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死亡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严重威胁着母婴生命安危[1].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包括对心衰的处理,目前主要提出以预防为主。为此我们提出早期预防、早期观察、早期发现、早期系统治疗,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改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病因:由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母体循环、呼吸系统工作量加重,均使氧消耗量不断增加,至分娩时达高峰(比未妊娠时增长20%)。妊娠期全身含水量逐渐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腔静脉压上升;加上重力的缘故,大多数孕妇的小腿及脚踝处发生水肿。妊娠晚期,子宫明显增大,致横隔抬高,心脏呈横位,血管屈曲,右心室压力升高等,以上变化都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处理方法如下:
(1)妊高症并发心力衰竭:以扩张周围血管为主,可考虑使用酚妥拉明及硝普钠,但前者易增加心肌耗氧,后者作用过强,不易控制,因此使用酚妥拉明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注意,强心,解痉,利尿,镇静,利尿,给养仅为辅助治疗。
(2)其他妊娠合并心衰的一般治疗:1、低钠饮食。2、缓慢静脉输液。3、强心,利尿同时给予血管扩张药物。4、分娩过程应在麻醉科及心内科医生监护下进行。
(3)ACEI和ARB禁用于孕妇,因对胎儿有致畸性。
(4)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心理问题,主要时紧张、担忧和焦虑,其中心功能3、4级的患者多从外院转入,因此,出现的心理问题既有因环境改变、语言不通所致的情绪不安和躁动,也有本身疾病在医疗过程中未能治愈所致的忧虑。要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等给予精神安慰,并向孕妇说明用药的目的,教会她们配合方法,同时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各种疑问,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生孩子到底有多危险
1、宫外孕
宫外孕,说白了就是指受精卵跑到子宫以外的地方定居了。一般而言,宫外孕只要做到早就诊、早诊断和早治疗,就可以避免死亡。
然而,在当今急救医疗体制不断完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宫外孕死亡的悲剧仍有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部分宫外孕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出现症状后没有及时就诊,待发生大出血、休克后再送入医院,已失去抢救时机,最终导致死亡。
在她们中,有的是因做“试管婴儿”后宫角妊娠,医生提出终止妊娠,而孕妇竭力保胎,当出现腹痛伴一过性晕厥时,家人还误认为低血糖,未予以重视。待4小时后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才送医院,腹腔积血已达3500毫升,抢救也为时已晚。
有的是因多年不孕,中医治疗后妊娠。当出现**少量出血时,请人在家注射黄体酮盲目保胎,出现了腰酸、腹痛、腹泻、持续便意、冷汗淋漓时,也未曾去医院就诊,直至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全身无力才叫急救车,到医院时生命体征均已消失。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兆和子痫)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疾患,占全部妊娠的5%~10%,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约占妊娠相关的死亡总数的10%~16%,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其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
3、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妊娠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分娩时子宫及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产后循环血量的增加,均易使有病变的心脏发生心力衰竭。同时,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致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和胎儿窘迫。临床上以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多见,尚有先天性、妊高症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等。
4、妊娠合并肺炎
妊娠合并肺炎是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肺实质炎症,常累及小支气管及肺泡,是妊娠期严重的内科合并症。在孕期虽较少见,但却是孕妇非产科感染的常见原因,也是非产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肺炎易发展为菌血症或败血症,出现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可导致死亡。
5、妊娠合并糖尿病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流产率、尿路感染的几率比普通孕妇高。
可能出现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率增高等。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产后若干年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高。导致胎儿畸形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增加。妊娠糖尿病是产生巨大儿很重要的因素。容易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低体重儿。胎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增多。
6、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由于分娩时羊水进入到母体的血液循环中,羊水中有胎脂、上皮细胞等有形物质,即可以直接阻塞血管,又可以作为强凝物质,引起肺栓塞,严重的休 克及血液不凝固的情况,使产妇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
羊水栓塞可以发生在妊娠的早、中、晚各期,一旦发生羊水栓塞,即使积极地抢救,仍然死亡率十分高,产 妇的死亡率可高达80%。死亡的时间快到可从数分钟至数小时,约1/3的患者在发病半小时内死亡,另1/3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多由于肺血管栓塞引起,其余1/3死于血液不凝或肾功能衰竭。
羊水栓塞是产科最凶险的并发症,由于该情况在分娩前也常常不能预计,所以在分娩的过程中要严密的观察产妇,尤其是在有胎死宫内、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收缩过强等情况存在时更要倍加小心。
7、肺栓塞
临床资料表明,孕产妇是肺栓塞的高危对象之一。国外报道,孕产妇在妊娠和分娩阶段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是同样年龄非孕产妇的5倍之多,而在产后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更高,往往超过妊娠期和分娩期。因此,无论是孕期还是产后都要警惕肺栓塞的发生与发展。
孕产期构成肺栓塞的高危期,主要与妊娠期的生理状态密切有关。
肺栓塞病情较重,大约20%—30%患者可因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而死亡,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因此,一旦孕产妇出现可疑症状和体征,就要尽快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除吸氧、止痛、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舒张支气管等对症措施外,及时给予抗凝或溶栓治疗是关键,有望将病死率降至8%,个别严重患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终止妊娠。
妊娠合并心脏病怎么办
1、妊娠期
(1)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凡不宜妊娠的心脏病孕妇,应选择治疗性人工流产。
(2)定期产检:能及早发现心衰的早期征象。妊娠20周前,应每2周产检一次。妊娠20周后,应每周产检一次。如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征象,应立即住院。孕期顺利者,也应在36-38周提前住院待产。
(3)防治心力衰竭
A、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每日至少10小时睡眠,避免过劳和情绪激动。
B、饮食:要限制过度加强营养而导致体重过度增长。
C、预防和治疗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纠正贫血,治疗心律失常,防治妊娠高血压疾病。
D、动态观察心脏功能:定期进行B超心动图检查,判断随孕周增加的心脏功能变化。
2、分娩期
心脏病孕妇的分娩方式,主要取决于心脏功能状态及产科情况,应提前选择好适宜的分娩方式。需注意的是,无论哪种分娩方式均不推荐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阴道分娩
经阴道分娩在大多数病例中具有可行性,心脏功能I-Ⅱ级者,如果没有产科并发症,原则上可经阴道分娩。
(2)剖宫产
心脏病妊娠需剖腹产的指征是:产科指征如前置胎盘或胎儿出现异常、主动脉根部扩张的Marfan综合征、有夹层危险的主动脉瘤、需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情况(取决于胎儿的孕周)、心脏功能Ⅲ~Ⅳ级、活动性风湿热、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主动脉缩窄等情况应选择剖官产。术前、术中和术后心脏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后抗感染等均是保证手术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3、产褥期
原则——预防感染、哺乳问题和避孕等。
(1)密切监护:产后需密切监护最初的24 -48 h,因为此时仍是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时期,差幅需充分休息并密切监护,如有严重心脏病者需监护更长的时间。
(2)预防产后并发症:产后出血、肺水肿、血栓栓塞是严重的并发症,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应重点预防。一旦发现出血量较大就应积极处理,如果需要可用止血药、血制品或血浆,必要时切除子宫。
(3)心脏功能Ⅲ级以上的产妇,产后不授乳。对不宜再生育者,应劝其在产后1周左右行结扎手术。
(4)个体化心理护理: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新妈妈特别是早产儿产妇容易出现焦虑状态,此时医护人员应帮助产妇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指导产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同时知道家人应多多陪伴产妇,帮助调节产妇情绪。
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的处理原则
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不宜妊娠的心脏病孕妇,应在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妊娠超过12周时,应密切监护,积极防治心力衰竭,度过妊娠与分娩。定期产前检查能及早发现心衰的早期征象。在妊娠20周前,应每2周行产前检查1次。在妊娠20周后,尤其是32周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增加,产前检查应每周1次。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征象应立即住院。孕期经过顺利也应提前住院待产。
(2)防治心力衰竭:保证充分休息,每日至少10小时睡眠。避免过劳及情绪激动。限制体重过度增长,整个孕期不超过12kg为宜。保证合理的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铁剂的补充。及时治疗心力衰竭。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洋地黄,早期心力衰竭给予作用和排泄较快的制剂,如地高辛0.25mg,每日2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口服,2~3日后可根据临床效果改为每日1次,不主张用饱和量,以备心力衰竭加重时抢救用药,病情好转即停药。妊娠晚期发生心力衰竭,原则是待心力衰竭控制后再行产科处理,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怎样分辨是不是高危产妇
患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可威胁到母婴生命,且可发生远期后遗症影响母体健康,也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由于妊娠期的血容量及心输出量增加,孕妇心脏的负担也增加,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胎儿可发生宫内窘迫、死胎、死产及早产,也是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胎儿及产时母体的原因也可引起高危妊娠,如胎位不正、胎儿过大或过小、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过期妊娠以及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程延长、产时母亲大出血、感染等均可危及母儿健康。
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
身高在140厘米以下。体重不足40公斤或超过85公斤,骨盆狭窄的孕妇发生难产的危险性增加。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怀下染色体不正常胎儿的几率较大,早产机会较多,容易发生妊娠期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由于骨骼及生理因素,高龄孕妇顺产的机会也可能减低,新生儿遗传缺陷发生率明显增高。高危孕妇中高龄产妇占很大一部分。幼年及青少年时期患过影响骨骼发育的疾病(如佝偻病、结核病等)的孕妇、有生殖道畸形的孕妇容易出现骨盆狭窄、产道异常而影响产程的正常进展,对产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产程延长、胎儿窒息等。
心衰能治好吗
1.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
如果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可以取坐位,然后双腿下垂,再用面罩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如果患者昏迷或者休克,不可注射吗啡;如果患者肺部有感染、呼吸困难,不可肌注哌替啶;如果患者为老年人,则不要注射吗啡,也不要肌注哌替啶;如果患者急性发病,也可以用毛花甙丙、葡萄糖液等强心剂或者呋塞米等利尿剂或者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如果患者出现肺水肿,可用山莨菪碱、阿托品等。
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要先查找自身发病病因,然后再根据病因对症下药。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转换酶抑制剂都可治疗此病。洋地黄制剂适合一般心力水解患者,剂量为0.1mg,3/d,若患者病情不是很急,可用0.25mg/d,2~6d的地高辛。常用的治疗此病的利尿剂有很多,比如利尿酸钠、氨苯喋啶、螺内酯,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要谨慎选用。常用的治疗此病的血管扩张剂有硝酸异山梨醇酯、硝酸甘油、肼屈嗪,用药时需注意血压变化。常用的转换酶抑制剂有依拉普利、卡托普利,用药时需注意剂量。
3.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处理
妊高症并发心力衰竭非常危险,会影响妇女和胎儿,因此治疗时注意的事项比较多,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酚妥拉明及硝普钠。酚妥拉明具有增加心肌耗氧的功效,硝普钠也具有此功效,但功效过强,不利于患者。另外,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血管扩张药物,并缓慢静脉输液,及低纳饮食。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什么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妇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产科比较严重的合并症。因为孕妇的妊娠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生孩子的时候子宫及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会增加产后循环血量,很容易心脏病发,还会心力衰竭。同时,因为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致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和胎儿窘迫。
最常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多见,尚有先天性、妊高症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等。孕妇在妊娠的时候血液总量增加约30~40%,心率加快,每分钟心搏出量增加。等到怀孕32周的高峰期的时候,心脏负担最重,水、钠的潴留、氧耗量会增加,子宫血量会增加,胎盘循环的形成以及因横膈上升使心脏位置改变等,心脏负担随着妊娠期增长而加重。
妊娠合并心脏病要怎么治疗?
妊娠合并心脏病致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时机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关键处理措施。
妊娠合并心脏病合并心衰的内科处理:治疗时首先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同时选用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进一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衰的处理以洋地黄类药物为首选,它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心衰严重者可加用氨力农及(或)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与洋地黄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常有严重的水钠潴留,可出现稀释性低血钠和低血钾,此时应选用可扩张容量血管、降低肺动脉压的利尿剂(速尿)。血管扩张剂的使用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是治疗心衰的关键。血管扩张剂可使心室充盈压降低,心搏出量增加而改善症状,首选药物为酚妥拉明和硝普钠,宜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但须注意硝普钠对胎儿有潜在的氰化物毒性作用,适合在产后使用。此外,动态观察心功能变化和心功能分级对预防心衰有重要意义,心功能监测包括临床观察、辅助检查如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就是上面说的了,怀孕期间准妈妈们要特别的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要是发现有一点点的不适的症状就要及时去看医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妊娠期心脏病并不可怕,只要准妈妈们都遵循以上说的几点要求去做,相信不管是对自身还是对胎儿的影响都是很小的。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原因
目前,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是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代偿失调的准妈妈,可因长期慢性缺氧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也可因缺氧引起子宫收缩,发生早产。
按照妊娠合并各种心脏病的发病率不同,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依次排列如下:
1、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约占65%-80%)
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狭窄最多见,约占其中2/3-3/4,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近年逐渐减少。
2、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约占20%-35%)
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能够成功妊娠的先心病育龄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妊娠合并先心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以往无心脏病病史及体征,突然发生以左心衰竭为主的全心衰竭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4、围产期心肌病
只发生于妊娠晚期至产后6个月的扩张性心肌病。其特征为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孕妇,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5、心肌炎
为心肌本身局部病变或弥漫性炎性病变,可发生于妊娠任何阶段,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6、其他类型
如贫血性心脏病、梅毒心脏病以及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母体循环、呼吸系统工作量加重,均使氧消耗量不断增加,至分娩时达高峰(比未妊娠时增长20%)。妊娠期全身含水量逐渐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腔静脉压上升;加上重力的缘故,大多数孕妇的小腿及脚踝处发生水肿。妊娠晚期,子宫明显增大,致横隔抬高,心脏呈横位,血管屈曲,右心室压力升高等,以上变化都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为什么会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原因:
1.泵功能障碍。心肌因种种原因收缩无力,不能喷射足够的血液到外周的血管中去以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时,就发生心力衰竭。为原发的。
2.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如心脏瓣膜病时,由于心肌负荷过重而发生心肌肥大和心脏扩大,继则心肌收缩性相对不足而导致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继发的,在除去瓣膜障碍时较易逆转。
3.由心肌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在晚期往往也伴有心肌损害。
4.除了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内膜炎等,心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肾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贫血、溶血、大量静脉补液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等等,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