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怕冷怎么调理 足底敷贴振阳气
冬季怕冷怎么调理 足底敷贴振阳气
将炙甘草5克,肉桂、吴茱萸各3克,当归1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于睡觉前敷贴约双脚涌泉穴上,外用纱布固定,第二日起床后除去。可以温经通络、活血药驱寒,适用于阳气不足,冬季特别怕冷的人调理使用。
夏季如何改善手脚冰凉
由于体质和生活方式的原因,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即使到了夏天也依然会怕冷,手脚冰凉,甚至肚皮也是凉凉的。但是又虚不受补,多吃一些补养的食物就又很容易上火。
中医认为这类人多是阳虚体质,身体阳气不足,脾胃虚寒进而导致身体羸弱,常常出现容易感冒、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对症调养,致脾阳受损,导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减弱,影响营养吸收,进一步发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黄、全身怕冷等。此外,精神因素(如紧张、恐惧等)与内分泌失调也会导致手足多汗。患有手足多汗症的人往往同时伴有手脚发凉。这类人可通过药膳、敷贴等办法进行调理。
温中散寒——胡椒猪肚汤
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夏季天气炎热,自然界阳气发散,人体表现为“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就是说夏季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吃胡椒、生姜之类的温热食物可以温胃健脾,驱寒养阳,四肢怕冷也就会有所好转。
传统养生药膳胡椒猪肚汤,有温中散寒,温补脾胃的功效。做法:1.一只猪肚洗净,装入约1汤匙白胡椒,并用线把猪肚的口系上;2.把500g排骨或瘦肉和装好胡椒的猪肚焯水后放入砂锅中,加入生姜,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两个小时至肉烂熟即可。
此外,热水泡脚也是缓解手脚冰凉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每天睡前热水泡脚20分钟,水温以40度左右为宜,有助促进末梢血液循环,驱散寒意。
中医专家表示,手脚发凉者应远离“寒”,注意穿衣保暖。日常多做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适量的有氧运动能使血液循环畅通,促进新陈代谢,缓解末梢循环差的情况,有助于减缓手脚冰凉。手脚发凉者还应注意调节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对防止手脚冰凉有一定作用。
怕冷是阴虚还是阳虚
机体阳气不足一般会有面色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的表现
应注意温补阳气。
现在正是深冬的时候,天气是越来越冷的,很多怕冷的人不管是穿多少的衣服都是感觉自己的身上还是冰凉的,这是因为什么呢?是体质的原因呢?还是保暖的方法不对呢? 您知道冬季怕冷怎么办吗?您知道怕冷吃什么好吗?今天三九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怕冷是怎么回事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冬季怕冷怎么办
大部分的人到了冬天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一些不良的状况,有的人是腰酸背痛,有的人会出现小便不畅,还有的人会出现精疲力尽等,其实这些都是体质怕冷惹的祸,这要怎么应对呢?
命门位于肚脐以及两肾所在的区域,《难经》称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命门之火简称命火,是储存在命门中的真阳,产生热能,是推动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生理活动的基本动力。
明代名医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即是说人命火之于人体,犹如天上太阳,人有了这一点命火,就能神气蓬发,健康成长,反之,就会疾病丛生,寿命不长。
阳虚如何调养呢
[特征]和寒性体质接近,为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嗜眨乏力,男性遗精,女性白带清稀,易腹泻,排尿次数频繁,性欲衰退等。
阳虚体质的人平素畏冷,手足不温,易出汗;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
[适合的茶材]调理阳虚宜选补阳的茶材,例如冬虫夏草、人参、核桃、姜、肉桂、花生等。
[不适合的茶材]金银花、蒲公英、白茅根、车前草、苦茶、冬瓜等。
1、精神调养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2、环境调摄此种人适应寒暑变化之能力差,稍微转凉,即觉冷不可受。因此,在严寒的冬季,要“避寒就温”,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培补阳气。
“无厌于日 ”,有人指出,如果能在夏季进行二十至三十次日光浴,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可以大大提高适应冬季严寒气候的能力。
因为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毛孔、腠理开疏,阳虚体质之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睡眠时不要让电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同时避免在树荫下、水亭中及过堂风很大的过道久停,如果不注意夏季防寒,只图一时之快,更易造成或手足麻木不遂或面瘫等中医所谓的“风痹”病的发生。
3、体育锻炼因“动则生阳”,故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具体项目,因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内养操、工间操、球类活动和各种舞蹈活动等,亦可常作日光裕、空气浴,强壮卫阳。气功方面,坚持做强壮功、站桩功、保健功、长寿功。
冬季胃寒怕冷是怎么回事
冬季畏寒怕冷是怎么回事?一到冬季,不少人出现畏寒怕冷的症状,除了有天气原因外,这还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那么冬季畏寒怕冷是怎么回事呢?小编告诉你冬季畏寒怕冷的原因。
冬季畏寒怕冷是怎么回事?
畏寒怕冷,是冬季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寒冷天气是人们畏寒的主要原因,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所致。畏寒怕冷可能有贫血,低血压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而导致。中医认为畏寒怕冷是由于阴阳失衡脾胃不和气血不足肾虚所导致的。
1、缺铁
美国重量学家和营养学家试验结果表明:对寒冷耐受力低的人,血液中铁元素含量不足,并常有伴有血浆中甲状腺素降低,而女性主要因为月经导致铁的损失。
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血压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环不足,人体组织同样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能量,也会畏寒。
2、体重过轻
如果你不吃早餐,就无法为身体带去足够多的能量,迫使身体不得不产生更少的热量来保存仅剩的能量。如果你在前一晚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这会让你感觉破败和情绪消极。另外,雷诺氏病会导致小动脉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减少。
体重过轻也会有影响。这里指的是肌肉和身体脂肪。肌肉可以产生能量,而脂肪可以作为绝缘物与外界隔绝。体重太轻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肌肉和身体脂肪与寒冷对抗。
3、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身体中的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的时候皮肤等部分的血液循环减慢,产热不足就会对冷的反应更加强烈;更年期女性身体里的雌激素水平较低,影响了神经血管的稳定,容易出现腰、腹、手脚和全身发冷。
营养学家指出,妇女应每日摄入18毫克的铁,但是大多数妇女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因而怕冷。甲状腺素有“生热”的作用,能使人体基础代谢增高,皮肤血液循环加快,增加热量。而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时,由于产热少,所以怕冷。
4、新陈代谢慢
在有手脚发凉症状的人群中,女性占绝大多数。因月经和生育所带来的雌激素的波动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皮下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减少,引发寒症。
而且女性一般不太喜欢活动,热量的产生就会更少。由于运动量不足,往往会造成全身或局部循环不良,导致全身发冷,特别是手、足等末稍部位更觉冷。
5、肾阳虚、阳气不足
畏寒怕冷是因为肾阳虚、贫血等造成的。气血两虚、温煦不足,还有就是肾阳虚弱是导致畏寒怕冷的主要原因。
中医学认为,“阳虚则外寒”。也就是说,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人就特别容易怕冷。手脚总是冰凉,可能与气虚、气滞、阳气不足有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怕冷的人大多属于寒性体质。
畏寒怕冷怎么办?四招来解救
1、注意保暖。女性要特别注意腿脚的保暖,不穿太紧的衣服,因为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
2、多做简单运动。运动可以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爬楼梯、原地跳跃等简单运动对强化体温调节能力有帮助。
3、按时吃饭。按时吃早餐、不偏食、不过度减肥,为身体储存适量脂肪,帮助维持体温。畏寒怕冷的人在饮食上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伤脾破气,令您气虚更加严重。适合吃性质温热的肉类,像牛羊肉、鹿肉,桂圆也有很好的效果。
4、指压按摩。对至阴及涌泉穴进行指压。至阴穴位于脚第五趾指甲生长处的外侧;涌泉穴则在脚底中央靠近脚趾处,将脚趾全部弯曲时,在脚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皱纹的中央处。按摩时用力咬柔和,可以用乳液或婴儿油来辅助,不仅可以使肌肤柔嫩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冬病夏治几月份开始 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么
“冬病”是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而“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一般的冬病夏治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所谓的中药穴位贴敷方法,这个方法是经过现代专家们的研究发现,使用这个药物贴敷后就会使人的额局部血管扩张,也是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改善营养。
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
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一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冬至三九贴,补阳治寒湿 三九贴的由来
湖南中医附一治未病中心主任李晓屏教授介绍:敷贴是个“龙凤胎”,大家耳熟能详的“三伏贴”还有个孪生妹妹“三九贴”。”三伏贴”采阳驱寒,“三九贴”补阳治寒湿,一阴一阳,相得益彰,可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
中医敬重自然,“天人相应”为理论基础之一。夏季三伏最炎热的季节,阳气正旺,通过白芥子、细辛、玄胡、甘遂等中草药贴在人体的关键穴位,采集自然阳气壮体。
冬季三九则是最寒冷的季节,是人体的阳气内敛、气血运行缓慢的时段,寒湿容易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疼痛性疾病等,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天然中草药,在特定穴位进行灸贴,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经络,驱散内伏寒邪,以达到清宣肺气、健脾益胃、通经活络等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
李晓屏教授介绍了多例三九贴、三伏贴配合使用,治疗效果明显的案例。
长沙市有位退休的女教师属典型的阳虚畏冷,夏季都穿三条长裤,冬天棉衣上套棉衣。前年冬季她先进行“三九贴”,冬天就没有那么怕冷,去年夏天又贴了三伏贴,经过两三年的敷贴,现在已跟正常人一样穿衣服了。
衡阳一位老人哮喘非常重,经常住院用激素治疗,冬天到海南“躲冷”,生活质量极差。去年冬天他开始三九敷贴,配服膏方“固本平喘膏”,今年又进行了三伏敷贴,现在不仅不需要激素治疗,冬天也不必去海南了。
李晓屏教授还介绍:小孩子处于长身体阶段,易感风寒,容易患病,敷贴可以帮助除寒湿、强身体。
长沙县的六岁小朋友小宝患有哮喘,一到冬天,非常容易咳嗽,感冒。从三岁开始,小宝就到湖南中医附一进行“三伏贴”、“三九贴”。三年下来,孩子的哮喘明显减轻,抵抗力增强,再也不担心过冬天了。
手脚冰凉要禁忌
1、手脚冰凉忌食肉
人们多数认为手脚冰凉是由于阳气不足所致,就会想办法给自己进补,羊肉、狗肉更是被认为是冬季进补的佳品。殊不知,如此“进补”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其实,造成许多人阳气不足的原因往往是脾胃虚弱,即便吃了再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会因为无法吸收使得阳气不易补益,难以送至四肢末端,引起手脚冰凉。此外,这类患者还常见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大便糖稀等症状。
小贴士:这类患者首先应调理好脾胃再进行温补,需要注意的是,所谓“补”并不是指吃肉,而是要营养均衡,应多吃五谷杂粮以及鱼、虾等易于吸收的食物。也可以用山药、莲子熬成粥,帮助调理。如果要炖肉,也可以加入一些中药,例如山楂、陈皮、豆蔻、白芷等,以起到助消化健脾胃的功效。
2、手脚冰凉忌减肥
减肥是女性手脚冰凉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节食的女孩儿越来越多,每顿饭只吃一点点,不仅摄入的能量少,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血虚,出现疲劳、衰弱。这些都是冬天手脚冰冷的主要原因。女性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血虚的症状,如经常会出现头昏、眼花、面色暗淡、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等现象,而且血虚体质的人往往形体瘦弱,身体素质较差。这类人首要特征就是怕冷,不仅肢寒身冷,而且情绪低落。
小贴士:气血亏虚的女性可以多吃一些补血、健脾的食物,在冬季适当吃一些温热、补血的食物也是有效的,比如牛羊肉、生姜、红枣、红糖水等。此外,还可以少吃一些有滋阴效果的食材,中医认为“阴中求阳”。另外,这类人群不妨吃一些麦冬、薏苡仁、山药等有滋阴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
三伏贴隔几天贴一次 三伏贴的作用
三伏贴是针对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反复感冒等。
选择在三伏天,气温最高、阳气最旺之时,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力,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的一种疗法。
后背发冷可能是阳虚
冬天,睡觉时、工作时、看电视时,总会发生后背发冷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发生常常伴随着感冒、咳嗽与拉肚子等疾病出现。那么该如何调理后背发冷现象呢?
1.后背发冷可能是阳虚
在中医里腹为阴、背为阳,而阳气对人体有驱寒、温暖与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当后背发冷,则说明阳气弱,受到了寒气入侵。阳气虚还会伴随着抵抗能力下降、脸色青白、气喘无力、精神不振等。最好的调理方法是维护与提升阳气。
调理方法:冬季注意保暖,减少寒气入侵带来的疾病;动能升阳,所以要适量的运动;饮食上常吃补肾、补气的食物,冬季可以常吃羊肉当归汤、鹿肉、生姜等。
2.可能是膀胱经受到寒气入侵
膀胱经主要分布于背部,是人体抵御外界寒气的主要屏障,若膀胱经不畅或受到寒气入侵,则易生病。所以在中医里膀胱经又主治脏腑、头部以及筋络方面的疾病。
如果膀胱经失调则会有发热、恶寒、流鼻涕、头痛、颈背痛、腰痛等现象出现。所以当背后经常发冷,需要“打通”膀胱经。所谓打通膀胱经,即加强背部的血液循环。
打通膀胱经方法:刮痧,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寒气入侵带来的疾病;拔罐,调节阴阳、驱寒气、解乏、加速血液循环、祛湿与疏通经络等;背部按摩、推拿等方法也有助于打通膀胱经。
3.肾阳虚
常常表现为畏寒、怕冷、腰膝酸软、腰痛、拉肚子、面部暗沉、女性痛经,以及容易感冒等。
调理方法:选择补肾阳的药膳,如核桃仁鸡汤、黄芪羊肚汤、杜仲羊肉汤等。
4.热量不足
后背发凉还是一种畏寒的表现,而冬季女性的贫血、热量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同样会导致畏寒怕冷。
调理方法:即使排查身体疾病,甲状腺功能底下需要及时治疗,而面对贫血与热量不足的,则需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如补铁的猪肝,补充维生素C与叶酸的猕猴桃,补充热量与蛋白质的牛肉、肌肉等。
另外,后背发冷所涉及到的疾病往往与肺、肾、膀胱三者有关,故而会有感冒、咳嗽、腰痛与小便清长等问题。后背经常发冷,要注意日常调理之外,还要注意保暖,为了预防随之出现的疾病,可以在感觉冷的情况下喝姜汁红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