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新生儿轻微黄疸怎么办才好
婴儿黄疸值是怎样的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一个月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一般来说,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治疗。但如果需要,新生儿黄疸治疗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2、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3、其他疗法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如果对宝宝的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一定要请教医生,以确保妈妈选择了正确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往往在孩子出现健康的问题时家长们总是会坐立不安,上面就是对新生儿黄疸怎么办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说再出现黄疸的问题时候,家长也不要太多的担心和顾虑,一定要做好及时的治疗。
全方面防控母乳性黄疸的入侵
随着母乳喂养概念的深入人心,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对新生儿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准妈妈们在孕期要注意预防母乳性黄疸,禁止盲目服用营养品与食物。此外,对新生儿的也要严密监测和加强随访,全方面防控疾病的入侵。
全方面防控母乳性黄疸的入侵
近年来发现有一种介乎生理与病理之间的新生儿黄疸,其持续时间比生理性黄疸长,黄疸程度比生理性黄疸重,发生在完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这种新生儿哭声响亮,吃奶好、反应好、大便颜色与母乳喂养儿相同,除了黄疸程度稍深外,没有任何病态。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两型。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胆红素【译】:是胆色素的一种,呈橙黄色。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可达10-30mg/dl,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持续2-3周,然后缓慢下降,3-12周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发生母乳性黄疸的原因至今还未完全明确,可能是患儿的母亲初乳中含有2α-20β孕二醇,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使胆红素不能与这种酶相结合,使小肠对胆红素回吸收增加,因而出现明显示黄疸。
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破损感染。有研究认为增加新生儿早早期乳汁摄入量,可使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净。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病率。并可使新生儿及时获得营养丰富的初乳(初乳【译】:一般把产后4~5天以内的乳汁称作初乳,蛋白质和无机质的含量较高)。对健康新生儿的母乳黄疸要严密监测和加强随访尤对生后2~3d即出院回家的母乳黄疸新生儿需建立必要的随访以便早干预防止脑损害。
预防母乳性黄疸的注意事项:(1)孕期绝对禁止服用含有激素的滋补品及食品或饮料等。(2)慎重服用中药人参类制剂及食品。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数能自行恢复。
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症状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新生儿黄疸症状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症状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新生儿黄疸症状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新生儿黄疸症状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新生儿黄疸症状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新生儿黄疸有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死亡,幸存者多存在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家长绝不能掉以轻心,在悉心照顾孩子预防疾病的同时,也要对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有所了解,争取在疾病来临时,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预防怎样做?如果孕妈妈曾生过有胎黄的宝宝,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另外,怀孕期间孕妈妈要注意饮食有节,忌生冷的食物,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
在怀孕期间,孕妇调整饮食结构,不要一时太饱一时又太饿,不要吃辛热等损伤脾胃的食物。在宝宝出生后,妈妈要密切留意宝宝的心率,心音,以及是否贫血,同时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的清洁,做好早期预防。
1、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孕妈妈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使宝宝出生后出现胎黄,所以在妊娠期间,孕妈妈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宝宝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注意观察黄疸的宝宝全身症状,有没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4、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5、注意保护宝宝的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孕妇喝玉米须水真的去黄疸吗
孕妇喝玉米须水对去新生儿黄疸没有作用。
玉米须虽说有清热祛湿、利肝胆的作用,但主要针对的本身的患病者喝了才有用,而孕妇提前喝用了预防新生儿黄疸是不靠谱的说法,再者就是新生儿黄疸多是由于产后喂奶不及时、排便不畅导致的,提前喝玉米须水是不管用的。
备注:目前也没有相关资料表明孕妇喝玉米须水能预防新生儿黄疸,不要随意相信。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同时给予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鼓励乳母多次少量喂奶,增加患儿大便次数。严重者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母乳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为了规范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特制订了《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该方案中对出生超过72小时的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推荐标准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57μmol/L(≥15mg/dl)时考虑光疗;≥291μmol/L(≥17mg/dl)时光疗;≥376μmol/L(≥22mg/dl)时光疗失败换血;≥428μmol/L(≥25mg/dl)时换血加光疗。对于母乳性黄疸而言,有些医生也按照此标准来执行。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一般说来,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要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因很少引起核黄疸,如果血清胆红素257μmol/L时可暂停母乳3天;>342μmol/L时则加光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患儿就诊时不管黄疸多么重,血清胆红素浓度有多高,也不必换血治疗,因为黄疸完全可以通过光疗和停喂母乳加以控制。
母乳性黄疸应该如何预防
一、母乳性黄疸预防
有研究认为,增加新生儿早早期乳汁摄入量,可使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净。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病率。并可使新生儿及时获得营养丰富的初乳。对健康新生儿的母乳黄疸要严密监测和加强随访尤对生后2~3d即出院回家的母乳黄疸新生儿需建立必要的随访,以便早干预防止脑损害。
二.其他注意事项
BMJ一般预后良好,但却并非绝对安全,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毒性,处理不当可以引起智力、听力、神经系统损害而造成永久后遗症。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持续至1-2个月的状况。与新生儿黄疸的症状相同,就是皮肤和眼白会泛黄。
如果黄疸现象持续2-3周还没消退的话,要到医院接受检查,确认宝宝是否为母乳性黄疸。爸妈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以测量宝宝血液中胆红素的量。注意,奶量以150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妈妈应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如果胆红素有减少,那表示引起黄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乳,这个时候宝宝可以不需要做任何的治疗,爸妈可以喝平常一样为是,不要因为怕黄疸而停止哺喂母乳。黄疸症状较严重的宝宝可以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乳母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