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度颇高的传染性疾病,4岁以下小儿易患。小孩生病了就会让爸爸妈妈们特别担心,家长们会问是不是什么地方存在清洁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希望能为各位家长答疑解惑。

一发病原因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二发病机制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现称为口疱病毒aphoviruses。呈球状颗粒,直径为22~30nm,有7种不同的血清型:即 A,O,C,SATI,SATZ,SAT3 和亚洲-1型。至少有63个亚型。各流行区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各型间无交叉免疫作用。从人类分离到的几乎都是O型,偶有C型。传染源是患口蹄疫的动物。患病动物的血液、皮肤黏膜分泌物、唾液、尿、粪、乳汁均带有病毒。大多是通过直接和患病动物接触或挤乳时,病毒通过皮肤微小伤口进入人体发病,偶可通过食用受染的牛乳、乳酪、牛油或其他乳制品被感染发病,甚至食用病牛的肉和骨头也可感染。人与人之间很难相互传染。

以上就是关于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啦,它是一种常见的但轻微的疾病,如果小孩患上此病,一定不要心急,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即可。同时注意日常卫生。希望宝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手足口病仍要严防

专家建议尽早接种疫苗

东莞的手足口病发病数会减少,但今年情况明显不同。前天上午,东莞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做客“阳光热线”时透露,11月以来,全市手足口病例数不减反增;而且监测发现,肠道病毒EV71活跃程度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强。

病毒EV71活跃程度略增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主要分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其中EV71病毒最“凶猛”,是导致手足口病发生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

每年4至7月和9至11月是东莞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往年10月份以后手足口病例都会开始逐渐减少,但是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手足口病的下半年发病高峰期并没有出现在9月,而是呈现9月、10月、11月逐月增多的趋势。监测发现,虽然和去年同期一样当前东莞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但是肠道病毒EV71活跃程度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强,传播能力最强的EV71,其活跃程度增加可能是当前手足口病病例较往年增多的一个原因。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太阳。此外,6个月到5岁的儿童只要既往没有感染过EV71又无接种禁忌症的,就可以接种EV71灭活疫苗,并且越早接种越好,能更早得到保护。

热点关注

孕妇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目前正是流感高发季节,有市民问,孕妇可以打流感疫苗吗?对此,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张泽武说,国内外研究表明,孕妇得流感后对胎儿、新生儿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市疾控中心建议把孕妇作为接种流感疫苗首要对象。

“研究表明,孕妇接种流感疫苗不会影响孕妇本身和胎儿。孕妇接种流感疫苗,不但可以保护孕妇本人,还可以保护宝宝。流感疫苗生产厂家多,市民可以先电话咨询镇街园区的门诊有没有孕妇可以接种的疫苗。”

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记者: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特别是2~3岁的婴幼儿,4岁以下儿童可以占全部发病数的90%左右。

在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是引起死亡的原因。个别重症患儿病程进展迅速,易引起死亡,而且从发病到死亡常常不到24小时。

记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是一组肠道病毒,大约有20多种(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4、5、7、9、10、16型,B组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ECHO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最为常见。

记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患者一般在发病前后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发病后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较大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也就是所谓的带毒者、隐性感染者。

记者:手足口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复杂,主要经粪-口途径、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以及呼吸道飞沫传播。

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具、餐具、奶瓶/奶嘴、玩具、床上用品、内衣等均可传播病原。此外,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预防针有必要打吗 手足口病什么季节流行

手足口病全年都可发生其中6~8月份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患手足口病的人群以4~5岁以下小儿为主,而且该病没有免疫性,患过一次之后还可以再患。因此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手足口病疫苗什么时候打 手足口病疫苗什么季节打最好

春季,最好是2—3月份打疫苗。

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是4—7月,通常预防疾病注射疫苗的时间最好是在疾病未高发前注射,而完成整个手足口病总共需要2针,耗时1个月,因此建议家长们带孩子在春季的2—3月份就开始注射第一针手足口病疫苗,这样刚好在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4月前完成注射,产生免疫力,预防EV7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和婴儿湿疹的区别

手足口病和婴儿湿疹致病原因的区别: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最常见的为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婴儿湿疹属于皮肤病,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它的病因很多,如对母乳中的蛋白质或食物中的蛋白质过敏,消化不良引发,患儿食用过多糖分,肠道寄生虫导致,强光、化妆品、花粉、油漆等理化刺激引发,遗传因素等等。

手足口病和婴儿湿疹症状的区别:手足口病发病时,患儿有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口腔、手部、脚部出现圆形灰白色疱疹,患儿会感到疱疹部位疼痛,疱疹消退后不会留下脱屑或色素沉着。婴儿湿疹类型有很多种,常见的症状为皮肤上发生群集的红色丘疹和红斑,死后变为疱疹,糜烂后会流出黄色渗液,并蔓延至周围皮肤。婴儿湿疹主要发生在面部和四肢,严重者会泛发全身。婴儿湿疹发病时有瘙痒感,疹退后会留下脱屑。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是多样化的,它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的接触进行传播。手足口病的病毒可以通过疱疹液、粪便、床上用品、内衣、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没有及时清洗的手等为途径进行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

所以,通常患有手足口病的都是学龄前儿童,特别是以小于三岁年龄的儿童发病率最高。根据相关的外国的文献报道介绍,手足口病每隔2到3年就会在人群中流行一次。

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

手足口病初期怎么治疗方法 第2步:了解病情轻重

当医生告知我们孩子是患有手足口病时,作为家长还需了解孩子手足口病的轻重程度,一般对于病症轻微的手足口病来说,大部分孩子只需做好正确的家庭护理措施即可自愈;而若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则最好是住院观察治疗,因为重症引起的手足口病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严重的可导致孩子死亡,需警惕!

手足口病疱疹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口蹄疫与手足口病的鉴别

一、病原体不同

口蹄疫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不同,因为口蹄疫是通过口蹄疫病毒为媒介进行传播,是属于人和动物共患的病原体。但是手足口病却不同,它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或者病菌感染导致的。

手足口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二、传染源不同

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两半蹄子)动物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口蹄疫,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肠道携带病毒的人,属于人类疾病。

三、传播途径不同

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斑,经皮肤粘膜感染的;偶而也有食用了被病毒传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极为散在发生的。

手足口病是因为接触到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或者携带手足口病病毒的人群才会病发,可以通过日常中的一些生活用品,餐具以及玩具等污染经口感染的,而且也可以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手足口病可以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

传播途径不同

四、发病人群不同

人患口蹄疫决定于与病畜的接触,发病人群的年龄广泛,但由于易感性很低,发病机会很少。儿童和老年人一旦患病症状较重。

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儿传染病,3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不清,很少超过5岁以上者。

1983年天津市流行手足口病,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32.85‰,3~6岁为14.23‰,7~14岁为1.27‰,15岁以上0.05‰。常在托幼机构出现流行。

五、症状体片不同

口蹄疫和手足口病的患病部位虽然极其相似,都有可能在口腔、手指之间以及脚部等处,但是它们的症状和体征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1~2天后在口腔粘膜、舌边、手指间、足趾端发生水疱,再1~2天水泡破溃,形成烂斑,继发感染成脓疱,然后结痂、脱落,一般不留瘢痕。病程1~`2周,大多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可并发心肌炎。

手足口病大多无发热或低热,但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先在口腔粘腊出现疱疹,分布和颊粘膜、齿龈、舌边,并破溃成溃疡。随即在手指、足部、臀部、膝部出现丘疹,第二天只有少部分丘疹形成疱疹,如绿豆、赤小豆大,单个性不融合,内含透明液体,终不破溃,3~5天自行吸收收缩。全身症状轻,病程约一周,预后良好。

六、诊断依据不同

口蹄疫需先有当地牲畜口蹄疫发生或流行,并有与病畜接触机会,或饮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热的奶等感染关系。潜伏期2~18一友3~8天常见;发病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疱疹、溃疡损害两大特征。

婴儿会得手足口病吗

婴儿会得手足口病吗?婴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出生没多久,身体机能未发育完全,免疫力也较低,但是他们又正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得婴儿成为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病因:婴儿患上手足口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肠道病毒感染,能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种以上,最常见的致病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这些肠道病毒一般在湿热环境下可以快速滋长和传播,在干燥和紫外线环境下不能存活。像高锰酸钾、漂白粉一类的氧化剂或是碘酒和甲醇一类物质,都可以消灭这些病毒。手足口病通过婴幼儿使用的玩具、餐具、床上用品、衣物等间接传播,还可通过唾液等飞沫传播,饮用被污染后的水源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家长要多加注意。

症状:婴儿患上手足口病之后,要经过5天左右的潜伏期,期间可能会发生腹痛、低烧等症状。手足口病发病期,婴儿的口腔、手心、足心、臀部都会长出灰白色米粒大小的圆形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围绕。若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这些疱疹会在两周内消退,消退后不会留下痕迹,此时意味着婴儿的手足口病差不多完全康复了。

婴儿患了手足口病,要隔离两周左右,婴儿应在家中尽量卧床休息,让体能得到恢复。宝宝使用的玩具、餐具、衣物、床上用品等,应该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或煮沸消毒。婴儿的粪便要及时清理,便池同样需要进行消毒。患儿的饮食应该以清淡的流质食物为主,可食用面汤、米汤、米糊等易于吞咽和消化的食物,还要适当食用水果,维持营养均衡,可将水果碾成泥状后给宝宝服用。婴儿用餐之后,要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防止口腔糜烂,发生感染。

手足口病是什么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度颇高的传染性疾病,4岁以下小儿易患。小孩生病了就会让爸爸妈妈们特别担心,家长们会问是不是什么地方存在清洁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希望能为各位家长答疑解惑。

(一)发病原因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二)发病机制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现称为口疱病毒(aphoviruses)。呈球状颗粒,直径为22~30nm,有7种不同的血清型:即A,O,C,SATI,SATZ,SAT3 和亚洲-1型。至少有63个亚型。各流行区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各型间无交叉免疫作用。从人类分离到的几乎都是O型,偶有C型。传染源是患口蹄疫的动物。患病动物的血液、皮肤黏膜分泌物、唾液、尿、粪、乳汁均带有病毒。大多是通过直接和患病动物接触或挤乳时,病毒通过皮肤微小伤口进入人体发病,偶可通过食用受染的牛乳、乳酪、牛油或其他乳制品被感染发病,甚至食用病牛的肉和骨头也可感染。人与人之间很难相互传染。

以上就是关于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啦,它是一种常见的但轻微的疾病,如果小孩患上此病,一定不要心急,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即可。同时注意日常卫生。希望宝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手足口病一般几天退烧 手足口病发热是正常病症现象

大部分得手足口病的宝宝,之所以会发烧,是因为类似手足口病这样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会通过发烧而引发身体长疹子,而且此时的发烧,只要不是高烧,都是正常的病症表现,这是我们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在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一种保护机制,家长们在遇到宝宝手足口病发烧38.5度的情况下,只需采取以下物理方法退烧即可,无需过度担心。

手足口病的引发原因有哪些

手足口病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是什么原因引的发手足口病呢?相信很多的家长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导致没能及时的做好预防措施,那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二发病机制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现称为口疱病毒aphoviruses,呈球状颗粒,直径为22~30nm,有7种不同的血清型:即 A,O,C,SATI,SATZ,SAT3 和亚洲-1型,至少有63个亚型,各流行区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各型间无交叉免疫作用,从人类分离到的几乎都是O型,偶有C型,传染源是患口蹄疫的动物,患病动物的血液,皮肤黏膜分泌物,唾液,尿粪,乳汁均带有病毒,大多是通过直接和患病动物接触或挤乳时,病毒通过皮肤微小伤口进入人体发病,偶可通过食用受染的牛乳,乳酪,牛油或其他乳制品被感染发病,甚至食用病牛的肉和骨头也可感染,人与人之间很难相互传染。

以上所述就是关于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希望各位家长朋友通过这篇文章都能够深入的了解手足口病,以便于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孩子们及时的做好预防措施,以防止手足口病来危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手足口病复发概率高吗

复发概率比较高,理由如下:

1、手足口病致病病毒太多易发病

一般我们遇到的病毒感染病症通常只有一种或几种病毒造成发病,而手足口病目前发现的能感染治病的肠道病毒类型就有二十多种,即使你之前感染了一种手足口病的病毒,对这种病毒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但也还有那么的病毒在等待着,而你身体里可没有产生对其他病毒的抵抗力,因此手足口病复发的概率仍旧很高。

2、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易发病

手足口病发病率其实非常高,据统计,我国在几年前就有病例199万小孩得过这个病,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能通过接触患者或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或和患者完善、说话等方式进行传播病毒发病。

相关推荐

疱疹性咽峡炎严重时会变成手足口病

可能从临床理论上来讲,疱疹性咽峡炎不会变成手足口病的,但为什么部分患者会从疱疹性咽峡炎变成手足口病呢? 但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诸多相似之处:都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发病时都可能出现口腔起水疱,破溃的症状。所以很多情况下,容易将手足口病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如果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则可以基本诊断为手足口病,因此让许多患者误以为疱疹性咽峡炎变成了手足口病。 如果患儿同时感染了多种肠道病毒,则可能在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同时合并感染了手足口病,所以当疱疹性咽峡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

手足口病复发概率高吗

复发概率比较高,理由如下: 一般我们遇到的病毒感染病症通常只有一种或几种病毒造成发病,而手足口病目前发现的能感染治病的肠道病毒类型就有二十多种,即使你之前感染了一种手足口病的病毒,对这种病毒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但也还有那么的病毒在等待着,而你身体里可没有产生对其他病毒的抵抗力,因此手足口病复发的概率仍旧很高。 手足口病发病率其实非常高,据统计,我国在几年前就有病例199万小孩得过这个病,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能通过接触患者或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或和患者完善、说话等方式进行传播病毒发病

手足口病为什么会复发

手足口病会复发的原因 手足口病有肠道病毒引起的,而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就有20多种(型)。所以及时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但还有可能再得由另一种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对同种病毒感染有免疫力 手足口病由病毒感染所致,宝宝在病愈后体内会获得相应的病毒抗体,如果宝宝下次再接触到相同的病毒侵袭,身体就会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也就不那么容易再次发病了。 对不同病毒感染抗病能力差 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多种,它们之间不存在相同的抗原,所以刺激机体后所产生的抗体也不存在交叉免疫能力,如果病愈后再次受到其他病毒的侵袭,

手足口病和口蹄疫有哪些区别

哪些区别?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详细介绍: 口蹄疫与手足口病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 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人畜共患病原体。而手足口病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各地流行中常见病原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即CoxAl6)等。 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动物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患者和肠道携带病毒的人,属于人类疾病。 口蹄疫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瘢,经皮肤黏膜感染的;偶尔也有食用了病毒污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

手足口病成人会感染吗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会引发肺炎吗

手足口病不会引发肺炎的。手足口病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肠道病毒的感染,除表现出手足口病特有的发热、皮疹、呼吸道症状外,也表现为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的症状。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手足口病患者日常接触,饮用被污染的水均可被传染。患者发病后一般可在一两周内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极少数人可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久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

手足口病病原很复杂

手足口病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可出现发热和手、足皮肤疱疹,口腔黏膜溃疡。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感染后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较严重病变,有的患者甚至会死亡。近年,国内部分地区患者感染此病后病死率升高,在2008年5月2日后手足口病被列入我国丙类法定传染病。 肠道病毒成员众多,按照人类对其的发现、认识和病毒的特点,一共有71个血清型别,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之后命名的肠道病毒68~71型。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最常见的柯萨奇病毒A

手足口病原因

手足口病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常常在集体内如幼儿园、小学等大规模暴发。为有效治疗手足口病,家长首先需要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很多,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CoxA组的16、4、5、7、9、10 型,CoxB组的2、5、13 型,以及EV 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最常见为Cox Al6及EV 71型,有的报导埃可病毒及CoxB组某些型也可引起,但仍没获得到进一步证实。 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柯萨奇病毒A16型。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的一种

哪种情况下新生儿容易得手足口病

1、非母乳喂养的宝宝 母乳喂养时,母奶中有分泌性免疫球蛋A,可增加肠道的免疫抗病功能。但非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抵抗力不足,比较容易感染病毒。 2、深度接触了手足口病的患者 另外新生儿只能躺着,若家长不注意看护,让患有手足口病的其他幼儿接触了宝宝,如亲吻、拥抱了宝宝,那么感染手足口病的几率也会增大。 3、妈妈感染了手足口病 一般大人感染了手足口病,不会发病,但会成为病毒传播源,导致他人发病,若宝宝的妈妈因为某种原因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然后通过乳汁喂养传递给了宝宝,使宝宝感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