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内和6岁后的娃不能打
2岁内和6岁后的娃不能打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4.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5.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6.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八个月宝宝体重标准是怎样的
8月 7.2-9.1 66.4-71.8 扶东西站,会爬,无意识叫爸爸、妈妈,咿呀学语,躲猫猫,听得懂自己的名字,会摇手再见。 10月 7.9-9.9 69.0-74.5 能自己坐,扶住行走,自己熟练协调的爬,理解一些简单的命令,如 “到这儿来”,自己哼小调,说一个字。
12月 8.5-10.6 71.5-77.1 独立行走,有意识叫爸爸、妈妈,用杯喝水,能辨别家人的称谓和家庭环境中的熟悉的物体 15月 9.1-11.3 74.8-80.7 走得稳,能说三个字短句,模仿做家务,能叠两快积木,能体验与成人一起玩的愉快心情 18月 9.7-12.0 77.9-84.0 能走梯,理解指出身体部分,能脱外套,自己能吃饭,能识一种颜色。
21月 10.2-12.6 80.6-87.0 能踢球,举手过肩抛物,能叠四块积木,喜欢听故事,会用语言表示大小便。 2岁 10.6-13.2 83.3-89.8 两脚并跳,穿不系带的鞋,区别大小,能识 2种颜色,能识简单形状。 2.5岁 11.7-14.7 87.9-94.7 独脚立,说出姓名,洗手会擦干,能叠八块积木,常提出 “为什么”,试与同伴交谈,相互模仿言行。
3岁 12.6-16.1 90.2-98.1 能从高处往下跳,能双脚交替上楼,会扣钮,会折纸,会涂浆糊粘贴,懂饥、累、冷,会用筷,能一页翻书。 3.5岁 13.5-17.2 94.0-101.8 知道颜色,不再缠住妈妈,开始有想象力,自言自语 4岁 14.3-18.3 97.6-105.7 能独立穿衣,模仿性强 4.5岁 15.0-19.4 100.9-109.3 能说简单反义词,爱做游戏。 5岁 15.7-20.4 104.0-112.8 解释简单词义,识别物件原料。
儿童用药剂量公式 按成人剂量折算
儿童用药剂量与成人用量的比例关系。
出生-1月1/18-1/14
1月-6月1/14-1/7
6月- 1岁1/7-1/5
1岁-2岁1/5 -1/4
2岁–4岁1/4-1/3
4岁-6岁1/3-2/5
6岁-9岁2/5-1/2
9岁-14岁1/2-2/3
14岁-18岁2/3-3/4
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有几个年龄期
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量变,也有质变,形成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根据这些阶段的特点,加上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可将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期: 婴儿期:0~1岁; 幼儿前期:1~3岁; 幼儿期:3 ~ 6岁; 童年期:6 ~ 12岁; 青春期:约10 ~ 20岁,女孩比男孩早1~2年; 青年期:约18 ~ 25岁。 实际上,各年龄期的规定是人为的,相邻各期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过去相比,中小学生的青春期已经明显提前了。根据美国、加拿大的调查资料显示,一般女孩在12岁左右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15岁左右出现胡须。
玩具与年龄配配对介绍
一位父亲为出生才几个月的婴儿购买了一个与之差不多大小的绒娃娃,当父亲将绒娃娃放在婴儿面前时,吓得孩子哇哇大哭,儿童对玩具的喜好,跟他的心理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
0-2岁婴儿喜欢探索、触摸,视觉、听觉都在发展,注意力不稳定,1岁左右开始出现言语,他们喜欢将小东西放入较大盒子内;喜欢打开瓶盖,滚球、推不倒翁,玩积木和套盒。
色泽鲜艳或带有声音的玩具,有利于培养婴儿的注意力。如动物摇铃、拨浪鼓、环状摇铃等,有利于培养孩子手的精细运动能力;选择机动的、有响声的玩具,如小推车、拖拉玩具,以提高孩子走路的兴趣;还可以选择小动物玩具、娃娃、积木、小套圈、小篮等,让孩子认识事物,锻炼眼手协调的能力。
2-4岁的儿童能够走很长的路,活动能力更强了,喜欢进行联合游戏,模仿力强,结合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小板凳、小餐具、小水桶等,帮助孩子了解事物的属性和特性;还可为孩子选择一些适合户外活动的玩具,如能动的小车、大皮球等,以锻炼身体,发展大运动功能。
4-5岁的儿童开始理解周围的事物、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喜欢扮演生活中常见的不同角色,例如爸爸、妈妈、司机、医生、护士、解放军。所以应该选择带有简单情节的玩具。如娃娃最好有四肢、眼睛能转动、衣服能穿脱,以及小炊具、医疗用具等。
5岁半到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理解能力有了飞速提高,可以选择一些智力型玩具,如橡皮泥、积木、智力拆装车、绘图板、计算玩具等;此外,还可选择一些简单的棋类、球类活动,如跳棋、象棋等,让孩子的智能和运动技能同时发展。
总的原则是,幼童对声音和形态比较敏感,可选择一些动态或有声音的玩具,在为儿童选择玩具时不宜过早(六七岁前)显示出儿童的性别差异,不一定非得为男孩儿挑选枪、飞机、坦克等动态玩具,为女孩子选择娃娃等静态玩具。
宝宝脚长标准
(1)一般情况下,6岁以下的宝宝,参考以下的标准就可以了,
0-6月, 脚长10以下;
6-12月,脚长10-12cm;
12-18月,脚长12-13cm;
1岁半-2岁:脚长13-14cm;
2岁-3岁:脚长14-15cm
3岁-4岁: 脚长15-16cm
4岁-5岁: 脚长16-17cm
5岁-6岁: 脚长17-18cM
(2)宝宝的脚长是没有标准的,因为宝宝的脚长有其自身的个体差异不好确定。
16个月以内,每三个月小脚丫长长0.5cm。16~24个月,每4个月小脚丫长长0.5cm,3岁以后,小脚丫生长速度逐渐变慢。
3岁前年均增长20mm左右
3-4岁年增长12mm(每月长1mm)
5岁至13岁年增长9mm
宝宝生长发育口诀:
一看二听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七爬八坐九扶站,十学扶走捏小物,一岁说话会迈步,二岁跑跳上下楼,吃饭坐盆会洗手,三岁歌舞骑小车,画画折纸搓泥球,辨色数数认形状,待人接物有礼貌,穿脱鞋袜和衣裤。
一般正常睡眠几个小时有效
正常睡眠时间:
新生儿 20-22小时 2月婴儿 18-20小时 1岁 15小时 2岁 14小时 3-4岁 13 小时 5-7岁 12 小时 8-12岁 10 小时 12-18岁 9 小时 成年人 7-8 小时(不宜少于6小时) 60-70岁 9小时 70-90岁 10小时 90岁以上 不宜少于10小时
1. 正常人睡眠时间6--8小时(老人、孩子是10小时,婴儿更长)
2. 美容觉的时间22点--凌晨2点
3. 长时间熬夜……就算是有睡足8小时,几年下来会容易内分泌失调生理时钟也会乱掉
4. 小孩最好在晚上20:30之前睡觉,因为长身体嘛
5. 青少年应该在晚上22点左右睡觉
6. 至于爱美的人,一定要在凌晨2点之前睡,因为皮肤在凌晨2点前新陈代谢
7. 老人,应该在晚上21—22点之间睡觉比较好
每天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应该在6-9个小时。比如晚上10-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这样可以使人维持一个较稳定的生物节律,对人体身心都是有益的。
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为准。实际上,各种人群对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0-18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18-5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50-7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时。特别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质量比不上年轻人是自然规律,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就好。关于每天应该睡多少小时,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白天精力充沛、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很多伟人,他们睡得很少,但却精力旺盛,原因在于他们补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虽少、质却高。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正常睡眠几个小时的问题,我们通过以上内容都可以知道自己的正常睡眠时间,通过这些内容,我相信大家一定都会保证我们自己正常的睡眠时间,这样第二天才能更有效率的工作学习,希望以上介绍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岁孩子身高有多高
女童体重标准(公斤) 女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2 初生 49.0
1岁 9.0 1岁 74.0
2岁 11.5 2岁 86.0
3岁 13.9 3岁 95.0
4岁 16.0 4岁 103.0
5岁 18.2 5岁 109.0
男童体重标准(公斤) 男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4 初生 50.0
1岁 9.6 1岁 76.0
2岁 12.1 2岁 87.0
3岁 14.3 3岁 96.0
4岁 16.3 4岁 103.0
5岁 18.3 5岁 110.0
身长增长指标基本规律
·身长是指头、躯干、下肢三者长度的总和,三者的比例在宝宝不同阶段不一样。
·出生时宝宝平均身长为50厘米左右。
·第1年身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的1.5倍。
·在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
·从2岁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之前,宝宝的身长平均每年增加6-7厘米。
·年龄越小,头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随着年龄增长下半身的增长速度快于上半身。
·2-7岁宝宝身长计算公式=年龄×5+75厘米
贴心小提示
1.为宝宝测量时要脱去鞋、帽、袜子。
2.最好在上午进行测量,这样容易得到较为准确的数值。
3.3岁以下的宝宝可采取平躺姿势测量。测量时要注意膝关节伸直,头部有人用手固定。
4.同龄男孩比女孩身长要长一些。
以上呢,就是小编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关于宝宝三岁时的正常身高是多少,以及一些其他的相关知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也希望小编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呢,各位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因为宝宝小时候的身高稍微不正常是不会影响他们以后的正常发育的。
标准体重的计量方法
世卫计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 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超重计算公式
超重%=[(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不同年龄算法
标准体重法
标准体重(公斤) = 年龄 x 2 + 8 ( 7 - 16 岁 )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20% - 30 %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40% - 50 %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50% 以上
BMI 法
体重指数 BMI = 体重(公斤) / 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
年龄 BMI 值
年龄 正常超重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重度肥胖
低于 6岁 15-18 18-
6- 11 岁 16-19 19-21 21-23 23-27 27-
哪些疫苗是必须打的 乙脑疫苗
注射乙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重点预防对象是6个月至10岁的小儿,疫苗注射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月进行,免疫期为1年,2岁、6岁、10岁各复种1次。
五个月宝宝身高标准及辅食添加
当你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你就可以提早发现宝宝是否营养不良或者体重超标,从而制定不同的营养计划来喂养宝宝,不过,不能过于盲目的追求标准,有特殊体质的宝宝多少会有一些偏差。
“标准提供新的手段支持每一个儿童在最重要的形成性格时期获得最佳发育机会。”世卫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说。
新的标准是世卫组织1997年开始的一项强化研究的结果,以便为评估从出生至5岁的所有婴儿的身体成长、营养状况和运动发育制定新的国际标准,涉及8000多名儿童。新的标准以母乳喂养的儿童为基础,作为生长和发育的规范。
这些标准包括不同年龄的婴儿体重和身长的正常参数、相对于不同身长的体重标准以及婴儿在坐、立和行走等重要发育阶段的一系列标准。
女童体重标准(公斤)女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2 —————初生 49.0
1岁 9.0 —————1岁 74.0
2岁 11.5 —————2岁 86.0
3岁 13.9 —————3岁 95.0
4岁 16.0 —————4岁 103.0
5岁 18.2 —————5岁 109.0
男童体重标准(公斤) 男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4 —————初生 50.0
1岁 9.6 —————1岁 76.0
2岁 12.1 —————2岁 87.0
3岁 14.3————— 3岁 96.0
4岁 16.3————— 4岁 103.0
5岁 18.3————— 5岁 110.0
当你读完这些标准以后,你知道该怎么喂养自己的宝宝了吧,按照一定的规律,你就可以让你的宝宝健康成长,其实这也不是很难,难就难在除了这些规律外会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例如感冒,生病等因素,这是干扰宝宝体重的危险因素,需及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