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护理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护理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护理:
(一)护理诊断
1.睡眠型态紊乱 与脑功能障碍有关。
2.角色的紊乱 与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有关。
3.社交障碍 与易冲动、任性、行为过激有关。
4.有外伤的危险 与冲动、多动有关。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在患儿认知的范围内,参与治疗。针对患儿的行为特点,制定行为疗法,给予治疗。指导患儿不!故危险动作,防止受伤等。
2.心理护理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寻找病因,去除致病因素。理解关心患儿,避免打骂、歧视等不良刺激,要善于发现患儿的优点,给予表扬,以提高患儿的自信心。引导患儿开展正常的文体活动,克服冲动破坏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准则,循序渐进地培养注意力,提高办事效率。应制止攻击行为。家长应与学校取得联系,不要歧视患儿,共同教育,共同管理,使患儿的行为得到控制。
3.药物治疗的护理 除心理护理和教育外,应用精神兴奋剂有一定的疗效,如:哌醋甲酯(利他林)、苯丙胺、匹莫林等,用药要从小剂量开始,定期用量表监测患儿症状及药物的副作用。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如何治疗
一、儿童多动症的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多动症已有六十余年的经验,证实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常见症状——多动、注意不集中和冲动,还能改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常用的药物包括三大类:
1.中枢神经兴奋剂:包括利他林(哌甲酯片),Concerta(哌甲酯缓释片)。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代谢起治疗作用。
2.某些抗抑郁药,其中最新的是Atomoxetine(托莫西汀)。抗抑郁药调节脑内去甲肾上腺素或五羟色胺的功能。
3.可乐定:适合于多动伴抽动的孩子。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感觉统合与平衡仪训练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伴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高达84.3%。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开展了以下两项训练:
二、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社交技能训练
多动症儿童常常动作过多,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好插嘴和招惹别人,因此难以与同学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社交技能训练是多动症治疗方法之一,侧重于培养儿童以下方面的能力:了解自身特点;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理解支持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避免攻击性言行以及培养自律能力等。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运用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集体心理治疗矫正不良行为,倡导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儿的社会竞争力,减少挫败感和情绪不适。社交技能训练以6-10人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方式活泼多样,以孩子参与为主,包括角色扮演、小品、游戏、讨论等 。
三、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父母培训
通过10次授课,教给家长正确关注孩子的方式、采取一整套科学严格的奖惩制度,使孩子在家里、公共场所和学校更快乐、更受人欢迎、更有成就感。
经过初步研究,57%患儿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症状消除,80%患儿的对立、违抗症状消除,93%家长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总而言之,宝宝患了多动症,对日常的学业、人际关系、心理的正常发展都是有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宝宝如果患上了多动症,还是尽早去医院接受治疗哦。
6岁前孩子好动不等于"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我国学龄儿童的多动症患病率为4.31%~5.83%,估计全国共有患儿1461万至1979万,其中约65%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
“这孩子怎么一刻也停不下来,是不是多动症啊?”生活中有这样顾虑的家长并不少。
过去不了解多动症,所以不少孩子被耽误了诊治。现在关于多动症的宣传多了起来,又让很多的家长“草木皆兵”,既盼着孩子活泼一点,孩子活泼了,却又担心是多动症。
孩子“好动”不等于“多动症”。
多动症的突出症状是两种以上场合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只在家里活泼好动,在其他场合中没有出现这样的行为,就不用担心孩子患有多动症,这样的孩子只是天性活泼,是“好动”而不是“多动”。
但是如果孩子在两种以上场合都不能安静下来,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则需带孩子到医院门诊检查,由医生根据心理测试、量表测试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6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医生很少做出“多动症”的诊断。除非少数出现了特别严重的多动症表现,医生才有可能给孩子开药治疗。这是因为6岁以下的孩子并没有学习任务,而多动症的治疗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他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
不管是天性活泼还是有多动症,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注意力的训练都是有益的。具体的做法是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利用兴趣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比如用鲜艳多彩的画册吸引孩子阅读,让他能够保持五六分钟的注意力,下一次再保持10分钟左右的注意力,慢慢地,教会孩子控制自己。
多动症早期三大症状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为异常疾病。约占儿童心理专科门诊一半以上,患病率6.04%一般男孩多于女孩,常发生于7岁以前,但一般到了三、四年级才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
多动症的三大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冲动。其中注意力不集中;如上课时易分心,做作业时也边做边玩;做事粗心大意等。多动比同龄的孩子明显好动,如上课时小动作多,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喜挑逗同学。此外,多动症还可伴发学习困难、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抽动症等多种儿童心理问题。
多动症主要分两类型即注意障碍及注意障碍伴有多动都称多动症。前者为学习影响大,后者对纪律、伙伴关系影响大。若不及时治疗,轻者学业不佳、适应不良,影响成材;重者可发展为品行障碍、青少年违法、反社会人格等。
多动症是一种复杂的引起多种问题的障碍,单一的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显着持久的效果,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治疗,包括感觉统合治疗、脑功能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父母培训、家庭治疗、药物的治。
多动症怎么办
多动症也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为3%-5%,男女比例为3:1。
药物治疗包括中枢兴奋剂、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儿童肾阴不足,虚火上升,烦躁不安,故有发育期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可引发儿童多动症。因此,滋阴补肾健脑才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药物也很多,但是,缺乏科学的方法验证其疗效。
1)中枢兴奋剂:为首选药。主要用于6岁以上患儿,可减轻多动、冲动,改善注意力。常用:
① 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该药有效率为75-80%;
② 匹莫林,因为有增加急性肝衰竭的风险,已不再推荐使用。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报道显示,长效、缓释或控释哌甲酯疗效更持久,更稳定。有替代传统速效哌甲酯的趋势。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托莫西汀。托莫西汀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NRI)。该药是第一种被批准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非兴奋型药物,国外已经有3-4年的使用经验,国内也已有近2年的使用经验,临床实践表明,该药治疗ADHD的疗效与哌甲酯相当,副作用不明显。目前也是主要治疗药物之一。
儿童多动症的简介
少儿多动在医学上一般称之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的简称叫ADHD多动症是中心儿童和青少年期间最为普遍病情的心理障碍之一。
注意力缺失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首次在20世纪初被讨论。1902年,由一位对孩童疾病有兴趣的乔治史提尔(George Still)医生在伦敦发表了相关文章。他发现一些孩子似乎停不下来,情绪容易起伏,常常惹麻烦。ADHD的主要特征是不专注、过动和冲动,但这些症状多会造成他们很难遵守规则行为或者维持固定的表现。史提尔医生认为这些儿童“对于动作控制有不正常之处。”他写了一篇以此为主题的文章并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上。美国心理学会公布的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简称DSM)在1980年对于过动症作了第一次的描述,并将它称之为“儿童期的过动反应异常。”之后相关学者经过多次修改后,“注意力缺陷过动症”这个名词终于产生,而它的症状以及诊断的规范也越来越明朗。第四版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Ⅳ)把ADHD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有“注意力缺失”、“过动”、“注意力缺陷合并过动”。
在DSM-Ⅳ里面,注意力缺陷和过动/冲动各有9种症状,符合6种以上的症状就可以确认诊断。同时,每一个症状都必须在一个以上的环境中发生,比如说:在学校与在家里。其它条件包括必须在7岁以前就观察到相关症状,且没有其它的心理因素导致。 使用核磁共振(MRI)与功能性扫描(FMRI,可分析脑部血流量)可帮助我们了解ADHD患者,和一般人脑部结构与功能性的相异处。目前最一致的资料是小脑中间(小脑蚓部,位于脑后下端)及脑部中间区域(包括部分脑干)的大小缩减。
儿童多动症的检测方法
如何测试小儿是否患了多动症?一般多动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样毫无顾忌地上跳下窜,看电视也要扭来扭去。如何辨别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多动症呢?下面是小儿多动症的家庭自测法。
表现一:注意力不集中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4、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5、常难以组织工作和学习;6、常逃避、讨厌或不愿做要求保持注意集中的工作(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7、常常丢失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学校指定的作业、铅笔、书本或工具);8、常常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9、日常生活中容易忘事。
表现二:多动或冲动行为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3、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成人或青少年仅限于主观感觉坐立不安);4、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5、经常忙个不停或常像“装上了发动机”似地不停地动;6、经常说话过多;7、常常别人间话未完就抢着回答;8、经常难以安静等待或按顺序排队;9、常打断或干扰别人的活动(如插话或干扰别人的游戏)。
结果分析:孩子符合表一中6项以上,可考虑“注意力缺陷障褥”;孩子符合表二中6项以上,可考虑“多动障碍”;两个表均符合6项以上,可考虑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多动症滥用兴奋类药物反而有害
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在座位上不停地动来动去……面前这位13岁的男孩在我咨询室里的表现,几乎就是多动症的典型症状。他绝望的母亲希望我能帮助他康复,因为曾经很爱学习的他在学校的成绩开始下滑,但他却毫不关心,并且很认真的声称自己“很累”。他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并且开始吃药一年了。令他母亲和老师感到绝望的是,他的症状并没得到改善。
对此我并不感到惊奇。因为经过我50余年的行医经验,以及看到的成千上万多动症患者的症状,我得出的结论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多动症。
多动症这种病症,近年来就像野火一样,在全球蔓延开来,关于其的案例诊断和药物治疗也在大量增加。数据统计,超过4%的成年人和11%的儿童被诊断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在美国,这个数字在过去十年以超过40%的比例飞跃上涨;在英国,多动症已成为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障碍,影响了大约5%的学龄儿童。
儿童多动症似乎成了“流行病”。回顾自1980年以来注意力缺乏症发展成为多动症的变化,尤其是因为定义松懈,病例数量大量增加:从2003年的7.8%上升到2011年的11%。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三分之二都被开出兴奋剂处方药。而在2003-2008年间,用于治疗多动症的处方兴奋剂,包括利他林,儿童服用率上涨了两倍,而成人上涨了四倍。这些兴奋剂――之所以这样称呼它们是因为其旨在刺激部分大脑――不仅不能对症状起到帮助,反而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甚至使症状更恶化,危害人体健康。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ADHD是具有复杂遗传特征的家族性疾病,遗传度平均为0. 76,提示遗传因素在ADHD病因学方面起主要作用。
2.器质性因素
母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可能是部分息儿发生该障碍的原因,但没有一种脑损伤存在于所有该障碍患儿,也不是所有有此损伤的儿童都患该障碍,而且许多患儿并没有脑损伤的证据。
3.神经解剖学因素
磁共振研究报道该障碍患儿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小,功能磁共振研究尚报道该障碍患儿尾状核、额区、前扣带回代谢减少。
4.神经生理学因素
该障碍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为慢波活动增加。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提示该障碍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5.神经生化因素
有研究表明该障碍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和功能异常有关,包括: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更新率降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等。
6.心理社会因素
早期智力开发过度,学习负担过重,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7.其他因素
该障碍可能与锌、铁缺乏,血铅增高有关。食物添加剂可能增加儿童患本病的危险性。
孩子老不听话查查多动症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当家长在责怪孩子不听话时,可否想到孩子是得了一种心理疾病?该病症称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现患率在不同国家存在一定差异,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为诊断标准,美国学龄儿童多动症现患率为3%~5%,我国为3%~10%,美国男童是女童的4~9倍,而我国男童是女童的3倍,在儿童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中,约有60%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
小学阶段是多发病时期,其显著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学习困难。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所能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患儿常因注意障碍、多动、无自控能力、学习成绩不好及干扰他人,而被人歧视打骂,可发展成为说谎、偷窃、斗殴、破坏等行为。在家里常受父母惩罚、打骂,甚至虐待,容易造成反抗情绪。在学校常受歧视、冷遇或谴责,容易产生厌学、逃学。
如何区分小孩好动与多动
儿童多动症,也称多动症,在医学上称之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是儿童和青少年期一种常见的行为障碍。多动症主要有三大核心症状,即注意力缺陷、冲动和多动。在临床上可以看到,有的孩子表现为注意力缺陷,而有的孩子表现为多动、冲动。
家长们经常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孩子过分好动就是儿童多动症。其实不然,“动”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一个孩子过度老实不动,那也不太正常。
如何区分“好动”与儿童多动症的“多动”呢?简单来说,区分它们要看孩子“好动”的表现是否分场合,分时间。多动症的孩子的多动和冲动是不分场合的,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大家在非常安静的在电影院里面,或者在教室里,他会突然的出怪声,这就属于多动症,如果是很好动,但是在上课的时候能守纪律,能跟随大多数人做好很多活动,这就不是多动,不是多动症的病理性的症状。当然,多动症还有其它一些特征,如果您的宝宝,有“多动”的问题,可以向医生咨询,并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认孩子是否患有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1、记忆力异常
专家指出:多数的多动症患者都会出现记忆力异常的情况,其表现为:记忆速度缓慢、保持时间短暂、记忆不准确,不稳定等。另外,患儿运动协调性差,伴随部分语言障碍。
2、情绪不稳
情绪不稳是多动症的表现形式,比如:在高兴时容易过度兴奋,遇小事时易激惹,好冲动,经常与人滋事争吵打架,此外,多动性障碍儿童可能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和家长的打骂,患儿往往丧失自信和自尊。
3、冲动
多动症常见的特征就是冲动,最常见的表现为:孩子患者在老师问完一个问题之前,插队,打断别人,或者将答案脱口而出。这方面的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让孩子们很难在排队时耐心等待自己的位次或者在行动前认真思考。
医学上对小儿多动症的解释
医学上对小儿多动症的解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的简称叫ADHD,多动症是儿童和青少年期间最为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冲动和多动,也有的把冲动和多动合到一组症状。
国外报道学龄儿童多动的患病率约为4%-20%,国内也高达1.3%-15.9%,病因复杂,表现多样。诊断主要根据老师和家长提供的病史,并具有活动过度,易冲动,结合临床评定以及对患儿的神经系统及精神方面的检查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有人把这种失调比喻为一个交响乐失去协调性。
医学上对小儿多动症的解释也是根据多年临床研究的结果,虽然目前小儿多动症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是以上这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危害有什么
危害一:对个人的危害
多动症儿童的存在心理缺陷,儿童患有多动症后,其身心状态发生很大变化,产生许多缺陷,注意力涣散,情绪激动或消极悲观,学习困难等。而最突出的缺陷表现在:对周围事物感知缓慢,范围狭窄,分辨力弱,缺乏认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心理上发生障碍、孤僻、时间观念淡化等一系列问题
危害二:对家庭的危害
多动症儿童学习不仅成绩较差,还厌学、逃学,扰乱课堂秩序,因此常常被老师叫去批评,使家长又羞愧又恼火,回家后便对孩子进行责骂、棍棒教育。有的高价请家庭教师,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无济于事;有的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影响家庭和睦。
危害三:对学校的危害
在学校里,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如果一个班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则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使老师特别恼火,总想让他们留级,甚至把他们开除
危害四:对社会带来的危害
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较高,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安定及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危害的介绍,在孩子出现这种疾病后,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和孩子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这对于孩子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另外也要在平时的时候加强对孩子的护理,不但有生活和饮食,而且还有心理上的护理。
多动症是病吗
儿童多动症又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其症状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为主要特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患儿的智力一般都是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有的多动症孩子甚至特别聪明。
儿童多动症的某些症状表现,很容易与正常儿童的一举一动相混淆,他们的区别也不是特别明显。有的孩子出生后就表现的兴奋不安,哭闹个不停,注意力转移的很快;有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发展的更加严重;有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会有所好转,到了成人期症状会消失;但有些孩子的症状会一直延续到成人阶段。
面对多动症的行为表现,很多人会感到疑惑:多动症到底是不是疾病呢?需要治疗吗?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多动症的两个核心问为题——注意力问题和自控能力问题来看。我们都知道,在上学阶段,尤其是小学和初中,每个班级都有三类学生,第一类是特别规矩懂事的学生,他们不但自己努力认真的学习,而且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带动其他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的教诲,但这类学生却是少数的;第二类是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不会调皮捣蛋,但在课下却很调皮,老师管不住,但这类也是少数的;第三种就是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异常调皮的儿童,他们的自控能力很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听从老师的管教,常常扰乱课堂秩序,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
注意力不集中和自控能力差是多动症儿童的主要表现,同时自控能力的好坏,也是大脑功能、心理素质或者中枢神经系统类型异常的具体表现,那么自控能力差的儿童就是多动症吗?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但是如果儿童由于自控能力差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并且造成了行为障碍和学习困难,那就属于儿童多动症的范畴了。
所以,家长要对孩子的不良症状和表现进行有效的鉴别和认真的对待,早发现早治疗,不要让多动症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