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养肺
中医如何养肺
传统中医认为,治肺有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八法。前四法属于祛邪,温肺、润肺有祛邪一面又有扶正一面,补肺、敛肺属扶正,临床上对各法既强调细于区别又重视数法合用。
宣肺,是宣通肺气之肺郁,宣者布也散也,麻黄为宣肺之代表药。 肃肺,肃是清除的意思,肃肺不就是降气,在于肃清痰火水饮。先宣肺后肃肺是先表后里之大法,宣肃并行则属表里双解。又认为化水饮药物多温性属温肺,肃肺药多平和,甚至偏凉,如枇杷叶、马兜铃、紫菀、款冬花、百部等即是。
清肺,属清法范畴,常用药有桑叶、石膏、茅根、竹茹、鱼腥草、野荞麦根、黄芩等。
泻肺,是泻肺中痰火和水湿,与肃肺有轻重缓急之别,药性峻猛,葶苈子为代表药。
温肺,是温化肺中寒饮之法,甘草干姜汤、小青龙汤等属温肺范畴。 润肺,针对肺燥,代表方是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润肺药有川贝母、瓜蒌、知母、芦根、天花粉、阿胶、沙参、西洋参、麦冬、石斛、玉竹等。
补肺,主要指补肺气,于一般补气药中择其温而不燥者,如人参、黄芪、甘草等即是。
敛肺,在于收敛肺气之耗散,如五味子等,敛肺药必须与补肺药同用。
中医养肺提倡深呼吸多吞津
肺活量及输氧能力的下降,会使人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疲劳感;再加上肺泡间质纤维量增加,肺的可扩张能力下降,肺活量减少,最大通气量减少,从而使中年人的呼吸功能降低。此外,人到中年,由于长年累月地吸入粉尘、化学物质等,再加上香烟危害,呼吸道黏膜的保护作用会日渐减弱,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最佳调养季节:秋。中医认为五脏要和四季相对应,秋季对应的是肺。秋季强调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就是养肺阴,要防燥润肺。
中医养肺方法:练呼吸、多吞津、吃银耳、健步走。
1、可以多练习鸟的胸式呼吸和乌龟的腹式呼吸,使腹部和呼吸系统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其次,呼吸时最好配合吞津,不要把深呼吸时涌出的唾液随便吐掉。
2、对于吸烟或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来说,最好多吃润肺、清肺的食物。梨、葡萄、百合、银耳等都不错。
3、平时吃瓜子要少嗑,尽量用手剥,因为频繁嗑瓜子最容易损伤津液。
4、此外,秋季当时,户外健步走、爬山都是很好的养肺运动,可以很好地加强心肺功能。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是什么
中医养身有着悠长得历史,有也很多的讲究,如何正确的中医养生是我们要学习的,在养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些中医养生的误区,如何正确的适用中医药材。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时下,由于媒体广泛传播,广告中各种“补品”的神奇、灵验功效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人们基于求补心,出现了很多无“虚”求补者。世上绝无“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补药。古往今来,违反“虚则补之”的法则,乱求补药招灾者,比比皆是。如人参,中医称谓大补元气,宁神益智,益肺健脾,堪称补药中之极品。若遇心衰、休克、出血、体质虚弱、阳痿等症状者,人参确有药到病除之效。然而,若补不对症,轻则不适,重则致人死命。
矽肺三期的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矽肺系外邪侵肺,血络瘀阻,聚成结节,日久则肺肾之阴耗损。治宜健脾益气,宣肺化痰。
处方举例:党参30克,乌梅15克,瓜蒌30克,牡蛎60克,马齿苋30克,金钱草30克,薤白30克,茯苓30克,杏仁12克,桔梗15克,前胡12克,枳壳12克,姜半夏12克,丹参30克,桃仁12克,木贼30克。水煎服。
治疗矽肺,忌用温热药干姜、附片、川乌、草乌等。
预防、摄生、饮食宜忌
一、宜常吃猪血
最近,有关医疗科技人员研究证实,由于猪血中的血类蛋白被人体的胃酸分解后,产生一种可以消毒滑肠的分解物,这一新物质,能与侵入人体内的粉尘和有害金属微粒发生生化反应,最后从消化道排出体外。这一发现,科学地揭示了吃猪血能除尘的民间说法的科学依据。所以,矽肺患者宜常吃猪血。
二、宜常饮茶
尘肺患者常饮茶,能减轻症状。冶炼工人、电焊工、车工等容易得尘肺的人,常饮茶能预防尘肺的发生,这种预防方法简便易行。
矽肺的中医养生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在肺内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严重者影响肺功能。
矽肺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多发生于采矿、采煤、采石、爆破及井下作业的工人,轧石,磨粉、制造玻璃、搪瓷和耐火材料的拌料工人和铸造业工人等。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在肺内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严重者影响肺功能。
矽肺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少数患者可有血痰)、胸痛(常在阴雨、天气多变时发生)、胸闷、气急、乏力,还伴有头昏、失眠、心悸,纳差等症状。
矽肺可通过x线检查确诊。
中医养生的智慧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中医养生的方法是我们古人留下来的医学知识,我们要对于这些医学加强学习与应用,比如对身体比较虚弱的朋友们,你们可以采用中医养生的方法去调理身体。对于中医养生的智慧,是我们每个人中国人都需要了解的,希望大家可以来了解下面介绍的中医养生的方法。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
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良方助你养肺护肺
方法1:按摩穴位养肺
每晚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正身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胸部膻中穴数十下,可请家人用手掌从背部脊柱两侧由下至上轻拍约10分钟。可以畅快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效。
方法2:饮食要增辛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时心火当令,而苦味食物尽管有清热泻火、定喘泻下等功用,却会助心气而制肺气,因此不建议过多食用,以免心火过旺,适量即可。由于心火能克肺金,而辛味归肺经,所以夏季尽管天气热,人们可适当多吃辛味食物,如葱、姜、蒜等。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其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可补益肺气。
方法3:生活上注意保暖避寒,少食冷饮
有人整天不离电扇或空调,寒凉之气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易乘虚而入。还有人喜欢喝冰镇冷饮,把瓜果放冰箱冷藏后再吃,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引发各种疾病。最常见的如咳喘、咽炎、气管炎,上吐下泻、脾胃失调,女性会痛经,月经不调,也有人会关节痛、头痛、颈椎疼等。因此,夏天要保暖避寒,空调温度不宜太低,吹的时间不要太长,少食寒凉食物,喝水以温开水为宜。
方法4:合理运动,强身健体
“正气内存,外邪不干”,适当的运动锻炼可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抵御疾病侵袭,尤其是有氧运动,能加强人体呼吸和血液轮回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膨胀力增大。夏天气候炎热,运动不要剧烈,在清晨和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锻炼,宜选择运动量较小或适中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
方法5:冬病夏治
夏季机体与外界阳气均呈旺盛状态,此时可采用内服中药配合穴位贴敷、针灸等外治疗法来治疗一些冬季好发疾病。如三伏贴,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鼻炎及哮喘等。
中医养胃茶
1.大麦茶
大麦茶味甘、性平,它的功效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详细记载,有去食疗胀、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的作用。现代研究也发现,大麦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尤其是大麦芽,它含有淀粉酶,可以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有帮助消化的作用。特别是在冬季,人们饮食主要以鸡鸭鱼肉为主,往往比较肥甘厚腻,此时如果饭后喝上一杯大麦茶,可以去油、解腻,起到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而且大麦茶具有养胃、暖胃的作用。
2.乌梅参茶
材料与做法:党参15克、山楂15克、玉竹15克、扁豆15克、乌梅15克。将这些中药材和食材用热水煮熟后,加白糖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对止痛、疏肝理气有帮助。
3.黄耆姜茶
材料与做法:黄芪15克、桂枝10克、大枣3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饴糖30克。先把黄芪、桂枝、生姜、白芍、大枣等中药材用热水煮熟后,放入饴糖溶化后即可饮用。
功效:对补脾益气、温中祛寒、缓急止痛有帮助。
4.陈皮甘草茶
材料与做法:陈皮4.5克、生甘草2克、化橘红3克、北沙参3克、白芍3克、玫瑰花1.5克、红茶1.5克。先把陈皮、生甘草、化橘红、北沙参、白芍、玫瑰花、红茶等中药材和食材磨成粗末,然后用热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对健脾温中、疏肝活血有益处。
5.佛手花茶
材料与做法:佛手15克、玫瑰花6克,把佛手、玫瑰花用热水浸泡后即可饮用;
功效:可以帮助消化、生津、补气养阴。
6.绿茶
绿茶的保健作用已为大家熟知,而且随着国际上对绿茶保健作用研究的越来越深入,绿茶似乎已经成了很多人养生保健的不二选择。很多人整天是茶杯不离手,绿茶不离口,早上一起床也有人把喝上一杯绿茶当成习惯。绿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能保留鲜叶的85%以上,绿茶中的成分,对于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确实有效果,是其他茶叶无法比拟的。
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老年人,更不宜清晨空腹饮绿茶,茶叶中的鞣酸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病情加重,还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或便秘。
7.红茶
红茶经过发酵烘制而成,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就小。这些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能够促进人体消化,因此红茶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的红茶、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粘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
夏天喝点普洱茶有消食解腻的作用。《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括肠通泄”,具有消食的功能。普洱茶味性温和,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后,能形成保护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因此,长期饮用普洱茶可起到养胃、护胃的作用。
中医养生法老人喝梨粥身体棒
中医认为,梨有润肺化痰、生津润燥的功效,适合秋季养肺。由于初秋的天气,还没完全走出高温,脾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出现胃口欠佳、消化不良的症状,因此,补肺最好兼顾脾胃,将梨与大米煮成粥。
梨粥的做法不拘一种,可以将梨洗净后连皮切块,加适量清水,文火煮半小时,捞出梨块,再用梨汤与淘净的粳米同煮,米熟后即可食用。或者先将米粥煮八分熟,放入洗净切好的梨块再煮至大米十分熟后食用。
梨虽然是补肺佳果,但进食过多伤脾胃,老人脾胃功能下降,要注意适量。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要少吃梨;梨含果酸多,胃酸较多的人,不可多食;梨的糖分很高,糖尿病人、哮喘痰多者要少吃。
温馨提醒:中医养生的方式很多,饮食养生就很重要,特别是对于老人,秋季养生老人不妨煮点梨粥,不仅能润燥止咳,营养还很丰富,希望这些中医养生方式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保健养生八大优势
要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首先必须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的特色优势,笔者认为,中医养生保健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特色优势:
中医养生保健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内经》强调“治未病”“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等,都是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
前人的经验是我们从事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现在学术界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将散在历代医著中的中医养生思想及方法、技能进行系统归纳、整理、研究提高,以用于指导我们现在的中医养生实践活动。
中医养生保健有几千年来形成的实践经验。古代医家发明了一系列的中医医疗方法,而且很早就把医养结合起来,许多医著记载的治疗方法含有养生方法。
如孙思邈的医著中记载的“食疗18方”“养生13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万密斋的《医学全书》中都有记载,这些中医养生的实践经验仍有价值。
中医养生保健有着简便廉效的优势。开展养生不需要设备仪器,也不需要高科技,有一双手就可以搞按摩、穴位指压等,坐车时可以自摩面部搞保健,费用低廉、效果良好。
非药物方法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大特色。开展养生保健运用非药物方法。如传统的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还有现代的足浴、汗蒸、精油熏洗、玫瑰花浴、穴位埋线等。
药膳饮食保健在中医养生中,也具有突出的作用。中医药膳有着丰富内容和悠久历史,许多中药既是药品又是食品。
对老年病慢性病的康复调理,值得深入挖掘。现代医学对很多老年病、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人便秘、心悸失眠等病症都没有好办法,而中医的饮食养生、非药物养生、情志养生等确有很好的效果。
膏方调理是中医养生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膏方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有病的可以治病,无病的可以养生保健康。每年的冬春季节服用膏方,可以预防疾病发生,控制老年病慢性病,特别适合妇女和老年人。
“冬病夏治”的“三伏贴”也在中医养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冬春季节容易发作的肺系疾病,如哮喘、老年慢性运气管炎等,运用夏天的“三伏贴”就能达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可以减轻或控制疾病的发生,这也是中医的养生保健优势。
按摩哪些穴位能驱寒益气
中医养生穴位之命门穴
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故名命门。命门之火衰微,则寒邪易侵袭人体,出现畏寒、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此穴为壮阳补肾散寒的常用穴位。
中医养生按摩方法:擦法(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治疗,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
按摩哪些穴位能驱寒
中医养生穴位之神阙穴
在肚脐中,脐乃“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阳气,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
中医养生按摩方法:两手相叠,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中医养生穴位之关元穴
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它是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并且能大补元阳,故名关元。关元穴具有温肾、散寒、益气的作用,是治疗真阳不足、肾阳虚衰、寒凝血结、阴寒内积的常用穴位。
中医养生按摩方法:擦法,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
中医养生穴位之大椎穴
这个穴在脖子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下面,腰椎疼痛可以搓擦腰部,脊柱是针灸学中督脉循行的部位,督脉可以调节全身的阳经,按揉颈腰可以疏通督脉经络调畅气血。
中医养生按摩方法:两手搓热紧按颈腰部,用力搓30次左右。
老年人养生的几个法则
中医养生原则之“顺”:养生跟着季节走。
古人认为,人身体的变化与四季轮回是一致的,因此饮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须与季节相适宜。《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的养生要符合生、长、收、藏的特点。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晚睡早起,少发怒,该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中医养生原则之“静”:让心安静下来。
现代人喜欢生活得热热闹闹,每天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生怕孤独和寂寞。其实,这种浮躁的生活对健康极为不利。《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中医养生原则之“修”:修身行善烦恼少。
《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其实就是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中医养生原则之“调”:多做深长呼吸。
人难免会遭遇营养失衡、过度劳累、病邪袭来等诸多不良因素,这时候就要用到“调”字了。《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练习“丹田吸”的同时,吞咽唾沫,配合调津,保健效果更好。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老年人容易出现疾病的原因,我们建议广大的老年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掌握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并且坚持下去,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老年人养生的几个法则。
中医是如何养肺的呢
中医认为,治肺有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八法。前四法属于祛邪,温肺、润肺有祛邪一面又有扶正一面,补肺、敛肺属扶正。
随着秋季的来临,天气多变,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向人们发起进攻,因此,肺部疾病的治疗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中医认为,治肺有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八法。
前四法属于祛邪,温肺、润肺有祛邪一面又有扶正一面,补肺、敛肺属扶正,临床上对各法既强调细于区别又重视数法合用。
宣肺,是宣通肺气之fen郁,宣者布也散也,麻黄为宣肺之代表药。肃肺,肃是清除的意思,肃肺不就是降气,在于肃清痰火水饮。
先宣肺后肃肺是先表后里之大法,宣肃并行则属表里双解。又认为化水饮药物多温性属温肺,肃肺药多平和,甚至偏凉,如枇杷叶、马兜铃、紫菀、款冬花、百部等即是。
清肺,属清法范畴,常用药有桑叶、石膏、茅根、竹茹、鱼腥草、野荞麦根、黄芩等。
泻肺,是泻肺中痰火和水湿,与肃肺有轻重缓急之别,药性峻猛,葶苈子为代表药。
温肺,是温化肺中寒饮之法,甘草干姜汤、小青龙汤等属温肺范畴。
润肺,针对肺燥,代表方是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润肺药有川贝母、瓜蒌、知母、芦根、天花粉、阿胶、沙参、西洋参、麦冬、石斛、玉竹等。
补肺,主要指补肺气,于一般补气药中择其温而不燥者,如人参、黄芪、甘草等即是。 敛肺,在于收敛肺气之耗散,如五味子等,敛肺药必须与补肺药同用。
中老年人春季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一、养阳
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中医养生之道二、养阴
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中医养生之道三、养脾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中医养生之道四、养肾
春季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
中医养生之道五、养胃
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吟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采用上述蜂蜜疗法。
中医养生之道六、养“热”
早春时节气候仍很冷,寒冷刺激甲状腺,可引起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时补充能量。
中医养生之道七、养气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中医养生之道八、防病
春天气候由寒转暖,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活力增强,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柑橘、柠檬等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如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中医养生之道九、解“困”
如能在饮食上注意调理,也能解除“春困”。理想的饮食安排是:早餐摄入的热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常吃含钾丰富的水果和果汁也有助于解除“春困”,因钾有助于维持细胞水分,钾缺乏时会使人感到软弱无力,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香蕉、苹果都富含钾。
养生减肥法苗条无尴尬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养生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中医养生师就是在中医养生方面有一定成就,而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中医养生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加上近两年国家相关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治未病”等相关政策的出现,人们对中医保健养生的需求欲望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随之而产生的中医“治未病’等的相关产业也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暂就中医”治未病“人才培训这块小议,以供各位参考。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养生学是一门管理的学问,是对我们自身的管理,也是对我们生命历程的管理。现代对于人类自然极限寿命的推算,应该在100―175岁之间。老龄委曾经在全国做过调查,男性的最高年龄是131岁,女性是122岁。按照人类寿命极限来说,60、70岁还处在中年,而不是老年时期。为什么没有达到人类生命极限,原因在于我们在生命的调护上还不到位。
“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特别是对于亚健康人群,更要走出这个灰色的阶段,重视养生,防病于未然。2007年1月11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吴仪副总理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中医“治未病’等相关产业的工作便开始试探性摸索前进,教育一直走在这个行业的前列。
按照中国的现在医疗规定,只有医师才可以从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但中医的“未病”范畴正好处于疾病和非疾病之间,至于学术上对“未病”的定义尚在争论之中,我们暂且不讲,但是老百姓的刚性需求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中医养生师”这个名号应运而生。
那到底什么是中医养生师呢?我们暂且慢慢讲来。首先从字义来看,中医养生师首先要具备“中医”的特性,也就是要掌握中医所要掌握的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经络、诊断辩证等。“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通过调精神、更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四时等各种方法来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一种综合性保健活动。所谓“师”就是要将自己知道的中医养生保健推广给大众,教授与人,共同达到健康的目的。
由此来看真正的中医养生师不是在如何吃上、用针施药上、而是在注重自身修为的运练上,这个运练乃是太极道法的掌握,运练至通天合一的成功,这便是真正的中医养生师。
在如今的中医技能培训行业,中医养生师尚处于起始阶段,各种协会班次的中医养生师培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揭开其面纱瞟一眼就可以看出,只不过是打着中医养生师培训的牌号来做美容、产品,有甚者使普通人认为中医养生就是做美容、按摩刮痧的,推销中医药或营养保健品的,这样的误导必须进行及时更正。
中医养生师是指具有熟练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根据人体生命发展规律,通过调精神、抑情志、更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四时等各种方法,同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以身作则,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如何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一种综合性中医保健养生专业人才。
中医养生是整体性,系统性的,具有所有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因为很多人都相信中医养生的效果,所以出现了中医养生师这个职业,中医养生师具有熟练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根椐生命发展的规律,调节精神,调节饮食,锻炼体形,改变心态和习惯,科学的达到减肥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