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定胃酸
如何测定胃酸
如何测定胃酸:
以五肽胃泌素等做刺激物,定时留取基础胃液,测定单位时间内胃酸的分泌量。包含基础胃酸分泌量、最大胃酸分泌量和高峰胃酸分泌量。
1.基础胃酸分泌量(basalacidoutput,BAO)
采集无食物和药物刺激1小时内分泌的全部胃液量。参考值:3.9±1.98mmol/L(很少超过5mmol/L)
2.最大胃酸分泌量(maximalacidoutput,MAO)
注射五肽胃泌素刺激剂,每隔15分钟采集一次胃液,连续1小时内4次测定之和。参考值:3~23mmol/L(男),女性略低。
3.高峰胃酸分泌量(peakacidoutput,PAO)
在测定MAO中取2次最高值之和乘以2。参考值:20.60±8.37mmol/L
影响胃酸分泌的因素很多,尽管采集标本、试验方法满意,此检测仍可受患者性别、精神、年龄、食欲、烟酒等影响。故胃酸分泌量测定对诊断疾病的特异性较差,仅在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胃癌等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胃酸过多:
胃酸过多症多表现为反酸烧心。正常情况下,胃酸有助于我们的消化,但胃酸过多会侵蚀我们的胃粘膜壁,造成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甚至出现穿孔。造成胃酸过多的因素很多,具体原因如下所述:
1、饮食不均衡
过甜、过咸、过辣、过酸、过冷、过烫的食物都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所以在日常的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
2、不易消化食物
不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辣椒、洋葱、巧克力等食物,由于剩余的糖分在胃肠道里发酵,也很容易诱发胃酸,产生胃酸过多。
3、进餐不定时
如果不定时进餐,还经常食用零食,也可能会刺激胃酸增加;另外如果吃得太饱,也会刺激胃窦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4、肠胃疾病
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返流性食管炎、胆囊炎等疾病,可促使胃酸增多。例如十二指肠粘膜可以释放某些激素,而当这种功能衰退时,也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5、精神压力
当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不佳时,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不能很好地管辖胃酸分泌的神经,从而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多。
6、遗传因素
虽然说胃酸分泌不是直接归类于遗传病,但是遗传因素可以导致体质的不同,不同体质胃酸分泌的水平是不一致的,对胃酸过多的影响不容忽视。
7、与胃粘膜有关
胃粘膜中的壁细胞经常性受刺激而处于兴奋状态能够导致胃酸过多。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比如副交感神经如果处于兴奋状态就可以连续不断地促进释放一种叫作乙酰胆碱的物质。
8、壁细胞反应性
壁细胞的反应性增高或总数增多。即使壁细胞总数正常,也可因高胃酸分泌损伤粘膜。
慢性胃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上消化道功能测定和显像、幽门螺杆菌检测、胃总酸度测定、胃游离盐酸测定、胃钡餐造影、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纤维胃镜检查、胃液乳酸测定、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高峰胃酸分泌量、抗幽门杆菌IgG抗体、无痛胃镜
1.胃酸测定
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甚至缺酸。新生儿胃内容是酸性的,刚出生的婴儿在清除咽下的碱性羊水之后,测得的pH值小于4。出生后7~10天盐酸浓度达最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出生后2~3个月达成人水平。
2.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是由主细胞分泌的,在酸性环境中被激活成具有消化功能的胃蛋白酶。其分泌量与胃酸一致,主细胞数量多于壁细胞,故在病态时受影响程度不如胃酸明显。
3.内因子
内因子是一种糖蛋白,由壁细胞分泌。孕11周的胎儿胃内已存在内因子,生后3个月胃内因子达到成人水平。正常成人内因子分泌量为77.00U/h。检查内因子含量有利于萎缩性胃炎和恶性贫血的诊断。有人发现有的小儿先天性内因子分泌缺陷,胃液内有400~600U内因子就能维持维生素B12的正常吸收,故即使萎缩性胃炎患者也不易发生恶性贫血。
4.胃泌素
胃泌素由胃窦G细胞分泌。文献报道出生后血清胃泌素为88pg/ml,生后第2周增至119pg/ml。
5.幽门螺杆菌检测
包括胃镜下取胃黏液直接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找Hp,Hp培养,尿素酶检测。其次是非侵袭法利用细菌的生物特性,特别是Hp的尿素酶水解尿素的能力而形成的呼气试验(13C-尿素呼气)检测Hp。血清学Hp,IgG抗体的测定因不能提供细菌当前是否存在的依据,故不能用于目前感染的诊断,主要用于筛选或流行病学调查。以上方法中以尿素酶法最为简便、快速,常一步完成。13C-尿素呼气试验因此法价格昂贵,临床普及受到限制。
6.X线钡餐检查
对慢性胃炎的诊断无多大帮助。依据国外资料,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者,X线检查显示有胃黏膜炎症者仅20%~25%,虽然过去多数放射学者认为,胃紧张度的障碍、蠕动的改变及空腹胃内的胃液,可作为诊断胃炎的依据,但近年胃镜检查发现,这种现象系胃动力异常而并非胃炎所致。
7.胃镜检查
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诊断方法,并可取黏膜活体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慢性胃炎在胃镜下表现为充血、水肿,反光增强,胃小凹明显,黏膜质脆、易出血;黏液增多,微小结节形成,局限或大片状伴有新鲜或陈旧性出血点及糜烂。当胃黏膜有萎缩改变时,黏膜失去正常的橘红色,色泽呈灰色,皱襞变细,黏膜变薄,黏膜下血管显露。
8.其他检查
在A型萎缩性胃炎(胃体胃炎)血清中可出现壁细胞抗体、胃泌素抗体和内因子抗体等,多数萎缩性胃炎的血、尿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而浅表性胃炎多属正常。恶性贫血时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明显减少。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返流性胃炎,也称硷性返流性胃炎,系指由于胆汁返流入胃所引起的上腹痛、呕吐胆汁、腹胀、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的综合征,常见于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总发病率约5%左右,其中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的发病率为BillrothⅠ术式的2~3倍。鉴于其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反应与其他胃切除后综合征有所不同,Roberts等将本病从胃切除后并发症中分出,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症。
【诊断】
胃手术后发现上述特征性症状者,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内窥镜检查
可直接看到胆汁返流,胃粘膜充血、水肿、或呈糜烂。活组织检查提示胃炎。胆汁返流虽是胃切除术后常见的情况,如胃镜检查显示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以确诊。
(二)胃吸出物测定
插胃管后,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测定其中胆酸含量,如空腹基础胃酸分泌量(BAO)<3.5mmol/h,胆酸超过30μg/ml,则可确诊胆汁返流性胃炎。
(三)同位素测定
静脉注射2mCi99mTc-丁亚胺双醋酸,每隔5分钟观察肝及胆道共1小时。1小时病人吸饮100ml水,内含0.3mCi99mTc,以准确测定胃的位置。随后在2小时内,每15分钟检查肝、胆囊及胃区,决定肠胃返流指数。正常值为8.6±6.0;有返流性胃炎者增至86.3±7.1。也可用99mTc标记的溶液注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然后描记胃内同位素的含量,用以了解肠胃返流的程度。
如何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手术后发现上述特征性症状者,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内窥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胆汁返流,胃粘膜充血、水肿、或呈糜烂。活组织检查提示胃炎。胆汁返流虽是胃切除术后常见的情况,如胃镜检查显示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以确诊。
(二)胃吸出物测定插胃管后,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测定其中胆酸含量,如空腹基础胃酸分泌量(BAO)<3。5mmol/h,胆酸超过30μg/ml,则可确诊胆汁返流性胃炎。
(三)同位素测定静脉注射2mCi99mTc-丁亚胺双醋酸,每隔5分钟观察肝及胆道共1小时。1小时病人吸饮100ml水,内含0。3mCi99mTc,以准确测定胃的位置。随后在2小时内,每15分钟检查肝、胆囊及胃区,决定肠胃返流指数。正常值为8。6±6。0;有返流性胃炎者增至86。3±7。1。也可用99mTc标记的溶液注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然后描记胃内同位素的含量,用以了解肠胃返流的程度。
胃溃疡要做什么检查 胃酸测定
总的来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基础胃酸排出量和最大胃酸排出量高于正常人,胃溃疡患者的胃酸排出虽则正常或低于正常。因此,胃酸测定对于溃疡病的临床诊断无重要意义,不能作为确定诊断的指标,但当怀疑综合征时,则必须检查胃酸分泌功能。
胃癌的检查和并发症
胃液锌离子测定:胃癌病人中胃液锌离子含量较高,胃癌组织内含锌量平均为11400MG/KG,等于健康组织含锌量的2.1倍。因在胃癌病人胃液内混有脱落的癌细胞,癌细胞中的锌经过胃酸和酶的作用,使其从蛋白结合状态中游离出来,呈离子状态而混入胃液中。所以胃癌患者的胃液中锌离子含量增高
胃癌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一般为小量出血,大出血比较少见。.梗阻:胃底部胃癌延及贲门或食管时引起食管下端梗阻,邻近幽门的肿瘤易致幽门梗阻。穿孔:可见于溃疡型胃癌,穿孔无粘连覆盖时,可引起腹膜炎。
以上我们专家针对于胃癌知识的阐述虽然做了一定的讲解,但是胃癌患者的治疗还是最好在疾病的早期就接受疾病的护理工作,因为一旦胃癌患者不采用手术治疗的话,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就会加深,否则还会引起疾病其他的症状出现。
检查胃癌的方式有哪几种
一。胃液检查:约半数胃癌患者胃酸缺乏。基础胃酸中乳酸含量可超过正常(100μg/ml)。但胃液分析对胃癌的诊断意义不大。
二。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适用于晚期胃癌患者,发现病变的程度,也可用于胃癌患者的诊断提供数据已经确定手术方案。。但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欠佳。
三。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检查:包括免疫反应,特殊的化学成分的测定在癌症和酶反应。。血如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及胃蛋白酶原Ⅰ/Ⅱ之比;CEA,CA19-9,CA125等癌胚抗原及单克隆抗体的检测等,但这些检查假阳性与假阴性均较高,特异性不强。
四。首选检查方法是胃镜和钡餐检查。二是胃癌诊断的准确率最高,具有推广,方便,痛苦少,检验费用以及适中。其中以胃镜检查优点更多,对发现微小胃癌,确定胃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具有独特的作用。所以建议中老年人和胃癌高危人群最好选择胃镜检查;而一般人群则既可选择胃镜,也可选择钡餐检查。
慢性胃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实验室诊断:
1、幽门螺旋菌检查:慢性胃炎的阳性率在40~60%之间,阳性发现与病变活动性有关。近年来幽门螺旋菌检查,已被作为治疗观察和研究慢性胃炎的重要内容之一。
2、胃分泌功能测定:胃分泌功能是由胃粘膜各种细胞分担分泌的生理作用,胃内腺体除主细胞、壁细胞、粘液细胞和被覆之上皮细胞均有分泌功能外,胃内泌酸腺区和幽门窦腺区至少还有7种内分泌细胞,散在于基底膜和上述外分泌细胞之间,对于调节胃粘膜外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以胃泌素细胞分泌的胃泌素最为重要。
(1)泌酸功能测定:胃酸是由壁细胞分泌,五肽胃泌素或加大组织胺试验,正常人BAO3.28+/-1.89mmo1/小时(不超过 5mmol/小时);PAO21.22+/- 9. 4mmol/小时(大于或小于此范围为高酸或低酸),浅表性胃炎一般正常,少数呈高酸,也可为低酸。
(2)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为主细胞所分泌,可以在胃液或尿液中测知其活力。胃蛋白酶原水平之高低基本和胃酸平行。在浅表性胃炎时常属正常(尿中水平757士 471U/24小时;胃液中水平,间接法每毫升含40~60U);而萎缩性胃炎患者,尿中及胃液中含量一般常降低(尿中水平526士360U/24小时)。近年来也可测定血中胃蛋白酶原I(由胃底腺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分泌,电泳为1~5带)和胃蛋白酶原II(由毛细胞和十二指肠腺分泌,电泳为6~7 带),发现浅表性胃炎正常或偏高;而萎缩性胃炎则下降,尤其是伴肠化明显者,胃蛋白酶原I下降更明显,I/II之比值也明显下降。
(3)内因子测定:内因子是壁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物质,胃液中正常含量平均为7700u/小时,慢性萎缩性胃炎,尤以体部病变明显者则明显降低,病变严重而伴有恶性贫血者,内因子缺如或降至微量。
(4)胃粘液分泌功能-组织己糖胺(hexosamine)含量测定:胃粘膜表面的粘液是由粘膜表面上皮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己糖胺是构成粘液的主要成分,胃粘膜中己糖胺的升高或降低与胃粘液合成和分泌的增力,或降解加速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组织中含量据我们测定为:15.933+/-7.2927~16.5714+/-15.0934ug/mgDW之间,治疗后不但粘液厚度增加,己糖胺也上升到23.8172土 8.1837~23.6154+/-10.6017ug/mgDW,说明慢性胃炎患者粘液分泌功能低下。
(5)血清胃泌素测定:胃泌素是胃窦部G细胞和胰腺内D细胞分泌,两者均属胃肠胰系统激素分泌细胞;G细胞即是胃粘膜内分泌细胞,也有腔分泌型式。因此,在血液及胃液中均可查得,空腹血清正常值 30~120pg/m1(多数人认为<100pg/m1),浅表性胃炎患者正常或偏高;在萎缩性胃炎患者,窦部炎症重者正常或偏低;窦部炎症较轻或正常者水平偏高。
影像诊断:
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检查对轻度慢性胃炎诊断帮助不大。气钡双重对比检查,对中、重度病例诊断优于一般钡餐,主要表现为异常皱褶、锯齿状边缘或切迹等,约70%的胃底部萎缩性胃炎可发现直径1~1.5mm以上的胃小区病变。适用于定期随诊及初步了解治疗中的发展情况。
免疫学检查:
有关的抗体检测:
(1)壁细胞抗体(parietal cell antibodv,PCA)壁细胞抗体存在于胃体部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中。对胃窦部萎缩性胃炎,其胃体部萎缩病变很轻、散在或局限,且血中不存在此抗体者称之为B型萎缩性胃炎。据认为A型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和壁细胞抗体有关;而B型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可能和胃泌素细胞抗体有关。 经研究壁细胞抗体并非壁细胞特异性高的抗体,在其他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也可存在。
(2)内因子抗体(intrinsic factor antibody)内因子系壁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物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中常存在有对抗此因子的物质,称为内因子抗体。抗体又分两型:I型是阻断性抗体,能阻断VitB12与内因子结合,以致VitB12不能吸收,此型抗体在一般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的阳性率低,而伴有恶性贫血之萎缩性胃炎的阳性率,可达 6%;II型是结合性抗体,能与内因子--VitB12复合物结合,阻碍其吸收,在伴有恶性贫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阳性率为30%。在我国伴恶性贫血的萎缩性胃炎罕见。
(3)胃泌素细胞抗体(gastrin producing cel1 aniibody, GCA):1979年Vandelli报告部、分B型萎缩性胃炎(胃窦部萎缩性胃炎壁细胞抗体阴性,患者,血清中存在胃泌素细胞抗体,而认为这部分B型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胃泌素细胞自身抗体有关。我国1组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泌素细胞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25.64%,而胃体部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尚未有发现阳性的报道。有人认为壁细胞抗体和胃泌素细胞抗体同时测定,可以对病变的部位有诊断价值。
组织学检查:
胃粘膜活检组织检查:是确诊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由于胃粘膜病变之程度和性质,在胃镜下与病理组织检查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其符合率约为60%~80%。因此,依据胃镜检查临床上可诊断慢性胃炎,而活组织检查则是确诊慢性胃炎,并作为分型、分度的根据。由于萎缩性病变往往呈灶性分布,故在活检时,应在胃分区的不同部位及病变区的同一部位做多点多块活检,一般认为以3~6块为宜,并要求尽可能深达粘膜肌层。在复查时尽可能在原病变部位钳取组织。
胃息肉的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胃泡鼓音区、粪隐血试验、内镜检查、腹部平片、纤维胃镜检查、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胃基础胃酸分泌量测定(BAO)、胃总酸度测定、胃钡餐造影 1.实验室检查
合并黏膜糜烂或胃溃疡者,多表现为粪潜血实验阳性或黑便。
2.其他检查
(1)内镜检查 内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样病变,少数呈分叶状,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在0.5~1.0厘米之间,少数直径大于2厘米。腺瘤性息肉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而增生性息肉则与周围黏膜相似。内镜直视下活检及组织学检查可明确其性质及类型,同时可进行治疗。
(2)X线钡餐检查 表现为充盈缺损,该法对诊断胃息肉有一定价值,但其发现率低于胃镜,适用于内镜检查有禁忌证者。
胃泌素瘤的检查
1.胃泌素测定
诊断胃泌素瘤的最灵敏和具有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是测定血清胃泌素浓度。胃泌素瘤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常>150pg/ml,平均水平接近1000pg/ml。临床上有消化性溃疡症状和高胃酸分泌的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明显增高时(>1000pg/ml),胃泌素瘤的诊断即可成立。
2.X线钡餐检查
放射影像异常对诊断胃泌素瘤有一定价值,胃皱襞常明显突起且胃内含有大量液体,整个十二指肠和部分空肠的黏膜皱襞变厚增宽,十二指肠扩张,小肠襻彼此分开,小肠腔内存在大量液体,造成钡剂不规则絮状沉淀。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一般不能显示胰腺胃泌素瘤,但常可发现突出于十二指肠壁的肿瘤。
3.激发试验
(1)促胰液素激发试验 是判断胃泌素瘤患者最有价值的刺激试验。静脉注射促胰液素后,超过95%的胃泌素瘤出现阳性反应,本试验的假阳性罕见。
(2)钙剂激发试验 80%的胃泌素瘤患者在输注钙剂后表现胃泌素释放增多,且多数胃泌素瘤患者浓度增加显著(增加量>400pg/L),最高胃泌素浓度通常在注射初始就达到。钙剂激发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促胰液素激发试验差。若胃泌素瘤患者对促胰液素激发试验无阳性反应,一般也不会对钙剂激发试验发生反应。
(3)标准餐刺激试验 标准餐包括1片面包、200ml牛奶、1个煮蛋、50g奶酪(包括20g脂肪,30g蛋白质,25g糖类),摄食前15分钟、0分钟以及摄食后每隔1分钟分别抽血测定胃泌素值,直至摄食后90分钟。上述检查应在开始任何激发试验(如促胰液素激发实验)之前完成。如果高胃泌素血症系由胃酸缺乏或胃酸过少引起,则没有必要做胃泌素瘤的进一步检查。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症状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症状体征
大多数病人主诉中上腹持续性烧灼痛,餐后疼痛加重,服硷性药物后不能缓解,或反见增剧,少数病人可表现为胸骨后痛,或胃部不消化感觉,胆汁性呕吐是其特征性表现,由于胃排空障碍,呕吐多在晚间或半夜时发生,呕吐物中可伴有食物,偶有少量血液,因为害怕进食后症状加重,病人减少食量,可发生贫血,消瘦,营养不良以及腹泻等表现。
胃手术后发现上述特征性症状者,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内窥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胆汁返流,胃粘膜充血,水肿,或呈糜烂,活组织检查提示胃炎,胆汁返流虽是胃切除术后常见的情况,如胃镜检查显示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以确诊。
(二)胃吸出物测定插胃管后,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测定其中胆酸含量,如空腹基础胃酸分泌量(BAO)<3.5mmol/h,胆酸超过30μg/ml,则可确诊胆汁返流性胃炎。
(三)同位素测定
静脉注射2mCi99mTc-丁亚胺双醋酸,每隔5分钟观察肝及胆道共1小时,1小时病人吸饮100ml水,内含0.3mCi99mTc,以准确测定胃的位置,随后在2小时内,每15分钟检查肝,胆囊及胃区,决定肠胃返流指数,正常值为8.6±6.0;有返流性胃炎者增至86.3±7.1,也可用99mTc 标记的溶液注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然后描记胃内同位素的含量,用以了解肠胃返流的程度。
胆汁反流性胃炎常规诊断法
胆汁返流性胃炎,也称硷性返流性胃炎,系指由于胆汁返流入胃所引起的上腹痛、呕吐胆汁、腹胀、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的综合征,常见于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总发病率约5%左右,其中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的发病率为billrothⅰ术式的2~3倍。鉴于其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反应与其他胃切除后综合征有所不同,roberts等将本病从胃切除后并发症中分出,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症。
胃手术后发现上述特征性症状者,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内窥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胆汁返流,胃粘膜充血、水肿、或呈糜烂。活组织检查提示胃炎。胆汁返流虽是胃切除术后常见的情况,如胃镜检查显示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以确诊。
(二)胃吸出物测定插胃管后,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测定其中胆酸含量,如空腹基础胃酸分泌量(bao)<3。5mmol/h,胆酸超过30μg/ml,则可确诊胆汁返流性胃炎。
(三)同位素测定静脉注射2mci99mtc-丁亚胺双醋酸,每隔5分钟观察肝及胆道共1小时。1小时病人吸饮100ml水,内含0。3mci99mtc,以准确测定胃的位置。随后在2小时内,每15分钟检查肝、胆囊及胃区,决定肠胃返流指数。正常值为8。6±6。0;有返流性胃炎者增至86。3±7。1。也可用99mtc标记的溶液注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然后描记胃内同位素的含量,用以了解肠胃返流的程度。
慢性胃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上消化道功能测定和显像、幽门螺杆菌检测、胃总酸度测定、胃游离盐酸测定、胃钡餐造影、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纤维胃镜检查、胃液乳酸测定、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高峰胃酸分泌量、抗幽门杆菌IgG抗体、无痛胃镜
实验室诊断:
1、幽门螺旋菌检查:慢性胃炎的阳性率在40~60%之间,阳性发现与病变活动性有关。近年来幽门螺旋菌检查,已被作为治疗观察和研究慢性胃炎的重要内容之一。
2、胃分泌功能测定:胃分泌功能是由胃粘膜各种细胞分担分泌的生理作用,胃内腺体除主细胞、壁细胞、粘液细胞和被覆之上皮细胞均有分泌功能外,胃内泌酸腺区和幽门窦腺区至少还有7种内分泌细胞,散在于基底膜和上述外分泌细胞之间,对于调节胃粘膜外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以胃泌素细胞分泌的胃泌素最为重要。
(1)泌酸功能测定:胃酸是由壁细胞分泌,五肽胃泌素或加大组织胺试验,正常人BAO3.28+/-1.89mmo1/小时(不超过 5mmol/小时);PAO21.22+/- 9. 4mmol/小时(大于或小于此范围为高酸或低酸),浅表性胃炎一般正常,少数呈高酸,也可为低酸。
(2)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为主细胞所分泌,可以在胃液或尿液中测知其活力。胃蛋白酶原水平之高低基本和胃酸平行。在浅表性胃炎时常属正常(尿中水平757士 471U/24小时;胃液中水平,间接法每毫升含40~60U);而萎缩性胃炎患者,尿中及胃液中含量一般常降低(尿中水平526士360U/24小时)。近年来也可测定血中胃蛋白酶原I(由胃底腺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分泌,电泳为1~5带)和胃蛋白酶原II(由毛细胞和十二指肠腺分泌,电泳为6~7 带),发现浅表性胃炎正常或偏高;而萎缩性胃炎则下降,尤其是伴肠化明显者,胃蛋白酶原I下降更明显,I/II之比值也明显下降。
(3)内因子测定:内因子是壁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物质,胃液中正常含量平均为7700u/小时,慢性萎缩性胃炎,尤以体部病变明显者则明显降低,病变严重而伴有恶性贫血者,内因子缺如或降至微量。
(4)胃粘液分泌功能-组织己糖胺(hexosamine)含量测定:胃粘膜表面的粘液是由粘膜表面上皮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己糖胺是构成粘液的主要成分,胃粘膜中己糖胺的升高或降低与胃粘液合成和分泌的增力,或降解加速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组织中含量据我们测定为:15.933+/-7.2927~16.5714+/-15.0934ug/mgDW之间,治疗后不但粘液厚度增加,己糖胺也上升到23.8172土 8.1837~23.6154+/-10.6017ug/mgDW,说明慢性胃炎患者粘液分泌功能低下。
(5)血清胃泌素测定:胃泌素是胃窦部G细胞和胰腺内D细胞分泌,两者均属胃肠胰系统激素分泌细胞;G细胞即是胃粘膜内分泌细胞,也有腔分泌型式。因此,在血液及胃液中均可查得,空腹血清正常值 30~120pg/m1(多数人认为<100pg/m1),浅表性胃炎患者正常或偏高;在萎缩性胃炎患者,窦部炎症重者正常或偏低;窦部炎症较轻或正常者水平偏高。
影像诊断:
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检查对轻度慢性胃炎诊断帮助不大。气钡双重对比检查,对中、重度病例诊断优于一般钡餐,主要表现为异常皱褶、锯齿状边缘或切迹等,约70%的胃底部萎缩性胃炎可发现直径1~1.5mm以上的胃小区病变。适用于定期随诊及初步了解治疗中的发展情况。
免疫学检查:
有关的抗体检测:
(1)壁细胞抗体(parietal cell antibodv,PCA)壁细胞抗体存在于胃体部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中。对胃窦部萎缩性胃炎,其胃体部萎缩病变很轻、散在或局限,且血中不存在此抗体者称之为B型萎缩性胃炎。据认为A型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和壁细胞抗体有关;而B型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可能和胃泌素细胞抗体有关。 经研究壁细胞抗体并非壁细胞特异性高的抗体,在其他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也可存在。
(2)内因子抗体(intrinsic factor antibody)内因子系壁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物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中常存在有对抗此因子的物质,称为内因子抗体。抗体又分两型:I型是阻断性抗体,能阻断VitB12与内因子结合,以致VitB12不能吸收,此型抗体在一般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的阳性率低,而伴有恶性贫血之萎缩性胃炎的阳性率,可达 6%;II型是结合性抗体,能与内因子--VitB12复合物结合,阻碍其吸收,在伴有恶性贫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阳性率为30%。在我国伴恶性贫血的萎缩性胃炎罕见。
(3)胃泌素细胞抗体(gastrin producing cel1 aniibody, GCA):1979年Vandelli报告部、分B型萎缩性胃炎(胃窦部萎缩性胃炎壁细胞抗体阴性,患者,血清中存在胃泌素细胞抗体,而认为这部分B型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胃泌素细胞自身抗体有关。我国1组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泌素细胞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25.64%,而胃体部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尚未有发现阳性的报道。有人认为壁细胞抗体和胃泌素细胞抗体同时测定,可以对病变的部位有诊断价值。
组织学检查:
胃粘膜活检组织检查:是确诊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由于胃粘膜病变之程度和性质,在胃镜下与病理组织检查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其符合率约为60%~80%。因此,依据胃镜检查临床上可诊断慢性胃炎,而活组织检查则是确诊慢性胃炎,并作为分型、分度的根据。由于萎缩性病变往往呈灶性分布,故在活检时,应在胃分区的不同部位及病变区的同一部位做多点多块活检,一般认为以3~6块为宜,并要求尽可能深达粘膜肌层。在复查时尽可能在原病变部位钳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