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经拔罐位置示意图 拔罐拔哪些部位养肝
肝经拔罐位置示意图 拔罐拔哪些部位养肝
太冲穴:疏肝解郁,调气理血,化湿通经。主治:头痛目眩,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胁腹满痛。
行间穴:养肝明目,调营活血,泻热通经。主治月经过多,闭经,失眠,遗尿,膝肿,下肢内侧痛等。
三阴交穴:疏肝理气,滋阴补肾,健脾利湿,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主治腹痛,腹胀,腹泻,便溏,肠鸣。
太冲穴:太冲穴是气血调度纵贯,在这个穴位拔罐可以帮助舒畅气机,改善肝气郁结。
阳陵泉:阳陵泉是胆经上的穴位,在这个穴位拔罐能舒筋活络,有助胆气生发,而肝和胆互为表里,因为同时也能增强肝脏生理功能。
早泄拔罐位置示意图
1.命门穴位置:
命门穴在腰部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下凹陷中。
2.命门穴取穴方法:
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3.命门穴功效:
接续督脉气血,命门穴有补肾壮阳、培元补肾,强健腰脊作用。
1.肾俞穴位置: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肾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肾俞穴功效:
外散肾脏之热。肾俞穴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
关元穴
1.关元穴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关元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关元穴位在人体哪里,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3.关元穴功效:
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清热利湿、培补元气、导赤通淋作用。
1.中极穴位置:
中极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中极穴取穴方法:
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具体找法如下: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中极穴。
3.中极穴功效:
中极穴有益肾兴阳,通经止带,助气化,调胞宫,利湿热作用。
1.足三里穴位置: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2.足三里穴取穴方法:
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
3.足三里穴功效: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1.三阴交穴位置:
三阴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骨上,具体位置是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2.三阴交穴取穴方法:
取穴的时候先从内侧脚踝向上取四指宽的位置,然后对应着踝尖正上方的胫骨边缘凹陷处就是三阴交穴的位置所在。
3.三阴交穴功效:
健脾补肾、调肝益血、安神助眠。
1.太溪穴位置:
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
2.太溪穴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3.太溪穴功效:
清热生气,太溪穴有益肾、清热、安神、健腰、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作用。
拔罐减肥的位置图 背部拔罐减肥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
1、脾俞穴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功效:发散脾胃之热,主治腹胀。
2、三焦俞穴
位置: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3、膈俞穴
位置:背部第七胸椎棘突,正中线旁开1.5寸处;功效:瘦背,利气、开胸膈。
4、肝俞穴
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疏肝利胆,理气明目。
5、胃俞穴
位置: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主治胃脘痛、腹胀。
拔罐减肥有效吗
背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脾俞穴(图示中最上面的一个)功效:发散脾胃之热。三焦俞穴(图示中下面的一个)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腹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下肢穴位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 5分钟。每周2~3次。
血海穴(图示中上面的那个)功效:减肥,清血利湿。足三里穴(图示中下面的那个)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拔罐作用编辑由于拔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
拔罐减肥的具体方法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拔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罐同时施行。与传统拔火罐不同的是,采用真空拔罐疗法。真空是通过真空负压的作用,对人体的吸拔,刺激穴位,排瘀疏松,打通经络、畅通气血,增强细胞活性,改善内循环,使体内堆积的脂肪加速消耗、分解。除了可减去体表脂肪,对深层脂肪也有一定的作用。
拔罐排毒位置示意图 拔罐排毒的原理
拔罐主要是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子吸附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逐寒祛湿,排毒祛病的效果。拔罐的排毒功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感冒拔罐拔哪个位置图 风寒型感冒拔罐部位
1.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1.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取穴方法:
患者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或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
3.功效:
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风门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宣肺解表,益气固表的作用。
1.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的背俞穴。
2.取穴方法:
俯卧位,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散发肺脏之热。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的作用。
1.位置: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
2.取穴方法:
屈肘90度,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
3.功效:
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提供天部阳热之气。
1.位置:
印堂穴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连线中点。
2.取穴方法:
取穴时,印堂穴在人体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面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即是,印堂穴是经外奇穴。
3.功效:
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1.位置:
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2.取穴方法:
正坐或侧伏位,丝竹空与瞳子髂连线中点向外约1横指处取穴。
3.功效:
清肝明目,通络止痛。太阳穴是经外奇穴,按摩此穴位可以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1.位置: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取穴方法:
拇、食指并拢,于最高点取之。
3.功效:
合谷有疏风解表、清泄肺气、通降肠胃作用。
拔罐排毒位置示意图 拔罐排毒位置
合谷穴:手背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骨头延长线交点位置。
体内毒素沉积,容易导致新陈代谢运作受影响,扰乱正常的生理机能。通过刺激合谷穴,能减轻或消除大肠经脉处组织和器官疾患,排出体内堆积的毒素。
天枢穴:位于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
天枢穴与肠胃联系紧密。对调节脏腑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通过拔罐刺激,能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累积的宿便,排除体内多余的毒素。
曲池穴:位于手肘内侧弯曲位置,将手臂弯曲时用拇指按压凹陷处感到微痛即为该穴。
曲池穴与人体新陈代谢练习密切,人体日常排泄废物都要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刺激该穴位,可以帮助排毒减压。
拔罐疗法治疗慢性病效果不错
感冒 感冒了头昏、鼻塞、肩背酸痛,这时在肩膀和后背上拔上几个火罐,立时会感觉肩背松快、头脑清醒。
慢性咽炎 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可要是时不时地在脖子前面的廉泉穴或天突穴拔上个罐,会让你迅速不那么“堵得慌”。
慢性鼻炎 在后背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第一侧线走罐治疗,效果非常好。fvb爱康网 - 爱健康
痛经 拔罐对寒湿凝滞型和气滞血淤型的痛经效果明显,可在腹部的中极、归来、天枢穴和背部的肝俞、肾俞穴上拔罐。
运用拔罐疗法还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养颜美容,是家庭保健的好帮手。
很多人对拔罐有个误区,认为拔罐后印迹越深越好。对此,周教授提示,拔罐部位的淤青程度主要是提示身体局部寒、淤、湿等病邪的程度,但并非淤青越深效果越好。火罐吸附的强度要以不损伤皮肤为度,局部皮肤有炎症或是溃破、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都不宜拔罐。另外,在前一次拔罐部位的淤青没有消失之前,不要在原处拔罐。
落枕拔罐的位置图 落枕拔罐的位置
治疗措施:舒筋活络,行气止痛。
主穴:大椎,阿是,落枕穴。
配穴:病及督脉,太阳经者加风府,天柱,肩外俞,病及少阳经者加天宗,秉风。
拔罐功效:大椎穴属于督脉,位于项背部,与阿是穴合用疏通局部经气,使经脉通畅,通则不痛;落枕穴是治疗落枕的经验效穴,有活血痛经,解痉镇痛的作用。
痛经拔罐拔哪个位置图 痛经拔罐常用穴位
先取俯卧位,在肝俞,肾俞,次髎穴采用留罐法, 留罐10-15分钟。
肝俞: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1穴。
次髎:在骶部,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左右各1穴。
肾俞: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1穴。
仰卧位,在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地机,太冲穴采用留罐法,留罐10-15分钟。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方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方3寸。
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方4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侧约一横指处,左右各1穴。
地机: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左右各1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左右各1穴。
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左右各1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