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压压差大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血压压差大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高血压压差过大的治疗
老年性单纯收缩压增高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即收缩压增高而舒张压降低,简称为“收高舒低”型高血压。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常见于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动脉硬化的病人。其特点是, ①脉压差增大:即收缩压(高压)减去舒张压(低压)之差可超出130毫米汞柱以上。正常人的脉压差为40—60毫米汞柱。 ②血压波动大:24小时内收缩压上下波动可达50毫米汞柱以上。有时在2—3小时内血压就可上下波动20—30毫米汞柱。 ③常伴有直立性低血压:即病人的血压随着体位的变化而变化,立位时的血压可比卧位时低30—50毫米汞柱。
二、针对上述特点,在治疗这种“收高舒低”型高血压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掌握血压的变化特点
患者应做好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变化特点,并以此作为选用降压药物和确定降压标准的依据。
2.确定降压标准
降低收缩压时一定要照顾到舒张压。 合并冠心病的病人应将舒张压保持在60—80毫米汞柱之间,否则易发生心梗; 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舒张压不应低于90毫米汞柱,否则可引起肾功能恶化; 合并脑动脉硬化者收缩压应保持在140—160毫米汞柱为佳; 80岁以上的老人的血压应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左右。
老年人的健康我们还是要保证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情况,小编希望你们爱护老一辈,他们也是我们生活很重要的家人,那么小编关于老年人血压压差大的治疗及注意事项就介绍到这里啦!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也希望老年朋友身体健康啦!
血压压差大是怎么回事
血压压差过大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大于60mmHg,一般造成压差过大的疾病主要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甲亢、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等,所以一旦发现自己血压压差过大的话,首先应该排除上述疾病,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除了血压问题,还要考虑到身体的其他问题。
一般患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者,动脉壁弹性减弱,收缩压就会升高,而舒张压会降低,这时候压差就会增大。而长时期患有高血压的人,心肌超负荷运转造成心脏扩大或动脉瓣关闭不全,也会引起压差过大。
青壮年高血压有何特点
近年来发现青壮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远比老年人要高。由于改革的诸多因素相加,我国的青壮年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加。该人群的高血压病以临界高血压为多,通常不引起患者的重视,这是特点之一;青年人的收缩压在21.3kpa(160mmhg)以上时多半是继发性高血压;3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占15%,其中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是特点之二;青年期就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很多到壮年期会出现肾功能受损,高血压脑病,尿毒症等,而在青壮年以后患原发性高血压者,多为良性高血压,很少引起肾功能障碍,是特点之三;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分类中恶性高血压在青壮年中比老年人发病率要高。
其血压特征: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舒张压偏高,超过12.0kpa(90mmhg)以上,比收缩压升高明显;继发性高血压则以收缩压明显升高。青年人的收缩压不论超过21.3kpa(160mmhg)与否,或属于临界高血压均应加以慎重对待。压差大表现为肾功能受损,或心功能受损。引起青年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有肾功能障碍,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内分泌异常,心功能受害等。其中心功能受损是由心血管异常所引起,血压表现为左右臂血压数值相差大,或上肢血压增高,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
脉压差增大是怎么回事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为20~60毫米汞柱(2.67~8.0Kpa),大于60毫米汞柱的就为脉压差过大,小于20毫米汞柱的则为过小。脉压差增大是怎么回事?脉压差过大见于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甲亢、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等。
1、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致使动脉壁弹性减弱,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
2、长期患高血压,致使心肌超负荷运转,造成心脏扩大或动脉瓣关闭不全。
3、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或严重贫血。
通常,人们在测量血压时往往只注意血压的高低,很少关心脉压差的大小,殊不知脉压差的大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所以压差异常最好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看看有无问题.对于这种治疗主要是对因治疗。
脉压差过大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引起重视。治疗上因老年人血压调节功能减退,用降压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达到有效治疗剂量后再维持治疗,以后根据情况调整剂量。可选用时效长、降压稳、副作用小、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除药物治疗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防治高血压也很重要,饮食上应低盐、低脂,避免精神刺激,控制体重,并要适当运动。同时应检查有无血糖、血脂增高的情况,并积极防治。
血压压差大会不会更易患上脑中风
一些老年人,每次去测量血压的时候,都是非常的正常的!高压呢,也都是控制在136mmHg左右,低压都是70mmHg左右。无论高压低压,都是在诊断的标准之下。那为什么有些老人,还是会突然间中风呢?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由医学专家为您解答: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侧压力,它也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心脏中泵出,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内,动脉血管扩张以容纳这些血液,此时血液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最大,称为收缩压,也就是常说的“高压”。心脏舒张时,会停止向动脉泵血,血液量减少,扩张的动脉血管靠弹性回缩,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使动脉内保持一定的压力,这时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压力最小,称为舒张压,即常说的“低压”。一般情况下,高压、低压的压差为40~50mmHg,而压差超过50mmHg以后往往提示患者动脉内存在粥样硬化斑块。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以后,主动脉弹性降低导致的。主动脉弹性降低以后,心脏泵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扩张,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血液对动脉壁的压力就会突然增大,也就是高压骤然增高;而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又没有足够的弹性回缩来推动血液流动,维持血压,就会导致低压降低。高压升高,低压降低,一升一降,这就导致压差增大。血压压差差异大也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馨提示:一般情况下,高压、低压的压差为40~50mmHg,而压差超过50mmHg以后往往提示患者动脉内存在粥样硬化斑块,这样会非常容易导致中风的发生。这一点老年人要特别的注意,在测量血压时,一定要记录下来,和之前的相比较!只要压差不超过50mmHg,还是非常的定全的。
高血压在降压时需要注意什么
老人降压可适当“放宽标准” 不超过150/90毫米汞柱即可
关于血压的控制目标,根据国内外最新的诊断治疗指南,一般来说,60岁以下的人群,血压不超过140/90毫米汞柱即为达标。对于6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高低压差较大的老人,血压可以适度放宽,不超过150/90毫米汞柱即可,过低则会影响血液对脑、肾脏的灌注,易增加脑梗风险,也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把高压降到140-150毫米汞柱即可,同时应警惕低压不要过低。有些老年人体魄健康,如果能耐受,也建议血压可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要提醒的是,如果高血压患者还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病的患者,情况则不同,血压需控制更加严格,最好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左右。
哪种降压药物更适合老年人呢?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分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 阻滞剂,它们有各自的治疗特点,适合不同的人群。研究显示钙通道拮抗剂和利尿剂能显著降低老年人血压,尤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至于该如何选择、搭配,最好让医生进行评估后判断。除此之外,由于低压太低与动脉硬化有关,因此,医生还建议这类老人同时服用改善血管弹性的药物,例如降脂药,有助于减少高低压之 差。
血压压差大需控制饮食
1、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3、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5、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6、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7、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血压压差大更易得中风
案例:血压不高居然得中风?
街坊陈大爷前些日子罹患了中风,所幸送医及时,没有落下什么后遗症。陈大爷患有高血压多年,他一直服药治疗,自认为血压控制得还可以,而且他天天在家测血压,家人说他的高压一直控制在136mmHg左右,低压都是70mmHg左右,觉得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都处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之下,所以家人都想不通为啥他会突然得中风。
分析:压差大是斑块惹的祸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侧压力,它也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心脏中泵出,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内,动脉血管扩张以容纳这些血液,此时血液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最大,称为收缩压,也就是常说的“高压”。心脏舒张时,会停止向动脉泵血,血液量减少,扩张的动脉血管靠弹性回缩,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使动脉内保持一定的压力,这时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压力最小,称为舒张压,即常说的“低压”。一般情况下,高压、低压的压差为40~50mmHg,而压差超过50mmHg以后往往提示患者动脉内存在粥样硬化斑块。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以后,主动脉弹性降低导致的。主动脉弹性降低以后,心脏泵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扩张,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血液对动脉壁的压力就会突然增大,也就是高压骤然增高;而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又没有足够的弹性回缩来推动血液流动,维持血压,就会导致低压降低。高压升高,低压降低,一升一降,这就导致压差增大。
对策:降压同时要消除斑块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都是诱发脑中风、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存在这两种危险因素,患中风、心梗的风险会更高,陈大爷就是患高血压的同时,也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所以专家建议压差大的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还应该服用一些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如通心络胶囊,该药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中风、心梗方面具有四大优势。首先,该药含有五种独特的虫类药成分,其中的多种酶类、水蛭素等可以清除血管中增高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抗凝集的血小板。增高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小板被称为血液中的“垃圾”,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的“原材料”。通心络胶囊可将这些“垃圾”一扫而净,清除了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原材料”,就可以从源头上抑制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第二,该药可以修复因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让血管内皮恢复原有的光滑平整。血管内皮光滑平整了,增高的脂质就不容易附着于其上,就不会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环境。
第三,该药对已经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还可以起到稳定或消融的作用,可以增加斑块包膜的厚度,并且可以改善血管的硬化,这样就能有效防止心脑血管中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而形成血栓,进而防止中风和心梗的发生。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的这一作用,已经得到了国际医学界认可。
第四,对于已经出现中风或心梗的患者,该药还可以保护心脑微血管,延长心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血、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保证微血管的结构完整,维持心脑正常的血流通路,继续为心脑细胞输送营养,而且可以促进缺血区域的血管新生,为心脑建立新的血液通路,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从而能有效缓解中风、心梗的各种症状。因此可以说该药是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压差大的患者防治中风、心梗的首选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