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喂养中的四大错误法则
育儿喂养中的四大错误法则
“法则”之一:孩子需要吃牛羊肉来预防贫血
事实:
牛羊肉含有易吸收的铁,因此,孩子适当地吃一些是有好处的。但是,很多家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何况,这类肉比较硬,小孩也难以咀嚼。
因此,初学走路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吃强化谷类食品和面包、干果(如葡萄干)、菠菜、糖蜜、大豆、扁豆、鸡蛋、鱼以及家禽肉来满足身体对各种矿物质的需要。10岁以下的儿童每天至少应摄入10毫克的铁,这个数量很容易达到,一杯奶酪(含铁约8毫克)和两小袋葡萄干(含铁约2毫克)就行。
“法则”之二: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事实:
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却仍然很健康。原因是他们喜欢吃水果。在孩子慢慢学习接受青菜、菠菜之类的绿色蔬菜过程中,水果是很好的营养替代品。
如果孩子不吃胡萝卜,为了补充可能会缺乏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父母不妨给他吃一些杏或哈蜜瓜;草莓或橙子可以代替菠菜用来满足孩子对叶酸的需要。香蕉可以代替马铃薯作为钾的来源;柑橘类水果可以代替甘蓝满足维生素C的需求。
但是,不论如何,蔬菜和水果毕竟无法完全互相替代。所以,父母一定要不断地为孩子提供蔬菜,让他尝试并接受蔬菜。这非常重要。
“法则”之三:为了预防肥胖,应该尽早限制孩子的脂肪摄入量
事实:
对于婴儿和刚学走路的孩子,他们的大脑和身体成长极其迅速,每天所需要热量的40%是从脂肪中摄取的。
因此,大部分专家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要喝全脂牛奶,而不是脱脂牛奶。大一些的孩子仍然需要从饮食中摄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以利于皮肤健康正常成长、性激素的分泌以及维生素的吸收。但在2岁后,每天从脂肪中获取30%左右的热量就足够了。
“法则”之四:果汁是健康的解渴饮料
事实:
100%的纯果汁肯定比汽水更有营养,但它并不是孩子渴时要喝的最佳的饮料。相反,父母必须要限制孩子的果汁摄入量,因为喝太多果汁会降低孩子对营养更为丰富的食物的食欲。此外,由于果汁含糖多,过量饮用可能会损坏孩子的牙齿或者引起胃部不适。
营养学家建议:初学走路的孩子,每天将其饮用的果汁限制在100毫升。更大一些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也不应超过200毫升。另外,不要把果汁当作解渴的饮料,当孩子感觉渴时,白开水是最佳的选择。
育儿错误方法
误区1——宝宝一定要大量补锌?
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妈妈们越来越关注锌元素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但补充过多,对人体是不利的。
健康的人体对锌的需求量很低。一般生理需要量,1岁以下宝宝3~5毫克/天,大宝宝仅需6~8毫克/天。如果长期补锌过多,容易引起或加重缺铁性贫血。如果缺钙的宝宝补锌太多,还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而感染其他疾病。补锌太多,成年后还易发展成冠心病、动脉硬化症等。另外,锌摄入量过多,会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出现恶心、吐泻、发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突然死亡。所以宝宝补锌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误区2——宝宝没牙妈妈嚼?
很多老人在宝宝没牙时期,认为帮宝宝嚼碎食物有利于其消化。其实人的口腔中,正常存在着很多病毒和细菌,大人身体好并不等于口腔中不含有致病菌,只不过有的人抵抗力强,没有发病而已。这些病菌通过被大人咀嚼过的食物进入宝宝体内,再加上宝宝免疫功能低下,则有可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如肝炎和结核病等,给小儿造成严重危害。确实需要时可用绞碎机把食物做成糊状喂给宝宝。
误区3——多喝果汁没坏处?
提到果汁,家长会认为这是健康食品,孩子喝得越多越好。但科学研究表明,儿童过量饮用,会造成营养不良。因为,果汁喝多了,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量也就自然减少了。多数果汁都不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纤维素、维生素c以外的其他维生素类,而是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糖),如果大量摄入体内,可导致儿童腹泻、腹痛、腹胀及胃胀气。因此果汁并不能提供真正的营养成分。另外很多果味饮料并非100%的纯果汁,其中添加了甜味剂、人造香料及其他化学成分,对儿童健康影响更甚。建议妈妈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婴儿饮用果汁;睡觉前不宜喝果汁;1-6岁的儿童,每天摄入果汁的量不得超过113-170克;7-18岁的孩子每天摄入果汁的量不得超过227-340克。其实直接吃水果要比喝果汁好,宝宝有足够的咀嚼能力,就让宝宝多吃水果吧。
误区4——多多补充维生素?
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加上很多广告宣传把维生素的作用无限夸大,妈妈们常常被误导,认为宝宝必须多多补充各种维生素,不然身体不健康。其实如果膳食安排得当,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过多地服用维生素并不能使宝宝身体更强壮、更有活力。不同的维生素来自不同的食物,在日常饮食中要吃多种多样的食物,以获得充足的各种维生素,不能只靠吃维生素药片。
误区5——母乳多吃一天是一天?
现在提倡母乳喂养,认为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营养品,能多吃一天就多吃一天。但宝宝过了10个月母乳就不能满足其营养所需了,而且断奶太晚,容易使宝宝除了母乳以外,什么东西也不爱吃,长期下去,宝宝的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体质下降,还易发生其它疾病。
所以,一定要快刀斩乱麻地让他断奶,不然,他就不爱吃饭。8-12个月是最适宜的断奶时期,如果在增加辅食的条件下仍保留1-2次母乳直到一岁半也是可以的。值得注意的是宝宝生病期间,不要强行断奶。
误区6——鲜奶比奶粉好?
很多专家倡导成人多喝鲜牛奶,妈妈们照搬给宝宝套用,奶不够时不给宝宝泡奶粉,而给宝宝喝鲜牛奶。其实对于婴儿来说,鲜牛奶中含有太多的蛋白质和磷,而含铁、叶酸太少,很容易出现胃肠不消化和缺铁、缺叶酸。而好的婴幼儿奶粉,从宝宝体质特点出发,更容易被婴儿消化和吸收。而且据报道,对鲜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的宝宝数量差不多达8%。这种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腹泻、体重增长缓慢,有时还有可能出现腹痛。
误区7——宝宝多吃鸡蛋没坏处?
鸡蛋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大有益处。不过妈妈们把鸡蛋给孩子作为主食,认为吃得越多越好,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过多地吃鸡蛋会增加宝宝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
另外,过多的蛋白质可使体内氮增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一些营养专家建议:1岁以内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超过1个。年龄稍大些的宝宝才可以食全蛋,但也不能吃得太多,每天吃1个即可。如果发现小儿粪便中有蛋白状物,则说明宝宝胃肠吸收不好,要通过药物或食物给予适当调治。尽量不要给宝宝吃煎蛋或生鸡蛋。
误区8——多穿衣服不感冒?
很多妈妈认为新生宝宝不能妥善地自行调节体温,所以在衣被上应注意保暖。但宝宝整天处于衣被控制的温度下,就不利于形成耐受外界气温的能力,一旦遇到外界环境变化就会得病。宝宝一出生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但也不要过度严捂,以宝宝手足暖和不出汗为准。如果穿盖太厚,保暖过度,孩子身体处于较高的环境温度下,此时如果喂水量不足,孩子会出现发热、脱水症状。此外,还会影响宝宝血液循环,不利于其健康发育。应通过加强锻炼来增强孩子的体质,不应靠增厚衣服过度保暖,要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适当增减衣服。
误区9——发烧就吃退烧药、用冰块降温?
发热是宝宝患病的常见症状,是机体固有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是人体对入侵致病菌的一种反应。有些妈妈发现宝宝稍有发热,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退热药,以期达到迅速降温之目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在没有弄清发热原因之前轻易退热,常会掩盖病情,削弱宝宝抗病能力,对诊断和治疗都是不利的。还有不少妈妈在宝宝发烧时,不是喜欢给孩子吃退烧药,就是用冰块来降温,其实,这样是不可取的。长时间的强冷刺激,会让宝宝感觉极不舒服,一旦体温在瞬间降至过低还非常危险。要知道,低体温对孩子的伤害更大,也更危险。因此,在宝宝高烧时,千万勿用冰敷额头或睡冰枕,而应采取较温和的方法来退烧。
误区10——咳嗽就用镇咳药?
咳嗽是宝宝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由于宝宝支气管黏膜娇嫩,抵抗外界病菌感染的能力差,故容易发生呼吸道炎症而产生咳嗽。咳嗽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而排出体外,起着清洁呼吸道并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然而,有些妈妈发现宝宝稍有咳嗽,便急于喂服各种止咳药,止咳药进入人体后能迅速作用于咳嗽中枢,产生强有力的止咳效果。这种做法虽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于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未明确宝宝咳嗽原因之前,切忌乱服止咳药。
误区11——腹泻是大病?
腹泻是宝宝的常见病,其实腹泻对人体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均可通过腹泻而排出体外。但有些妈妈发现宝宝稍有腹泻,就急于使用止泻药。止泻药虽具有较强止泻作用,但存留于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却不能排出体外,长时间存留体内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严重威胁幼儿健康。故对幼儿腹泻的治疗应对症下药,不能盲目使用止泻药。
误区12——疼痛就用止痛药?
疼痛是多种疾病的早期信号,如炎症就可诱发疼痛。有的妈妈发现宝宝诉说疼痛时盲目用止痛药,症状虽暂时缓解,但很容易掩盖真实病情,延误疾病最佳的治疗时机。故奉劝妈妈们不要盲目地为孩子服用止痛药,宝宝出现病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早诊断、早治疗。
5种喂养方式致婴儿营养不良
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5种喂养方式
错误的喂养方式一、不给宝宝喂奶粉,喂米糊 如果母亲没有母乳喂养宝宝,那应该选择婴儿乳制品喂养宝宝。有的父母觉得奶粉不够安全,所以选择给婴儿喂养米糊,这个是很不正确的做法,常常会导致宝宝发生营养不良的状况。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并不足,无法满足宝宝的身体需求,长期喂养米糊会导致婴儿的营养跟不上。其实父母只要选择品质足够好的奶粉,同样也可以确保婴儿的健康。
错误的喂养方式二、只喂养母乳,不给宝宝添加辅食
很多人觉得一周岁以内的婴儿只要喂养母乳就可以满足婴儿日常的营养需求,所以在一周岁内都不给婴儿添加辅食,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母乳的质量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一些母乳质量有问题,不能够给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一般4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选择添加乳制品。到5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给宝宝喂养一些菜泥,6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喂一些鱼肉。宝宝8个月的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喂食一些豆腐、动物血和肝泥。给宝宝添加固体食物对于婴儿的营养吸收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也不要只给婴儿喂汤水。
母乳喂养的错误方法
错误 1.妈妈不清醒时让宝宝吸奶
妈妈在还没有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就给宝宝喂奶是很危险的。因为宝宝要是吃了几口奶就睡了,这时妈妈如果也迷迷糊糊的睡着了,那么乳房就有可能阻碍宝宝的正常呼吸,甚至引发窒息。
正确做法:
夜间喂奶的时候,最好像白天一样坐起来喂奶,睡意越浓,越要坐起来喂。虽辛苦一点,但是能防止悲剧发生。如果妈妈实在不愿意坐着喂,也一定要保持清醒,待宝宝吃饱了、拍完嗝后,再将宝宝放到小床上睡。
错误2.只让宝宝喝一侧的奶
宝宝可能在夜间会喝好几次奶,但有的妈妈嫌麻烦,即使宝宝喝完一次也不换另一边,其实这样既会造成妈妈的乳房不对称,也会使得未被吸过的乳房胀痛。此外,还可能造成宝宝偏头、脸蛋大小不一等现象。
正确做法:
让宝宝轮流吸吮两侧乳房,喂奶后要竖立抱宝宝并轻轻拍背,待打嗝后再放下,以免宝宝溢奶阻塞呼吸道。另外,不建议妈妈对未满3个月的婴儿采用侧卧喂奶的方式,因为胸部乳房凸出部位刚好挤压挡住了宝宝面部呼吸系统,而婴儿一般4个月后才具备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因此很容易造成窒息。
错误3.让孩子含着奶头睡
一般宝宝会一边吃一边睡,有些新妈妈们生怕孩子再醒来,就一直让孩子含着乳头,这样做的危害你想过吗?
一方面会养成宝宝不良的吃奶习惯,不仅会导致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其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会影响宝宝牙床的发育。
另一方面可能在妈妈熟睡翻身的时候,乳房会盖住宝宝的鼻子,导致宝宝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此外,在妈妈溢乳的情况下,宝宝含着乳头睡着了不吮吸,奶水就会溢出,流进宝宝耳朵造成炎症。
正确做法:
为保险起见,喂奶时妈妈一定要用手指将有可能堵住宝宝鼻孔的乳房部分按开,保证宝宝呼吸畅通。宝宝吃完奶睡觉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把乳头抽出来。另外,因为妈妈有时候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所以最好有亲人在旁边看护,以防意外发生。
错误4.生气的时候给宝宝喂奶
本来喂养母乳是为了宝宝的身体更加的健康,但研究发现, 如果妈妈在心情压抑或者生气郁闷的时候给宝宝喂奶,身体会产生一种毒素,对孩子的危害很大。
正确做法:
哺乳期妈妈不要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给宝宝喂奶,最好过半天或一天,并挤出一部分淤积的乳汁,清洁乳头后再哺乳。那么,气在头上如何解决宝宝温饱问题?妈妈可以选择用奶粉来喂养宝宝。
婴儿奶粉用量
如果不了解婴儿奶粉用量,就极易造成婴儿喂养错误的现象。比如说有的家长,总害怕婴儿吃不饱,总是给婴儿奶粉的量很高,像这种情况也容易造成婴儿的喂养不当,就会影响到婴儿消化功能。下面就来具体的介绍一下婴儿奶粉用量。
婴儿的胃肠不能完全吸收的高浓度的奶液,尤其是蛋白质不能吸收,反而增加了婴儿的胃肠负担,造成腹胀、腹泻,给营养吸收造成障碍。所以,婴儿的奶粉喂食量,一定要与婴儿的月龄相宜。
婴儿奶粉用量,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需要,严格遵循奶粉罐上标准的冲调比例进行冲调。婴儿每日需要使用的奶量大致如下(仅供参考):
初生到1个月的婴儿:1~2天的新生儿,可每隔3小时喂奶1次,每次约70mL。
1~3个月婴儿:每日能吃780ml左右的奶,每隔4小时喂一次。
3-6个月婴儿:这每日能吃850ml左右的奶,每隔4小时喂一次。
6~9个月婴儿:这一阶段的婴儿主食还奶,但辅食的量和品种也用明显的增加,可以适当减少每日喝的奶量。
9~10个月婴儿:这一阶段的婴儿饮食中辅食的比例也比较多了,逐渐开始断奶。应适当减少每日喝的奶量。
婴儿奶粉用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希望初为人母的一定要按照专家给的比例来喂养。为了婴儿身体的健康,为了婴儿茁壮的成长,不要盲目的喂养。如果不太了解喂养的方法,可以咨询婴幼儿专家。
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5种喂养方式
错误的喂养方式一、不给宝宝喂奶粉,喂米糊
如果母亲没有母乳喂养宝宝,那应该选择婴儿乳制品喂养宝宝。有的父母觉得奶粉不够安全,所以选择给婴儿喂养米糊,这个是很不正确的做法,常常会导致宝宝发生营养不良的状况。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并不足,无法满足宝宝的身体需求,长期喂养米糊会导致婴儿的营养跟不上。其实父母只要选择品质足够好的奶粉,同样也可以确保婴儿的健康。
错误的喂养方式二、只喂养母乳,不给宝宝添加辅食
很多人觉得一周岁以内的婴儿只要喂养母乳就可以满足婴儿日常的营养需求,所以在一周岁内都不给婴儿添加辅食,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母乳的质量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一些母乳质量有问题,不能够给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一般4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选择添加乳制品。到5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给宝宝喂养一些菜泥,6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喂一些鱼肉。宝宝8个月的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喂食一些豆腐、动物血和肝泥。给宝宝添加固体食物对于婴儿的营养吸收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也不要只给婴儿喂汤水。
错误的喂养方式三、频频更换奶粉品牌
婴儿对于奶粉的口味有一段适应期,有一些父母发现孩子不爱吃奶粉就频频更换,其实宝宝不喜欢吃某个品牌的奶粉只是一时的,等宝宝适应了这种口味之后就不会再排斥。频频更换奶粉不利于婴儿吸收蛋白质,所以父母一旦认定某种品牌的奶粉品质,就应该坚持给婴儿食用,这样更有利于婴儿对蛋白质的吸收。
错误的喂养方式四、奶粉和迷糊一起冲调
有的父母觉得将奶粉和迷糊一起冲调给宝宝喝会更有营养,其实不然。冲调奶粉不当也有可能会导致婴儿对蛋白质的吸收不全,父母最好就按照奶粉包装上的剂量冲调奶粉,如果添加的奶粉过量,不但不利于宝宝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也有可能会造成胃肠和肾脏的负担。如果奶粉冲调得太稀,又会导致蛋白质的含量不足,所以除非是经过仔细计算营养成分之后,按比例冲调的奶粉和迷糊,不然冲调出来的效果反而没有配方奶粉的好。
错误的喂养方式五、父母喂养宝宝没有耐心
有一些父母不够细心,也没有耐心,对于宝宝的身体状况也不够关心,没有重视喂养的过程和方式。有一些父母觉得孩子饿的时候就喂养奶粉,这样一来父母也不知道宝宝每天喝了多少奶粉,有时候太多,有时候会太少,这样容易导致宝宝发生营养不良。父母可以记住每天的喂奶时间和数量,这样可以方便准确的掌握孩子的食量。还有喂养的奶瓶要及时清洗和消毒,保证卫生也很重要。
宝宝体重增长慢的原因 经常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喂水
宝宝6个月以内,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都不需要给宝宝喝水或额外添加果汁。母乳中或配方奶中含有宝宝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液体和营养。错误地添加水或者果汁,只会影响宝宝吸吮妈妈乳头的力度,减少母乳的分泌量,导致体重增长缓慢。喝配方奶喂水,也会减少宝宝的热量摄取,导致体重增长不理想。一般只有在宝宝腹泻或发热的情况下,才需要额外给宝宝喝水。
婴幼儿喂养别犯8种错误
罪状一:牛奶过浓过甜
牛奶浓度过高,除了会使婴儿的血压上升,导致抽筋外,还会引起宝宝便秘。而糖过多会影响锌的吸收,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宝宝食欲减退,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腹泻。
正确做法:
喂养婴儿的通常使用全脂奶粉,是新鲜牛奶经过预热杀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出粉冷却等步骤加工而制成的。奶粉体积小,含水量低,便于运输、携带和保存。要把奶粉中的牛奶重新恢复,就要临时加水,恢复成原来的状态。那么怎样才能使加的水恰到好处呢?
按重量配制,4000克鲜牛奶可制得500克奶粉,因此,冲调时,就按1份奶粉加7倍重量的水即可调成牛奶。这种方法需称奶粉重量,具体操作麻烦,故不太实用。
按体积配制,由于奶粉的表观密度为0.5~0.6克/毫升,因此冲调时应按“奶粉:水=1:4”,即一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的比例冲调。
稀释—加糖—煮沸
牛乳含糖量低,所以往往还要加入5%左右的蔗糖,以提高其能量密度,最后将调配的奶粉煮沸,以消灭病菌。
另外,如果给新生儿吃全脂牛奶,则浓度太高不易消化,可按3份牛奶加1份水的比例冲淡。
罪状二:加服维生素代替蔬菜
蔬菜不仅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还含有宝宝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蔬菜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它能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牙齿清洁,有利于牙齿和牙龈的健康。
正确做法:
维生素不能代替蔬菜,蔬菜是消除宝宝便秘和龋齿的最佳食物。
煮蔬菜时爸妈们的注意事项:
先洗后切,将买回的新鲜蔬菜放在清水里浸泡20分钟左右,让农药充分溶解在水中,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钟后,再反复用水冲洗干净。用大火快炒蔬菜,这样不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营养素损失得也最少。若在烧菜时加些醋,还很利于维生素的保存。菜汤中含有蔬菜的大约70%的维生素及矿物质,所以记住给宝贝既吃菜又要喝汤。注意不要给宝宝吃隔夜菜和未煮熟的蔬菜,以免影响宝宝的肠胃功能。
罪状三:吃蛋黄和菠菜才补血
鸡蛋中虽含有丰富的铁,但在肠道的吸收率却很低。菠菜中的铁含量也远低于豆类、韭菜、芹菜等,并易在肠道形成不好吸收的草酸铁。因此,只用蛋黄和菠菜补血并不够。
正确做法:
除了蛋黄和菠菜,还要多吃猪肝、鱼类、瘦猪肉、牛肉、羊肉、豆荚类、韭菜、芹菜、桃子、香蕉、核桃、红枣等在肠道容易吸收的富铁食物。提醒一点,肉类与蔬菜同吃,能明显提高铁的吸收率。
罪状四:认为糖对小宝贝没有好处
糖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恰当吃糖反会对身体有益,如洗热水澡前吃一点糖果,可防止头晕或虚脱;活动量大时,半小时前适量吃些糖可补充能量,保持精力充沛;饥饿疲劳时吃糖,会迅速纠正低血糖症状;餐前2小时吃些糖不仅不影响食欲,还可补充能量,利于生长发育。
正确做法:
可为小宝贝选择一些含糖零食,如红枣、葡萄干、果脯、水果、硬果及小包装的奶制品。它们既可满足小宝贝喜爱甜食的嗜好,又能补充热量,还可得到身体所需的其他营养素。
注意这些零食宝宝多吃有害:
爆米花:爆米花含铅量很高,铅进入人体会损害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儿童对铅解毒功能弱,常吃多吃爆米花极易发生慢性铅中毒,造成食欲下降、腹泻、烦躁、牙龈发紫等现象。
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影响肝细胞的功能,还能造成因“津亏”而引起上火。
羊肉串:烤羊肉串是很多小孩子的至爱,殊不知,羊肉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强致癌物。
巧克力:儿童食用巧克力过多,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产生焦虑不安、心跳加快等症状,影响孩子的食欲。
果冻:大多数果冻不是用水果汁加糖制成的,而是用增稠剂、香精、酸味剂、着色剂、甜味剂配制而成,这些物质对人体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吃多或常吃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健康。
泡泡糖:泡泡糖中的增塑剂含有微毒,其代谢物苯酚也对人体有害。
另外,孩子吃零食尤其是瓜子、花生时,家长应避免孩子打闹、嬉笑,避免在走路、跑跳时吃,以免将零食吸入气管,引发危险。
罪状五:从不让小宝贝吃零食
儿童非常好动,整天活动消耗大量热能。因此,每天在正餐之外恰当补充一些零食,能更好地满足新陈代谢的需求。
正确做法:
宝贝吃零食要把握一个科学尺度。首先,吃零食时间要恰当,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其次,零食量要适度,不能影响正餐。另外,要选择清淡、易消化、有营养、不损害牙齿的小食品,不要太甜、太油腻。
我们的宝宝可以吃哪些零食?
1.奶制品。各种奶制品(如酸奶、纯牛奶、奶酷等)含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糖、钙等营养素,因此应保证孩子每天食用。酸奶、奶酪可作为下午的加餐,牛奶可早上和睡前食用。
2.水果。水果含有较多的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有机酸,经常吃水果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对幼儿生长发育是极为有益的。最好是每天饭后吃适量水果。对于4 个月以上,但又没长牙的孩子。可以用勺刮下香蕉、苹果等水果的果肉,喂给孩子吃。长牙的孩子就可以将水果切成小块,用勺舀着吃。2 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给他洗净手,让他自己拿着吃。选择时要选用成熟的,没有腐败变质的水果,不成熟的水果含琥珀酸。琥珀酸能强烈刺激胃肠道,影响小儿的消化功能,腐败的水果能引起胃肠道炎症。
3.糕点。糕点(饼干、蛋糕、面包等)含蛋白质、脂肪、糖等、各式奶油花点还含有色素,香精附加剂,因此幼儿吃糕点可作为下午加餐,以补充热,而不能把糕点作为主食,让孩子随意食用。尤其是不能饭前吃。
罪状六:常给宝贝喝甜饮料
饮料固然是用水为原料制成的,但它绝不能代替白开水解渴。因为,这些酸酸甜甜的饮料中往往含有甜味剂、色素和香精,宝贝喝了非但不解渴,反而易有饱腹感,影响正常进食。
正确做法:
孩子最好的解渴饮料莫过于白开水。为了增加口味吸引宝宝,可在白开水里兑一些纯正果汁。
罪状七:维生素A补充得越多越好
虽然维生素A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过多服用会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婴儿每天服用5-1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A时,在半年内就可能发生骨痛、脱发、厌食等慢性中毒表现。
正确做法:
服用维生素A一定要按医生的指导正确服用。补充维生素A最安全的方法,是尽量母乳喂养、按月龄添加辅食,并注意在饮食中提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罪状八:强制态度对待孩子“偏食”
小宝贝已对食物表示出喜厌,这就是最初的“偏食”。但这种现象不是真正的偏食。因为,小宝贝在这个月龄不喜欢吃的东西,很可能过一阵又爱吃了。
正确做法:
妈咪不要非常在意,以致采取强硬态度,应正确对待最初出现的“偏食”。不然,会在小宝贝的脑海中留下不良刺激,以后很难接受这种食物,导致真正的偏食。
妈妈最常犯的4个喂养错误
喂养误区一:吃鸡蛋多多益善
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尤其富含宝宝生长发育最需要的优质蛋白,所以很多家庭(尤其有老人的家庭)喜欢天天给宝宝吃鸡蛋。
误区调整:6个月前的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鸡蛋中的白蛋白经过肠壁直接进入到血液中,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引发湿疹、过敏性肠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不良反应。另外,过多吃鸡蛋会增加消化道负担,容易引起蛋白质中毒综合征,发生腹部胀闷、四肢无力等不适。
宝宝喂养建议:半岁至1岁的宝宝最好只吃蛋黄,每天不能超过1个,1岁半至2岁的宝宝隔日吃1个整鸡蛋,待2岁以后才可每天吃1个整鸡蛋。
喂养误区二:牛奶+鸡蛋=最营养早餐
牛奶和鸡蛋一直摆在营养头号位置,所以牛奶+鸡蛋成了最搭的营养早餐,也成了宝宝每日的必备早餐。
误区调整:长期让宝宝吃单一的食品种类,不仅让宝宝得不到全面的营养,还会让宝宝排斥接受新食物,养成挑食的坏毛病。
宝宝喂养建议:营养质量好的早餐包括谷物、动物性食品、奶类、蔬菜或水果。包含其中三部分的早餐质量为一般,只包含一二部分的属于质量差的早餐。谷类食品,如馒头、面条、稀饭等,对宝宝的身高发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宝宝喂养误区 盘点妈妈们最常犯的八个喂养错误(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喂养误区三:汤比肉有营养
很多妈咪认为汤比肉的营养要好,如果自家宝宝不爱吃肉只爱喝汤,就用汤泡饭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可是,长期下来,喝了很多汤水的宝宝居然患有轻度的缺铁性贫血。
误区调整:汤水虽然味道鲜美滋润,但汤中所含的蛋白质仅是肉的10%,脂肪和矿物质的含量也不多。另外,汤泡饭这种吃法,使食物的消化少了咀嚼过程。如果食物不经充分咀嚼就囫囵吞下,时间长了,宝宝容易得胃病。
宝宝喂养建议:虽然汤中的营养比不上肉,可汤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因此,最适宜的做法是让宝宝汤肉一起吃,饭前半碗饭后半碗。
喂养误区四:蔬菜水果去皮吃
相信这个误区绝大多数家庭都会存在,就是认为蔬菜瓜果的皮残留有农药,是不卫生的,一定要去掉皮才能食用,如苹果、番茄及一些瓜类蔬菜。
误区调整:殊不知在你去掉皮的同时,也去掉了很多营养物质。其实蔬菜连皮煮汤很有营养,菜叶比菜梗有营养,而苹果皮中含有大量铁质和膳食纤维。
宝宝喂养建议:如果你担心水果蔬菜残留农药,建议用洗米水充分清洁蔬菜水果表皮以后,再连皮食用或烹饪。
刚出生的宝宝喂养方法
第一 、在液体食物阶段我们大多数执行了母乳喂养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我们对于母亲的营养的重视还不太够,对于母乳不足的儿童的喂养缺乏一些办法, 对于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儿童,基本上是认识上存在着错误,以为一拿配方粉喂养就是和母乳喂养矛盾。还有一些母亲因为有各种疾病情况,也不能喂养;或者是母亲工作的条件,跟小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养,也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在这样一些情况下,母乳喂养坚持得不够。
解决办法:
1、要加强母亲的营养的供应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保持
2、对于那些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孩子,及早、正确地选择适用的配方粉进行正规的配方粉喂养。例如,对于低体重儿、早产儿或者微重儿,应当给予特殊配方粉,在医生的指导下喂养,而不能放在家庭里由家长按照自己的习惯甚至不正确的认识来喂养。我们要知道,至少在哺乳动物里头有30%的个体是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我们人类由于生活工作的各种环境的影响,这个数字恐怕还要大一些。
因此,我们应该特别加强母乳喂养。
第二 、在泥糊状食物喂养阶段我们基本上普遍存在着对泥糊状食物的认识的错误概念,一直把它看成是辅助的、不重要的食品。我们用词叫"辅食",本身就是错误的。无论从这个食物的科学的定位,还是从这个食物的英文的译名,翻成辅食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泥糊状食物是人类独特的食物形态,是人生生长发育不可逾越的生物学的阶段,也是一不注意就会造成营养不良的一个最危险的事情。我们应该把泥糊状喂养放到跟母乳喂养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认识和处理。那么,在泥糊状食物喂养不良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成贫血、缺铁、动作发育迟缓、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第三 、固体食物喂养阶段在8个月以后,不同发育阶段的孩子就逐渐的会跟着大人在桌上吃,有些父母就误以为小孩能跟大人吃就省事了,没有专门制作适合小孩吃的固体食物,或者盲目的增加所谓的营养,没有做到均衡膳食。这个时候,小孩或者会发生营养不良,或者会发生营养过剩,也就是肥胖症。那么,我们强调的是均衡膳食,自然食物,不要给小孩吃所谓的补品、营养品,应该让小孩粗粮、细粮都吃,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也都吃,不要养成挑食、偏食、过食营养品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