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小儿佝偻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一般护理:居室内光线应充足,定时开窗通风,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给予含有丰富维生素D和钙质的食物,如肝、蛋黄、乳类、绿色蔬菜。患儿出汗多,每日清洁皮肤和头皮,勤换枕套和内衣。
2、重症佝偻病的护理:患儿体质弱,应鼓励定期到户外晒太阳,因普通玻璃不能透过紫外线。人体皮肤含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紫外线照射才能形成维生素D。为预防骨骼畸形,不会站立时鼓励俯卧,1岁左右不宜多站、多走。护理操作动作轻柔,以免发生骨折。对反应差的患儿加强观察,一旦发生惊厥,应立即抢救。
3、加强孕期保健:孕妇应多晒太阳,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冬春季妊娠或体弱多病者,可于妊娠7-9个月给予维生素D和钙剂。提倡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双胎儿、人工喂养儿或冬季出生的小儿可进行药物预防,于出生后1-2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剂量要准确,以免中毒。
八大中医验方治疗小儿佝偻病
1、田螺、酱油、醋各适量。将田螺漂洗干净,放于沸水锅中煮沸,挑取螺肉蘸调料吃,可以常煮食。本方可治因钙代谢失调而引起的小儿佝偻病。
2、猪脊骨或腿骨150克,红萝卜 200克。将二者洗净共煲汤服食。本方适用于因肾脾虚弱所致的小儿佝偻病。
3、胎盘粉10克,醋炒鱼骨50克,炒鸡蛋壳20克,白糖30克。共研细末,每次0.5克,1日3次,宜久服。本方适用于因肾气亏损所致小儿佝偻病。
4、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人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一剂可分1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5、鲜鸡肉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250克,酱油20克。将鲜鸡肉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人猪油,待油温上升到50℃时,将鸡肉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25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勾芡,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油。
6、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再蒸40分钟,趁热用刀将板栗压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搅匀,再把栗泥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即成色味俱佳的食品,可供患几经常食用。
7、龟板(即乌龟的腹部甲壳)若干。将龟板用清水浸泡3日,但需每天换水。刮去污垢,放入砂锅内,加多量的水用文火煮,每天煮8—10小时,连煮3天,取出晒干,碾为细末。每次1克,每日2—3次,开水吞服。
8、虎胚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风、当归、川穹、牛膝各等分。将药制成末,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服5丸,酒吞下或木瓜汤下。本方出自明朱橡著的(普济方》,适用于小儿佝偻病。
佝偻病有什么症状 “五迟”症
小儿佝偻病还可表现为五迟症:长头发延迟;出牙延迟;站立延迟;行走延迟;说话延迟。这与维生素D缺乏,引起骨骼及身体发育障碍。小儿发育延迟、停滞,表现不活泼,对外界事物反应低下,都可由佝偻病引起。
小儿佝偻病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维生素D由皮肤经日照产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过膳食补充。此外空气污染也可阻碍日光中的紫外线。人们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楼林立的地区、生活在室内、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阳屏阻碍紫外线、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区等都影响皮肤生物合成足够量的维生素D。对于婴儿及儿童来说,日光浴是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3的重要途径。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海水鱼如鲱鱼沙丁鱼,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从鸡蛋、牛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鱼肝油。
3.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
食物中钙含量不足以及钙、磷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磷的吸收。人乳中钙、磷含量虽低,但比例(2∶1)适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钙、磷含量较高,但钙磷比例(1.2∶1)不当,钙的吸收率较低。
4.需要量增多
早产儿因生长速度快和体内储钙不足而易患佝偻病;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偻病;2岁后因生长速度减慢且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率逐渐减少。
5.疾病和药物影响
肝、肾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小儿胆汁郁积、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难治性腹泻等疾病均可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而患佝偻病。长期使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而引起佝偻病。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用吗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婴儿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为主的慢性营养缺乏疾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多见,防治佝偻病以补钙,补贴为主,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肾主骨,推拿相关穴位,可调补脾肾,缓解小儿佝偻病。婴儿佝偻病主要采用以下推拿手法。
补脾经100-300次
定位: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用拇指在孩子的拇指螺纹面旋推,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补肾经100-300次
定位: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将孩子的小指伸直,由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揉小天心1-3分钟
定位: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家长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孩子的小天心做环状旋转揉动1-3分钟。
捏脊5遍
定位: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揉足三里1-3分钟
定位: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孩子的手 ),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将孩子双腿微屈,家长用拇指指端在孩子足三里处按揉,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如何护理小儿佝偻病
1重视母乳喂养是属于佝偻病的护理措施之一,有些母亲由于听说母乳中的钙、磷含量比牛奶低,就采用人工喂养,以牛奶作为婴儿主食,这是非常片面的。她们忽视了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的特点;还忽视了母乳中含各种免疫因子,可减少婴儿的发病率。用母乳喂养婴儿,即使患佝偻病,也很轻微。
2佝偻病的护理可以多晒太阳。通常,由于怕热怕冷或住高楼等原因,多数家长都不愿带小孩到户外活动,只是抱着小孩在室内隔着玻璃晒晒太阳。这样,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不能充分透过玻璃而进入人体的,因此就起不到作用,也就无法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3对6个月后断乳的婴儿,人工喂养、食欲低下、生长过快、青春期儿童或有急慢性疾病者可补充适量钙剂。
4注意皮肤护理:佝偻病患儿头部爱出讦,要注意全身皮肤及头部的清洁,有汗及时擦干,勤洗澡、勤换内衣。
5保持功能位:患佝偻病的小儿要注意保持功能位,不应久坐、久站(站时成人双手要托住其腋下,以支持身体重量)和过早行走,以免加重骨骼畸形。
小孩睡觉出汗是什么原因 佝偻病引起出汗多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儿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小儿佝偻病补钙还是补"维D"
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和婴儿保健水平的提高,多数母亲对小儿佝偻病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各种宣传媒介的影响,一般人误认为在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时往往以补钙为主,而实际上,小儿佝偻病的本质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只有补充维生素D才是治本。也就是说,缺钙是小儿佝偻病的表现形式,而真正缺乏的却是维生素D。
1岁以内的小儿称婴儿,其喂养以乳类为主,婴儿期常见的佝偻病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它的发病原因是:1、 维生素D摄入不足防碍钙磷吸收。母乳或牛乳中所含维生素D均不能满足婴儿营养的需要,特别是牛乳中钙磷含量比例不适当更妨碍其吸收。2、 日光照射不足,体内生成维生素D缺乏。3、生长发育速度快, 骨骼生长迅速,相对地缺乏维生素D。4、肝胆、 胃肠道慢性疾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维生素D对婴儿体内钙磷代谢的功能包括:1、 促进肠道粘膜细胞对钙磷的吸收。2、促进肾对钙磷的再吸收, 降低尿中钙磷的排出量,提高血钙浓度。3、促进成骨代谢,利于新骨形成。 因此缺乏维素D时,服用再多的钙,身体也难以吸收和利用。正确的认识是,小儿佝偻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绝对性和相对性地缺乏维生素D,继而导致钙磷吸收障碍,其表现为常见的佝偻病。
预防小儿佝偻病的原则应包括:1、 孕母及乳母的饮食应富含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2、小儿出生满月后应常抱出户外活动。3、小儿生后1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单位。 早产儿出生后2周即应补充维生素D,每日800单位,3个月后减至每日400单位。4、 由于婴儿期以乳类喂养为主,每日摄入的钙量已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不须特殊补钙。5、二岁后小儿生长相对减慢,户外活动增多, 故一般无须补充维生素D。6、当确定婴儿患佝偻病, 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
总之,补充维生素D来防治小儿佝偻病,才是根本。
烦燥是佝偻病的表现吗
烦燥是佝偻病的表现吗?小儿佝偻病的症状,所以要及时知道小儿佝偻病的症状,才能更及时的发现病情。骨科医院给我们一个比较细致的阐述,药物治疗很重要,医患携手,共同对付疾病,尽早让机体恢复健康。给自己一个健康生活。
小儿佝偻病的症状有:
1、烦燥不安:易兴奋、爱哭闹、好发脾气,失去正常小儿的活泼性。这种小儿佝偻病的症状是比较常见的。
2、方颅:额骨、顶骨向双侧对称性隆起,头颅似方形或鞍形;这也是小儿佝偻病的症状之一。
3、患儿有夜惊:常于睡眠中惊跳或轻微刺激即惊醒并常常哭闹。这些也属于小儿佝偻病的症状。
4、多汗:头部常常出汗,每睡必浸湿枕头,与室温、季节、衣着无关。这也可作为小儿佝偻病的症状。
烦燥是佝偻病的表现吗?骨科专家提醒:骨科疾病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要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这种疾病,同时要积极的配合医院的医生的药物治疗,只要有信心,相信会有个比较理想的治疗结果的。
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很多朋友在生活中是不了解的,才会导致你们在生活中无法及时的治疗它,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可以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介绍的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对于你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帮助的。
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引起的一种软骨病,楼主你这样的描述,无法判断小孩是否患有佝偻病,佝偻病一般表现在:卤门完毕,鸡胸,肋骨珠串,长骨弯曲,佝偻病手、足镯,鸡胸、O形腿等。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往往表现为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烦躁不安,夜间容易惊醒、多汗、啼哭等,在吃奶和哭闹时出汗更多,有时连枕头也会被浸湿,接着会出现骨骼发育方面的病变,例如方颅、前囟门大而闭合迟缓、头后枕部的毛发稀少,牙齿的萌出和学步晚,肋外翻和鸡胸,倘若宝宝在佝偻病活动期时久坐、久站,还可能引起脊柱弯曲和下肢出现O形、X型腿等,这些都是佝偻病的症状。
患者一般发育不良,神情呆滞,而且走路较晚。较轻症状的患儿,主要以精神症状为主,身体的骨骼症状不明显。中度患儿,骨骼都会有些轻度变形,佝偻病的症状可表现为头部、胸部、四肢。重度佝偻病患儿骨骼变形较严重,而且全身症状比较明显。
患者的四肢与脊柱腕、踝部膨大,佝偻病的症状可形似手镯与足镯。
上下肢畸形,上下肢均可因承重而弯曲变形,能爬行时可发生上肢弯曲,较大的儿童能站立行走时则发生下肢变曲。这也属于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文章介绍的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希望妈妈们可以好好的理解一下,对于你们在生活中发现宝宝出现佝偻病是有帮助的。小儿佝偻病主要是因为孩子体内缺乏维生素D,希望你们在小孩子患佝偻病的早期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维生素D。
哪些食疗方可预防小儿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主要是骨骼的改变,所以小儿佝偻病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所以小儿佝偻病的防治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家长们每天都在忙于自己的工作,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少之又少,所以现在小编整理了关于小儿佝偻病的防治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防治佝偻病可以从食疗下手,小编推荐几款预防小儿佝偻病的家常美食。
1、虾皮豆腐
主治:小儿佝偻病,出牙、行走等发育均迟于正常儿。
材料:虾皮20克,豆腐50克,盐少许。
制作:虾皮洗净,豆腐沸水烫过捞出切小块。虾皮入锅,加水半碗煮沸,再将豆腐块入锅,共煮沸10分钟即可。吃豆腐喝汤,吃时放少许盐和麻油调味。佐餐或单独服食,1天1剂,可连服数天。
2、蛋壳粥
主治:小儿佝偻病等,壮骨力、补五脏
材料:鸡蛋壳30-50克,各10克,白糖少许。
制作:将鸡蛋壳洗净,研成极细粉末;梗米、谷芽、麦芽淘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熬煮,粥将熟时放入蛋壳粉、白糖适量,再煮3-5分钟即可。每日分2-3次服。
3、清炖二骨汤
主治:小儿软骨病,出齿不齐,发育缓慢,头颅畸形,补虚益肾,补充钙质。
材料:猪骨头250克,乌鱼骨250克,盐少许。
制作:猪骨、乌龟骨洗净,砸碎,加清水适量炖至汤呈白色粘稠时,加盐少许调味。弃渣饮汤。
4、羊骨粥:
主治:本膳不但“以形取形”。而且“以物类形”。因羊胫强而善行。故本膳具有补肾、强腰、健骨的作用。适宜五迟之症。尤宜站立行走迟缓、骨软乏力的患儿常服。
材料:羊骨一付,陈皮6克,良姜6克,草果2个,生姜30克,盐适量,粳米(或小米)50克。
制作:将羊骨捶碎,放锅内加水熬煮,放入佐料,慢火熬成汁,滤出澄清,用此汁煮粥食之,亦可作羹汤食之。常服有效。羊骨熬煮应用文火缓炖,时间宜长,超过2小时以上。汁成后应过滤,以去油膜。也可先用高压锅煮压20分钟,再用砂锅慢熬。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小儿佝偻病的四个食疗方,希望家长们能在工作之余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多关注自己孩子的身体,食疗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副作用很小的方法,便于实施,比较实用。孩子是国家和家庭的未来,家长们做好守护工作是很重要的。
佝偻病食疗可预防
佝偻病食疗可预防!复合磷酸盐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肉类加工中被用作保水剂,但过量食用会引起人体内钙磷比失调,尤其会影响儿童对维生素D的吸收,可能造成佝偻病。这是广大患者迫切要了解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跟专家一道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佝偻病俗称缺钙,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介于佝偻病所形成的骨骼变形,一旦形成就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所以,佝偻病重在预防,一定要有先知先觉,避免发生骨骼变形。
小儿佝偻病的本质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只有补充维生素D才是治本。也就是说,缺钙是小儿佝偻病的表现形式,而真正缺乏的却是维生素D。
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主要的来源途径,人体维生素D80%是通过日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人体皮肤,使皮肤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二是通过饮食摄入和药物补充。
佝偻病食疗可预防!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解我们已经熟悉了,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得了病不可怕,关键是要积极的接受医生的药物治疗,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康复锻炼。
小儿佝偻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生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加上正确的护理方法,疾病就能治好,那么佝偻病也是如此,正确、合理的护理方法对疾病的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小儿佝偻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1)一般护理:居室内光线应充足,定时开窗通风,进行户外活
动,多晒太阳。给予含有丰富维生素D和钙质的食物,如肝、蛋黄、乳类、绿色蔬菜。患儿出汗多,每日清洁皮肤和头皮,勤换枕套和内衣。
(2)重症佝偻病的护理:患儿体质弱,应鼓励定期到户外晒太阳,因普通玻璃不能透过紫外线。人体皮肤含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紫外线照射才能形成维生素D。为预防骨骼畸形,不会站立时鼓励俯卧,1岁左右不宜多站、多走。护理操作动作轻柔,以免发生骨折。对反应差的患儿加强观察,一旦发生惊厥,应立即抢救。
(3)加强孕期保健:孕妇应多晒太阳,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冬春季妊娠或体弱多病者,可于妊娠7-9个月给予维生素D和钙剂。提倡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双胎儿、人工喂养儿或冬季出生的小儿可进行药物预防,于出生后1-2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剂量要准确,以免中毒。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小儿佝偻病的护理方法,家长朋友们都记住了吗?希望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能够提供提高认识,加强对孩子的护理,避免孩子患病。
了解什么是佝偻病
什么是佝偻病?什么原因会引发婴儿佝偻病呢?小儿佝偻病有些什么早期表现?如何预防佝偻病?下面一一讲解关于佝偻病的相关知识。
佝偻病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维生素缺乏症。由于缺乏维生素D时,钙不能被吸收,使钙磷代谢失常,产生骨骼病变。
发生佝偻病的原因
一、 维生素D供应不足。婴儿膳食中含维生素D量很少,牛乳中含量少且钙磷比例不当,影响钙的吸收,所以人工喂养者佝偻病的发病率比母乳喂养者高。
二、 人体中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户外活动少,则易患佝偻病。
三、 其他因素如生长发育迅速;患有胃肠道或肝、肾疾病;只以谷类为主要食物,副食少以及服用其他药物等。
佝偻病早期主要表现
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小儿爱急躁,出汗多,睡眠不安,夜惊,夜哭,枕秃;活动期主要是骨骼改变如方颅,出牙晚,肋缘外翻等症状。
预防小儿佝偻病
首先要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母要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多晒太阳;其次,小儿出生后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只要是暖和的天气,都可把小儿抱到户外。冬天 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户外活动时应让幼儿露出手、脸;夏天则应在荫凉处,避免暴晒。注意不要让孩子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阻挡了阳光中的紫外线。另外,提 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但乳类中维生素D含量极少,要及时增服浓缩鱼肝油。人工喂养时,更要注意及早增服鱼肝油。服用时要遵医嘱,不能认为 鱼肝油是补品,多多益善。过多服用可致维生素D中毒。在缺少维生素D时,补充钙剂是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