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水肿艾灸哪里

水肿艾灸哪里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水分: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后下方凹陷处。

水沟:在面部,当人中沟上的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旁2寸。

中皖: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神厥:在腹中部,脐中央。

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志室: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三焦俞:在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大敦:在足部大拇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膈俞: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水肿艾灸哪里 肾阳衰微型水肿

主要症状: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下去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恍白,严重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艾灸取穴:脾俞,肺俞,膈俞,三焦俞,水分,阴陵泉,水沟,天枢,中皖,神厥,中极,三阴交,大敦,足三里,肾俞,命门,志室穴。

功效: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艾灸阴陵泉的功效是什么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下,膝内侧为阴,穴位旁有胫骨,内侧髁高突如陵,髁下凹陷似泉。该穴属足太阴脾经,为脾经之合穴,善于调节脾肾功能。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脏,主津液,脾肾虚弱,则水液疏泄无力,滞留体内,易发水肿,艾灸该穴位有健脾理气,清利湿热,益肾调经,通经活络之功效。

中医学认为,人体有痰湿之邪,多是由脾虚运化水湿不利引起,进而导致痰湿蕴藏体内产生肥胖,阴陵泉是全身祛湿邪的要穴,凡是湿邪为患者皆可取该穴祛湿,经常艾灸该穴位可以祛湿邪,润肠通便,从而起到赶走肥胖的作用。再者阴陵泉为太阴脾经的合水穴,是脾经脉气所注之处,为健脾利水要穴,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清热利尿之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失禁,阴茎痛,女性阴痛,遗精等症;艾灸该穴位还有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祛风除湿之功,主治膝痛,小腿内侧痛等。第三,艾灸阴陵泉能很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同时还能益肾调经,使体内的经络获得疏通,促进身体健康,增强身体抵抗力。

艾灸用于降血压好使不 降血压艾灸禁忌

1.如患者有饥饿,过饱,醉酒,疲劳,情绪不佳,虚弱等情况,忌施灸,以防晕灸。

2.面部穴位忌用艾灸疗法。

3.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忌艾灸。

4.有出血倾向,或患有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者,忌艾灸。

5.局部有严重水肿人群忌艾灸。

艾灸后各种反应

灸时出现酸、胀、麻、热、重、痛、冷等感觉,这是非常好的感觉,这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

我们每个艾灸患者病情不同体质不同,因此艾灸时出 现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对艾灸过程中我们出现的各种反应,可参考对照如下。

艾灸时出汗、发热,提示我们体内有湿热症。

艾灸时四肢出现麻痹、痛、放谢感发凉,提示有瘀滞寒症。

艾灸后头玄脑胀、肝火旺。

艾灸后皮肤微痒,艾灸后出现疲乏无力,提示说明气血两虚,元气亏损严重。

艾灸后出现大汗或晚上盗汗、手脚胀,某部位出现湿疹,属于体内湿重阳虚(属排毒现象)

艾灸后出现腹胀上下通气,说明身体上虚下寒,应及时排出脏腑阴浊之气,七七之后身清气爽。

艾灸时如皮肤无热感,说明患有寒痹,灸后穴位 出现水肿、湿重、水分运化失调。

艾灸后体内阳气启动,自动循经而行,推动气 血,如在足颈上有发酸、麻痹、震颤、发抖此乃将中风之先兆。

艾灸时或后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 等,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 或半身发冷,这是排风寒的反应。

艾灸时或后烦躁易怒,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等 反应。这都郁气的外排反应。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

艾灸时或后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 水样稀便,粘稠大便。头面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 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等这都是排痰湿表现。

艾灸时或后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 痒,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这都是外排火热邪毒的反应。

艾灸时或后有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痰中带血丝血块或经血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等这都是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灸后在穴位或经络脏腑出现不同症状的反应,都说明此人脏腑相应部位有病灶。在治疗期间每出现一种排病反应,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因此对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排病反应,都是你体内的病灶的体现,应及时进入治疗,坚持施灸。

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 艾灸起水泡还能继续艾灸吗

不建议继续。

主要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如果艾灸时出现水泡,说明此时患者体内的寒湿以及得到了有效的排出,再继续的话可能会导致艾灸时间过长,引起烫伤、上火等。

若是因为艾灸时没有把握好艾灸距离或者艾灸时的温度过高等导致了皮肤烫伤,产生小水泡,这个时候是不能继续艾灸的,容易加重烫伤程度,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此当艾灸时出现了疼痛、红肿的烫伤水泡时,应该立即停止艾灸,根据烫伤程度进行适当处理。

急性乳腺炎艾灸哪里 肝郁气滞型乳腺炎艾灸

症见:患乳肿痛结块,胀痛,皮色不红或微红,温度不高,伴随全身不适,胸闷,烦躁易怒,口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数。

治则:清热解毒,理气消肿。

艾灸取穴:主穴取期门,行间,天池,肩井;配穴取内关,手三里。

艾灸方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2次。

2.艾条隔蒜泥灸:初起用捣烂的大蒜敷患处,上用艾条熏灸10-20分钟,每日1-2次。

3.艾炷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多选用患部或邻经腧穴,每次每穴灸5-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2次。

4.艾炷隔豆豉饼灸:取豆豉适量,捣烂后用少量水调和,制成饼状,大小与艾灶相同,厚0.-0.6cm,将药饼放于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次5-7壮,艾炷如枣核或黄豆大,每日灸1-2次。

疝气艾灸哪里

寒疝艾灸方法

治则:温化寒湿,疏通经脉。

艾灸处方:期门,大敦,气海,神阙,阿是穴。

艾灸方义:肝经募穴期门与肝经井穴大敦,上下呼应,疏肝行气,散结止痛;气海疏通任脉气血,温化寒湿;神阙温阳救逆。

灸法:

1.艾条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以灸至局部温热红润为度,5-7次为一个疗程。

2.艾炷灸:每次选用1-3个穴位,每穴用绿豆大艾炷灸3-5壮,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

水疝艾灸方法

治则:化气行水。

艾灸处方:水道,曲骨,肾俞,脾俞,行间。

艾灸方义:曲骨,肾俞化气行水;脾俞健脾化湿;行间,水道疏肝理气治疝。

灸法:

1.艾条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天为一疗程。

2.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用枣核大艾炷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

气疝艾灸方法

治则:疏肝理气或益气举陷止痛。

艾灸处方:大敦,期门,三角灸,太冲,归来。

艾灸方义:大敦,期门疏肝行气;太冲配大敦可治狐疝,三角灸乃治疝气之成方,常灸之有防止复发之效,如欲补气升陷以止痛,可再加灸关元,使归来配关元。

1.艾条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次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次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

癫疝艾灸方法

治则:行气利湿,消肿散结。

艾灸处方:大敦,阳池,章门。

艾灸方义:大敦理气调谑,为治疗疝气的要穴;阳池疏调下焦气机;章门疏肝健脾,化滞利湿;三穴功用,能奏行气化湿,软坚消肿之效,如为痰热瘀结,可加阴陵泉,以清泄湿热。

灸法:

1.艾条灸:每穴灸治10-20分钟,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水肿艾灸哪里

水肿艾灸穴位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水分: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后下方凹陷处。

水沟:在面部,当人中沟上的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旁2寸。

中皖: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神厥:在腹中部,脐中央。

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志室: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三焦俞:在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大敦:在足部大拇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膈俞: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脾阳虚衰型水肿

主要症状: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下去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艾灸取穴:肾俞,肺俞,命门,志室,膈俞,三焦俞,水分,阴陵泉,水沟,天枢,中皖,神厥,中极,三阴交,大敦,脾俞,足三里穴。

功效:温阳健脾利水。

肾阳衰微型水肿

主要症状: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下去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恍白,严重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艾灸取穴:脾俞,肺俞,膈俞,三焦俞,水分,阴陵泉,水沟,天枢,中皖,神厥,中极,三阴交,大敦,足三里,肾俞,命门,志室穴。

功效: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痛风用艾灸为什么更痛

急性期艾灸会更痛

艾灸的主要作用在于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如果痛风处于急性期,患者会表现出局部剧痛、关节肿胀、局部发热等症状,这个时候再加上艾灸会更加疼痛。

另外,艾灸时间过长、艾灸方法错误也可能导致局部受热不均匀而引起水泡,热痛等。

艾灸的主要功能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通电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肾俞、腰阳关等穴位。

但艾灸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患者见效快,有些患者见效慢。

卵巢囊肿艾灸有效果吗 卵巢囊肿艾灸位置及方法

位置: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脾之背俞穴。它位于我们的后背,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便是此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隔姜灸,效果更好。

功效:脾俞穴是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脾脏的湿热之气,借由此处向膀胱经疏散,艾灸此穴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湿之作用,体质湿热是导致卵巢囊肿的原因之一,经常艾灸脾俞穴对卵巢囊肿有缓解、治疗的作用。

位置: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胃之背俞穴。它位于我们的后背,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便是此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隔姜灸,效果更好。

功效:胃俞穴具有化湿气、消滞、理气、和胃之功用。它是胃气的保健穴,可增强人体后天之本。可用于治疗主治脾胃虚弱、多食善饥、身体消瘦、腹胀肠鸣、胃痛呕吐等症。艾灸此穴对于体质淤湿导致的卵巢囊肿有缓解、治疗作用。

位置: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的腧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向下4横指,当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即是足三里。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灸盒随身灸,更为便捷。

功效:足三里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的作用。艾灸此穴对于气滞血结、脾胃湿热导致的卵巢囊肿具有防治作用。

位置: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在我们膝盖下缘的内下方会有一个突起的骨头,沿骨头下方和内侧摸会有一个凹陷,此处为阴陵泉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灸盒随身灸,更为便捷。

功效:阴陵泉和阳陵泉其实是成对的穴位,一个在小腿的内侧,一个在小腿的外侧。阴陵泉穴气血深藏、按揉此穴可以健脾利湿。艾灸此穴对于湿毒壅滞、正气衰虚引起的卵巢囊肿具有缓解、治疗的作用。

位置:水分穴属任脉俞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

功效:水分穴之“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它具有健脾化湿、利水消肿的作用。艾灸此穴可防治卵巢囊肿。

位置:神阙穴属任脉俞穴,位于肚脐窝正中。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3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

但需要特殊注意的是,神阙穴的皮肤较薄,艾灸时应有家人看护以避免烫伤。

还可采用艾灸盒随身灸,更为方便安全。

功效:“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阙”,牌坊也。神阙穴名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标记。它具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作用。艾灸此穴可防治卵巢囊肿。

位置:太冲穴位于脚背面,第1、2脚趾根部结合处后方的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以感到艾灸处温热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20分钟。

功效:艾灸此穴可行气解郁,对于长期忧思郁怒导致的卵巢囊肿有防治作用。

位置:心俞穴位于背部肩胛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从颈部 突起最高的大椎开始,向下数到第5个凹陷,再向左右两侧旁开2横指宽处即是。

艾灸方法:艾灸时,被艾灸者取俯卧姿势,艾灸者站于一旁,将艾条的火头垂直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在左右两个穴位间平行往复地回旋艾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艾灸此穴可理气宁心,对于心烦气躁、气滞血结导致的卵巢囊肿有防治作用。

艾灸肚脐后的排湿反应

第一、它就有一个健脾和胃,升清降浊的作用,因为这种艾灸肚脐,它能够增强脾胃的机能,能够升阳,能够阳气上升、浊气下降,来起到一个健脾止泻,和胃降逆、止呕、反胃、泄泻这些作用;

第二、它能够通调三焦,利水消肿,艾灸肚脐它能够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三焦的这个通道如果通畅以后,使我们水代谢能够通畅,能够避免水肿,因此艾灸肚脐以后,能够治疗这种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等,这种三焦不通的这种状态;

第三、它能够调理冲任,温补下元,冲任什么意思呢,冲为血海、任为任主胞胎,这个冲任它和生殖和女性的这种疾病密切相关,如果冲任不调以后,它既可以影响女性的月经失调,也可以导致不孕不育,我们脐疗以后能够调理冲任,因此可以治疗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还能够治疗这种由于女性的,这种内分泌失调导致的面色微黄、黄褐斑、老年斑等等这种情况;

第四、它能够通经活络,行气止痛,这个肚脐作为神阙穴,它是通百脉的,艾灸肚脐以后使肚脐温热,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而不痛,治疗这种肠麻痹,还有胃肠的疼痛还有痹证,还有手足麻木,还有全身的多处的酸痛这种症状,往往都是这个气血不足,气血不畅导致的,这种艾灸肚脐以后,就会缓解这些症状;

第五、它有敛汗固表,涩精补虚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调整机体,使我们的营卫通利,能治疗这种失眠、自汗、盗汗、惊悸等等这一系列的,这种外泄的这种症状。

瘦脸艾灸哪里最好

艾灸地仓

地仓在面部,位于口角外侧,直对瞳孔。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燃端对准地仓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觉到温热为止,每次灸5-10分钟。

艾灸功效:地仓位于鼻下口唇旁(地格处),口以入谷,故谓仓,又脾主口,脾气通于口,脾胃水突,仓禀之官,故名地仓,艾灸地仓能增强脾胃运化水液功能,从而达到消肿瘦脸的效果。

艾灸颧髎

颧髎位于人体面部,颧骨尖处的下缘凹处,大约与鼻翼平齐,即目眦立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颧髎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觉到温热为度,每次灸5-10分钟。

艾灸功效:“颧髎”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归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本穴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冷降之处,并有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故名颧髎,艾灸颧髎能清热消肿,又因穴位位于面部,对面部水肿尤为有效。

艾灸颊车

颊车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下颌骨边角上,咀嚼时肌肉隆起顶端出现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颊车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觉到温热为度,每次灸10-20分钟。

艾灸功效:本穴的功用是运送胃经的精微气血循经上头,本穴为大迎穴传来的精微气血至本穴后受内部心火的外散止血,气血经气循胃经输送于头,若有车载一般,故名颊车,艾灸颊车能祛风清热,开关通络,从而增强血液循环而消肿瘦脸。


艾灸后可以洗澡吗 艾灸后脸上长痘是排毒反应吗

艾灸是在身上艾灸,一般不会出现艾灸后脸上长痘痘的情况。

艾灸后可以多喝水,促进排毒,同时在艾灸后避免用手抓痒,这样可以防感染,长痘的情况一般几天后会自然消退。

如果瘙痒、红肿严重,可能是艾灸过敏引起的,可以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局部外用止痒的药膏。同时出现这种过敏现象就要停止艾灸,以防再次发生。

相关推荐

林赛氏指甲艾灸怎么治疗 肝硬化艾灸

定位:足厥阴肝经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肝的募穴。 功效主治:主治胸胁满痛,黄疸,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期门穴3-5壮;或艾条灸期门穴3-10分钟。 定位: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主治: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

痰湿体质艾灸什么穴位

1、痰湿体质艾灸什么穴位 痰湿体质的人最重要的是健脾利湿,化痰去浊,艾灸调养以健脾益气、利湿化痰为基础,保存体内阳气。一般施灸艾灸主要是以下三个穴位: 艾灸脾俞,穴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回旋灸。艾灸时间: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功效作用:调理肝脾。 艾灸胃俞穴,胃俞穴的位置:胃俞穴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温和灸。艾灸时间:每日灸2~3次

艾灸几次能把痔疮治好 艾熏肛门禁忌

1、急性期不建议艾灸:痔疮患者局部静脉曲张,存在着出血的风险。而处于急性期时患处水肿严重,粘膜较薄,更加容易破损出血,加上在艾灸的高温刺激下,局部曲张的静脉就会很容易破裂出血,所以在急性期不建议艾灸。 2、避免温度过高:艾灸肛门的时候需要选择用中间有空洞的凳子来进行艾灸,在空洞底下放艾灸盒,高低用垫砖头或木块来进行调整,所以有可能会烫伤皮肤,艾灸的时候要注意温度的控制,以免烫伤。

常针灸五个穴位气色好

1、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2、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3、太溪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滋阴益肾。

痛风用艾条为什么更痛 痛风如何艾灸

急性期艾灸会更痛 艾灸的主要作用在于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如果痛风处于急性期,患者会表现出局部剧痛、关节肿胀、局部发热等症状,这个时候再加上艾灸会更加疼痛。 另外,艾灸时间过长、艾灸方法错误也可能导致局部受热不均匀而引起水泡,热痛等。

脚崴了冷敷多少时间 脚崴了艾灸有用吗

脚扭伤以后采用艾灸进行治疗,如果是非常专业的艾灸相关穴位,可以促进脚扭伤恢复, 但不建议早期使用,因为艾灸热量较高,早期进行艾灸以后会促进肿胀处的血管扩张,而加重肿胀,疼痛也会加剧,影响它的恢复。早期应该进行冷敷,待肿胀处于消退期时,才辅助艾灸进行治疗,有助于脚扭伤的恢复。

尿酸高脚踝肿痛怎么办 艾灸消肿

尿酸高引起脚肿时还可通过艾灸进行消除肿痛,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痛点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能够温经驱寒,加快痛风石溶解,缓解痛风。 艾灸方法:患者自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脚肿位置,距皮肤1.5-3cm,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艾灸减肥的注意事项

艾条悬灸法较隔姜灸法更为安全简便,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施灸,但是起效较慢,须坚持长时间治疗。 艾灸禁忌 1.空腹,过饱,酒后,极度疲劳和一切热性红肿疾病者禁止艾灸,防止晕灸。 2.婴幼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妇禁止艾灸艾灸事项 1. 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 2. 艾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以助疗效。 3. 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

复溜的功效

当人体的某一部分肿起来了,比如说膝盖肿,就跟复溜穴有关系。实际上,身体凡是有肿的地方都跟复溜穴有关系。因为肿的意思就是有水液在那里停滞不流,淤住了,而刺激复溜穴就能让它重新循环起来。 静脉曲张就是血液长期淤在那里没有回流造成的。如果是在刚淤的时候刺激复溜穴,效果会很明显;如果静脉曲张已经形成了大疙瘩,艾灸几天复溜穴是不会好的,必须从整个身体来慢慢调节。所以当疾病刚发生苗头的时候就要给它消除掉,等到严重时就不好弄了,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复溜穴的功效是补肾滋阴、利水消肿,改善整个肾功能,解除肾功能失常所产生的

艾灸治疗牛皮癣好不好

艾灸治疗牛皮癣好不好?治疗牛皮癣的方法,可以说是千奇百怪,但是,只有科学的治疗好牛皮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那么,艾灸治疗牛皮癣好不好?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讲解的吧。 首先是艾灸治疗牛皮癣的方法: 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炷、艾卷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施行熏灸,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有消肿燥湿、祛风止痒、活血通络功效。艾灸疗发的主要材料为艾绒,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