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止痒的方法 中医治疗
湿疹止痒的方法 中医治疗
中医对于治疗因为急性湿疹也有一些方剂,能够帮助消除湿疹红肿、瘙痒等症状。可以选用一下方剂:荆芥、防风各6克,生地、当归、白癣皮、刺蒺藶各12克。将上述药材水煎2次之后,将两次的药液混匀服用。每天服用两次,每天1剂治疗湿疹、止痒效果不错。
或者是可以用苦参、苍耳子、花椒、食盐这一类材料水煎之间擦洗患处,也能有效止痒消除红肿。
中医治疗湿疹
湿疹是现在比较常见的皮肤病,患有湿疹后的治疗效果往往会让患者感到失望,如果反复使用西药或者激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既会产生耐药性也会对身体造成更多的伤害,下面就来让我们来了解中医是如何治疗湿疹的。
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有关系。
简言之,湿疹病患者兼受热和湿两种病邪困扰。病者一方面有实火,但却因身体机能呆滞,以致人体的化工厂肝脏未能发挥疏泄排毒的功能,将体内的热毒从大小二便排出体外。结果只好转而从毛孔排出,若微循环系统欠佳或毛孔闭塞,毒素便会积聚在体内。当积聚至某程度时,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后,便会出现湿疹之类的皮肤病。其实,除皮肤问题外,湿热者亦会有胸腹胀闷不舒、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少赤黄等病症。
中医医治疗湿疹的方针,是把体内积聚的热毒引发出来而予以排除,同时要改善体质,令机能回复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健脾、化湿、活血、清泻等,视乎病者的体质而定。中药医治湿疹是可以根治的,但由於医治的重点不是把表面的皮肤病病徵消除,而是要彻底改变体质,因此医治需时,并非一两个星期便能见效。此外,病者需有心理准备,因为吃药初期可能因要引发热毒排出以致病情更为严重。不过,这只是复原过渡期的短暂反应,无须过虑。
另一方面,要根治湿疹,最重要的是病者必须和医师配合,从日常饮食入手,因为若一面吃药排毒,一面又吃进带毒食物,无法使毒物排除,加重病情。湿疹病患者应戒吃能加剧疾病及引致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虾、蟹、牛肉等。有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令人体难以分解,如牛奶、豆类等,应少吃为佳。病者亦应避免各种刺激皮肤的因素,例如搔抓、用碱性强的肥皂或过热的水洗浴、不要让阳光直晒着患湿疹的地方等。
湿疹之类的皮肤病,即使是可以根治,若饮食不当或身体状态欠佳可能又会复发。因此,最重要的是把身体调理好,以及进食与体质相配合的食物,避免发病,而非到病发后才求医治。
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于患有湿疹以后,采取中医治疗上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在患有湿疹以后,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情况,更加合理的选择治疗湿疹的方法,争取早日减轻病情。
中医治疗痒疹
(1)蜀羊泉30g,夜交藤30g,徐长卿15g,皂角刺9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外治法:用大枫子30g,牡丹皮30g,白鲜皮30g,荆芥30g.苦参30g,紫草30g,大黄30g,煎水外洗。此外用药方有清热解毒和活血的作用。
(2)全虫方加减。对难以康复的顽固患者宜活血化瘀,加红花、丹参,气虚的患者加黄芪入药。也可选用四物消风散,除湿胃苓汤加减。
(3)石膏30克,水牛角丝20克,僵蚕10克,丹皮10克,生地15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虫退10克,防风10克丹参20克,茜草15克,苦参20克,甘草10克,车前草15克,大黄6克,煎水服用。
(4)中成药治疗:可选用秦艽丸,除湿丸服用。
(5)外擦疗法:可用雄黄解毒散30克加百部酒100毫升擦于患处。
(6)内服蜂蜜、蜂胶、蜂王浆等,每日1-3次,饭前空腹冲服,可起辅助治疗的作用。
(7)黑故子15克,鸦胆子、黄连各9克,冰片,雄黄各6克,轻粉3克,75%乙醇100毫升。将前6味(鸦胆子去壳用核仁)捣碎,置容器中;加入75%乙醇,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取用。用时涂于患处,每日数次即可。
宝宝湿疹痒的睡不着怎么办 药浴止痒
湿疹是因为过敏引起的皮肤病,具有多样性,反复性,经常伴随剧烈瘙痒。想要止痒,彻底远离湿疹不妨试试药浴的治疗办法,天天坚持既能有效止痒。具体的是可以用生山楂、生大黄、苦参、蝉蜕加水煎煮再加入朴硝再煎沸之后用药液擦洗患处,能够活血化瘀,透疹止痒,对于湿疹效果很好。每天可以坚持5~6次。
多毛状小阴唇的中医疗法
在我们的意识里“西医治标,中医治本”,那么现在就为您介绍中医治疗多毛状小阴唇的方法。
除湿止痒
因湿邪是湿疹的重要病因,故白藓皮、苦参、地肤子三药,为湿疹止痒的常用要药。白藓皮、苦参,既可祛风化湿,又有清热解毒之功,为治湿疹、止痒、抗感染的良药。地肤子苦寒降泄,既能通淋利小便,又能解毒利湿。另外,除湿之时,要注意健脾,脾健则湿易化,常用的健脾祛湿药有薏苡仁、茯苓皮、白术、扁豆等。
祛风止痒
中医论“痒”,多离不开“风”邪,故止痒也常从“风”论治。但对阴伤血燥生风之慢性湿疹,当慎用辛温疏风解表中药,以免辛温之品助血燥之风而加重病情,若欲祛风止痒,可用辛凉解表之薄荷、蝉蜕等。即使外观皮损像神经性皮炎的慢性湿疹,也不可滥用辛温表散之药,否则常会引起湿疹急性发作。中医认为,“祛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故祛风止痒,应酌伍养血、活血药。
搜风止痒
慢性顽固性湿疹患者,往往局部皮肤有明显干燥、粗糙、肥厚、苔藓样变,且瘙痒剧烈。中医认为是风、湿、瘀搏结所致,非一般祛风除湿药能治。所以,常常须在辨证的基础上,选加一些具有入里搜风、走窜通络、化瘀止痒的虫类药进行治疗,如乌蛇、蜈蚣、全虫、僵蚕、地龙等。临床上,虫类搜风药用于治疗风毒顽痒,常效如桴鼓。如果虫类药入汤煎服,效果欠佳,乃药不胜病之故,可将虫类药研粉冲服。
应用虫类药时要注意两点:1.部分虫类药有毒,要掌握剂量,不可过用。2.少数病人对虫类药过敏,如服用虫类药过敏(虫类药异体蛋白质过敏),可用地肤子、白藓皮、徐长卿等煎汤内服。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多毛状小阴唇的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肛门瘙痒中医治疗
肛门瘙痒,这是一个让那人难以启齿的话题,很多人有这种情况却碍于面子不敢去医院,身体有问题就得治,不能因为面子而耽误治疗,那么,肛门瘙痒到底是怎么回事、肝门瘙痒要注意什么、如何治疗?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1、取地肤子、蛇床子、五倍子、古方清热止痒散。
2、用车前草、地肤子、龙胆草、羊蹄、野菊花、乌蔹莓、古方清热止痒散。
3、取鱼腥草、龙胆草、莶草、地肤子、枯矾、马齿苋、苦楝皮、古方清热止痒散。
4、用苦参、地肤子、蛇床子、古方清热止痒散。 将药择净,放入沙锅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放入朴硝或明矾溶化,待温度适宜时坐浴,每日两次,每次15--20分钟,每日1剂,连续3--5天。现有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或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有糖尿病、蛲虫病、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肛门瘙痒的症状、注意事项及中医药浴方法,如果你出现了肝门瘙痒的情况,不要为面子而拖延治疗时机,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荔枝壳煮水孕妇能喝吗
不建议喝。
荔枝壳性凉、味苦,入心经,有除湿止痢、止血的功效,属于中草药,一般荔枝壳煮水外用可以治疗湿疹、止痒消肿,但是内服建议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孕妇尤其不可擅自喝。
治疗湿疹小妙招
1、外用药物治疗湿疹:根据湿疹皮损的表现选用正确的外用药剂型。如急性期湿疹有红肿渗液时,予以硼酸溶液湿敷,可以很快消肿褪红、皮损干燥。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根据皮损表现和类型、皮损部位、年龄等选用合适的不同强度的外用激素类药膏。不含激素的外用药膏有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他克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中药青鹏软膏等。湿疹有感染时有复方制剂或合用百多邦、夫西地酸乳膏。
2、中医中药治疗湿疹:中医治疗湿疹的瘙痒,首当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总以祛湿为先,或以清热利湿,或以燥湿健脾,或以活血祛湿,或以滋阴除湿等,即使在湿疹的慢性期,皮肤出现干燥、粗糙、肥厚、角化等一系列燥象情况下,仍需以治湿为本。白鲜皮、苦参、地肤子三药,为湿疹止痒的常用要药。白鲜皮、苦参,既可祛风化湿,又有清热解毒之功;地肤子苦寒降泄,既能通淋止痒,又可解毒利湿。常用的健脾祛湿药有薏苡仁、茯苓皮、白术、扁豆等。
3、湿疹继发感染治疗湿疹:如湿疹继发细菌感染,除选用有抗感染作用的湿敷液如0.05%黄连素溶液湿敷外,可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混合制剂,如曲安奈德氯霉素乳膏外用,或加用2%莫匹罗星软膏(商品名百多邦)或2%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立思丁)或1%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治疗湿疹每日2-3次;如继发真菌感染,可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湿疹。市售有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和抗生素混合外用制剂,如皮康乳膏、派瑞松软膏、复方康纳乐乳膏等,可酌情选用。
春季,让湿疹远离你的宝宝
湿疹俗称胎毒,也叫胎癣或奶癣,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和宝宝过敏性皮肤病。多发生于刚出生到2岁的宝宝。大多在头面部、颈背和四肢,出现米粒样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斑疹。
宝宝出湿疹的原因:
天生的过敏体质:湿疹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些宝宝天生就是过敏体质,多数含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可以引起这类宝宝皮肤过敏而发生湿疹,如牛奶、鸡蛋、鱼、肉、虾米、螃蟹等。
后天因素的刺激:吸入空气中的化学性粉尘、气雾、霉菌孢子、植物的花粉、植物挥发物、尘螨、羽毛、动物皮毛碎屑等,也会刺激宝宝而引起过敏。
衣物、日用品的原因:宝宝穿的毛织品、絮有羊毛绒的被子、装有动物毛绒的枕头、衣物上的染料和母亲的有色衣服等,都可能是引起宝宝过敏的原因。如果宝宝穿得太厚、穿的衣质过粗、吃得过饱、室温太高等也可使湿疹情况加重。
湿疹的常见症状:
其他原因:如,有些患儿家族中往往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异性皮炎等。此外,当宝宝出现消化不良、喂养过度、大便干结、腹泻等情况时,也可诱发湿疹。
出现部位:湿疹多长在头面部、颈背和四肢
形状特征:刚开始为米粒样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斑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开始,以后逐渐增多,并伴有小水疱。水疱破溃后有黄白色浆液渗出,局部皮肤出现潮红。长在头皮上的湿疹,多糜烂流水…
宝宝感觉:湿疹痒得厉害,所以宝宝经常烦躁不安,不断搓擦搔抓,容易出血,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脓疤或脓痂。
中医治疗
中医内治
(1)胎热证—婴儿期:面部红斑、小丘疹水疱、渗出。渗液干燥后橘黄色痂皮,舌质红,苔少,指纹紫色。治法:清心导赤,护阴止痒。(2)湿热症—儿童期:主要在四肢、腘窝、肘窝见红斑,上有针头大小的丘疹、小疱,部分融合成片,自觉痒重,搔抓后渗血或渗液,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治法:清热、祛湿止痒。抗敏灵冲剂有清热除湿解毒止痒作用;稍大一点的幼儿,还可用湿疹汤煎剂。
中药外治
(1)中药湿敷法(冷湿敷):药液不加热,选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中药,煎汁过滤,以4-5层纱布敷于患处,每日二次,每次20分钟,适用于潮红、肿胀、糜烂皮损。(2)涂药法:用自制的紫草油、中药Ⅰ号、中药Ⅱ号中药油剂涂于患处,以收敛、止痒,适用于亚急性湿疹及小的糜烂面。(3)中药保留灌肠法:将中药液从肛门灌入大肠,不受吞咽功能限制,吸收快,药效迅速。 1岁以内药液20毫升;1-3岁30毫升。灌肠的动作要轻缓,留置时间30分钟,每日1-2次。(4)喷雾法:是用雾化器雾化后,将中药液喷到皮损处以达到治疗目的,无机械刺激,但要注意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