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的形态
三叉神经的形态
三叉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始于三叉神经运动核,其轴突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自脑桥腹侧面与小脑中脚移行处出脑,位于感觉根的前内侧,随下颌神经分布至咀嚼肌等。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结内,此结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前面。三叉神经结有假单极神经元组成,其中枢突聚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由脑桥腹侧面入脑后,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其周围突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和眼、鼻及口腔的粘膜。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三叉神经痛病因概要: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是:三叉神经痛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大类,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为颅内某些器质性疾病,包括小脑脑桥角区肿瘤、三叉神经根或三叉神经节部位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尚未明确,学说很多。其中主要有:周围病因学说、中枢病因学说。
三叉神经痛详细解析:
根据神经放射学检查结果,可将三义神经痛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大类。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为颅内某些器质性疾病,包括小脑脑桥角区肿瘤、三叉神经根或三叉神经节部位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目前还没有肯定的一致结论,实验室资料支持病因在中枢部,而多数临床资料支持病因在周围部。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蹦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学说很多。其中主要有:
(一)周围病因学说
认为病变在周围部,可能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使半月神经节或感觉根受压或遭到损害而发生脱髓鞘性变,从而使触觉纤维与痛觉纤维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人中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亦可再通过“短路”而成为传入冲动,如此很快达到一定的“总和”而引起一阵疼痛发作,近年来认为大部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后颅窝微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所致,亦有人认为与颌骨炎症感染灶有关。
(二)中枢病因学说
由于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周围支未发现特有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因此许多人认为可能为中枢病因。即三叉神经痛属于感觉神经中枢的癫痫样放电现象,是由于三叉神经系统的传出机制失控所引起。亦有人认为丘脑的损害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性原因。
病理
有关三叉神经痛组织形态学盼改变,意见尚不一致,但且前已公认脱髓鞘改变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变化。
三叉压迫神经痛的血管有哪些
关于压迫程度,根据手术中所见可将三叉神经受血管压迫分为3级:I级,血管密切接触神经根,但没有在神经根上形成明显可见的压痕;Ⅱ级,神经根被血管推移和(或)神经根扭曲;11I级,血管在神经根上形成明显的凹痕。
三叉神经痛的特点表现
①疼痛部位。不超出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常局限于一侧,多累及一支,以第二、三支最常受累,约占95%。
②疼痛性质。疼痛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种。发作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逐渐加重。发作频繁者可影响进食和休息。
三叉神经痛常见的血管压迫有以下几种:
①小脑上动脉,于脑桥上缘由基底动脉末端发出,距离大脑后动脉根部1—2mm,有时与之共干。小脑上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伴行,绕大脑脚后行至小脑的上表面,两者之间有动。
眼神经穿过。小脑上动脉可形成一向尾侧延伸的血管襻,与三叉神经根部接触,主要压迫神经根的上方或上内方。
②小脑前下动脉,自基底动脉下部发出,也可来源于椎动脉上部,位于三叉神经的下方,向后外方走行,越过Ⅵ、Ⅶ、Ⅷ颅神经的腹侧面,在绒球外上方形成血管襻,并于襻上发出迷路动脉。一般小脑前下动脉从下方压迫三叉神经,也可与小脑上动脉一起对三叉神经形成夹持压迫。
③基底动脉,随年龄增长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基底动脉可向两侧弯曲而压迫三叉神经根,一般多弯向较细小的椎动脉一侧。较为少见的责任血管有:小脑后下动脉、变异血管(如永存性三叉动脉)、脑桥横静脉、外侧静脉及基底静脉丛等。
三叉神经痛发病原因有哪些
三叉神经是第五对脑神经,它支配同侧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运动,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三叉神经损害后可出现面部感觉和咀嚼运动的障碍。
三叉神经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类。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过去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无特殊病理改变。近年来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致归纳为以下两种原因:
⑴中枢性病因三叉神经痛的阵发性提示一种感觉性癫痫样的放电,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或中枢其它部位。三叉神经痛的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暂、有扳机点、抗癫痫治疗有效、加之在疼痛发作时中脑处记录到局灶性癫痫样放电均支持中枢性病因学说。但此学说难以解释临床所见的许多现象。⑵周围性病因即病因在半月节到桥脑之间的后根部分,文献报告多倾向于周围病变,有以下学说:①机械性压迫或牵拉三叉神经根,主要是临近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②动脉硬化引起三叉神经的供血不足。③多发性硬化或自发性脱髓鞘疾病.④家族性三叉神经痛。多数临床资料表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对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大约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疗效不及卡马西平。
3、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
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
1、三叉神经及半月神经节封闭术
1903年,Schosser率先应用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通过注射的药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使之变性,造成传导阻滞,而得以止痛。常用的封闭药物是无水酒精和甘油。周围支封闭操作简单,但疗效不能持久,一般可维持3-8月,很少超过1年。半月节封闭术操作相对较复杂,可引起神经性角膜炎等并发症,总有效率72-99%,早期复发率20%,5-10年复发率达50%。
2、半月神经节经皮射频热凝治疗
是一种安全、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疗效可达90%。其理论依据是可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内的痛觉纤维,而保留触觉纤维。其方法是在X线或CT引导下将射频针电极插入半月神经节内,通电后逐渐加热至65—75度,对靶点进行毁损,持续时间60秒。此法适用于因高龄、不能或拒绝开颅手术的患者。
3、微血管减压术(micor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MVD手术是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1967年由Jannetta教授首次提出,手术适应症包括:经影像学检查确认三叉神经为血管压迫者;其它治疗效果差愿意接受手术者;压迫三叉神经产生疼痛的血管称之为“责任血管”。
常见的责任血管有:
①小脑上动脉(75%),小脑上动脉可形成一向尾侧延伸的血管襻,与三叉神经入脑干处接触,主要压迫神经根的上方或上内方。
②小脑前下动脉(10%),一般小脑前下动脉从下方压迫三叉神经,也可与小脑上动脉一起对三叉神经形成夹持压迫。
③基底动脉,随年龄增长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基底动脉可向两侧弯曲而压迫三叉神经根,一般多弯向较细小的椎动脉一侧。
④其它少见的责任血管还有小脑后下动脉、变异血管(如永存性三叉动脉)、脑桥横静脉、外侧静脉及基底静脉丛等。责任血管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多支,既可以是动脉也可以是静脉。
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是:全麻下,于患侧耳后、发际内纵行4cm的直切口,颅骨开孔,直径约2cm,于显微镜下进入桥小脑角区,对三叉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蛛网膜条索都“松懈”开,并将这些血管以Tefflon垫片与神经根隔离,一旦责任血管被隔离,产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三叉神经核的高兴奋性就会随之消失,恢复正常。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
三叉神经痛不要吃什么
1、硬果类食物
在治三叉神经痛过程中,首先要禁忌的就是硬果类食物。由于硬果需要用力咀嚼,所以经常会诱发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发生。因此在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硬果类食物一定要避免。硬果类食物有:小核桃、栗子、松子、香榧子、炒花生以及炒蚕豆等。
2、生冷果品
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三叉神经痛患者对于生冷果品也要禁忌。因为生冷食物会诱发三叉神经冲动加强,从而引起三叉神经痛。因此在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尽量要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取,比如:冰激凌,棒冰,冰西瓜,冰镇饮料等等。
3、辛辣食物
在治三叉神经痛过程中,辛辣食物也是三叉神经痛患者需要避免的。因为这些辛辣刺激食物也会刺激三叉神经,使其冲动加强,诱发三叉神经痛。辛辣食物包括:辣酱、大蒜、洋葱、京葱、生姜、芥末等等。所以说,治三叉神经痛的前前后后,一定要避免接触这些食物。
4、油腻食品科
对于在治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而言,油腻食品科滋湿生痰,乘肝阳上扰头面,而使经脉闭阻,诱发三叉神经痛。所以,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患者应当避免:肥猪肉、猪肉、牛油、油炸鸡鸭以及冰激凌等。
5、滋腻补品
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滋腻补品。因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属痰湿、淤血者,应忌服滋腻补阴制品,比如熟地,麦门冬、天门冬、玉竹、沙参等。在进行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对于此类补品也要提高一定的警惕,以免诱发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目前的观点是考虑有动脉压迫,反复刺激三叉神经所引起的,也有一部分的观点认为三叉神经可能在岩骨中走形时受到了岩骨的压迫所引起。临床上常见的三叉神经痛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还是考虑动脉压迫所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通常是由脑肿瘤或脑血管畸形等压迫三叉神经所引起的,头部影像学检查通常可以发现了肿瘤或者是相应部位的脑血管畸形等。
三叉神经痛是怎么回事
根据神经放射学检查结果,可将三义神经痛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大类。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为颅内某些器质性疾病,包括小脑脑桥角区肿瘤、三叉神经根或三叉神经节部位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目前还没有肯定的一致结论,实验室资料支持病因在中枢部,而多数临床资料支持病因在周围部。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蹦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学说很多。其中主要有:
(一)周围病因学说
认为病变在周围部,可能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使半月神经节或感觉根受压或遭到损害而发生脱髓鞘性变,从而使触觉纤维与痛觉纤维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人中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亦可再通过“短路”而成为传入冲动,如此很快达到一定的“总和”而引起一阵疼痛发作,近年来认为大部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后颅窝微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所致,亦有人认为与颌骨炎症感染灶有关。
(二)中枢病因学说
由于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周围支未发现特有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因此许多人认为可能为中枢病因。即三叉神经痛属于感觉神经中枢的癫痫样放电现象,是由于三叉神经系统的传出机制失控所引起。亦有人认为丘脑的损害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性原因。
病理
有关三叉神经痛组织形态学盼改变,意见尚不一致,但且前已公认脱髓鞘改变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变化。
三叉神经痛的饮食禁忌
1、在治三叉神经痛过程中,首先要禁忌的就是硬果类食物。
由于硬果需要用力咀嚼,所以经常会诱发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发生。因此在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硬果类食物一定要避免。硬果类食物有:小核桃、栗子、松子、香榧子、炒花生以及炒蚕豆等。
2、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三叉神经痛患者对于生冷果品也要禁忌。
因为生冷食物会诱发三叉神经冲动加强,从而引起三叉神经痛。因此在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尽量要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取,比如:冰激凌,棒冰,冰西瓜,冰镇饮料等等。
3、在治三叉神经痛过程中,辛辣食物也是三叉神经痛患者需要避免的。
因为这些辛辣刺激食物也会刺激三叉神经,使其冲动加强,诱发三叉神经痛。辛辣食物包括:辣酱、大蒜、洋葱、京葱、生姜、芥末等等。所以说,治三叉神经痛的前前后后,一定要避免接触这些食物。
4、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要避免油腻食品。
对于在治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而言,油腻食品易滋湿生痰,乘肝阳上扰头面,而使经脉闭阻,诱发三叉神经痛。所以,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患者应当避免:肥猪肉、猪肉、牛油、油炸鸡鸭以及冰激凌等。
5、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滋腻补品。
因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属痰湿、淤血者,应忌服滋腻补阴制品,比如熟地,麦门冬、天门冬、玉竹、沙参等。在进行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对于此类补品也要提高一定的警惕,以免诱发三叉神经痛。
颈椎病引起三叉神经痛是怎么回事
三叉神经痛,主要是一种神经性的疾病,这种疾病我们虽然在生活当中经常的遇到,但是却对这种疾病的发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这种疾病一旦患上就会给人们带来生活的困扰,还会造成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如果患上三叉神经痛,我们就应该了解这种疾病的并发症,做好防范意识,才能够不会患上这种神经性的疾病,三叉神经痛会导致颅内感染和向下颌之运动神经损伤,在临床上是最为常见到的并发症。
三叉神经痛会给我们的面部表情造成肌肉的萎缩,影响我们的外貌,所以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要在生活当中,尽量的去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三叉神经痛这种疾病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
三叉神经最长最大的脊束核达颈髓2~颈髓3,早在20世纪60年代,曾有专家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感觉性癫痛样发作,属异常放电,其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潘氏认为颈椎病是异常放电的重要病源。
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均可引起推基底动脉缺血缺氧、痉挛,甚至迁曲、变异,我们在手术治疗中亦注意到基底动脉的形态变化。
相信大家看完了以后对颈椎病引起的三叉神经疼痛也有了定了解,知道了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会出现哪些症状。而且这种疾病会为我们带来一些并发症,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避免发生这种疾病。如果出现了不适症状就要及时检查,不可轻视。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到底是什么
微血管减压术(micorcular decompression, MVD)
MVD手术是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1967年由Jannetta教授首次提出,手术适应症包括:经影像学检查确认三叉神经为血管压迫者;其它治疗效果差愿意接受手术者;压迫三叉神经产生疼痛的血管称之为“责任血管”。
常见的责任血管有:
①小脑上动脉(75%),小脑上动脉可形成一向尾侧延伸的血管襻,与三叉神经入脑干处接触,主要压迫神经根的上方或上内方。
②小脑前下动脉(10%),一般小脑前下动脉从下方压迫三叉神经,也可与小脑上动脉一起对三叉神经形成夹持压迫。
③基底动脉,随年龄增长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基底动脉可向两侧弯曲而压迫三叉神经根,一般多弯向较细小的椎动脉一侧。
④其它少见的责任血管还有小脑后下动脉、变异血管(如永存性三叉动脉)、脑桥横静脉、外侧静脉及基底静脉丛等。责任血管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多支,既可以是动脉也可以是静脉。
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是:全麻下,于患侧耳后、发际内纵行4cm的直切口,颅骨开孔,直径约2cm,于显微镜下进入桥小脑角区,对三叉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蛛网膜条索都“松懈”开,并将这些血管以Tefflon垫片与神经根隔离,一旦责任血管被隔离,产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三叉神经核的高兴奋性就会随之消失,恢复正常。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
讲三叉神经痛形成的病因
两大病因分类:
⑴中枢性病因
三叉神经痛的阵发性提示一种感觉性癫痫样的放电,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或中枢其它部位。三叉神经痛的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暂、有扳机点、抗癫痫治疗有效、加之在疼痛发作时中脑处记录到局灶性癫痫样放电均支持中枢性病因学说。但此学说难以解释临床所见的许多现象。
⑵周围性病因
即病因在半月节到桥脑之间的后根部分,文献报告多倾向于周围病变,有以下学说:①机械性压迫或牵拉三叉神经根,主要是临近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② 动脉硬化引起三叉神经的供血不足。③多发性硬化或自发性脱髓鞘疾病。④家族性三叉神经痛。多数临床资料表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
不同学说表明:
(l)血管压迫学说:
有学者认为,80%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动脉压迫三叉神经。也有人提出,由于颈内动脉管的骨顶被薄层结缔组织所代替,造成半月神经节腹面与搏动的动脉长期密切接触使其受压而产生三叉神经痛。
(2)机械压迫学说:
有学者提出,三叉神经是由于三叉神经根受到岩骨嵴的压迫所致。有人发现,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绝经期后的女性,可能因其骨质疏松,颅骨脱钙,逐步发生颅底陷入。而颅底陷人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因素。
(3)缺血学说:
因三叉神经痛多见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缺血。故有人提出,三叉神经痛系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因反复发作性缺血而致。
(4)中枢病原学说:
有学者把三叉神经痛解释为丘脑症候群,类似癫痫发作。病灶并不在三叉神经根、半月神经节或周围支上,而是由于丘脑—皮层机能障碍和脊髓三叉神经核团异常引起的。
(5)其他学说:
有人认为三叉神经痛是病灶性或病毒感染所致,故提出感染学说;还有人提出因大多数患者胃酸减低,蛋白质消化不良,产生组织胺或类组织胺物质(蛋白际等),使三叉神经过敏性水肿而致三叉神经痛的变态反应学说。此外,还有人认为三叉神经痛有家族性倾向,推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