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小心七种疾病
痛经小心七种疾病
提起痛经,很多女性都对其极为了解,因为对于女性来说,痛经可谓是常客,每个月都会来拜访你那么几天。专家介绍,其实,痛经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它的出现也有可能在告诉我们您已身患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出现痛经会发生哪些疾病。
痛经隐情1:慢性盆腔炎
疼痛特点:疼痛涉及范围广
行经前有严重下腹、腰背部胀痛,经血来后疼痛减轻,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期前后加重,伴有低烧、疲乏、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时,需警惕盆腔炎。
痛经隐情2: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特点:逐渐加剧,难以忍受
痛经程度逐年逐月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1日会痛得更厉害,直到月经完全干净疼痛才会消失。少数人伴有性交痛,不孕及月经失调,个别人有便血或便秘。
痛经隐情3:子宫肌腺病
疼痛特点:进行性加重
30~50岁且有生育史的女性,当痛经逐渐加重且难以忍受时,要赶紧排除子宫肌腺病的可能。
痛经隐情4:子宫肌瘤
疼痛特点: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子宫肌瘤是女性的常见问题,当痛经常伴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表现,且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时,需警惕子宫肌瘤。
痛经隐情5:子宫内膜癌
疼痛特点:晚期呈放射性疼痛
子宫内膜癌晚期时,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后,可出现腹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痛经隐情6:生殖道畸形
疼痛特点:周期性疼痛,下腹可见增大包块
生殖道畸形有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完全性阴道横隔、子宫发育异常、子宫体过分前倾、处女膜闭锁等机械性阻塞等,均可引起痛经。
痛经隐情7:其他类型的痛经
子宫颈内口或宫腔粘连、或先天的宫颈管狭窄、子宫黏膜下肌瘤、放置避孕环等,会引起痛经。
以上是关于痛经要小心的七种疾病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引起您的注意。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若我们对一些小症状不重视,那么,您就有可能真的患上一些无法医治且危害巨大的疾病了。最后,我们提醒您,切勿忽视了身边的小疾病。
妇女痛经小心生殖系统病变
专家特别指出,已婚的妇女,多是继发性痛经,如果女性痛经时还伴有腰疼、发烧、月经量增多、下腹部坠痛、体温升高,经血颜色为淡茶褐色或者气味发生变化,痛感越来越强,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恶心或者呕吐、腹泻,那就有可能是子宫后位或者其他疾患所导致,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
引起痛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就被列为一种比较严重的妇科病,而痛经只是被认为是其症状之一。女性生产的最佳年龄是25到30岁,错过这个时期是非常可惜的。“很多女性30岁都还在做人流,要知道人流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之一,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严重的痛经”,专家还特别提醒,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时,不少治疗方法都是采取切除子宫的方式。
由子宫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和一般的原发性痛经有很大不同,原发性痛经在月经最初的时候就疼痛,疼痛具有均匀的时间间隔,每次疼痛的程度相当。而继发性痛经则是在月经开始之后,一段时间才开始疼痛,而且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疼痛。
如果有女性发生这种情况就必须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并有必要进行b超检查,不能延误病情。专家透露,以前自己曾经接触过不少因为痛经而休克的病人,耽误治疗有时候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肥胖易诱发七种疾病
1.糖尿病。有关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上半身肥胖的人易患糖尿病,肥胖者臀围、腰围比率与糖尿病患病率成正相关。而且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当高,据统计,肥胖人中的糖尿病患者为非肥胖人的4倍,且这一比率随着肥胖的程度增加而增加。
2.癌症。肥胖者的癌症患病率远远高于体重正常者的癌症患病率,尤其是女性。女性肥胖病人患乳腺癌、子宫癌和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了3倍,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了7倍。男性肥胖病人患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
3.冠心病。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载文表示:肥胖与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专家以超重35%为标准比较发现,冠心病中肥胖者和体瘦者分别占49.2%、10.1%。因为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猝死。
4.高脂血症。肥胖者的脂肪代谢能力下降,活动量减少,使得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减少,血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积累,血脂容量升高,引起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5.高血压。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疾病,中国的患病率,15岁以上的人群里每5个人就有一个,全国总的人数有1.6亿。而目前,导致高血压高发的第一因素是肥胖。据研究,肥胖人中患高血压的比例很大,达 20%~ 50%,比一般人中的高血压发生率多得多,而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这一比率将成倍地增加。
6.呼吸功能不全。由于脂肪组织在体内大量增加,给人体造成额外的负担,使得人体对氧气的消耗量增加30%~40%。同时,肥胖者胸壁和腹壁脂肪过多,呼吸活动受到限制,呼吸浅表,补呼气量减低而致功能残气量降低,使得肥胖者呼吸困难。因而肥胖人经常因为肺的功能下降,肺泡换气不足而出现呼吸短促、易疲劳、怕热多汗等病症。
7.脂肪肝。肥胖患者约半数患有轻度的脂肪肝,特别是腹部肥胖者发生脂肪肝的机会更多。肥胖者由于长期饮食高脂肪食物及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会导致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过其转运出肝脏的能力,致使甘油三脂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避孕药能治七种疾病
避孕药能治七种疾病
1、类风湿性关节炎
研究表明,服避孕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可明显减轻。没有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者,发病率也明显降低。
2、多毛症
部分女性多毛的原因是体内的睾丸酮等雄性激素水平偏高,而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则可“对抗”抑制睾丸酮。
3、乳腺良性肿瘤
据国外文献报道,患乳腺良性肿瘤者,服用避孕药后,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不仅如此,服用避孕药者发生乳腺良性肿瘤的几率,仅为不服用者的50%。
4、盆腔炎
女性在经期,因出血而抵抗力下降,因而易受细菌、病毒的侵袭而发生盆腔感染。服用避孕药后,可使紊乱的月经周期趋于正常,出血量减少,从而降低受感染的机会。
5、白细胞减少症
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殃及了正常的白细胞。研究发现,应用避孕药炔雌醇片和针剂,治疗放疗或化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6、更年期综合症
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一系列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如月经量减少、周期紊乱至逐渐停经、潮热、出汗、失眠健忘、骨质疏松等,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口服避孕药可通过有效补充雌激素,调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相对水平,从而改善因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相关症状。
7、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此症为少女常见病,多因对生理知识了解较少,把月经来潮当成精神负担,久之则容易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如情绪激动、头晕、失眠、乏力等。使用避孕药可减轻病情,缓解经期紧张带来的烦恼。
与月经有关的七种疾病
成熟女性在应届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由于本病的精神、情绪障碍更为突出,以往曾命名为“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近年认为本病症状波及范围广泛,除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涉及几个互不相联的器官、系统,包括多种多样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故总称为“经前期综合征”。
另外,还有一些疾病也与女性生理周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该引起高度的注意。
月经性关节炎 有些女同志在月经期间可出现关节疼痛,尤以膝关节痛为多见,可伴有关节轻度肿胀和深部压痛,走路(尤其下楼梯)时加重。有学者认为,经期体内激素分泌发生变化,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当机体水盐积聚过多时,可出现关节肿痛、腹胀及乳房胀痛等症状。
月经性皮疹 有些妇女每逢月经来潮前后无任何其他病因,在口唇或鼻翼周围出现小米粒状疱疹,有灼热、刺痒感,或在胸背、四肢等部位见到丘疹、红斑、小疱等多形性皮疹,这些皮疹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卵巢分泌的孕酮增加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故属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月经性牙痛 有些青春期少女在行经前后可发生牙痛,但多呈一过性发作。有些妇女还伴有牙龈充血、红肿及自发性出血等症状。这多因经期体内雌激素浓度增高,刺激牙龈激素浓度增高,刺激牙龈内的特殊受体,致使牙髓和牙周膜血管扩张、肿大,进而压迫局部神经而诱发。一般到月经干净后,齿龈肿胀得以缓解,牙痛也随之消失。
月经性哮喘 少数年轻妇女由于体质虚弱,月经失调,当月经来潮时,常可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大量分泌乙酰胆碱,促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使哮喘发作。
月经性气胸 有少数妇女月经来潮时,可突然发生胸闷、气急,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症状。其特点是患者年龄为24-40岁之间;胸部病变多在右侧胸腔;发病时间往往处在行经前72小时至来潮后72小时内,非月经期不发病。
月经性精神病 绝大部分发生在青春期,通常在月经来潮前有失眠、头昏、多汗、口干、手足冷、食欲差等先兆。也有些少女突然发作,表现为神态失常、狂热兴奋、烦躁多语,进有哭喊、惊恐不安或呆滞、幻想、拒食及嗜睡,其症状与精神病患者相似,持续时间约一星期左右,无需特殊治疗,月经期后停止发作,恢复正常。
月经性心绞痛 有的妇女因月经周期变化而发作心绞痛。美国医学会杂志曾介绍这类典型病例:某中年妇女发生心绞痛连续5年之久,尽管做过多种检查,仍未明确诊断,直到她在一次剧烈发作后回顾病史,才意识到每次心绞痛几乎都在月经来潮前2-3天发作,经医生跟踪观察,结果确诊为“月经相关性心绞痛”。
气血失调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发病机理。妇女以血为本,血赖气行,凡伤于血,必影响及气;伤于气,必影响及血,故条理气血之法,病在气者,当以治气为主,佐以补气、理气之品。而月经综合症大多由平素抑郁,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气血瘀滞而为病。血府逐瘀胶囊中桃花、红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养血活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桔梗、川牛膝一升一降,调理气机,疏理肝气,诸药合用,共同达到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行气止痛之效。
哪些病种可以用针灸治疗
针灸可以治疗的病超过300种,对100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世界卫生组织就推荐43种疾病可应用针灸疗法。但一般来讲,国内患者到针灸科就诊的多以神经系统及骨关节疾病患者为主,如中风后遗症、面瘫、小儿脑瘫、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各种痛证(头痛、各种神经痛、关节痛等)、运动伤、外伤(如颅脑外伤)和手术后遗症等。
其实针灸对诸如失眠等亚健康状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胃脘痛、腹痛,甚至泄泻、便秘也有较好疗效,也常用于青少年近视、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小儿遗尿等。
在特殊情况下,针灸还可用于中暑、虚脱、急性疼痛等急症。国内就规定医院急救车内必须配有针灸针,以便在抢救病人时用于刺人中穴。
在国内外针灸还广泛应用于减肥、戒烟、美容、延缓衰老等。
吃盐太多当心七种病
1.高血压。
体内每潴留1克食盐,就需111.1克水与之配成“生理盐水”储存在组织,血管中水分增加,血管壁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2.肝肾疾病。
摄入过多盐会超过肝肾代谢的承受力,加重心血管压力,血压越高,肝肾血流量越少,肝肾功能损害越大,易导致慢性疾病。
3.呼吸道炎症。
高浓度食盐不仅抑制呼吸道细胞活性,降低其抗病能力,还会减少唾液,使口腔内溶菌酶减少,难以抵抗病毒感染。
4.胃癌。
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一些腌菜、盐渍食品中所含亚硝酸盐在胃酸和细菌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胺,易致胃癌。
5.皮肤老化。
体内钠离子增加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皱纹增多。
6.肥胖。
英国通过对1600多名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吃盐越多,甜饮料喝得越多,很容易带来肥胖问题。
7.骨质疏松。
食盐主要成分是钠,人体每排泄1000毫克钠,大约会耗损26毫克钙。吃盐越多,钙越少。
下腹突然疼痛 小心五种疾病
一、排卵性腹痛
青春期女孩在排卵时,卵泡破裂,卵泡液对腹膜可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她们有时会出现左右交替的、每月一次的轻微腹痛。这属于生理性的,表现多为一侧性下腹隐痛、钝痛或坠胀样疼痛,部分少女同时伴有少许阴道出血,即排卵期出血,多在一两天后自行消失,一般不超过七天。这种腹痛多无任何病理改变,妇科检查也完全正常,属于生理性腹痛,一般不需处理。下腹突然疼痛小心五种疾病
二、痛经
痛经分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常见于青春期少女,原因与体内前列腺素水平、寒冷、情绪心理因素有关而无器质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或结婚与生育后,一般可以自愈。继发性痛经常见原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表现为疼痛逐渐加重,多呈周期性发作,或非经期下腹有隐痛而行经前后加重。此外,常伴有不孕及月经失调,往往需要药物治疗。下腹突然疼痛小心五种疾病 三、卵巢黄体破裂 这是因黄体内出血较多所致,伴有突然发作的下腹部或一侧的腹痛,严重时还可出现休克。卵巢黄体破裂绝大部分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20~26天,发病时可出现下腹部疼痛,轻 下腹突然疼痛小心五种疾病
三、卵巢黄体破裂
这是因黄体内出血较多所致,伴有突然发作的下腹部或一侧的腹痛,严重时还可出现休克。卵巢黄体破裂绝大部分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20~26天,发病时可出现下腹部疼痛,轻重不一。卵巢黄体在破裂之前,均有卵巢充血、肿大的过程,当卵巢受到外力或间接外力的影响,特别是月经前期充血时,如因大便用力、外伤、性交、剧烈活动而诱发。卵巢黄体破裂发病后最好立即去医院诊治,不可自行滥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影响正常的诊断和处理。
四、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
这是因为囊肿的蒂较长,体积也大,与周围没有黏连,活动性大,当受到肠蠕动或体位变动影响时发生扭转。卵巢肿瘤蒂扭转时,疼痛突然发生于下腹部一侧,为持续性绞痛,常伴有恶心与呕吐;腹部可有明显压痛和肌肉紧张;肛门指检可发现肿大、触痛的附件。卵巢囊肿尚可发生破裂,破裂后内容物刺激腹膜产生剧烈疼痛。B超检查便可确诊。一般需急症手术治疗。下腹突然疼痛小心五种疾病 五、与妊娠有关的疾病 近年来,少女妊娠的病例并不少见,妊娠相关疾病所致的腹痛可见于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宫外孕)等,以宫外孕为例,可出现患侧附件区隐痛或胀痛,当异位妊娠发生 下腹突然疼痛小心五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