灸穴位选择

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气海: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即肚脐与关元连线中点。

脾俞: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血海:膝关节髌骨内上方2寸。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旁开1中指宽。

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后缘。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月经先期又称“经早”,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甚至每月两次,如仅超前3-5天,或偶尔朝前1次,无其他明显症状,不作病论;若经行先期,量多色紫,质稠而粘,并伴随面红心烦,舌红口感,尿黄便结,为实热;量少色红,五心烦热为虚热;量或多或少,色紫有块,胸胁乳房胀痛,则为肝郁;量多色淡,经致清稀,神疲肢软,心悸气短,为气虚。

艾灸疗法:灸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加减:气虚者加灸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隐白穴,于俯卧位加灸心俞,脾俞穴;肝俞者,与仰卧位加灸期门,内关,地机,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次髎穴。

艾灸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月经后期指月经延后7日以上,甚至40-50天一次,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若经行后期,量少色黯,小腹冷痛,喜暖畏寒,面白肢冷,苔薄白,脉沉紧,为血分实寒,若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绵绵作痛,腰酸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为血分虚寒,若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头晕眼花或心慌失眠,面色恍白,舌淡苔少,脉虚细,为血虚。若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小腹胀痛,胸胁乳房发胀,脉玄涩,为气滞。

艾灸疗法:灸气海,关元,子宫,气穴,血海,三阴交穴。

加减:血分实寒者,与仰卧位加灸天枢,归来穴,于俯卧位加灸次髎穴;血分虚寒者,于仰卧位加灸神阙,地机,太溪穴,于俯卧位加灸明目穴,灸法同时;血虚者,于仰卧位加灸神门,足三里穴,与俯卧位加灸心俞,脾俞;气滞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四满,中极,蠡沟穴。

艾灸功效:疏肝解郁,益气活血。

月经先后无定期指的是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其中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暗,经行不畅或有血块,胸胁,乳房,小腹胀痛,精神郁闷,喜叹息者为肝郁;量少色淡,精神不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多为肾虚。

艾灸疗法:灸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加减:肾虚者,于仰卧位加灸太溪,水泉穴,于俯卧位加灸命门,肾俞穴;肝郁者,与仰卧位加灸期门,蠡沟,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穴。

艾灸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益气活血。

月经不调艾灸哪些穴位月经不调灸哪里 气郁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取穴: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命门: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太冲: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方法:关元、命门、可以用多眼艾灸盒施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肩井和太冲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

艾灸时间:关元、命门各20分钟、肩井、太冲各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

月经不调艾灸什么穴位 血寒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选穴: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八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三阴交:位于在足内踝上3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

艾灸时间: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施灸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或者直接使用艾灸罐艾灸三阴交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 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调理气血。

血海穴的位置: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边缘往端上2寸(3横指宽)、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

作用功效:养血润燥。

肾俞穴的位置: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取俯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皮肤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分钟。

作用功效:调和气血。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呢

1.耳针

[取穴] 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脾。

[操作] 毫针刺,每次取2~4穴,捻转法中等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也可锨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一次。

2.皮肤针

[取穴] 取脊柱两侧、下腹部、带脉区、小腿内侧、关元及阳性物反应处。

[操作] 中等刺激强度叩击,每日一次,7日一疗程,每一疗程间隔3~5日,经期暂停。

3.穴位注射

[取穴] 脾俞、肾俞、三阴交、血海、肝肾、足三里、关元。

[操作] 用5%当归液或10%丹参液,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适宜技术

神阙穴微波辐射法治肾阳虚月经不调技术。

[取穴] 神阙。

[操作] 患者取平卧或坐位,暴露脐部,患者自己手持理疗辐射器垂直距离神阙穴1~2厘米。按理疗启动键,根据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调节治疗功率,直到病人感觉最舒适为止。每次治疗时间15分钟,每日一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月经不调艾灸哪些穴位月经不调灸哪里 肾虚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选穴:

八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归来: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三阴交:位于在足内踝上3寸。

方法: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多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

艾灸时间: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女人必看 月经不调怎么调理好

女性的健康是不能忽视了,很多时候,都要好好的调理的。大多数的月经不调常常表现为每个的生理期都不稳定,或者月经量时多时少。月经不调很经常出现,因为很容易被女性朋友们忽略。严重的月经不调没有及时治疗,对女性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的。因此,女人们要及时调理月经不调。那么女人月经不调怎么调理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个月经不调的调理方法。

1、中药治疗

目前很多女性月经不调都会选择中医,因为中医较为注重内调养,而且中药的副作用较小,对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很显著。

一般月经不调都是因为内分泌失调导致,这样选择中医就更是很好的选择,不过喝中药的时间较长,需要慢慢调养,希望月经不调的朋友们可以坚持下去。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女性在日常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到生理期,假如是因为生活习惯而导致的月经不调,这样就较为好办,只要马上改正那么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了。

首先在生理期间不能吃辛辣等重口味的食物,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碰凉水,更不能用凉水洗头。还有必须要对阴道进行清洗,常换卫生巾,以免细菌滋生。慢慢改变,这样月经不调的现象也会慢慢消失。

3、保持乐观的心情

情绪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影响,往往精神警长、忧伤、气愤都会造成月经推迟。特别当迟迟不来月经的时候,女性的心情会更容易动怒、心烦,这时候不需要通过药物治疗。

往往只需要女性本身,好好调节自己的心情,经期慢慢就会变得正常,所以说心情对月经不调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4、艾灸穴位

对于月经时间错后,量少清稀,并伴有眩晕、失眠、心慌,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症状的属于血虚型的月经不调。可以通过艾灸穴位的方法调理,那么月经不调灸哪里呢?推荐以下四个穴位:

(1)、子宫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2)、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3)、涌泉穴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4)、关元穴

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这几个穴位不仅对月经不调、经痛有很好的疗效,对于平常的保健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常用的方法可以用隔姜灸和温和灸,这样能更好缓解月经不调。

5、食疗调经

如何艾灸调理月经不调

灸疗法适用于虚寒者月经不调,虚者益气养血,补肾调经;寒者温经散寒,调理冲任。

月经不调艾灸穴位选择

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气海: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即肚脐与关元连线中点。

脾俞: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血海:膝关节髌骨内上方2寸。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旁开1中指宽。

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后缘。

穴位解析:关元,气海均为任脉要穴,位于下腹部丹田之处,主一身之元气,调冲任血脉,理胞宫气血;关元还与足三阴经交会,调理肝脾肾;气海为元气之海,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盛则足以统摄经血;脾俞,肾俞直接调补脾肾;血海属脾经,足三里属胃经,与气血的生化,运行密切相关,灸能益气养血,且对全身脏腑,经脉气血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三阴交是脾经第一要穴,有理脾调经之功,又为三阴交之会穴,兼调肝肾之气血,脾肝肾三经气血充盛,气机通畅,则冲任调达,月经复常。

中医教你调理内分泌

中医艾灸疗法调理内分泌系统,以取关元穴为主。关元穴为任脉上的主穴,主治泌尿、生殖器官的疾病,如遗尿、尿频,又如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等。

另外,艾灸关元穴的同时,艾灸肾俞、命门等穴,调理内分泌系统效果更佳。

艾灸疗法不仅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精力下降、肥胖(减肥)、消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因为这些问题都与内分泌的调节有关。

取穴:关元、肾俞、命门。

工具:艾条、三眼艾灸盒、四眼艾灸盒、四罐艾灸罐。

方法:将三眼或四眼艾灸盒、四罐艾灸罐绑在腰部和腹部,覆盖关元、肾俞、命门进行艾灸。

时间:灸关元,时间在30分钟左右;灸肾俞、命门,时间为15~20分钟。你可逐渐体会热度,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月经不调艾灸有用吗

有一定的作用。

艾灸对于月经不调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艾灸的时候可以选择艾灸三阴交穴位,其治疗月经不调的作用会更好一些。

但是月经不调艾灸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建议是在来月经的前一周开始进行艾灸,一个穴位艾灸5-10分钟为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月经不调艾灸都是有用的,若是进行艾灸之后,月经还是没有好转迹象的话,建议就医诊断。

月经不调灸哪里

艾灸穴位调理月经不调

对于月经时间错后,量少清稀,并伴有眩晕、失眠、心慌,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症状的属于血虚型的月经不调。艾灸治疗重点推荐以下四个穴位:

1、子宫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2、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3、涌泉穴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4、关元穴

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 月经不调穴位辨析

关元,气海均为任脉要穴,位于下腹部丹田之处,主一身之元气,调冲任血脉,理胞宫气血;关元还与足三阴经交会,调理肝脾肾;气海为元气之海,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盛则足以统摄经血;脾俞,肾俞直接调补脾肾;血海属脾经,足三里属胃经,与气血的生化,运行密切相关,灸能益气养血,且对全身脏腑,经脉气血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三阴交是脾经第一要穴,有理脾调经之功,又为三阴交之会穴,兼调肝肾之气血,脾肝肾三经气血充盛,气机通畅,则冲任调达,月经复常。

相关推荐

子宫肌瘤艾灸部位都有哪些

艾灸取穴: 1、阿是穴:瘤体体表左右2个穴位。阿是穴指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作为治疗的穴位。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 2、关元穴: 【标准定位】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 【主治疾病】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 艾灸 治疗 子宫肌瘤 穴位和方法(附彩色穴位) 3、气海穴 〖取穴方法〗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

月经不调可以艾灸哪个部位

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穴位 三阴交穴、血海穴、肾俞穴、涌泉穴、气海穴、归来穴、太溪穴、肝俞穴、脾俞穴 施灸方法 三阴交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或者直接使用艾灸艾灸三阴交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 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调理气血。 血海 血海穴的位置: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边

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1、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气郁型

如何采用艾灸治疗痛经

艾灸是古老的外治疗法之一,它的原理就是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调节脏腑功能活动,以达到延缓衰老、强身健体、减轻老化的作用。女性常见的痛经、月经失调等,也可以通过艾灸来达到防治目的。 艾灸治疗痛经,主要是针对女子器官无病变引起的痛经,艾灸前要先明确是什么导致痛经的,然后找准穴位,对症治疗 艾灸治疗痛经的方法,取中极穴(脐上一寸)和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在腹部取穴时可以采用仰卧姿势,用3毫米左右的姜片置于腹部穴位上,取少量艾绒放于姜片上,点燃后施灸,如果感觉温度过高可以稍移动一下位置,以免烫伤皮肤,而三阴交则

月经期间可以艾灸

月经期间可以艾灸艾灸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并且艾灸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艾灸可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并且艾灸也可以调理身体治疗痛经等病症。那么月经期间可以艾灸吗? 专家表示,月经期是否可以艾灸,这个取决于个人情况决定的: 1、经期有些人量比较大,那么艾灸可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如果此时艾灸,可以活血化瘀,并且导致经量更大。 2、如果经量比较少,那么经期可以艾灸的,正好趁着艾灸的时候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并且排出体内的一些瘀阻,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3、我们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肯定的说经期不

月经量少用艾灸有用吗

艾灸属于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艾灸是通过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月经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血虚、肾虚、血瘀、气滞与痰阻。而艾灸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所以月经量少是可以通过熏艾灸来治疗和缓解的。艾灸应该如何灸呢? 其实,跟中医辨证论治一样,艾灸也是要辨证用穴的。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

艾灸怎么治月经不调

1. 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艾灸治疗选穴: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可以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2. 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艾灸选穴: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

经期艾灸可以吗

经期艾灸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因人而异。 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有的人经期血量多,此时艾灸容易促进活血化瘀,导致经血更多;而如果经量何绍的人,经期可以靠艾灸加大经量,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 艾灸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 血虚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艾灸,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时关元穴,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穴各10分钟。 肾虚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

艾灸能影响月经吗

艾灸之后月经提早,能够是体内湿寒较重,艾灸之后艾叶的药效浸透到身段内,沿着经络游走,而寒湿状况比拟严峻,能够堵塞经络,影响气血的运行,以是原来正常的经期,能够变得不正常了,而一局部就会出现经量少或许提早的景象。人人都知道艾灸是一个慢性的进程,能够中医和西医无法改动的成绩,艾灸可以治疗的,遇到经期提早或许量变少,人人也不必担心的,这是艾灸在调理身段,在艾灸中会有这样的反馈也算正常的,正邪会停止比赛的,当正气缺乏,邪气胜出时会有反馈,以是渐渐调度。 假如遇到了这种状况,您可以做如下选择: 一、您继承艾灸,随着

痛经可以艾灸

经量多的人不能艾灸 有的人来月经期间经量比较多,艾灸主要是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这个情况下艾灸的话,会促进活血化瘀的功效,导致经血增加。 经量少的人适当艾灸 如果经量每次都比较少的话,经期的时候适当的艾灸可以借助其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效果来促使经量增加,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缓解痛经。 痛经艾灸哪个位置 子宫穴 子宫穴位于脐下4寸,旁开三寸除,艾灸该穴位,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崩漏,子宫内膜炎,腰痛等症,具有调经止带,理气和血,升提下陷的功效。 次髎穴 取俯卧位,在腰骶部两凹陷处连线上,自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