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可以强健脾胃的穴位

可以强健脾胃的穴位

温补扶正四大穴

疾病的过程就是人体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外邪是致病的条件,但从养生保健角度来看,正气不足是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正气是什么?从中医角度看,正气是表明抵御邪气的功能。用现代话说,正气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内经》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现代人受诸多因素(如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情志不调等)影响,导致正气不足,让邪气有了可乘之机。而正气是生命之根,生命力的旺盛、寿命的长短,全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盈亏。故《内经》中还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邪气的侵犯能力超过了现有正气的抵御能力时就会生病。养生就是养人体正气,提高自身防御能力、抗病能力以及病后的自我修复能力。《金匮要略》治疗杂病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扶持人体正气,而扶正之中又贵在脾肾。

因为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但中医很多专家更主张补脾胃,认为脾胃的强弱是决定寿命的关键。《景岳全书》中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通过调理脾胃,能够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对整体状态进行调整,可以防止衰老。

作为针灸专家,李志刚总离不开本行。他说,中医认为,温补莫过于灸法,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灸哪里才能温补脾肾呢?李志刚引用了宋代医家窦材《扁鹊心书》的一句话:“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穴、命门穴、气海穴、中脘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矣。”这4个穴位是温补脾肾、扶养正气、延长寿命的要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每天对这4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增强抗病能力。平时忙碌的人也可以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常按四大养胃穴位

常按4养胃穴位 按赢春季“保胃战”

中医认为,防止胃痛的发生,应从病因入手,重在日常保健,如不要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饮食、控制情绪等等。养生穴位的按摩,可有效防治胃痛。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是治疗胃痛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下面教你中医按摩养胃法,快去学学!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见疾病,中医认为胃脘痛是由胃气失和、胃络不通、胃失濡养经络所过,主治所在引起的,饮食不节、劳累、受风寒、情志不畅等因素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防止胃脘痛的发生,重在日常保健,应该从病因入手,如不让身体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注意饮食,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也可以按摩养生穴位做做日常保健,如经常按揉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位。

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六腑的健康问题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治疗,胃是六腑之一,所以养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

日常保养胃部,治疗胃痛,可以常常按摩这4个养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们。胃痛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分别对这几个养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便能止痛。

顺便提一下,上述4个养生穴位,对治疗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呕吐也是日常多发病,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感寒邪、晕车晕船等都会导致呕吐,呕吐的时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个穴位,每个养生穴位3~5分钟,能立即止吐。

胃不好大多都是由日常的一些坏习惯造成的,想要养胃必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行。养胃的10大禁忌,一定要避免。

健脾胃按摩这些穴位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每天对这4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增强抗病能力。平时忙碌的人也可以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助人为乐足三里

从中医经络学来看,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合穴即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治脏腑疾患,尤其擅长治疗腹部疾患。足三里穴可谓是一个多面手,有通调百病的效果,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四总穴歌》中有这样一句口诀说得好:“肚腹三里留。”也就是说,凡是肚腹脾胃方面的问题都可取它来治。

不仅如此,足三里穴还是一个长寿大穴。若经常刺激足三里穴,还有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功效。现代人平时应酬特别多,饮食无规律,夜生活过于丰富,再加上平时工作压力大,因此胃肠方面最容易出问题,如胃痛、胃胀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刺激足三里穴。

如何取穴呢?站立,把同侧手掌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四指向下,食指按在胫骨上,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即是此穴。按摩时,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穴里处按压,每次5~10分钟,以有酸胀、发热感为宜。很多上班族长时间坐着,难免感觉体乏肢酸,可在休息时敲打足三里穴,再辅以按摩涌泉穴。每次5~10分钟,即感疲劳顿消,步履轻盈。

总的来说,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从足三里穴调治。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头痛、头晕、产后乳汁不足等,也可以通过每天按揉此穴来缓解。

哪些人不能按足三里 按摩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

1.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强身健体,对各种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调和气血、美化肌肤。足三里属胃经,是治疗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体才能健康。

3.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4.长按足三里,能调节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刮痧可以瘦肚子吗

刮痧可以瘦肚子。

经常刮拭肚子,尤其是肥胖的局部,可以强健脏腑,排出腹中的废物和毒素,从而消除肚子上多余的脂肪,起到减肥的作用。

刮痧瘦肚子刮拭穴位:天突穴,膻中穴,天枢穴,关元穴,气海穴。

刮拭原理:胸部为心肺所居,肋为肝,脾所主,胸肋上承颈项,下连腰腹,效及咽喉,功涉肠胃,因此刮拭胸部的任脉和肋部,可以疏肝健脾;而刮拭腹部的天枢,关元,气海等穴位,可以促进消化,强健脾胃。

脾胃不好按摩穴位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这样按摩可以起到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的作用。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九大穴位祛湿健脾 健脾祛湿

九大穴位祛湿健脾

初秋暑热雨多湿气重

九大穴位祛湿健脾保安康

根据中医理论,从立秋到秋分即为长夏,这时余暑未消,又因降雨频繁而湿气重,故有秋老虎发威一说。

湿重可能导致脾脏受损,所以长夏养生,一定要健脾。通过穴位疗法,帮助我们降服秋老虎。

1、健脾要穴照顾好脾胃(足三里、阴陵泉)

长夏主湿,而脾喜燥恶湿,所以就要健脾防湿。

长夏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出现食欲不振、口淡无味等病症。而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重要的脏腑,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出都是在脾胃的作用下协同其他脏腑完成的。

说到健脾养胃,有两个穴位不得不提,它们就是足三里和阴陵泉。足三里

阴陵泉是健脾的主要穴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

而足三里归属于胃经,刺激它可以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激发胃部功能。长夏不保健,秋必宣泄。

比如说你这段时间暴饮暴食,凉啤酒喝多了,伤了脾胃,可能你现在没什么急性的问题,但到秋天的时候邪气就要宣泄出来了。所以长夏要尽量少饮冷酒,因为酒亦主湿,而且冷啤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

过了长夏,就算是秋了。秋主肺,肺与脾相反,它喜润恶燥。

秋天风干物燥,秋燥之气最容易伤肺,容易产生呼吸系统疾病,故应该慎防秋燥。秋天养生就要多吃点梨,吃点滋润的东西。养肺要先增强脾胃功能,五行中肺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也。

中医里有个重要养生原则“虚则补其母”,所以要解决肺部的问题就先补好它的“母亲”——脾胃。

补肺气润肺阴的主要穴位有肺俞、膻中、天突、中脘、足三里和气海。所以秋季穴位养生既要照顾好脾胃,又要保养好肺部。

2、护肺要穴祛燥润肺(鱼际、曲池、迎香)

秋季的保健养生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秋天的主要邪气是燥,但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在由夏季转为秋季的时候,湿气虽然退了,但气温并没有降下来,我们都知道有“秋老虎”之说,民间都说:“秋后还有一伏”。

这时如果不注意的话,肺特别容易受伤,人就容易出现鼻腔血块、咳

痰带血丝,埋下呼吸系统的重大隐患。

所以,在秋季的前半期我们要像春天那样养生,不同的是不用把重点放在平肝上面。

穴位主要选择肺经上的鱼际和大肠经的曲池、迎香。

两侧鱼际每天不拘时地掐揉3分钟。

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有很好的清热作用。每天阳气最盛的时候即中午1~3点时按揉两侧穴位2分钟即可,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每天做。

迎香也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从它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功能是使人“闻香逐臭”的,可以治疗各种难愈的鼻炎、鼻塞。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可以湿润鼻腔,两鼻腔湿润了,就可以加大阻止病邪的力量,尤其是在燥邪盛行的秋季。

秋季的后半期凉燥横行,每天坚持按揉鱼际、迎香、合谷,可以将肺炎等秋季易发病统统挡在身外。

3、人体自带去火穴位按按能解秋燥(太冲穴、内庭穴、合谷穴)入秋后,早晚温差大,天干气燥,人们很容易上火。

专家指出,上火的病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肺热,有的是胃热。有三个穴位,每天经常按摩,可以起到除燥下火的作用。

抑郁可以穴位按摩

单纯依赖药物会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下,以下几点穴位治疗效果就明显。抑郁患者头疼,治疗时当以健脑提神为本,故调理头部肩部穴位,刺激穴位,使得气血充盈很重要。可以点按揉晴明、攒竹、玉枕、丝竹空、头维及肩井、大椎、风池、合谷等穴,能舒经活血,使脑部气血充盈。

按压任何一处经脉作用更加明显,肝经、脾经、膀胱经是治疗抑郁的最佳经脉,所谓肝郁气堵塞,情绪易低落。思过多伤害脾胃,所以对这三条经脉进行半小时捶打,效果突出,气海为任脉主穴,足三阴经是肝脏、脾脏、肾脏的交会穴,长按这两穴,滋养五脏,脏腑功能恢复,身体自然强健,配合心俞、脾俞能健脾养心; 中脘、胃俞、小肠俞、足三里、三阴交健脾胃以助生化之源。心有所养,心气血充足,则神安情志自然舒畅。抑郁自然好的快。

相关推荐

刮痧对肠胃有作用吗 强健脾胃刮天枢穴

定位: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刮拭功效:理气健脾,调中和胃,适宜于治疗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配伍:配足三里治腹胀肠鸣;配气海至绕脐痛;配上巨虚,下巨虚治便秘,腹泻。

常按摩足三里的好处

中医穴位按摩可以起到强健脾胃的效果,足三里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穴位。有句俗话,叫做"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的功效。经常按摩此穴不仅能补益脾胃,对于消除疲劳、恢复活力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找穴:足三里怎么找呢?此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找这个穴位时,可以用虎口围住膝盖,四指并拢,食指放于胫骨前缘,中指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此穴。 按法:按压时以有酸胀感觉为佳,每天按摩2~3次,每次3分钟,长期坚持,不仅可和脾胃,还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

经络养生:3个穴位健脾益胃生津润燥

人们在秋天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干燥症状,如口鼻、唇舌、皮肤干燥,毛发枯槁,舌红无苔或少苔等,这都是因津液不足。津液的生成源于摄入的食物,脾胃之气健旺,化生的津液就充盛;脾胃之气虚衰,则会导致津液不足。按摩中脘、足三里和太白这3个穴位,可以健脾益胃,有助于津液生成。 中脘穴:位于腹中线上、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是胃的经气汇集之处,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操作方法:用掌根按揉中,每日一次,每次100-300次,可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胃腑疾病和人体

贫血怎么按摩

穴位按摩是治疗贫血较为有效的辅助方法,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帮助调理各脏腑的功能,尤其是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益气补血的目的,能有效缓解包括头晕在内的各种贫血症状。贫血可以按摩以下穴位: 脾俞穴-贫血特效穴 脾俞穴是脾经在背部的腧穴,“脾主运化”,主管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所吸收的营养的物质增多,造血的原料也就增多;脾又“主血”,主管人体造血功能,造血的原料充足,贫血症状自然可以缓解。 脾俞穴定位:位于人体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左右共2穴。 按摩方法:用两拇指

按摩穴位可调理脾胃

按压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推三关:(前臂内则腕横纹到肘横纹处,用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揉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搓脊柱: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扶正。 拿三阳、三阴经: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内侧为三阴经,“拿”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具体是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捏住某一

艾灸脾胃的位置图 胃俞穴

位置: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外散胃腑之热,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脾胃疾患,对于背痛也有一定的效果,现代常用于治疗胃溃疡、胃炎、胰腺炎、肠炎等疾病。

耳穴减肥贴什么穴位

1、耳穴减肥贴什么穴位 耳朵上的胃穴、脾穴以及内分泌穴可以利用中药来按压。可以在饭前半小时按压2~3分钟。耳朵贴穴位减肥还可以选取肺、脾、肾、三焦以及内分泌为主要穴位,而肝、胃、神门、皮质下及饥点等可以作为配合穴位。耳穴皮肤要先消毒,中药放在胶布上,直接贴在耳穴上。每个穴位每天可以按压8次,每次五分钟左右。 2、耳穴减肥贴的原理 耳针及耳贴都是经常被使用的减肥方法,其中耳朵贴穴位减肥又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了。耳朵贴穴位减肥比起耳穴针刺和埋针等,操作起来都更加简便,而且效果更可靠,也不会产生痛苦或引发副作用。在

按摩足三里穴位有什么好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上午7-9点,胃经最旺时,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身体脂肪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晚上9-11点脾经最旺时按摩此穴,脾主运化,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能量,运输给各个脏器,从而达到进补的作用。 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强身健体,对各种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长按足三里,能调节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调和气血、美化肌肤。足三里属胃经,是治疗脾胃穴位脾胃好身体才

按摩足三里疼是怎么回事 改善食欲减退现象

按摩足三里可以消食导滞,对于肝火旺盛引起的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而阴陵泉是脾经的水穴,合穴,健脾祛湿的功效很强,脾胃系统的问题也可以用它来调节,两个穴位搭配按摩,可以很好的降肝火,健脾益气。脾胃的消化功能增强了,人自然就会有食欲。

艾灸对胃有好处吗?胃不好艾灸灸哪里

有好处。 胃功能一旦失调,就会导致对食物受纳,消化,吸收,转化利用能力下降,造成免疫力下降,引起各种炎症和疾病,艾灸有温胃散寒,健脾祛湿,补中益气的功效,艾灸对胃部可以起到保养作用。胃不好的人群可以选择艾灸五大穴位来养胃。 胃俞穴和胃健脾 取穴:找到第12胸椎,在它的骨性标志直下,旁开1.5寸处,即为胃俞穴。 艾灸功效:该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胃之背俞穴,内应胃腑,可增强人体后天之本,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故艾灸本穴可增强胃的功能,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效。对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肠炎,翻胃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