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脓胸的发热特点
小儿脓胸的发热特点
因为脓胸继发于肺炎者最多,所以 小儿肺炎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已下降后,过几天又再次上升,同时咳嗽加重,伴有 胸痛 ,这时就应怀疑是否出现了脓胸,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小儿脓胸早期, 发热 症状较明显,体温较高。经过抗菌素治疗及胸穿抽脓治疗后,一般体温会很快下降,但许多患儿会持续有低热。因此,对脓胸患儿抗菌素治疗需持续3~4周或更长的时间,直到体温正常、 白细胞 正常、胸腔 脓液 全部吸收为止。
对小儿脓胸发热,可以用物理或药物降温,但最重要的是控制感染,及时进行胸腔穿刺抽取脓液,只有这样体温才会恢复正常。
小儿脓胸术后胸腔冲洗的护理常识
1药物配置:细菌性脓胸冲洗液为生理盐水500 ml,先锋霉素v 0. 5 g,0.5%甲硝唑100 ml,α-糜蛋白酶5 mg。结核性脓胸冲洗液为生理盐水500 ml,异烟肼0.2 g,链霉素1.0 g,α-糜蛋白酶5 mg。将配伍好的溶液瓶插入一次性输液器,剪下 保留一次性引流袋的锥形管及相连引流管2 cm,取下输液器的穿刺针,与锥形引流管相连, 常规排气后待用。
2冲洗方法:患儿在全麻下剖胸行病灶清除术,留置胸膜腔引流管 及冲洗 管。上冲洗管安置在锁骨中线第2、3肋间,下引流管在第7、8肋间,上管接冲洗液,下管 接胸腔闭式引流瓶。妥善固定后即可冲洗,1次/d,滴速12~20 gtt/min,疗程7d。
3 冲洗时体位选择:在冲洗2~4 h内取半卧位,以免冲洗液刺激 致呼吸改变,患儿逐渐适应后,可取头高位,左、右侧卧位交替,注意引流管勿受压,1 ~2 h更换体位1次,使药液到达脓腔各面。
气胸的症状
脓气胸症状的轻重跟起病快慢、肺压缩程度和肺部原发疾病的情况有关。典型症状为突发性胸痛,继之有胸闷和呼吸困难,并可有刺激性咳嗽。这种胸痛常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很短暂。刺激性干咳因气体刺激胸膜所致。大多数起病急骤,脓气胸量大,或伴肺部原有病变者,则气促明显。部分患者在脓气胸发生前有剧烈咳嗽、用力屏气大便或提重物等的诱因,但不少患者在正常活动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年轻健康人的中等量脓气胸很少有不适,有时患者仅在体格检查或常规胸部透视时才被发现;而有肺气肿的老年,即使肺压缩不到10%,亦可产生明显的呼吸困难。
脓气胸患者常表现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烦躁不安、气促、窒息感、发绀、出汗,并有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休克状态,甚至出现意识不清、昏迷,若不及时抢救,往往引起死亡。
脓气胸患者一般无发热,白细胞数升高或血沉增快,若有这些表现,常提示原有的肺部感染(结核性或化脓性)活动或发生了并发症(如渗出性胸膜炎或脓胸)。
脓气胸患者伴有纵隔气肿,则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常有明显的发绀。更少见的情况是于脓气胸发生时胸膜粘连带或胸膜血管撕裂而产生血脓气胸,若出血量多,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但大多数患者仅为小量出血。
小儿体格发育的特点
(一)体重身长增加速率各时期不同 出生后体重和身长的增加在头2年增长较快,2岁至青春前期每年均有较为稳定的增加,青春期则猛长,以后渐渐停止。例如婴儿第一年体重从3.lkg左右增加到9 kg左右,共增加6 kg,2岁时体重11.5kg,这一年仅增加2.5kg。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lcm,1岁时74~75cm,增加24~25cm,2岁时身长87. 9 cm.这一年仅增加13.9 cm。
(二)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年龄而不同 体格发育有其头尾规律。头在子宫内和婴幼儿期领先生长,而以后生长不多。出生时头大身体小,肢体短。以后四肢的增长速度快于躯干,渐渐头小躯干粗,四肢长。胸围增大速度大于头围增大,出现成人体型。婴儿头部高度占身高的1/4,成人头高占身高的1/8。
(三)各器官发育与体格发育的规律不平行 脑的发育在出生头2年最快。5岁时脑的大小和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出生后发育很快,到青春期达顶峰,然后逐渐退化。生殖系统到青春期才迅速发育。
脓胸的症状
新生儿脓胸的临床表现更缺少特征性,有呼吸困难、口周发绀时都应仔细检查胸部,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气管和心脏向健侧移位等。叩诊出现浊音或实音,语颤降低,呼吸音减低或完全消失,表示有胸腔积液,须进一步行X线检查。新生儿对炎症的局限能力很差,易并发败血症、胸壁感染,甚至呼吸衰竭。
根据严重的中毒症状。呼吸困难,气管和心浊音界向对侧移位,病侧叩得大片浊音,且呼吸音明显降低,大致可拟诊为脓胸。进行胸部X线检查,可确诊胸腔有积液。积液的X线征象是胸部大片均匀昏暗影,肺纹多被遮没,且纵隔明显地被推向对侧。立位可见肋膈角消失或膈肌运动受限,有时胸腔下部积脓处可见弧形阴影。脓气胸病例中可见气液平面。边缘清楚的片状阴影,可能为包裹性脓胸。肺叶间积脓时,侧位X线片显示叶间梭状阴影。X线检查脓胸时,还应明确积脓的部位,提供治疗时参考。立位行胸部透视时,将身体从后前位转至侧位,可以从此判断脓液积留在胸腔上部或下部,前方,后方,内侧或旁侧。
脓胸的确诊必须根据胸腔穿刺抽得脓液。一般脓液的性质与病原菌有关,从所得脓液的外观,初步可推测病原菌的类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脓液极为黏稠,呈黄色或黄绿色。黄绿色脓液多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引起者亦较稠厚并呈黄色;链球菌引起者脓液稀薄、淡黄,呈米汤样;绿色有臭味脓液常为厌氧菌。胸腔脓液均应作培养并作药物敏感试验,为选用抗生素做依据。
结核性脓胸的预防与护理
结核性脓胸是胸膜因受结核菌感染而发生胸膜腔积液,结核性脓胸同时再感染化脓菌则成为混合性脓胸,结核性脓胸发生经过和病程不同,可以分为急性脓胸和慢性脓胸,根据胸膜受累范围,又可分为全脓胸、局限性脓胸及多房性脓胸,结核性脓胸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症之一。因此,对于此病的尽早预防极为重要。
结核性脓胸的预防:
本病主要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结核积脓不多,经积极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加强营养,适当休息,有可能吸收好转,如果有大量积液,可以行胸腔穿刺抽液促进吸收,但要注意防止继发感染,在发生药物无法控制的继发感染之前应避免行胸腔闭式引流,因为结核病的病理改变使肺组织纤维化,而不能膨胀,胸腔闭式引流后脓腔不能消灭,反而会增加混合感染的机会。
需要注意个人卫生的,尤其是口腔卫生,我们要每日准备生理盐水漱口,每天3次,在吃饭前漱,可以增加食欲。注意从旁协助病人排痰,尽量要使浓痰排出体外,病人翻身咳痰时我们可以轻轻拍打病人的背部,使其背部振动,帮助排痰。
结核性脓胸的护理:
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2、给予病人语言上或非语言上的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抚摸病人等。
3、对新人院的病人详细介绍环境及负责护士和主治医生,尽快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减轻病人对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4、帮助病人结识新病友。
5、避免突然的体位更换及疼痛刺激。
6、指导病人正确卧位的姿势和有效的呼吸技巧。
7、为病人解释耐心、语调平静、速度缓慢、使病人满意。
8、在治疗时。陪伴病人、鼓励病人.增强其自信心。
9、帮助病人确认曾使用过的能有效控制恐惧的方法。
10、通过连续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指导病人使用自我镇静法减少恐惧感,如深呼吸、听音乐、自我安慰放松技术。 必要时用药治疗。
11、脓胸患者一般均有发热和较重的毒血症状,故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消耗,并增加营养,高热者多饮水,并行物理降温,注意口腔卫生。
脓胸病因
(一)肺部感染
约50%的急性脓胸继发于肺部炎性病变之后。肺脓肿可直接侵及胸膜或破溃产生急性脓胸。
(二)化脓性病灶
纵隔脓肿、膈下脓肿或肝脓肿,致病菌经淋巴组织或直接穿破侵入胸膜腔,可形成单侧或双侧脓胸。
(三)胸部手术
术后脓胸多与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吻合口瘘合并发生。有较少一部分是由于术中污染或术后切口感染穿入胸腔所致。
(四)胸部创伤
胸部穿透伤后,由于弹片、衣服碎屑等异物可将致病菌带入胸膜腔,加之常有血胸,易形成化脓性感染。
(五)脓毒血症
细菌可经血循环到达胸腔产生脓胸,此类多见于婴幼儿或体弱的病人。
(六)其他
如自发性气胸、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经反复穿刺或引流后并发感染;自发性食管破裂,纵隔畸胎瘤感染,穿入胸腔均可形成脓胸。二、病理生理胸膜腔感染细菌后,首先引起脏层和壁层胸膜充血、水肿、渗出,失去光泽及润滑性。渗出液中含多形核中性白细胞及纤维蛋白,初期为稀薄清液,逐渐因纤维蛋白增多,脓细胞形成外观混浊,终成脓液其量增加增快,使肺部受压发生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对侧,造成呼吸循环机能紊乱。如有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吻合口瘘则可形成张力性脓气胸,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纤维蛋白沉着于脏、壁层胸膜表面,形成纤维膜,初期质软而脆,随着脓液变稠,纤维膜逐渐机化,增厚、韧性增强,形成纤维板、固定并压迫肺组织,使肺膨胀受限。胸膜腔感染广泛、面积扩大,发展累及整个胸膜则为全脓胸。若感染较为局限或引流不完全,周围形成粘连,使脓液局限于一定范围,即形成局限性或包裹性脓胸,常见部位在肺叶间、膈肌上方、胸膜腔后外侧部及纵隔面等部位的某一处或多处。它对肺组织和纵隔的推压不象全脓胸那样严重,呼吸循环功能影响亦较全脓胸为轻。在广泛使用抗菌素以前,脓胸的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及链球菌,以后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岁以下的幼儿脓胸属此类感染者达92%。合并支气管胸膜瘘者,其脓胸多有混合感染,如厌氧菌感染,呈腐败脓性,脓液含坏死组织,具有恶臭气味。肺结核累及胸膜或有空洞破溃,可形成结核性脓胸。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热有什么特点
小儿急性阑尾炎一般起病初期即表现出低热,以后体温随病情发展可很快升至38℃-39℃,如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则可出现持续高热,精神不振等症。除发热外,小儿急性阑尾炎主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是急性腹痛,伴恶心呕吐,持续6小时以上,初期见脐周及上腹部痛,以后转移至右下腹。
腹部查体,可见局限性右下腹固定压痛。发热虽不是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但却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且是本病判断预后,决定治疗方法的一个参考指标。
小儿罹患本病后,若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不显著,对单纯阑尾炎可先采用保守治疗,而若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体温上升,压痛范围扩大,则需手术治疗。
出血热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较急,发热是本病的首发和必有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之间,热型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少数表现为不规则发热。热程多数为3~7天,有的可长达10天以上。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的同时出现血压下降,持续约1~3天后,患者可出现肾脏损伤症状。
发热的程度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和预后都有很大影响。轻型患者一般发热不太高,热程亦较短,热退后症状逐渐缓解。重症患者体温可达40℃以上,且持续性高热不退,热退以后病情亦不会减轻,甚至反而加重。小儿流行性出血热一般全身中毒症状较成人轻,预后也较成人好。
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热期应积极控制感染,改善中毒症状。高热最好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不宜用强烈发汗退热药,以防大汗进一步丧失体液。同时尚应该积极补充血容量,以改善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