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复查
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复查
浅表性膀胱癌在专业上指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标准治疗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也有部分患者因为肿瘤位置、大小等关系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少部分患者因为肿瘤恶性度高(如多发T1G3,合并原位癌,反复复发)而行膀胱全切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朱一平
前面两种治疗方式均保留膀胱,也为膀胱肿瘤复发埋下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治疗,可能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必须行规范、密切的随访复查。
复查的常见内容包括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学以及盆腔影像学检查。因为膀胱癌电切术后50-70%会出现复发,而复发大多(约80%)发生在术后2年以内,所以2年内复查较频繁,每3月一次;3-4年每6月一次,之后1年一次。
膀胱镜检查是有创伤的侵入性检查,一直以来医学家们都努力寻找新的无创方式来替代膀胱镜检查,直到现在它还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膀胱硬镜因为要兼顾视野清晰和活检等镜下操作的需要,不可能太细,所以给患者(尤其是男性)带来巨大痛苦。不少患者一听说要做膀胱镜,都是胆战心惊。不过,膀胱软镜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这一情况,明显减轻膀胱镜检查的痛苦,检查过后尿道疼痛、血尿等情况罕见。而且,不论在镜鞘大小还是在观察角度上,软镜都优于膀胱硬镜,大大减轻痛苦,并且没有膀胱镜观察死角,降低漏诊的可能。
尿脱落细胞学在尿液中寻找癌细胞,如果发现癌细胞,可能来源于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及尿道。对于膀胱癌术后患者,来源膀胱的可能性最大,提示肿瘤复发或原位癌存在。可以发现膀胱镜观察不明显的病灶,但敏感性较低。
膀胱CT或MR,能评价膀胱及周围组织情况,我们看到一些病例在膀胱内看不到肿瘤,而肿瘤却向外复发生长,容易耽误病情。所以建议6-12个月行一次CT检查,排除这一可能。
只要早期发现复发的膀胱肿瘤,大多仍能通过电切术治疗,继续行膀胱灌注等常规辅助治疗。如果不定期复查,等到有症状时可能已经失去保留膀胱手术机会,甚至出现转移。
膀胱肿瘤治疗介绍
1、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病理检查并结合患者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体积较小或浅表的非浸润性肿瘤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激光切除术;体积较大、浸润较深但较局限的肿瘤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肿瘤较大、多发、反复发作及分化不良、浸润较深的肿瘤应行膀胱全切术。
2、膀胱内灌注:常用卡介苗、丝裂霉素、阿霉素、羟基喜树碱等行膀胱内灌注治疗,可以预防或推迟肿瘤复发。
3、晚期浸润性癌采用姑息性放射治疗或化疗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膀胱肿瘤复发率较高,可达80%。表浅的分化较好的膀胱肿瘤保留膀胱术后5年生存率为80%;分化较差的仅为40%。浸润性肿瘤膀胱全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16%~48%。
4、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具体到每一个患者,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都要根据患者所患肿瘤的组织类型、病例分级、全身情况、患者的意愿、医院的条件、医师的技术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等,给予具体的考虑。
5、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TURBt手术开展之前被广泛应用,本手术较简单,能保留膀胱功能,易为患者所接受。
适应证:主要为瘤体较大、瘤蒂较宽或TURBt不易切除的浅表膀胱癌,无远处转移的局部浸润性膀胱癌,膀胱憩室癌和肿瘤虽属T2、T3a期浸润性膀胱癌但患者拒绝膀胱全切者
相对禁忌症:原位癌、复发或多发肿瘤、肿瘤超出膀胱壁、侵犯膀胱颈或前列腺、肿瘤切除后膀胱容量太小(小于正常的1/3)以及患者身体情况极差等。
膀胱癌分期
膀胱癌是一种恶性的肿瘤,这一疾病的出现会对患者的打击很大,有的人就会被这样的疾病击垮了,不论是对于治疗还是以后的生活都没有信心了,今天我们来看看膀胱癌分期,也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分类
膀胱癌的细胞类型主要是移行上皮癌(也称为尿路上皮癌),占90%左右,少见的类型有腺上皮癌和鳞状上皮癌,但这两者的恶性度很高,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根据膀胱癌的细胞形态,通常将移行上皮癌分为I, II, III 级,分级越高,肿瘤的恶性度越大,肿瘤越容易发生转移和扩散,预后也就越差。但是与预后关系更密切是肿瘤分期的早晚。
分期
正常膀胱壁分为三层,内层是粘膜层,中间一层是肌肉层(由交织成网的逼尿肌构成,是排尿的动力源泉)。最外一层是很薄的桨膜层。膀胱癌是由粘膜层表面的移行上皮发生恶变而来,所以膀胱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细胞侵犯膀胱壁的哪一层来决定的。如果肿瘤局限在粘膜层之中,为浅表性膀胱癌(专业术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肿瘤已经浸润到了肌肉层或浆膜层,称为浸润性膀胱癌(专业术语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肿瘤已经转移到其它地方,则成为转移性膀胱癌。
膀胱癌在手术后将切除的标本做病理切片检查,能够做精确的病理分期,膀胱癌的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有相当大的出入,所以手术前制定的治疗方案在手术后根据病理分期经常需要修订。
膀胱癌这一疾病已经是对我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威胁的疾病了,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一疾病折磨着,大家应该了解膀胱癌分期,这样在治疗的时候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方法,特别是手术治疗,才能够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案。
膀胱癌百科
疾病介绍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位列男性最常见实体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位列第七位,每年新诊断的膀胱癌患者超过350000名。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06年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为61420例,死亡病例为13060例。在我国,膀胱癌目前仍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2005年男性标化发病率为4.0/10万,女性为1.5/10万。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膀胱癌的发病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国内大城市中如北京,上海,天津,膀胱癌的发病率已位列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六位,而死亡率位列第七位。以上海为例,2005年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15.26/10万,女性为4.37/10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北美和西欧,我国仍属膀胱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之一。膀胱癌好发年龄51~70岁,发病高峰为65岁,罕见于30岁以前。发病时80%~85%左右病人肿瘤局限于膀胱,15%~2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膀胱肿瘤占35%,发病年龄在24~90岁,中位年龄61岁。
疾病分类
广泛地讲,膀胱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原发癌和转移癌。原发性膀胱癌起源于膀胱本身,转移癌来源于其它器官,只是癌细胞扩散到了膀胱,一般通过血流、淋巴系统或者直接从邻近器官侵袭到膀胱,如前列腺、直肠、子宫颈。
原发性膀胱癌要比转移性膀胱癌常见得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尿路上皮癌,占90%以上。膀胱癌可以有多种形态:1乳头状的,外形看上去有的像花菜,有的像水草,有一个细蒂与膀胱壁相连;2 扁平状的,外形看上去呈片状或条状,天鹅绒样,表面发红,没有蒂与膀胱壁相连;3实体状的,外形看上去像疣样赘生物,块状,基地广,有一个宽蒂与膀胱壁相连。大约70%的尿路上皮癌是乳头状的,它比广基和无蒂的肿瘤有更好的预后。比较少见的膀胱癌有鳞状细胞癌、腺癌和脐尿管癌等。鳞状细胞癌大约占膀胱癌的3%-7%;在埃及,它占所有膀胱癌的75%。一种叫做血吸虫病的寄生虫感染在埃及很普遍,感染这种寄生虫后,会在膀胱内形成一种慢性刺激,数年之后,患者就容易发生鳞状细胞癌。其它能够造成膀胱内慢性刺激的情况如长期留置导尿管,也能使病人易于发生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不像尿路上皮癌那样淋巴结转移比较多,但是容易直接扩散,穿透膀胱到达邻近器官。鳞状细胞癌局部侵犯比较严重,而且对放化疗不敏感,因此比尿路上皮癌预后差。膀胱腺癌非常少见,大约占所有膀胱癌的2%。这种肿瘤也与慢性刺激有关,具有高度的侵袭性,预后更差。脐尿管癌是膀胱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来源与膀胱尿路上皮不同,起源于膀胱外层,并向膀胱内层侵犯。它可以转移到淋巴结、肝脏、肺和骨骼等脏器。
发病原因
膀胱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混合、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形成的过程,异常基因型的积累加上外在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恶性表型的出现。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病毒或某些化学致癌物作用于人体,使原癌基因激活成癌基因,抑癌基因失活而致癌。80%以上的膀胱癌发病与致癌的危险因素相关。
吸烟和职业接触芳香胺是目前明确的膀胱癌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膀胱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2~4倍, 发病危险与吸烟数量、持续时间和吸入程度有关。西方国家约一半的膀胱癌与吸烟有关。烟草中能导致膀胱癌的特异性致癌物尚未被确定,研究显示烟雾中存在的亚硝胺、2-萘胺和对氨基联苯增加了吸烟者尿中色氨酸的代谢产物。某些职业,如从事芳香胺,染料,橡胶,铝,皮革生产的工人,油漆工和经常使用染料者可以增加膀胱癌患病的危险性,主要原因之一是接触了2-萘胺和联苯胺等芳香胺物质。
除了上述两大因素外,其他与膀胱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
①饮水中的致癌物,饮用经氯消毒并且含有氯化副产物的自来水,可使膀胱癌危险性增加;我国台湾和南美阿根廷的饮用水中的砷污染也与膀胱癌危险性增加有关。
②咖啡,饮咖啡者的膀胱癌危险性高于不饮者,但两者无剂量和时间趋势,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已排除咖啡与膀胱癌之间的强相关性,但不排除两者之间相关。
③尿道疾病,尿道上皮长期受到慢性刺激或人体代谢产物使尿中致癌物水平增高,可使尿路上皮增殖后癌变,例如膀胱鳞癌与埃及血吸虫感染或膀胱结石有关。
④药物,大量服用含非那西汀的止痛药可使膀胱癌危险性增加,目前该药已停售。用环磷酰胺治疗的淋巴瘤患者膀胱癌发病的危险性可增高几倍,且肿瘤常为浸润性。
⑤人工甜味剂,70年代末的研究报道甜味剂可使男性膀胱癌危险性增加60%,但此后的研究未能证实该相关性,故目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不再将甜味剂列入人类膀胱癌的致癌物质。
⑥家族史,膀胱癌患者的直系亲属患膀胱癌的危险性约为无家族史者的2倍,年轻膀胱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危险性更高。此外,有研究显示大量摄入液体、蔬菜和水果,可使膀胱癌的发病危险降低。我国人群膀胱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职业接触芳香胺、膀胱癌家族史、饮用酒精与咖啡以及性别。
病理类型
根据组织发生学,膀胱肿瘤可以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非上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占膀胱肿瘤的95%以上,以尿路上皮癌为主,占90%,其次为鳞癌和腺癌,分别占3%~7%和2%。其他少见的类型还有小细胞癌、类癌、恶性黑色素瘤等。近20%~30%的尿路上皮癌有区域性鳞状或腺样化生,是预后不良的指标。按照肿瘤生长方式分三类,一类是肿瘤和间质共同组成向膀胱腔内生长成为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癌,占70%;另一类是肿瘤在上皮内浸润性生长,形成内翻性乳头状瘤或浸润性癌,占25%;非乳头和非浸润性者原位癌占5%。肿瘤侵犯膀胱壁以三种方式进行:肿瘤浸润呈一致密团块的包裹性浸润,占70%;孤立的凸出式浸润,占27%;沿肌肉内平行或垂直于粘膜表面的淋巴管浸润扩散,占3%。由于肿瘤实际侵犯膀胱壁的范围远比临床所见广泛,故肿瘤不能被充分切除而易复发,这是临床上膀胱肿瘤易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膀胱肿瘤可发生在膀胱的任何部位,但以三角区和输尿管口附近最多,约占一半以上,其次为膀胱侧壁、后壁、顶部、前壁。非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主要来自间叶组织,占全部膀胱肿瘤的2%以下,如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淋巴瘤、血管肉瘤等。
膀胱癌的转移途径包括血道、淋巴道、直接扩散、种植转移等。淋巴道转移发生最早,是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最多转移至闭孔淋巴结,其次为髂外淋巴结,骶前、髂内、髂总和膀胱周围淋巴结。晚期患者常发生血行转移,常见转移脏器为肺、肝、骨、肾上腺等处。膀胱癌可侵出膀胱壁直接侵及前列腺、尿道、子宫、阴道等处,甚至直接侵及盆壁和腹壁。种植转移常发生在术中,是术后发生切口和尿道残端复发的原因之一。
临床分期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Ta、T1和Tis期的膀胱癌,又称为表浅性膀胱癌。肌层浸润性膀膀胱癌的AJCC分期2002年,第六版胱癌是指T2期以上的膀胱癌。局限于粘膜Ta-Tis和粘膜下T1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75%~8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15%~25%,前者中大约70%为Ta期病变,20%为T1期病变,10%为Tis。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Tis虽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差,属于高度恶性肿瘤,向肌层浸润的几率较高。因此,应将Tis与Ta、T1期膀胱癌加以区别。
膀胱怎么治疗呢
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具体到每一个患者,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都要根据患者所患肿瘤的组织类型、病例分级、全身情况、患者的意愿、医院的条件、医师的技术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等,给予具体的考虑。
由于篇幅有限,只介绍最常见的几种治疗方法。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简称膀胱电切术或TURBt):这是国际上一致公认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浅表性肿瘤是指临床分期为Ta或T1期的肿瘤,这类肿瘤仅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并未侵犯肌层,因此淋巴和血行转移的概率极低,5年的生存率大于80%,而且其中只有10%~15%的患者最终需要其他更为积极的治疗。
膀胱电切术也适用于侵润性膀胱癌,甚至5cm的肿瘤也可以通过电切切除,同时,膀胱肿瘤初次的电切术也是判断膀胱肿瘤浸润深度的最可靠的方法,但尽管如此,分期的准确性仍然只是相对的,对一个特定的病理,不同的病理学家会得到不同的分期结论。
分化良好,局限于上皮层的肿瘤电切后发生肌层浸润的概率并不高,但对于浸润到固有膜切分化不良的肿瘤发生肌层浸润的概率可高达46%,因此T1期肿瘤,特别是分化不良的Tis肿瘤应当认识到潜在的进展趋势。
对已T1期肿瘤常见的情况是肿瘤在手术时未被完全切除干净,虽然进行电切的医师认为肿瘤切除得很彻底。在德国有一个研究报道指出,有超过40%的T2期肿瘤在第一次电切术后6周再次电切会发现有肿瘤的组织残留,膀胱癌电切术后进行预防性膀胱灌注治疗所显示出来的疗效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电切术后残余肿瘤的存在。
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TURBt手术开展之前被广泛应用,本手术较简单,能保留膀胱功能,易为患者所接受。
适应证:主要为瘤体较大、瘤蒂较宽或TURBt不易切除的浅表膀胱癌,无远处转移的局部浸润性膀胱癌,膀胱憩室癌和肿瘤虽属T2、T3a期浸润性膀胱癌但患者拒绝膀胱全切者
相对禁忌症:原位癌、复发或多发肿瘤、肿瘤超出膀胱壁、侵犯膀胱颈或前列腺、肿瘤切除后膀胱容量太小(小于正常的1/3)以及患者身体情况极差等。
一般膀胱部分切除术5年生存率T2、T3a期患者为60%~75%,术后肿瘤种植转移的发生率为1%~3%。
全膀胱切除术:膀胱全切术的适应证主要包括
1、侵润性膀胱癌(T2及T3),特别是当肿瘤直径>3cm、多发、有输尿管梗阻、前列腺受侵犯、膀胱基底部肿瘤。
2、多发的乳头状肿瘤(Ta及T1),反复复发的浅表膀胱癌伴有严重粘膜病变,合并广泛的原位癌、复发快且恶性程度有增高趋势。
膀胱切除术后的盆腔淋巴洁清除术可以明确膀胱癌的分期以估计预后,因为当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时,多有远处转移。
膀胱全切术要配合尿道改道手术进行,手术风险较大,切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并发症、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切术后一般的方法是挂尿袋,患者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过程。
治愈膀胱癌哪种方法好
(一)外科手术治疗
膀胱癌怎样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为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方法。具体手术范围和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分期、恶性程度和病理类型以及肿瘤的大小、部位、有无累及邻近器官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
(二)放射治疗
治疗膀胱癌的方法放射治疗多是配合手术前、手术后进行。对于病期较晚,失去手术时机或拒绝手术以及术后复发的病例行姑息性放疗也能获得一定疗效。
(三)介入放射治疗
膀胱癌如何治疗介入放射学治疗是指利用放射学技术,经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的供养血管,从而杀灭肿瘤细胞。对于II-IV期膀胱癌病人,也可利用此方法,使肿瘤病灶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复发率。
(四)化疗
治疗膀胱癌的方法化学药物治疗包括膀胱内灌注化疗、全身化疗、动脉灌注化疗等。膀胱内灌注化疗适用于各期病人,尤对0-I期表浅肿瘤效果最好,对其他已有深部浸润的病灶不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对浅表有病灶者仍有治疗作用。全身联合化疗全身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膀胱癌的综合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
(1)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单个、局限浸润癌,肿瘤距膀胱颈部3cm以上,憩室内癌,膀胱脐尿管癌。
(2)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大部分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应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包括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如果肿瘤累及男性前列腺部尿道或女性膀胱颈部,则需考虑行尿道抽除。
(3)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单纯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适用于浅肌层浸润的低分级小肿瘤,或不适合行膀胱开放手术者。
(4)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用于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的膀胱癌,但可引起骨髓抑制、肾功能不全、黏膜炎等毒副反应。
(5)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区域通常为膀胱及盆腔淋巴结,适用于不可能或不宜进行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或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配合放疗。
输尿管肿瘤的其他治疗方法
(一)治疗
治疗原则:单侧应做包括患侧肾、全长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双侧时可保留一侧功能较好的肾。由于输尿管癌复发率较高,且有肿瘤种植及多中心生长的特点,术后应按照膀胱癌治疗原则做全身化疗、膀胱灌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复查。
1.对侧肾功能良好者 对良性乳头状瘤有恶变倾向者及恶性肿瘤应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包括:患肾、肾脂肪囊、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局限性输尿管肿瘤也可经输尿管镜做电灼或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治疗或输尿管节段性切除。
2.双侧输尿管肿瘤
(1)双侧上1/3段肿瘤:仅切除病变组织,肠代输尿管或自体肾移植。
(2)双侧下1/3段肿瘤:双输尿管中下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或用肠襻与膀胱相连。
(3)一侧上段,一侧下段:一侧根治术,一侧肠代输尿管、自体肾移植、输尿管或肾皮肤造口。
3.对孤立肾或有肾功能衰竭者可行保守性手术治疗。
4.术后辅助化疗,可应用M-VAC方案(甲氨蝶呤、长春碱、顺铂和多柔比星),有效率40%~50%,但不良反应重,放疗不敏感。按照膀胱癌治疗原则做膀胱灌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复查。
(二)预后
分化良好Ⅰ、Ⅱ级癌5年存活率56%~67%,分化不佳的约16%;非浸润性的5年存活率约60%,而浸润性的约占25%;有转移者生存期低于3年。
膀胱癌一定要做手术吗
膀胱癌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浅表性膀胱癌,一般不侵犯膀胱肌层。另一种是浸润性膀胱癌,这种肿瘤像树一样,根部较深,常常侵犯肌层甚至膀胱壁全层,而且容易发生局部及全身转移。患膀胱癌一定要做手术吗?如果是前者,一般不需要手术。
一、浅表性膀胱癌
如果患的是浅表性膀胱癌,这种膀胱癌像水草一样长在膀胱壁上,根部较浅,一般不需要做膀胱切除,可以通过尿道插入膀胱镜,用电刀或激光将肿瘤切除,不需要开刀。
但是,有些肿瘤非常小,甚至没有长在黏膜表面,医学上叫“原位癌”,这种肿瘤不容易看见。为了增加膀胱镜检查的准确性,采用荧光染色然后再进行膀胱镜检查,叫做荧光膀胱镜检查,这种检查提高了膀胱癌的早起诊断率,而且可以直接在荧光镜下切除肿瘤,避免肿瘤漏切,减少术后复发率。
二、浸润性膀胱癌
如果患了浸润性膀胱癌,常常是要切除整个膀胱,同时还要把可能有转移的盆腔淋巴结一起清除,该手术损伤较大、出血较多。
肿瘤的治疗最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进行效果最好,但是单纯的西医手术、放化疗都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所以在接受西医治疗同时最好应用无毒抗癌绿色疗法中医中药,这样既可以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巩固病情;同时还可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饮食保健方面,患者应该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