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多发息肉怎么办
大肠多发息肉怎么办
①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于有蒂息肉;
②高频电凝灼除法:主要用于多发半球状小息肉;
③高频电凝热活检钳法:目前很少应用,主要被②④法取代;
④活检钳除法:主要用于单发或少数球状小息肉,简便易行,又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⑤激光气化法和微波透热法;适于无需留组织学标本者;
⑥粘膜剥离嵌除法:主要用于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⑦“密接”摘除法,主要用于长蒂大息肉,难以悬于肠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肠壁电凝切除法。南方医院创此法为142例患者切除大息肉157颗,仅发生2例轻度粘膜灼伤,未发生穿孔并发症。
⑧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于10~20颗以上息肉患者无法一次切除者。
⑨内镜、外科手术联合治疗法,主要用于息肉病患者,即将息肉稀疏区以手术切除,这样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又可维持大肠正常功能。
怎么预防大肠息肉
1.怎样预防大肠息肉之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如果粪便停留在大肠内的时间太长,即会刺激肠黏膜增生,引发息肉。
2.怎样预防大肠息肉之 极治疗慢性腹泻。结肠的慢性炎症如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刺激大肠黏膜而引起增生,若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慢性炎症,可降低大肠息肉的复发。
3. 怎样预防大肠息肉之 平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减少脂肪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4. 怎样预防大肠息肉之 适当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能有效地预防大肠息肉复发。
5. 怎样预防大肠息肉之 坚持定期复查肠镜。对单发性息肉每2年复查一次,多发性息肉每年复查一次,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
结肠息肉治疗
1.手术治疗
(1)单个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检同时进行。
(2)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征,可经肛门肛窥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
(3)低位或长蒂脱出息肉可用肛窥,直乙镜,套扎或经肛门直接切除。
(4)广基或多发息肉可经腹、会阴、骶尾部行肠壁肠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
(6)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2.药物治疗
(1)一般小量出血,以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药或中药口服或灌肠为主。
(2)较大量出血除用止血药物和抗生素、输液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外,应做好术前准备,如备血等。
(3)出血量大于800ml或血压不能维持,应及时输血并行剖腹手术治疗。
怎样防止大肠息肉呢
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如果粪便停留在大肠内的时间太长,即会刺激肠黏膜增生,引发息肉.
平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减少脂肪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适当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能有效地预防大肠息肉复发.
对单发性息肉每2年复查一次,多发性息肉每年复查一次,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
小肠多发性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息肉是指任何起源于胃肠粘膜表面并凸入腔内的病变。根据其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息肉病的意义在于其引起出血及其恶性转变的倾向。
肠息肉及肠息肉病包括色斑息肉综合征、儿童型直肠息肉、结肠与直肠腺瘤、结肠家族性息肉病等。
1.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癌变,属于错构瘤一类。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以小肠为最多见。在口唇及其周围、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为黑斑,也可为棕黄色斑。此病由于范围广泛,无法手术根治,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作部分肠切除术。
2.家族性肠息肉病 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其特点是婴幼儿期并无息肉.常开始出现于青年时期,癌变的倾向性很大。直肠及结肠常布满腺瘤,极少累及小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遍 布不带蒂的小息肉。如直肠病变轻轻.可作全结肠切除及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直肠内腺瘤则经直肠镜行电灼切除或灼毁。为防止残留直肠内腺瘤以后发生癌变,故需终身随诊。如直肠的病变严重,应同时切除直肠,作永久性回肠末端造口术。
3.肠息肉病合并 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也和遗传因素有关,此病多在30-40岁出现,癌变倾向明显。治疗原则与家族性肠息肉病相同;对肠道外伴发的肿瘤,其处理原则与有同样肿瘤而无肠息肉病者相同。
综上所述,对于小肠多发性息肉病症的症状了解,是需要从对其分类的类型上来进行辨别的,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患病类型,小肠多发性息肉在临床上的症状特征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了解小肠多发性息肉的症状之前,患者要先弄清楚自己的肠息肉患病类型。
警惕肠癌的早期征兆有哪些
肠癌是一种发生于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掌握肠癌的早期“信号”,对于预防肠癌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肠癌早期表现与一般胃肠道疾病类似,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1、突然开始体重减轻的现象。
2、出现原因不明的贫血。
3、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的现象。
4、按揉时能感觉到腹部有肿块。
5、大便带血(或出现黑便)及有下坠感。
6、大便内有脓血或粘液血丝。
7、大便习惯改变,便频或腹泻便秘交替。
8、经久不愈的肛门溃疡、持续性的肛门疼痛。
9、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10、发现有结肠多发息肉或乳头状腺瘤。
大便习惯的改变,是肠癌最为典型的症状,一旦出现以上所述的各种不适,一定不要心存侥幸,认为是一般的胃肠道疾病,应及早去医院筛查肠癌,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才是远离疾病痛苦的最有效措施!
诊断直肠息肉要做哪些检查
直肠指检:它的症状为:直肠中、下段的息肉,直肠息肉用手指检测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患者有70%的直肠指诊可触及质软如豆粒大小的圆形肿物,能活动,无压痛。并且直肠息肉的位置较高或较小的息肉,直肠指诊不易发现,需做其它辅助检查。
电子肛肠镜检:更加精确的诊断,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状隆起结节。腺瘤性息肉呈圆形,表面粘膜淡红且有光泽。绒毛乳头状腺瘤为分叶状,形似菜花,软如海绵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长色红。解决了肛肠病检测漏诊、误诊问题。
若发现多个息肉时,大肠肠腔内各种病变的常规诊断及检,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镜检,排除多发息肉及结肠息肉病。凡是无蒂、基层宽广的息肉,应视为癌前病变,要及早做病理切片检查。是一种痛苦比较小的一种检查。直肠息肉常长于直肠下端后壁(约占70%),单发者为90%,多数带蒂,蒂长2-5cm为等,可移动。无蒂息肉约点10%,一般较少。直肠息肉要做什么检查?乳头状息肉常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基层宽、无蒂或短蒂,表面有细长绒样突起,易恶变。纤维内镜配有标准型活钳取样器械,有助于发现结肠内的早期病变。
结肠息肉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肠道气囊肿痛结肠黏膜上呈现半球形息肉样隆起肿块,无蒂广基,表面光滑,明亮,反光强。多发性,分布不如息肉散在。用活检钳深部咬取时,如肿块塌陷即为本病。有时钳取后可见到空腔。
2、家族性结肠腺瘤病发现病变年龄平均25岁左右。息肉数目在100个以上。息肉大多数仅几毫米大小,大小差异较少,有家族史。
3、Gardner综合征大肠多发性腺瘤,常合并骨瘤、皮脂囊肿和肠系膜硬纤维瘤。有家族史。
4、Turcot综合征大肠多发性腺瘤,常合并髓母细胞瘤或神经胶质肿瘤。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5、Peutz-Jegher综合征主要特征为除食管外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口唇周围、颊黏膜和手脚皮肤有黑褐色的色素沉着。约40%有家族史。
6、Cronkhite-Canada综合征主要特征为胃肠道多发息肉,指甲萎缩,脱发,皮肤色素沉着。常有腹泻和营养不良。本病非遗传性。癌变者少见。
大肠癌发生的6大危险因素
饮食因素 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红肉摄入、酗酒吸烟是大肠癌的主要发病因素。2015年4月29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cation杂志上的1篇文章,西方国家籍志愿者和非洲籍国家志愿者相互交换了饮食方式2周以后,2组人群患肠癌的风险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志愿者患瘤标志物的表达减弱,非洲籍志愿者使用了两周的美国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后,患瘤标志物的表达出现了显著上调。有力证明高纤维低脂肪饮食确实可以降低结肠癌的风险,大肠癌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小贴士:低脂肪食物小米、燕麦、荞麦、薯类、苦瓜、冬瓜、胡萝卜等;高纤维食物玉米、麦麸、糙米、大豆、芹菜、水果、燕麦、荞麦等。
肠道炎症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者发病风险较正常人高4~20倍,全结肠炎发生大肠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15倍。炎症累及范围、持续时间跟大肠癌发生的风险呈正相关。
大肠息肉 肠息肉是引起肠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直径越大的息肉,癌变几率越高,一般来说息肉直径超过2cm或三个以上的多发性息肉要及早治疗,以预防癌变的发生,直径在2cm以下的单发息肉可暂不治疗,三个月到半年定期随访复查,如有明显增大迹象,要及时治疗为宜。
遗传因素 如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以FAP和HNPCC最常见,前者典型为多发结肠腺瘤,还有直系家属中还有直肠癌患者,患大肠癌风险是正常人群的两倍以上。
手术损伤 研究发现胆囊切除术后病人和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后病人大肠癌发病率显著增加。
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患者发生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
望京医院/ 何生奇
一起了解下胃息肉
胃息肉少见,88888大多为增生性和腺瘤性息肉,诊断依靠胃镜和钡餐检查。治疗应根据息肉性质、大小,选择胃镜切除或胃部分切除。Peutz-Jeghers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88888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尤其是小肠多发性息肉以及皮肤黑色素沉着,息肉为错构瘤,88888极少恶变,如无明显症状,宜长期观察。结直肠息肉多见,88888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后者可恶变。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息肉为腺瘤,88888有明显恶变倾向。治疗原则为切除已开始生长息肉的结肠或其上皮。方法很多,宜根据病人年龄、病理情况和医师经验综合考虑。
所谓胃肠道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胃或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名称仅表示肉眼外观,88888并不表示病理性质。胃肠道息肉以大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其大小直径可自2毫米至20毫米以上不等。
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方法有哪些
炎症性胆囊息肉是炎症不断刺激胆囊最后形成的一种肉芽肿,它的直径大约在5mm,单发或者多发的广基结节,它的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B超检查发现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的炎症,至今还没有癌变的报道。原则上认为息肉小于10mm可严密观察,多发息肉或大于10mm的单发息肉多主张预防性切除。
胆囊息肉患者应多吃以下食物:
1、可以多吃一点各种种类的新鲜水果蔬菜,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比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平时多吃干豆类以及豆制品,这是有助于患者康复的。
3、可以吃植物油,不能吃动物油。
4、烹饪的方式可以是煮、蒸、烩、炒、拌、氽、炖,这样食物更容易入味,不适合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5、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6、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什么是结肠多发息肉
结肠多发性腺瘤型息肉和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总称,是根据触诊、结肠镜观察或X线钡餐灌肠检查而作出的临床诊断。
结肠息肉临床表现不一,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临床表现可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中可含有粘液,或伴有里急后重感。息肉大小不等,可以为带蒂的,也可以为广基的;可以分布于结肠、直肠的某一段,也可以累及全结肠和直肠;可以为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为很多息肉聚集在一起。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突出于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都可称为息肉,但一般所指的息肉,仅仅是粘膜局限性隆起。应该说,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是癌肿,不会危及生命,它可小至芝麻、绿豆,直径仅几毫米,也可大至核桃,直径有2—3厘米,数量从1个至数个不等。
平时最多见的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前者与大肠炎症反应有关,后者则由于结肠粘膜表面细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
大肠息肉如何护理
1、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如果粪便停留在大肠内的时间太长,即会刺激肠黏膜增生,引发息肉。
2、极治疗慢性腹泻。结肠的慢性炎症如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刺激大肠黏膜而引起增生,若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慢性炎症,可降低大肠息肉的复发。
3、平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减少脂肪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4、坚持定期复查肠镜。对单发性息肉每2年复查一次,多发性息肉每年复查一次,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
5、大肠息肉的护理方法还包括适当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能有效地预防大肠息肉复发。
小孩直肠息肉的治疗措施
1、单个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检同时进行。
2、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征可经肛门肛窥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
3、低位或长蒂脱出息肉可用肛窥,直乙镜,套扎或经肛门直接切除。
4、广基或多发息肉可经腹、会阴、骶尾部行肠壁肠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
6、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