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的区别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的区别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够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病人出现贫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润等。慢性粒细胞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程发展(药费每年高达二三十万),但一般只能通过干细胞移植获得治愈的机会。类白血病反应是机体因感染,肿瘤,电离辐射,药物中毒,外伤,休克,烧伤,过敏,大出血,溶血等因素刺激,而发生暂时性的类似白血病样的血象反应,感染、毒素、肿瘤及其他有害物质吸收入血是诱发类白血病反应的主要原因。本病以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女发病率无差别。其治疗和预后取决于引起该反应的基本疾病,如果这些基本病是可以治愈的,则类白血病反应也会消失。类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区别是通过染色体区别,类白血病ph1染色体阴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1染色体阳性。

白血病疾病有没有遗传性

要知道白血病有没有遗传性,需求知道一些染色体等的关联常识。经研讨证明,遗传要素、染色体以及基因反常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某些白血病的发作与遗传要素有关。

1、在单合子双生(同卵双生)中,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时机约为20%-25%,比双合子孪生(双卵双生)者高12倍,其白血病类型主要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在白血病患者的兄弟姐妹间,白血病的发病率比自然人群中高约2-4倍,其类型也主要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3、某些遗传性疾病常伴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这些遗传性疾病大都具有染色体畸变和开裂。如Down综合征,其21号染色体为三体型,易发作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病率为40-60/10万,较正常少年高约15-20倍。别的,Fanconi贫血和Bloom综合征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大症易并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因而,可以很清晰的说,白血病并不一定会遗传给本人的胎儿。尽管某些白血病的发作与遗传要素关系密切,可是平常所见到的绝大大都白血病不属遗传性疾病。白血病的遗传是可能发作的,可是可能性比较小。所以若是女人得上了白血病,不需求关于白血病的遗传这个问题纠结不清,只需求正轨的参与医治就可以了,只需身体好了就可以了。

白血病能够遗传吗

白血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临床上确见到某些白血病在某一人种、某些遗传性缺陷和某些家族性疾病中较容易发生。同卵双生中,若一人患急性白血病,则另一人患急性白血病的机率(25%)显著高于普通人。其白血病类型主要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一 般家中有人的白血病,那么其家属也是容易患白血病的,但是具体几率无法确定。不过发现某些遗传性疾病常伴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这些遗传性疾病多数具有染色体畸变和断裂。如Down综合征,其21号染色体为三体型,易发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病率为40-60/10万,较正常儿 童高约15-20倍。

据专家介绍,不是所有的白血病都会遗传,不过我们要提醒患者的是,有白血病家族史的人还是要在发现疾病之后能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避免疾病对自己和家人的伤害,对于白血病的治疗,现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患者也不用过于担心。

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

1、病毒:已经证实鸡、小鼠、猫、牛和长臂猿等动物的自发性白血病组织中可分离出白血病病毒,该病毒为一种c型逆转录病毒。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lt细胞白血病病毒-1(htlv-1)引起的。htlv-1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性交和输血传播,也可通过乳汁母婴传播。

2、放射:电离辐射有治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起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和照射部位有关。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照射均有可能导致白血病的。全身照射特别是骨髓受到照射,可致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照射后数月仍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断裂和畸变,而后可诱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其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移植期,其潜伏期约为2-16年或不足一年。诊断性照射是否会致白血病尚无确切根据,但孕妇胎内照射可增加出生后婴儿发生白血病的危险性。

3、化学物质及毒物:苯的致病作用比较肯定,所致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主。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可致继发性白血病。肿瘤或结缔组织病化疗后引起的继发性白血病既第二肿瘤,以及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且发病前常有一个全血细胞减少期。治疗银屑病药物乙双吗啉、乙亚胺、双酮嗪都是机枪的致染色体畸变物质可引起继发性白血病,类型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主,多在服药后1-7年发病。

4、遗传因素:某些白血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单卵双胞胎如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为百分之20.少数白血病有家族性,家族性白血病占白血病病例总数的百分之七。还偶见先天性白血病。某些遗传性疾病也常伴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包括down、bloom、klinefelter、fanconi和wiskott aldrich等综合征,这些遗传性疾病多具有染色体畸变和断裂。

急性白血病遗传吗

要了解白血病是不是可以遗传的,需要了解一些染色体等的相关知识。经研究证实,遗传因素、染色体以及基因异常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某些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1、在单合子双生(同卵双生)中,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约为20%-25%,比双合子孪生(双卵双生)者高12倍,其白血病类型主要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在白血病患者的兄弟姐妹间,白血病的发病率比自然人群中高约2-4倍,其类型也主要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3、某些遗传性疾病常伴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这些遗传性疾病多数具有染色体畸变和断裂。如Down综合征,其21号染色体为三体型,易发生急性粒细胞3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比正常儿童患病几率高约15-20倍。另外,Fanconi贫血和Bloom综合征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易并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Kleinefelter综合征(先天性辜丸发育不全)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因此,可以很明确的说,白血病并不一定会遗传给自己的胎儿。虽然某些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然而日常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白血病不属遗传性疾病。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白血病的遗传是可能发生的,但是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如果女性得上了白血病,不需要对于白血病的遗传这个问题纠结不清,只需要正规的参加治疗就可以了,只要身体恢复健康就可以。

引起白血病的主要原因 白血病急性好治还是慢性好治

白血病急性好治还是慢性好治,这是根据白血病的类型不一样而决定,一些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的是完全可治愈的,但是有些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不能治愈的。一些慢性白血病,例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治疗比较温和,治疗不会那么棘手,但整体来说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就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好治一些。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多发人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癌症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一般人群中,大约每10万有1至2个人患有该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但以50岁以上的人群最常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男性比女性更常见。

临床分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缓慢,根据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其中,大约有90%病人诊断时为慢性期,每年约3%至4%慢性期进展为急变期。

疾病症状

因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比较缓慢,所以很多病人没有症状,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白血病破坏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润器官,引起了明显但非特异的症状。包含有:

1.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或活动后气促等;

2.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

3.出血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龈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经不规则出血等,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

4.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盗汗等。

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

RNA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

电离辐射有导致白血病的可能。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照射均有可能导致白血病。诊断性照射是否会致白血病尚无确切根据,但孕妇胎内照射可增加出生后婴儿发生白血病的危险性。

苯的致病作用比较肯定,所致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主。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可致继发性白血病。

白血病有哪些类型

1、低增生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呈现有核细胞减少的骨髓象时,称为低增生性白血病。该病情多见于老人中,病情进展较为缓慢。对于此类白血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

2、冒烟性白血病,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出该病症的意思:它是一种具有引起大火燃烧潜在危险的隐袭性白血病。该病症有一段时间病情发展缓慢,历时数月之后,随着病情演进,临床症状也趋向严重。

3、先天性白血病,凡是在出生后至第四周内诊断的白血病称为先天性白血病。出生时,患者皮肤有紫癜等症状,肝脾肿大,呼吸困难。

4、慢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病细胞相对成熟的恶性血液病,病程较为缓慢,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分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类。

5、多毛细胞白血病,该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贫血、脾肿大等症状。

6、混合型白血病,该病症是一组本质有相当大区别的急性白血病,其细胞形态按P,/B诊断标准很难归类。

7、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该种病主要是白血病细胞浸润至脑膜或脑实质,使患者表现出相应的神经或精神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斜视、面部异常、伸舌偏斜等。

白细胞低乏力是什么状况

通常大多数白血病患者都表现出白细胞升高,在血常规中可以显示出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可见幼稚细胞。因为淋巴细胞一般不具有免疫功能,因此当负担有人体免疫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后,虽然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很高,但抵抗力却很差。

有一类白血病患者,他们的白细胞可以高达30万~50万,甚至可达100万,这类患者所患的白血病叫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因为他们的染色体特异性变异导致了白细胞的升高 。

还有一类白血病患者,在发现白血病的时候白细胞远远低于正常水平,例如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类患者也因为细胞内染色体的特异性易位导致白细胞减少。

所以白细胞减少的症状是存在的。但是还有一种是“白细胞减少症”。在没彻底查出之前,不要定性。有的是因为长期服药、接触放射线、感染了细菌和病毒而造成的白细胞减少。不妨去查一下脾是否肿大、肝功能等相关检查,可以排除一下。

通过这些内容分析之后,那么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白细胞偏低的话,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身体免疫能力,所以这个时候,他们的身体会容易出现乏力,或者各种不适的状况,因此我们就需要科学的治疗,提高白细胞。

白血病一般在哪个年龄段发病

年发病率与死亡率约为2~4/105,在儿童和青年的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第1位。急性白血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青壮年多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以中老年人为主,50岁以上者占90%。以上所述仅是白血病发病的一般性规律,实际上各个年龄段的人均有发生白血病的可能,因此年龄在65~80岁左右的人,甚至年龄更高的人均有可能发生白血病。不同类型白血病发病年龄是不一样的我国总发病率为2.76/10万,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细胞多见,其中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最多,其次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最少。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1.81:1)1、成人急性白细胞以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多见2、儿童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3、慢性非淋巴性白血病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增高4、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50岁以后发病率才明显增高,中位数发病年龄为53岁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专家指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征是外周血粒细胞持续进行性增高,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脾肿大。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迄今未完全明了,目前比较肯定苯及其衍生物、电离辐射可导致慢粒发生。 电离辐射及苯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干细胞的染色体损伤关系密切。但其机理尚无定论,一般认为与细胞遗传学异常有关,因为95%以上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有特异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即Ph染色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缓解后,Ph染色体数目可减少,疾病复发或处于加速期又增多,所以Ph阳性细胞的持续存在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复发和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要多于女性占的比例,要提醒大家的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 综上所述,慢粒白血病多数是与染色体异常有关,也就是说遗传的几率很大。在治疗的时候多会通过修复染色体来进行治疗,专家提醒,请不要因为其较为少见而忽视此病的治疗,与普通的白血病相比,其治疗更为复杂。

白血病遗传吗

白血病遗传吗?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啊有关于白血病的染色体相关的内容,不是吗?

经研究证实,遗传因素、染色体以及基因异常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某些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1、在单合子双生(同卵双生)中,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约为20%-25%,比双合子孪生(双卵双生)者高12倍,其白血病类型主要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一般情况下,在白血病患者的兄弟姐妹之间,白血病的发病率相对于普通人来说要高2~4倍,而主要是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3、某些遗传性疾病常伴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这些遗传性疾病多数具有染色体畸变和断裂。如Down综合征,其21号染色体为三体型,易发生急性粒细胞3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比正常儿童患病几率高约15-20倍。

另外,Fanconi贫血和Bloom综合征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易并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Kleinefelter综合征(先天性辜丸发育不全)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因此,可以很明确的说,白血病并不一定会遗传给自己的胎儿。虽然某些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然而日常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白血病不属遗传性疾病。

相关推荐

白血病是如何引起的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和某些白血病发病有关。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占8.1%,而对照组仅0.5%。近亲结婚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比期望值30倍。某些染色体有畸变、断裂的遗传性疾患常伴有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如Down综合征、先天性血管扩张红斑症(Bloom综合征)和Fanconi贫血等。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0%有一种特殊掌纹,称为Sydney线。白血病和HLA抗原型别有某种联系,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伴HLA-A2和A9等。都说明遗传因素和白血病的发病有某种联系,但对大多数白血病而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依靠血常规、骨髓穿刺活检来诊断的;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和骨髓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堆积。 慢性期 1.白细胞增多(一般>50×109/L,范围20to>500×109/L))。 2.外周血碱性粒细胞增多。 3.外周血及骨髓原始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划分阶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造血细胞增生所造成的疾病。慢性白血病的发病缓慢,病程可能会持续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期间,白血病会被分成不同的“时期”,下文为您详细介绍慢性白血病的各阶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什么

骨髓是制造血细胞的地方。人体内有3种血细胞,肩负起不同的工作: 白血球负责抵御感染及疾病; 红血球把氧气从肺部带到全身; 血小板可以帮助血液凝固,停止出血。 在骨髓内,原始血细胞(blast cells)会发育成不同的血细胞。颗粒细胞(granulocytes)是其中一类已成熟的白血球,但是,一旦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颗粒细胞会不正常地发育,不但数量越来越多,而且亦无法如常运作。 有至少9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骨髓细胞染色体(遗传物质)出现一种名为「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

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尽管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发生有关,但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在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方面,仍然认为与病毒感染、放射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有关。 1、病毒 早已证实C型RNA肿瘤病毒或称逆转录病毒是哺乳类动物如小鼠、猫、牛、绵羊和灵长类动物自发性白血病的病因。进入体内的病毒基因可改变基因的正常功能,有可能引起白血病。成人T细胞白血病目前已肯定是由病毒引起。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和某些白血病发病有关。近亲结婚人群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比期望值高30倍。 3、放射因素 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

白血病是如何引起的

(1)病毒 早已证实C型RNA肿瘤病毒或称逆转录病毒是哺乳类动物如小鼠,猫,牛,绵羊和灵长类动物自发性白血病的病因,这种病毒能通过内生的逆转录酶按照RNA顺序合成DNA的复制品,即前病毒,当其插入宿主的染色体DNA中后可诱发恶变。 肿瘤病毒携带有病毒源瘤基因(v-onc),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的细胞)基因体内有与v-onc同源的基因称源瘤基因,v-onc被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基因体内后可使邻近的基因发生恶变,逆转录病毒的感染也可致源瘤基因激活,成为恶性转变的基因,导致靶细胞恶变,进入体内的病毒基因即使不含有

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

病毒(30%): 早已证实C型RNA肿瘤病毒或称逆转录病毒是哺乳类动物如小鼠,猫,牛,绵羊和灵长类动物自发性白血病的病因,这种病毒能通过内生的逆转录酶按照RNA顺序合成DNA的复制品,即前病毒,当其插入宿主的染色体DNA中后可诱发恶变。 肿瘤病毒携带有病毒源瘤基因(v-onc),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的细胞)基因体内有与v-onc同源的基因称源瘤基因,v-onc被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基因体内后可使邻近的基因发生恶变,逆转录病毒的感染也可致源瘤基因激活,成为恶性转变的基因,导致靶细胞恶变,进入体内的病毒基因即使

患了白血病的种类有哪些

一、一般类型白血病: 1、 急性白血病 淋巴细胞型:第一型(l1);②第二型(l2);③第三型(l3)。 非淋巴细胞型:①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②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③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④粒-单细胞白血病(m4);⑤单核细胞白血病(m5);⑥红白血病(m6);⑦巨核细胞白血病。 2、慢性白血病 ①淋巴细胞白血病;②粒细胞白血病;③粒-单核细胞白血病;④单核细胞白血病。 二、特殊类型白血病: 1、低增生性白血病; 2、淋巴肉瘤白血病; 3、组织细胞(网状细胞)肉瘤白

急性慢性白血病区别

(1)预期寿命或自然进程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平均不到1年,而慢性白血病的预期寿命则平均为1~3年。 (2)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急性白血病骨髓或外周血中主要的白血病细胞为原始(淋巴系、粒系或单核系)细胞,而慢性白血病的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成熟的和幼稚阶段的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肿瘤养生是一种高疗效的治疗方法,关注白血病,癌症治疗费用,化疗等,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白血病的病因有哪些

一、放射因素: 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及辐射部位有关,一次较大剂量(1~9Gy)或多次小剂量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全身和放射野较大的照射,特别是骨髓受到照射,可导致骨髓以致和免疫以致,照射后数月仍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断裂和重组,放射线能导致双股DNA可逆性断裂,从而使细胞内致瘤病毒复制和排出,放射可诱发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未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且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抑制期,其潜伏期约为2~16年。 二、病毒: 早已证实C型RNA肿瘤病毒或称逆转录病毒是哺乳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