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父母的这些错误想法让你的孩子肥胖

父母的这些错误想法让你的孩子肥胖

孩子变成“胖墩”的原因往往出在父母身上,但是要让孩子瘦下来,父母该怎么做呢?下面这些父母的想法正确吗?让我们听听专家如何说。

父母的想法:小时候胖不是问题,长高之后体重就会正常。

专家说:有些看来稍微圆胖的儿童进入身高快速增长的青春期后,可能会平衡原先稍微超标的体重,但并不表示在青春期之前,父母就不必注意孩子的体重发展情况。

父母至少每半年要为孩子量一次身高、体重。如果孩子体重增加太快,父母应检讨是哪些生活习惯出了问题。如果孩子已达到肥胖程度,建议带他看医生。

父母的想法:要求孩子短时间内就改变生活习惯

专家说:不要在某一天的餐桌上宣布,全家人明天开始每餐吃烫青菜、糙米饭、白煮肉,外加运动1小时,然后就期待你的孩子会照做。

要学会订立一个容易实行的计划,最多一星期完成一项目标。

例如:第一周试着让孩子减少喝可乐的次数;第二周每天晚饭之后全家人外出健走30分钟,可以选择固定几天安排一些事情,例如星期五晚上全家一起逛卖场添购家用品,或者星期天早上全家齐动手打扫房子,让孩子负责整理自己的房间。

3-6岁宝宝育儿注意事项

当然作为父母不能光是训斥,训斥不是目的,是手段,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错在哪里,知道父母为什么会生气。只有孩子理解父母了,他才能知错就改,才能不犯错或者说少犯错。

那我们该怎么训斥孩子呢?训斥时一定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一、 绝对不能训斥完就自己忙去了。

在你的训斥下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事了,知道自己是不对的,但是他的心里也是有委屈的,因此训斥完孩子后要温柔地安慰他。试想一下小时候的你欺负其他同学,被老师训斥后,他如果能对你说:“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欺负同学是不对的,事情都过去了,老师相信你这么勇敢的孩子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你还会再欺负别人吗?做父母的也是一样,我们在发怒后要比原来更温柔地安慰孩子,让他知道爸爸妈妈还是很爱他,不高兴的只是他做错的那件事而已。

二、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就要及时训斥他

如果时过境迁,孩子很难理解父母为什么这么生气。过去的事情重提出来教训的话孩子会很不服气,你越是强调他们越是不想改正错误。所以孩子做错事时一定要及时训斥,并且当场解决。如果情况特殊,比如当着别人的面,那也要尽量在当天解决。

三、 就事论事,只批评孩子错误的行为和错误的那部分

有的父母训斥孩子的时候会说孩子“你的性格就是这么倔强”“你就是屡教不改”“你简直就是无药可救了”之类的话,这种全盘否定的训斥方法是最失败的方法,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他不会反省自己错在哪里,盲目的训斥会让孩子失去自信。

用简单易懂的方法训斥孩子,使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孩子渐渐地就能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别拿听话禁锢孩子

父母总是习惯性地用“只有听父母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之类的话,来让孩子顺从他们的意思。但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么?听话的孩子就真的能长成父母所期待的样子吗?答案是否定的,听话的孩子未必是好孩子,那究竟该如何看待让孩子听话的这种教育方式呢?

  1.“听话”教育的弊端

  首先,听话容易让孩子走入极端,在孩子眼里,只有听爸爸妈妈长辈的话才是对的,以至于失去了自我,只要是爸爸妈妈说的,就照做就好了,不需要考虑其他的东西。孩子这样做,爸爸妈妈是省心了,但对于孩子将来的发展要怎么办?孩子始终是需要自己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父母能帮助孩子一时,但却不能帮助孩子一世。其次,听话的孩子容易没有主见,一个没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人是难以发光发热的。

  2.不要让孩子被动听话

  被动听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孩子在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明白的情况下,被父母用“好孩子要听话”这种思想变相地绑架了,去做任何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那么主动听话不同于被动听话的地方在哪里呢?就是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某个道理,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的确确是正确的,让孩子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出发去做这件事情。

  3.让孩子感同身受

  没有生下来就懂事的孩子,很多时候,孩子不懂得自己那样做是错误的,所以父母要积极地给孩子纠正错误,而不是不解释。只选择让孩子听话来解决问题,比方说孩子不愿意将食物分享给其他小伙伴吃,那爸爸妈妈可以演一场戏,让别的孩子也不要把食物给自己的孩子吃,让孩子自己去体会那种被拒绝被排外的心情,这样孩子自然就会愿意与人分享了。感同身受的基本原理就是要让孩子理解自己这种做法的不当之处,然后积极改正。

  4.别总让孩子听话

  孩子做错事,这是很正常的,哪个父母能保证自己小时候没有犯过错呢?但如果孩子犯错,父母懒不想费心思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的话,这就是父母的问题了。光是让孩子“听话”并不能让他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只会误导孩子,甚至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记住,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细心去教育孩子,这样孩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该怎么跟他相处

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是尊重、理解和及时沟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条件的接受孩子不正确的、歪曲的想法。
当孩子提出某种要求,或者表达某些想法的时候,即使是你认为孩子的想法是错误的,也不能中途打断孩子说话。应该让孩子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你再陈述你的观点,告诉他为什么你不同意。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算是半个大人了,虽然在父母眼里还是小孩,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且有很强的自主意识,不喜欢被摆布。所以父母千万不要老是用长辈的威严镇压孩子。

生气时想打孩子怎么办

玉玉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口角,责任在玉玉,妈妈知道后非常生气,再加上玉玉学习没有达到她的预期,周末玉玉回家后就对其实施暴打教育,不想酿成惨剧,被亲妈打死。

其实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1998年发起的每年4月30日国际不打小孩日,就通过各种活动,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其民间组织参与此盛事。目的就是号召家长不要打孩子。

但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好的时候是天使,气人的时候是恶魔,闹起来时根本听不进道理,还顶嘴,或者直接不理你,看着就想揍!不过揍完就后悔,而且孩子下次还犯,好像越打越不听话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生气时想打孩子时怎么办?

其实经常打孩子,孩子最常见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你打他,他就打别人,你打出了一个小霸王。在孩子当中是这样的,有些孩子在家中受了气,他就去攻击别人。第二种结果你打他,打出一个胆小鬼。因为你孩子太小了,你太大了。他发现你发火的样子很可怕,孩子害怕。结果孩子就是条件反射,大人声音一高就开始哆嗦。结果这样的孩子一出去什么都怕,见到谁都怕。

我知道,许许多多打孩子的家长,大概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后果往往并没有有利于孩子,反而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给孩子一拳一脚,实际上孩子感到最大的伤害不是皮肉之苦,他感到人格上的侮辱,他感到精神的伤害,他会产生一种怨恨。所以说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做父母要记住这样一句话:打孩子是愚蠢的,打孩子是没有好结果的。

1、当孩子淘气的时候,我们不能打孩子,要好好说,让他明白怎样是对的。

2、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没有把话说清楚。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也常常在犯,父母应以身作则,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打孩子。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们要告诉他改正错误,要吸取教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3、当孩子说谎的时候要告诉他那是不对的,要是在打仗的时期,你要把信息说错了,严重的全军覆没,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大家才会喜欢。

4、当孩子迷恋上网时,要对学习有帮助的话可以玩一会,在作业复习完时可以看一会动画,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

5、当孩子不吃饭的时候,要好好商量,再哄他不吃饭没有力气走路,大风一吹就跑了,你那东西都拿不动了,你会越来越受,没有抵抗了好有病,没精神了。

6、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这时父母往往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惩罚时会失去分寸,会忽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也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为是么打他。

7、进入学校后独立自主意识有了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渴望凭借自己的能力不断带来各种成就这时体罚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需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如何用教育孩子来代替打骂?

1、尊重孩子的权利

父母要学会用文明的方法对待孩子,用爱呼唤爱,用真情呼唤真情。因为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被尊重的权利。拳脚相加是一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要知道,父母可以惩罚、批评孩子,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尊重孩子。我们可以找到足够的办法让孩子更好地接受道理,改正错误。所以我们要放弃、要改变打孩子的陋习。

打孩子既是违法的,也是不明智的,而且有可能使问题恶化。这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是被打好的。因为当孩子被打得多了,他的思维就会僵化,学习也只是应付了。何况打孩子还可能把亲子关系打糟了,关系不好教育就糟了。所以一定要善待孩子,将心比心是做好教育的最简易方法。

2、打孩子之前先数数

往往多数父母打孩子的时候是一时冲动。我认为,当您打孩子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当你发怒了的时候可以给自己立一个规定,打孩子之前先数数,从1数到100,实际上你数数的过程就是一个让你冷静的过程,教育孩子才会理智。

3、让孩子自己找错误

有父母问,如果不打孩子,那么怎样找到合理的批评、惩罚孩子的方式呢?其实可以让孩子自己找错误。父母要冷静耐心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找到自己身上的错误,还可以共同做出规定,如何改正或保证再不重犯的一些规定,让孩子养成自己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的习惯。

你会打孩子吗

一位妈妈说:“孩子经常无理取闹,到超市就要买这买那,不给买就坐在地上哭闹。到别人家去就乱翻乱动,还会到人家沙发上乱蹦,无论你怎么说,孩子都不听话。每次我都会气不打一处来,回到家就痛打一顿,但是,打完以后又心疼,想想孩子也就4岁,虽说不听话,但总归是心疼的。”

妈妈还说:“打了孩子,一是心疼孩子,二是后悔,生怕打孩子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不良的阴影,到底该不该打孩子?打了孩子后应该怎么办呢?”

【分析】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打骂孩子时,虽然孩子表面上诚惶诚恐,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根本没有反省,更不会去思考该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甚至有些极端的孩子会想办法赶快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管束。

新时代的父母,已经没有了“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大部分父母都努力让自己不打孩子。这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支招】

虽然体罚孩子有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有时候,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出现的情形。那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让“打”孩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呢?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4、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

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5、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6、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7、打完孩子的平复工作

孩子哭完不要急于吃饭和睡觉,一定要等孩子心情平静下来

等孩子心情平静了,告诉父母是爱他的,是为了让他意识到错误和问题的严重性,抱抱孩子,或是带孩子散散心,去踢会球等,孩子很快就会从不良心情中走出来。

打骂孩子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打骂孩子时,虽然孩子表面上诚惶诚恐,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根本没有反省,更不会去思考该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甚至有些极端的孩子会想办法赶快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管束。

新时代的父母,已经没有了“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大部分父母都努力让自己不打孩子。这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支招】

虽然体罚孩子有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有时候,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出现的情形。那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让“打”孩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呢?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4.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5.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6.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不要只用语言教育来教育孩子

1.以身作则

很多时候,语言的教育是空洞无力的,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总是很烦这种语言教育,所以这时候父母就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当父母教育还做人一定要善良,那么就应该在遇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手去帮助他们。如果教育孩子要具有责任感,那么父母在自己犯错时,要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总之父母想要孩子具有的好的品质,那么就必须让你跟孩子看到父母好的一面。

2.借助他人

教育孩子,并不是一定要父母亲自去做,有些情况可以用他人进行教育。父母可以在孩子身边说一些别人的好行为;或者是带孩子去看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电影。还可以通过先进的事迹和英雄故事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明白别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孩子明白了,以后也就会萌生出好的想法,从而做出好的行为。

3.动作暗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于直接的鱼鱼奥会伤害到孩子,会让孩子感到伤心和难为情。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避免语言教育,而是通过一些动作的暗示。如果孩子起得晚了那么父母不要大声责骂孩子,而是让孩子看看表,暗示孩子已经很晚了。其实是有时候,动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4.表情教育

如果孩子做事情做得非常棒,那么爸爸妈妈可以露出微笑,表示表扬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那么父母可以瞪大眼睛或者给孩子一个不快的表情,让孩子明白最忌做错了。

相关推荐

说谎不是坏小孩

请不要轻易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因为谎言有时只不过是幻想,或者孩子小小的如意算盘。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懂事了,不再是个小宝宝了,所以孩子们应该很明白自己说的话是事实还是谎言。其实不然!事实上,说谎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相信看完以下对孩子说谎问题的分析和解释之后,父母们就会松一口气了。 5岁以下的孩子常常说大话,因为他们不能把事实和幻想区分开来,说大话完全不同于说谎;5岁以上的孩子不再有说大话的情况存在了,他们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说谎。 2~

怎样孩子吐露心声

一、慎用批评 孩子做了错事,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我们不要过早地下结论。打击和批评可不是好办法。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耐心地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说完。听完了他的故事,重要的是引导他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我们应逐步走到幕后,给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创造机会 “孩子,过来,妈妈和说话。”如果孩子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结果往往说话的只有一个人。如果换一个时间,换一种方式,如,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与孩子一起下棋、玩游戏时,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时候。这时

爸爸妈妈请不要总叫我节食减肥

那些家有小胖墩的爸爸妈妈们,请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大谈他们的体重,也不要唠叨着要他们节食减肥,因为这很可能会孩子们“越减越肥”。 节食减肥,却越减越肥 就在学校将学生健康报告卡寄给家长,并通知那些“小胖墩”的父母,他们“孩子已超重”的时候,一份研究报告也新鲜出炉。在这份报告中,研究人员指出,家长们对于孩子体重的善意提醒,往往会事与愿违,大量的数据表明,那些经常被父母们唠叨着要节食减肥的青少年,往往会“越减越肥”。 “我一直在关注那些没有被通知的父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健康营养学家Dianne Neum

如何孩子学会道歉

父母不该有的态度 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往往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认为孩子还小,犯点小错误没什么关系,对孩子的错误不管不问,或者代替孩子向别人道歉。 父母严格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当孩子犯错,家长就会责骂孩子,用粗暴的方式逼迫孩子道歉。 家长应遵循的原则 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应慎用批评的态度,更不要随意打骂孩子,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并不是恶意的。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行为,关注孩子当时的情绪,保持孩子的自尊心。 对孩子来说,从错误中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家长要孩子明白该怎么做,并指导孩子的行为。 孩子

从小被迫吃饱可能会导致终生肥胖

从小被迫吃饱可能会导致终生肥胖 英国报道,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父母总逼孩子每顿饭都吃光,易增加孩子终生肥胖危险。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者对497名2~3岁孩子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父母孩子生气、焦虑、伤心、烦躁等负面情绪的处理方式、是否鼓励“逼迫式喂养”、吃饭时是否说话等。这些父母还自测了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发现,在应对孩子苦恼情绪的时候,缺乏安全感的父母更可能自己变得苦恼或对孩子的情绪置之不理。不顾孩子的负面情绪,动辄惩罚孩子,逼着孩子顿顿光盘,会更容易导致孩子从快餐、多盐零食及含糖饮料中寻找

孩子胆子小 父母没教好

问题一:哪些误教育区孩子变得胆小? 误区一:过于严苛 孩子的天性需要被释放,如果父母孩子太多的压力,对孩子要求太严格,就会压制住他的天性,他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跟着父母的思路来生活学习。这样养出来的孩子胆子大不到哪里去。 误区二:父母扮演保护伞的角色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宝一样对待,不舍得他出去接触社会,总是为他解决所有的问题,保护的太好也是一种错误,会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的保护,等到了他需要自己飞的时候,却早已经忘了该如何飞翔。 误区三:父母不“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可能某一方面

教育孩子的一些原则

1.遵守民主原则 做父母的要努力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充分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小提示 有时候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应该考虑一下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 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 蹲下去看一看,就会发现: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2.遵守关爱

孩子犯错误怎么教育

父母可以简单示范和说明该怎么做,这样孩子就会一遍遍模仿,直到学会正确的行为。父母能做的就是这些,剩下的就要靠孩子自己了,他会按时完成。在孩子学会交流之前,父母会包容孩子所犯的错误。而当孩子学会交流之后,父母会错误地认为孩子能够听懂他们所提出的要求。 希望孩子不要在墙上画画,因为擦不干净,这对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要求太高,他很难做到;希望孩子马上上床睡觉,这样第二天他才会感觉更舒服,这也有些太过复杂。孩子不断犯错或者总是忘了交代的事情,经常是因为他们缺少活动安排、生活规律或者监督。 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总是

​家长脱口而出当心伤了孩子

、“这次考第一名,要什么妈妈都给买......” 如今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重视,有的父母甚至是“变色龙”。孩子考好了,欢天喜地,孩子考不好,那就是棍棒伺候。很多父母为了鼓励孩子都会给孩子相对应的物质奖励,“这次考了前三名,妈妈就给最喜欢的玩具”“这次进步三十个名次,条件随便提”......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种所谓的物质奖励,其实是弊大于利,这会孩子会学习的概念产生误解,认为学习就是给家长学的,会破坏孩子对知识的正常理解,而且还会助长孩子的功利心。 二、“孩子,爸爸妈妈以后就靠

5-6岁孩子经常说谎怎么办

2-4岁:爱说大话 孩子为什么说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所以他们常常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当孩子从公园回家的时候,他告诉他在公园里看见了独角兽。他并不是在有意欺骗。换个角度想,这说明他的智力还在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孩子还不能分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他也同样不能把他的梦和真实生活区分开。 也有的孩子说一些小慌是害怕父母的责备和惩罚。他们会指责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朋友,告诉父母是他们做出了这些错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淘气会使爸爸妈妈不高兴的,所以撒了个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