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针刺天枢作用

针刺天枢作用

天枢属大肠募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喻穴居人身上下枢要之处也。该穴具有疏调大肠,调中和胃,理气健脾,扶土化湿之功。用于治疗呕吐,食不下,腹痛,泄泻,痢疾,绕脐痛,腹胀,肠鸣,水肿,月经不调,闭经,产后腹痛,小儿消化不良诸症。

天枢在什么位置 天枢的作用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刺激天枢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有显著疗效,具有调理肠胃,通利大便,消炎止泻,理气行滞,消食等功能,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疼,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等症。

针刺大肠俞的注意事项 大肠俞常用配伍疗法

1.配合谷,上巨虚,阴陵泉,天枢,针刺泻法,清热利湿,治疗大肠湿热之肠鸣,泄泻,痢疾等。

2.配长强,承山,曲池,阴陵泉,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湿热下注之脱肛,痔疾。

3.配合谷,内庭,天枢,支沟,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泻火通便,治疗燥热内结便秘。

4.配中脘,梁门,足三里,天枢,气海,针刺泻法,消食导滞,治食滞肠胃之腹痛,泄泻。

5.配脾俞,位于,足三里,三阴交,关元,针刺补法,补气养血,益气通便,治疗气虚便秘。

6.配关元,针刺补法,关元加灸,培元固脱,涩肠止泻,治疗阳气不足之大便失禁。

7.配次髎,委中,肾俞,气海俞,腰阳关,针刺补法,补肾益精,通络止痛,治疗肾虚劳损之腰脊强痛。

8.配环跳,承扶,小肠俞,次髎,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腰腿痛。

针刺天枢作用 天枢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浅层布有第9,10,11胸神经浅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及脐周围静脉网。深层有腹壁上,下动静脉的吻合支,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天枢如何针刺 天枢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下脘,梁门,璇玑,腹结,梁丘,上巨虚,针刺平补平泻法,消食导滞,治疗食滞胃肠之绕脐痛,腹胀,呕吐,不嗜食。

2.配二间,上巨虚,大肠俞,针刺泻法,理肠导滞,治疗积滞内停之腹痛肠鸣,或腹泻,或便秘,或里急后重,下利不爽。

3.配风池,合谷,中脘,足三里,阴陵泉,针刺泻法,至阳穴针后加灸,散寒化浊,和胃止泻,治疗寒湿中阻滞脘闷腹痛,肠鸣泄泻。

4.配曲池,上巨虚,大肠俞,关元,针刺泻法,针灸兼施,温经散寒,和肠止泻,治疗感受寒邪或内伤生冷不洁食物之腹痛,腹泻。

5.配下巨虚,合谷,足三里,公孙,合谷针刺补法,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和胃,调肠止泻,治疗脾虚湿盛泄泻。

6.配中脘,足三里,肝俞,行间,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健脾止泄,治疗肝郁脾虚泄泻。

7.配中脘,足三里,脾俞,关元俞,针刺补法,健脾和胃,益气止泻,治疗脾胃泄泻。

8.配肾俞,命门,关元,针刺补法,针灸兼施,温补脾肾,止泻,治疗脾肾阳虚泄泻。

9.配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支沟,阳陵泉,针刺泻法,泄热通腑,治疗热结便秘。

10.配支沟,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调畅气机,治疗气滞之习惯性便秘。

上巨虚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上巨虚常用配伍治疗

1.配中脘,足三里,大横,公孙,合谷,神阙,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温中散寒,治疗寒积中焦之腹中切痛,肠鸣。

2.配下脘,梁门,天枢,曲池,支沟,四缝,针刺泻法,消积导滞,治疗饮食积滞之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等。

3.配天枢,合谷,阴陵泉,下巨虚,内庭,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治疗湿热泄泻。

4.配天枢,阴陵泉,水分,关元,神阙,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温中散寒,理肠化湿,治疗寒湿泄泻,腹痛肠鸣。

5.配行间,气海,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治疗气滞泄泻。

6.配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关元俞,针刺补法,健脾和胃,化湿止泻,治疗脾虚泄泻。

针刺天突注意事项 针刺天突功能主治

天突穴居至高,其气以通为顺,尚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现代临床用于治疗哮喘,咳嗽,咳逆上气,暴喑不能言,咽肿,喉中生疮不得下,呕吐,噎膈,甲状腺肿大,肺痈等症。

配穴:配天突,扶突,合谷治疗甲状腺肿大;配少商,商阳,少冲治疗咽喉肿痛;配哑门,廉泉治疗暴喑。

下脘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下脘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上腹部,将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进行4等分,在连线的下1/4与3/4交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上量2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下脘的作用与好处

下脘为任脉经穴,足太阴脾经与任脉之交会穴,穴正当胃之下口处,故名下脘,本穴具有和肠胃,助运化,行气滞,消食积,化痰的作用,用于治疗胃疼,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呕吐,肠鸣,痢疾,腹痛肠鸣。

下脘应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消食导滞化积,如配梁门,中脘,天枢,足三里,治疗食滞胃肠之腹痛,腹胀,胃痛,泄泻,便秘;配璇玑,梁门,腹结,足三里,治疗食不化,伤食呕吐。

2.配天枢,水分,神阙,阴陵泉,针刺补法,灸神阙,水分,温阳散寒,和中止痛,治疗寒邪客胃之腹痛,腹胀,腹内痞块,呕吐,泄泻等。

3.配天枢,阴陵泉,足三里,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胃肠湿热之泄泻,便秘,痢疾等。

4.配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木郁乘土之胃痛,腹痛,泄泻等。

5.配中脘,天枢,脾俞,关元,足三里,陷谷,针刺补法,灸中脘,关元,温阳和中,治疗脾胃阳虚之腹痛,泄泻,肠鸣,反胃等。

6.配脾俞,胃俞,足三里,四缝,针刺补泻兼施,健脾消积,治疗脾胃虚弱,积滞内停之消化不良,疳积等。

7.配脾俞,肾俞,水分,气海,阴陵泉,太溪,针刺补泻兼施,灸水分,气海,温补脾肾,利水祛湿,治疗脾肾阳虚之浮肿。

按摩天枢的作用 天枢穴解析

天枢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同时是手阳明大肠经腧穴,恰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升降清浊之枢纽。大肠功能出现问题,天枢穴会有痛感,刺激本穴可改善肠腑功能。

长强的针刺方法 长强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清热利湿,调理下焦。配天枢,合谷,阴陵泉,上巨虚,下巨虚,针刺泻法,治疗湿热泄泻;配合谷,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气海,针刺泻法,治疗湿热痢疾;配次髎,上巨虚,承山,三阴交,大肠俞,针刺泻法,治疗大肠湿热便血;配三阴交,阳陵泉,膀胱俞,中极,针刺泻法,治疗湿热淋癃;配中极,下髎,血海,三阴交,支沟,针刺泻法,治疗湿热下注之阴部湿痒。

2.配腹结,合谷,曲池,支沟,天枢,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通腑,治疗热结便秘。

3.配阴陵泉,上巨虚,内庭,大肠俞,承山,针刺泻法,泻热消壅,清利肠道,治疗大肠燥热,血络瘀滞之痔疾。

4.配百会,脾俞,足三里,上巨虚,针刺补法,益气提升,治疗气虚下陷之脱肛,阴挺等。

5.配大椎,神门,身柱,膻中,丰隆,三阴交,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化痰,安神定制,治疗痰浊痹阻络窍之痫证,癫证,狂证等。

6.配身柱,承山,间使,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强筋健骨,治疗督脉为病之腰脊,尾骶骨痛。

天枢穴针刺怎么操作

天枢针刺方法

取穴:仰卧,脐中点水平外侧,脐旁2寸取穴。

进针方向:从腹侧向背侧直刺与腹前壁成90°。

进针深度:直刺1-1.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5-10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酸胀感,并可向同侧腹部扩散。

针刺天枢作用

天枢属大肠募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喻穴居人身上下枢要之处也。该穴具有疏调大肠,调中和胃,理气健脾,扶土化湿之功。用于治疗呕吐,食不下,腹痛,泄泻,痢疾,绕脐痛,腹胀,肠鸣,水肿,月经不调,闭经,产后腹痛,小儿消化不良诸症。

注意事项

1.本穴忌深刺,若深刺则针尖克穿过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腔而刺中小肠。

2.本穴对孕妇禁针,禁灸。

3.因腹部柔软,弹性较大,进针时要严格掌握进针力度,对于皮肤粗糙坚硬的患者,施以粗针,因不易进针,容易加大进针力度,针尖突然穿透皮肤,但力度未减,使针体进入体内过深。应缓慢下针,不可大幅度提插捻转,太强刺激,以防刺伤肠管。

4.忌火针深刺,由于天枢穴深部为小肠,若火针针刺过深,可损伤小肠,造成肠穿孔。

腹哀的准确位置图 腹哀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下脘,梁门,太白,天枢,曲池,针刺泻法,消积导滞,治疗饮食积滞之腹痛,食积不化。

2.配气海,中脘,内庭,足三里,针刺泻法,调理肠胃,理气止痛,治疗胃肠气滞之腹痛肠鸣。

3.配中脘,足三里,大横,公孙,合谷,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治疗寒积绕脐腹痛。

4.配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通便,治疗热结便秘。

5.配合谷,天枢,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治疗湿热痢疾。

神阙的功效与主治 神阙的配伍

配足三里,调理肠胃,治肠鸣腹痛;

配长强、气海,升阳举陷,治脱肛;

配气海、阴陵泉,益脾气、利寒湿,治疗泄利不止;

配重灸关元,益阴敛阳、回阳固脱,治疗中风脱症;

神阙拔罐配刺天枢、足三里,益气健脾和胃,治疗泄泻、呕吐。

有哪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

颈三针疗法

主要针刺天柱、百劳、大杼。大杼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穴位;针刺百劳穴可以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虚劳损伤,对退行性病变的颈椎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缓解颈部肌群的紧张状态,消除神经根的炎症水肿,改善脊髓、神经根、颈椎周围组织的营养和血液供应;调节局部血液和代谢循环;在改善颈椎病动力失衡的基础上,起到调节阴阳、动静平衡的效果。

腹针治疗

主要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针刺以上穴位具有补气血,益肝肾、强筋骨的作用;中脘、下脘补益中焦,气海鼓舞经脉运行,关元培补下焦。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经筋针刺法

经筋针刺法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驱邪镇痛,纠正经筋痉挛而导致的颈椎关节紊乱,松解病变及肌肉痉挛与疼痛,使颈部经筋得到松解、颈椎的序列恢复正常,也可使椎动脉、颈神经根、颈交感神经节的刺激与压迫症状得到缓解,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很好的效果。

下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下脘应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消食导滞化积,如配梁门,中脘,天枢,足三里,治疗食滞胃肠之腹痛,腹胀,胃痛,泄泻,便秘;配璇玑,梁门,腹结,足三里,治疗食不化,伤食呕吐。

2.配天枢,水分,神阙,阴陵泉,针刺补法,灸神阙,水分,温阳散寒,和中止痛,治疗寒邪客胃之腹痛,腹胀,腹内痞块,呕吐,泄泻等。

3.配天枢,阴陵泉,足三里,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胃肠湿热之泄泻,便秘,痢疾等。

4.配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木郁乘土之胃痛,腹痛,泄泻等。

5.配中脘,天枢,脾俞,关元,足三里,陷谷,针刺补法,灸中脘,关元,温阳和中,治疗脾胃阳虚之腹痛,泄泻,肠鸣,反胃等。

6.配脾俞,胃俞,足三里,四缝,针刺补泻兼施,健脾消积,治疗脾胃虚弱,积滞内停之消化不良,疳积等。

7.配脾俞,肾俞,水分,气海,阴陵泉,太溪,针刺补泻兼施,灸水分,气海,温补脾肾,利水祛湿,治疗脾肾阳虚之浮肿。

相关推荐

常见14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6、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针灸三焦俞注意事项 三焦俞配伍疗法

1、配脾俞,水分,气海,阴陵泉,足三里,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利水,治疗脾虚水肿,腹水等。 2、配肾俞,脾俞,石门,气海,委阳,针刺补泻兼施,宜灸,补益脾胃,通利水道,治疗脾肾阳虚之小便不利,水肿等。 3、配膀胱俞,中极,阴陵泉,三阴交,针刺泻法,清热利湿,治疗湿热小便不利。 4、配脾俞,胃俞,中脘,天枢,足三里,健脾益胃,治疗脾胃虚弱之水谷不化,腹胀肠鸣,泄泻等。 5、配合谷,天枢,气海,上巨虚,阴陵泉,针刺泻法,灸气海,散寒除湿,治疗寒湿痢疾。 6、配腰阳关,肾俞,委中,三阴交,针刺泻法,舒筋通络,散寒除

天枢穴的作用与功效

1、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缓解治疗腹胀、肠鸣、绕脐痛、泄泻、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痢疾、便秘、胆囊炎、肝炎、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 2、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3、缓解治疗肾炎等。 4、穴位减肥:天枢穴位促进胃肠蠕动。

按摩天枢作用 天枢的按摩方法

1.用双手拇指指腹压在两侧穴位上,力度由轻渐重,缓缓下压,持续五分钟,将手指慢慢抬起(但不要离开皮肤),再在远处按揉片刻。 2.在排便的时候,将左手中指置于穴位上,并加力按揉1分钟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宜,可以理肠通气,调整失调的肠腑功能,加速其运行,使毒素尽快排出体外。

针刺百会 百会针刺作用主治

百会位居巅顶,为诸阳之会,有清热开窍,健脑宁神,平肝熄风,回阳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以升为主,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中风,心烦,惊悸,健忘,失眠,癫狂,脏躁,破伤风,急惊风,脱肛,阴挺,崩漏等症。

期门针刺方法 针刺期门作用主治

期门为足厥阴肝经脉气汇聚的处所,肝脉布两胁,肝为藏血之脏,该穴具有疏泄肝胆,调和表里,清热散邪,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痞散结之功,用于治疗伤寒热入血室,过经不解,胸胁支满,胁肋胀痛,肝脾肿大,呕吐,呃逆,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乳痈,疟疾诸症。

针刺天柱穴怎么正确操作

天柱的针刺方法 取穴:坐位,平第1,第2颈椎棘突之间水平,项正中线外侧2横指,相当项肌隆起外侧缘。 简易取法:低头,后发际正中直上5分出是哑门穴,哑门穴旁开约2横指,项部大筋的外侧缘处是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向腹侧直刺与项部冠状面成90°。 进针深度:在斜方肌外缘凹陷中直刺0.5-1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酸胀,可向头顶部扩散;若进针深度超过1寸时,可刺到枕大神经和头后大直肌(枕大神经为第2颈神经的后支组成,头后 直肌由第1颈神经纤维组成的枕下神经后支

针刺命门 针刺命门的作用主治

命门为督脉经穴,乃本经脉气所发,系五脏六腑之本,穴在第十四椎(第二腰椎)下凹陷处,正当两肾俞之中间,当肾间动气处,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该穴有培元补肾,止带止泻,舒筋活血,强健腰膝,疏调经气作用,多用太于治疗脊强,腰痛,带下,遗精,泄泻,子宫内膜炎等症。

颧髎的针刺方法 针刺颧髎的作用

类属:属手太阳小肠经。 作用:祛风清热,通络止痛,消肿解痉。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牙痛,颊肿,目黄,耳鸣。 配穴:配颊车,下关治疗颊肿;配合谷,列缺,地仓,下关治疗口眼歪斜。 应用:临床用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鼻炎,鼻窦炎,牙痛的治疗。

天柱的针刺方法 针刺天柱功能主治

天柱穴位于天柱骨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表,又主筋所生病。故有疏风通络,清头明目,安神定惊之功。主治头痛,眩晕,癔病,神经衰弱,失眠,癫痫,视网膜出血,咽喉炎,慢性鼻炎,鼻出血,颈椎病,腰扭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