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生活史
香菇的生活史
香菇的生活史和典型的担孢子菌的生活史基本相似,大体上由如下9步组成:
⑴担孢萌发;
⑵产生四种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
⑶两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通过接合,进行质配;
⑷产生每个细胞中有两个细胞核的横隔处常明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
⑸在适宜条件下,双核菌丝形成子实体;
⑹在菌褶上,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发育成担子,担子排列成子实层;
⑺在成熟的担孢子中,两个单元核发生融合(核配),形成一个双元核;
⑻担孢子中的双元核进行两次成熟分裂,其中包括一次减数分裂。最后形成4个担孢子;
⑼担孢子弹射后,在萌发过程中,经常发生一次有丝分裂,表明生活史重新开始。
鸭肉与什么搭配最好
香菇
鸭肉炖香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鸭肉吃法,香菇作为一类辅料,能够很好的把鸭肉的营养以及美味衬托出来,使其营养价值更高,具体做法如下:
鸭肉炒香菇
材料:鸭肉、香菇、红酒、生姜、香叶、大蒜、干辣椒、生抽、老抽、冰糖、鸡精、香油、胡椒粉。
做法:
1、鸭肉切块洗净,焯水备用。
2、香菇泡发,洗净。
3、生姜洗净切片,大蒜剥好洗净。
4、然后锅内入油,放入焯好的鸭肉炒制稍微变色。
5、鸭肉变色之后加入生姜、大蒜、香叶继续翻炒出香味。
6、再放入少许的红酒,加入香菇、生抽、老抽、冰糖烧开。
7、随后加适量水,大火将其烧开,烧开后转中小火焖煮45分钟左右。
8、最后收汁放适量点盐、鸡精、胡椒粉、香油调味即可。
钩虫的生活史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度25℃~30。C、湿度30%~50%、氧气充足、不受阳光直射的环境中,24~48小时第一期杆状蚴孵出,以土壤中微生物及有机物为食,48小时可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再经过5~6天,脱皮成为丝状蚴。丝状蚴有感染宿主的能力,也称为感染期蚴。
感染期蚴多生活在土壤表层6cml;訇,必须有水形成水膜包围感染期蚴的身体,否则幼虫会死亡。当感染期蚴虫与人体皮肤接触时,体表的温度能使其活动能力增强,通过毛囊、汗腺口或破损处皮肤钻入人体。钻入皮肤的幼虫在皮下移行进入皿管或淋巴管,进而被带入右心,经过肺动脉进入肺血管,大部分幼虫可以继续穿过微血管到达肺泡。沿支气管、气管,再随宿主的吞咽动作经食管、胃到达小肠,一部分幼虫也可随痰被吐出。幼虫到达小肠后,迅速成长,感染3~4天后开始第三次蜕皮,成为第四期幼虫,1 0天后进行第四次蜕皮,逐渐发育为成虫。自幼虫钻入至成虫交配产卵,一般需要5~7周时间。
姬菇的品种差异
姬菇是独特品种,温度湿度光照都不同于平菇栽培,而且营养成分差异很大,由于姬菇脱销,一些地区用平菇仿冒姬菇出售,而且宣称姬菇是玉蕈,导致人们产生姬菇是平菇的错觉,这是典型的概念欺骗,影响了人们认识。特此更定并附上姬菇、平菇、玉蕈(真姬菇)的对比照片【日本友人提供】
姬菇生长初期(冬菇照片)
姬菇成熟期(冬菇照片)
平菇的生活史
白玉蕈
斑玉蕈(真姬菇)
香菇的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香菇是腐生菌,本身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从提供给它的基质中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以及少量矿物质和生长素。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来源和组成菇体的主要成份。菌丝能直接吸收单糖、有机酸等简单碳水化合物。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复杂大分子化合物则需通过菌丝分泌的酶分解成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才能被吸收。香菇菌丝不能利用无机碳。含氧化合物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成份。菌丝能直接吸收氨基酸、尿素等小分子有机氮化物。对复杂的大分子有机氮需经菌丝分泌出相应的酶,经酶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利用。铵态氮也可被香菇菌丝吸收,但不能利用硝态氮和亚硝态氮。
香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含氮量要适中,过大过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来讲,菌丝营养生长阶段,培养基中的含氮量以0.016~0.064%为宜,子实体发育阶段培养基中含氮量以0.016~0.032%为宜。高浓度的氮反而有碍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培养基中的碳氮比也要适当,在营养生长阶段c/n以20/1为宜,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以30/1~40/1为宜。香菇生长需要磷、钾、钙、镁、硫、铁、锰、锌等无机矿物质。其中,磷、钾、铁三种最重要。此外,生长素的加入将有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及子实体的形成。
香菇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许多木材中都有。香菇菌丝体内含有分解木材的各种有机酶类,通过分解木材中的碳、氮等化合物使其转化并吸收生长需要的各种物质。在木屑、棉籽壳、稻草等代料培养基中加入糖、麸皮其它营养物质就是为确保培养基中有足够碳氮比,使菌丝健壮生长,增强后劲,提高产量。
2、温度
香菇生长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就是温度,温度决定香菇的生长、品质及产量。香菇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5~28℃,适宜温度为22~26℃。菌丝生长的温度为6~34℃,适宜温度为20~25℃。温度在5℃以下或35℃以上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或处于休眠状态。温度在40℃时42小时菌丝就会死亡。子实体形成(出菇阶段)温度为7~30℃,适宜温度为12~22℃。气温超过22℃时,香菇生长快,但肉薄、菌盖易开,菌柄较长,品质差。气温低于12℃,香菇生长缓慢,但柄短,肉厚。子实体生长到了2厘米直径大小时,遇干燥或霜冻的环境条件,菌盖表面便会龟裂成花纹,所形成的香菇称为花菇。低温和变温刺激有利于子实体的发生,当昼夜温差为10℃时香菇生长既快、质量又好。恒温条件下,原基不易形成。
此外,不同温型的香菇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例如,出菇阶段对温度的要求,高温型品种以20~28℃为宜;中温型品种以15~23℃为宜,低温型品种以8~20℃为宜。
3、湿度
水份不仅是香菇的重要组成成份,也是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香菇生长发育各阶段都对水份有一定的要求,培养基含水量以55%为宜;原基及幼菇形成阶段含水量需保持45~60%,不足时应补水。出菇袋含水量减少时进行浸泡或注水就是基于这一原理进行的补水措施。
香菇发育的各阶段对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发菌阶段相对湿度以35~60%为宜,此时若湿度过大则容易产生杂菌并影响菌丝的呼吸作用。出菇阶段,相对湿度以75~95%为宜。如若形成花菇,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70%之间。干湿交替有助于菌丝的分化和菇蕾的形成。
4、光照
香菇是腐生菌,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孢子萌发需在暗光或弱光下进行。但香菇属于地好光性菌类,菌丝在明光下会形成茶褐色的菌膜。菌丝生产阶段如有一定的微光对香菇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出菇阶段。在黑暗的情况下一般不能形成子实体。光照不足,出菇和品质都会受影响。光照以散射光(光不能直射,靠折射、反射光提供光强)为宜。
5、空气
香菇属好气性菌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排除二氧化碳。当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积累过多,氧气不足时,对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都有抑制作用。通风不足会出现盖小、柄长畸形菇。同时,一些霉菌和细菌喜欢生长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因此,不论发菌还是出菇必须选择在空气能够流通的地方,尤其是出菇阶段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
6、酸碱度
酸碱度是指培养基中游离的氢离子浓度,通常用ph值检测:7表示中性8~14表示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1~6表示酸性,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香菇喜欢生长在微酸性的环境中,菌丝在ph值为2.5~7.5的范围内都能生长,但以5~5.5最适宜。ph值超过7.5则菌丝停止生长。子实体形成时需要的ph值为3.5~4.5。但培养基中的ph值应稍高,以6~7为宜,因培养基灭菌后ph值会下降。此外,在菌丝发育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作用不断产生有机酸而使ph降低。因此,拌料时ph值以8~9为宜。
发霉的生活史
要了解霉菌,必须知道他的生活史。
1. 菌丝产生分生孢子
2. 散布孢子
3. 孢子萌发产生菌丝
4. 菌丝成长
(以上循环)
5. 两个菌丝细胞融合
6. 菌丝细胞分裂融合
7. 囊袋释放孢子
8. 子囊包子萌生菌丝
香菇的栽培
栽培史
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于宋朝浙江庆元县龙岩村的农民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栽培法,后扩散全国。经僧人交往传入日本。香菇的砍花栽培源于中国,现行的段木纯菌丝接种栽培则源于日本。至1989年,中国香菇总产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香菇生产第一大国。
生长发育
⑴温度
在潮湿的状态下,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
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12℃分化最好。子实体在5-24℃范围内发育,8-16℃为最适。同一品种,在适宜范围内,较低温度(10-12℃)下子实体发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实,质量好;在高温(20℃以上)上子实体发育快,菌柄长,菌肉
香菇 薄,质量差。在恒温条件下,香菇不形成子实体。
⑵水分
在锯木屑培养基中,菌丝生长的最适含水量是60-70%;在菇木中适宜的含水量是32-40%,在32%以下接种成活率不高,在10%-15%条件下菌丝生长极差。子实体形成期间菇木含水量保持60%左右,空气湿度80-90%为宜。
⑶ 营养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菇木和培养基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香菇吸收利用。
①碳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广泛的碳源,包括单糖类、双糖类和多糖类,糖浓度在1-5%比较好。
②氮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有机氮和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香菇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以25-40:1为好,高浓度的氮会抑制香菇原基分化。在生殖生长阶段,要求较高的碳。
③矿质元素
除了镁、硫、磷、钾之外,铁、锌、锰同时存在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并有相辅相成的效果。钙和硼能抑制香菇菌丝生长。
④维生素类
香菇菌丝的生长必须吸收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则不需要。适合香菇生长的维生素B1浓度大约是每升培养基100um。在段木栽培中,香菇菌丝分泌多种酶类分解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从菇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吸收碳源、氮源和矿质元素。
⑷ 空气
香菇属好气性菌类,足够的新鲜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栽培环境过于郁闭易产生畸形的长柄菇、大脚菇。
⑸ 光线
香菇是需光性真菌,强度适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研究表明:波长为380-540nm的蓝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原基形成最有利。香菇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需要光线。没有光线不能形成子实体,研究表明,40-7-lx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宜。香菇原基在暗处有徒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
⑹ 酸碱度
适于香菇菌丝生长的培养液的pH值是5-6。pH值在3.5-4.5适于香菇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发育。在段木腐化过程中,菇木的pH值不断下降,从而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鹌鹑蛋带皮吃的好处 鹌鹑蛋怎么吃营养好
鹌鹑蛋蒸肉饼
食材:猪肉、鹌鹑蛋、鲜香菇、生姜、盐、胡椒粉。
做法:
1、将香菇、猪肉洗净,切成小块,生姜切片。
2、之后把香菇、生姜以及肉块放进料理机中,搅拌打成沫。
3、将肉沫倒在碗中,加入蛋清,调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
4、把处理好的肉沫放入蛋挞模具中,中间按出一个小凹槽。
5、每个里面打入一个鹌鹑蛋。
6、上蒸锅,水开后蒸15分钟即可。
香菇表面的黑皮要去掉吗
不用。
香菇表面会有一层黑色的皮,我们在吃香菇的时候并不需要将这层皮去掉,这层皮中也含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同时对香菇还能起到保护作用。但香菇生长在土中,在吃香菇之前需要将香菇表面的泥土、灰尘等清洗干净,最好是能将香菇放在盐水或者是面粉中中浸泡,这样能更好的将香菇表面的灰尘、细菌给洗干净。
香菇的历史记载
中国的浙江省龙泉市,景宁县,庆元县三市县交界地带是世界最早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其香菇人工栽培技术史称砍花法。据传最早发明这项技术的是南宋龙泉县龙溪乡龙岩村人吴三公(真名吴煜yù)。【注:其辖地现今归庆元县管辖,即今庆元人】。在人类香菇栽培史上,留下的可查证的文献资料,最早、最完善的当为公元1209年,即南宋嘉定二年何澹所编《龙泉县志》上的185个字。其中,庆元有中国香菇城之称。
“香蕈(xùn),惟深山至阴处有之,其法:用干心木橄榄木、名蕈木孱,先就深山下砍倒仆地,用斧斑驳木皮上,候淹湿,经二年始间出,至第三年,蕈乃偏出。每经立春后,地气发泄,雷雨震动,则交出木上,始采取以竹篾穿挂,焙干。至秋冬之交,再用偏木敲击,其蕈间出,名曰惊蕈。惟经雨则出多,所制亦如春法,但不若春蕈之厚耳,大率厚而少者,香味具佳。又有一种适当清明向日处出小蕈,就木上自干,名曰日蕈,此蕈尤佳,但不可多得,今春蕈用日晒干,同谓之日蕈,香味亦佳。”
800年前留下这185个字,包含了香菇栽培从择时、选树、选场、砍花、培育、收采、烘干、分级整个过程,技术已十分成熟,其时,日本仅有野生香菇。至明代,浙江参政陆容(1436-1494)在任上所著《菽园杂志》卷十四中,将《龙泉县志》中香蕈的185字以及制陶等五项转记其中。又过了一百多年,到明嘉靖三十七年(1562年),在黄佐所编《广东通志》中,将陆容《菽园杂志》中香蕈砍花栽培185个字,引入其中。其时,广东各地已有大批浙江菇民(过去龙、庆、景三县菇民不分各县概称浙江菇民),至清雍正九年(1731)广东通志版在物产等栏记叙这185个字。日本林学家佐滕成裕,就是转载与参考了《广东通志》这185个字,总结、完善与整理成日本香菇栽培的第一本书——《惊蕈录》,此时为1796年,距何澹所记已达587年。
著名的日本香菇史学家中村克哉认为,《惊蕈录》对日本香菇生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此之后,日本香菇“铊目法”(类似中国砍花法)栽培加速发展,至明治维新时代,日本香菇科技发展迅速。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本最早开始香菇的人工接种。1906年日本技术向韩国的济州岛传播。中国台湾在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台湾中部埔里开始香菇栽培,当时是个日本人手持砍刀,似乎作砍花状,照片发表在英国出版的《菌类杂志》上,但亦传说台湾历史上曾出现过“刀目法”,亦即砍花法。
这几年来中国的香菇出口贸易量逐渐上升,年递增率约为2%,香菇年产量为8万吨,在全球10万吨中占有8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出口3.6万吨,也居世界之首,其次是日本,韩国居第三位。其栽培地分布在中国河南驻马店、西峡、卢氏,福建、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遂川、四川、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略阳、甘肃等地区。
近几年香菇在国内种植中,比较集中的地方有,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驻马店市泌阳县、三门峡市卢氏县、湖北随州市、浙江省庆元市比较集中,最近我国东北。陕西汉中也开始种植香菇。其中驻马店市泌阳县花菇比较有名,西峡县香菇质量较好,出口为主,三门峡市卢氏县香菇夏菇较多,均创造了产量和品质的记录,每天发往国内外市场干鲜产品30多吨,高峰期达100多吨,日交易额百万元。曾在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有“泌阳花菇甲天下”的美誉,另外西峡香菇也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了中国香菇的出口大县。
五彩秋葵肉羹汤的做法 食材
准备猪瘦肉100克、秋葵200克、适量油、盐、玉米粒、红萝卜、香菇、生姜、葱、地瓜粉等。
香菇生吃会中毒吗
不会中毒。
香菇是人工培育的食用菌,其含有的成分中不含有毒素,生吃不会造成食物中毒,加上现在培育出的香菇对环境卫生要求很高,更是降低了中毒的可能性,但香菇中含有的纤维素以及表面可能会带有细菌等微生物,最好是煮熟食用为好,否则生吃香菇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肠胃不适症状。
河蟹的生活史
河蟹的生活史
河蟹是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的蟹类。在生殖洄游前均为幼蟹,因其壳色偏黄,俗秒“黄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发育,肝脏的重量远远大于生殖腺重量。当它在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后就发育为“绿蟹”,过购墨绿性腺发育丰满,雄蟹螯足绒毛绸密,步足刚毛粗长,雌蟹腹部完全覆盖头胸甲腹面,腹部边缘的刚毛长而密。
河蟹的生命是短暂的,在它的生活史中历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等几个阶段,一生中需要幼体5次蜕皮成为大眼幼体,再经13—15天蜕皮成为成蟹,它一生只有一个生殖周期,繁殖结束生命也就终止,一般来说,河蟹的寿命为1—3周龄。
河蟹的生活习性
1、穴居
河蟹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里。河蟹掘穴为其本能,也不河蟹防御敌害的一种适应方式。河蟹掘穴一般选择在土质坚硬的陡岸,岸边坡度在1:0.2或1:0.3,很少在1:1.5-2.5以下的缓坡造穴,更不在平地上掘穴。这为我们养殖池塘建设提供了依据。
2、食性
河蟹食性很杂,在自然条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质为主,嗜食动物尸体,也喜食螺、蚌子,蠕虫、昆虫,偶尔也捕食小鱼、虾食物匮乏时也会同类相残,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有时也会因一条死鱼而招致同类争食,一般情况下,河蟹取得植物性食物来得容易,常构成蟹胃食物的主要成份,蟹胃中还有一些泥沙,这是河蟹摄食底栖生物和腐殖质的一种标志。
河蟹一般白天隐蔽在洞中,夜晚出洞觅食。在陆地上,河蟹并不太摄食,往往将岸上食物拖至水下或洞穴边,再行摄食。周年中河蟹除低温蜇居暂不进食外,即使冬季洄游也照常摄食。在水质良好,水温适宜,饵料丰盛时,河蟹食量很大,一昼夜可连续捕食数只螺类,刚蜕皮的软壳蟹,肢残个体,也常遭受侵害,但河蟹耐饥能力也很强,断食10天乃至半月不食,河蟹也不致于饿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根据河蟹生长发育所需,在投喂饵料的掌握“精—粗—精”的结构,有利于河蟹生长。
3、蜕皮与生长
河蟹的生长过程是伴随着幼体蜕皮、仔幼蟹或成螺蜕皮进行的,幼体每蜕一次皮就变态一次,也就分为一期。从大眼幼体蜕皮变为第一期仔蟹始,以后每蜕皮一次壳它的体长,体重均作一次飞跃式的增加,从每只大眼体6—7mg的体重逐渐增至250g的大蟹,至少需要蜕壳数十次,而每蜕一次壳都是在渡过一次生存大关。
河蟹蜕壳时需吸收大量水分,因而在蜕壳过程中质量明显增加,在以后的生长中,水分的失去却是缓慢的,并逐渐为组织生长所代替,河蟹生长的速度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水温和饵料的制约。通常,早期幼蟹蜕壳次数较为频繁,刚入湖泊的大眼幼体,以后每隔5—7天,7—10天相继蜕壳而成第二、第三期仔蟹,随着不断生长,蜕壳间隔时间逐次延长,如果环境条件不良,蜕壳生长停止,这也是同龄个体、在不同条件下体形相差悬殊的原因所在。
河蟹生长与水体、饵料中的钙、磷关系密切。有关试验表明,刚蜕壳的软壳蟹,体重比未蜕壳前增加30%—40%,这段时间多则1小时,少者数分钟,依靠鳃吸收大量的水以及水中的无机盐类。在自然界的池塘或湖泊中,软壳蟹1—2天壳就变硬。如果放入蒸馏水中饲养软壳蟹,河蟹在水体中吸收钙离子的能力要比吸收配合饲料中钙和磷的能力强。河蟹蜕皮前夕要求壳中钙总量与体内钙的总量相等,同时河蟹体中的磷总量是壳中含磷的52.2倍。
为了配合河蟹较好地生长、蜕壳,在精养蟹池中每亩(平均水深1米)每周施氯化钙5千克,磷酸氢钠2.5千克(或者生石灰或过磷酸钙)河蟹的配合饲料中必须考虑钙和磷的比例,氯化钙和磷的氢二钠比例为2:1,才能保证河蟹生长、蜕皮的物质需要。
幼蟹培育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贫血的食疗方法
银耳炖瘦肉
材料:银耳,猪瘦肉,盐,味精,生姜,葱,胡椒粉,料酒,香菇,莴苣等适量。
做法
1、将银耳用温水浸泡两个小时,去蒂头,撕成瓣状,猪瘦肉洗干净后切成块,香菇洗干净切成块,莴苣去皮,洗净切块,姜切片。
2、将银耳,猪瘦肉,香菇,莴苣,料酒,生姜,葱一同放在炖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在大火上烧开,再用小火炖两个小时,加上盐,味精,撒上胡椒粉就可以了。
提示:此菜肴有调经养血,润燥的功效,适用于面色无华,皮肤干燥者食用,也可用于贫血,皮肤干燥症的辅助治疗。银耳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参花香菇鸡
材料:党参,嫩母鸡肉,黄花菜,香菇,生姜,料酒,盐等各适量。
做法
1、将鸡肉洗干净,切成小块,党参切段黄花菜洗净切段,香菇洗净切成薄片,生姜洗净切成薄片。
2、将鸡肉,党参,黄花菜,香菇,生姜,料酒和盐搅拌匀放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盖好盖子,放在锅中隔水炖一个半小时就可以食用了。
虱子的生活史
虱子的发育属不完全变态,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卵
虱子的卵为淡黄色,椭圆形,长0.9~1.0mm,一端有盖。雌虱在产卵时用尾端挟持毛发或衣服纤维,分泌胶液,将卵粘住,使之不脱落。头虱和阴虱均产卵在毛发上,体虱则产卵在衣服的纤维上。
若虫
虱子的卵,经过6~8天的发育即从卵壳里孵出,称之为若虫。若虫的形态基本上与成虫相似,仅仅看上去颜色稍淡一些,个头稍小一些。若虫一经孵出即可吸血,约经9天,经过3次蜕皮即变为成虫。
成虫
若虫经3次脱皮即为成虫,雌雄成虫在若虫末次脱皮后10h内即可交配,一个成虫一生可交配若干次。雌虫在交配2天后开始产卵,每天可产卵7~8个。一个雌虫一生累计可产卵200~300个。从卵发展成成虫通常需要3~4周,在温度适宜时(30~32摄氏度)和随时能得到血源的情况下,只需16天即可完成一次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