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结直肠癌为什么非常容易发生肝转移

结直肠癌为什么非常容易发生肝转移

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肝脏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结直肠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最终发生肝转移的概率至少在50%以上。在确诊为结直肠原发癌的同时或者六个月内,约有25%~30%的患者发生肝转移。而每年全世界范围内,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超过一百万例,半数以上最终发生肝转移。

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微转移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引流结直肠的静脉血流,均汇入门静脉第一站即进入肝脏,肝窦是胃肠道血液回流的部位。肝对血流的廓清率高,是肿瘤细胞最容易着床的脏器;结直肠癌最易侵入静脉,发生率可高达20%~30%;癌细胞一旦脱落进入血循环,很容易在肝脏形成转移灶。

肝脏是恶性肿瘤非常常见的转移器官,恶性肿瘤患者中40%有肝转移发生,而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率高达60%~71%之间。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为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前者是指发现结直肠癌的同时发现肝转移,原发灶与肝转移灶发现的间隔< 6个月;结肠癌术后肝转移,原发灶与肝转移发现间隔> 6个月者为异时性肝转移,异时性肝转移约30% ~40%发生在所谓的根治性切除术后, 80%发生在术后2 年内。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

排便习惯改变或是大肠癌早期症状

“大便便血,有可能是痔疮,也有可能是结直肠癌!排便习惯突然发生改变时也要特别注意!” 日常生活中,一些网友经常容易将便血与痔疮联系在一起,而忽视了肠癌的可能性,从而耽误治疗。

早发现治愈率可达九成

就在此前,由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辑成册的《2013-2014广州市肿瘤登记年报》作为第一个完整的广州市肿瘤流行病学数据,记载了广州全市十二个区(县级市)的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其中最新的肿瘤监测数据显示,广州结直肠癌的粗发病率为36.81/10万,每年广州市户籍居民中有约2700人新诊断为大肠癌,平均每天有7.5人;已超过肝癌并仅次于肺癌,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事实上,不仅仅是广州,每年全世界约有140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现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在西方部分发达地区位居第2位。每年全球死于结直肠癌的人数接近70万。随着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少动、吸烟、大量饮酒、过量摄入红肉或加工肉制品、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都相应地提高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而且在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平均在45岁左右,其中很多是30~40岁的中青年,比西方国家提早12~18年。因此,一般情况下,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更容易患结直肠癌,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结直肠癌(大约1.5∶1)。

但是,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虽然在增高,如果能够早期发现,依然能够得到治愈。据统计,结直肠原位癌(极早期)5年生存率为94.1%,局部癌变为84.6%,如发生肝转移等,则5年生存率下降到5.7%。通过直肠指检和电子肠道镜检查,基本都能排查结直肠癌,其准确率在80%以上。

癌细胞转移说明什么

癌症转移理解为转移器官的损害或出现相应症状。恶性肿瘤发生转移后,其临床表现与转移部位关系密切:有些转移一开始并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很晚期才出现症状,比如胃癌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有些转移引起以疼痛为主的症状比如转移到骨头、神经。

肝癌最多能活多久

误区一巨大肝癌不能手术

肝癌能否手术切除需要从肿瘤局部情况、肝脏功能和病人全身状态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不是单纯由肿瘤的体积大小来决定。实际上,只要预测可以保留足够体积的有效肝脏且病人耐受手术的能力良好,即便是紧邻大血管的巨大肿瘤,也可安全地实施手术切除。

借助先进的成像技术,精确评估肿瘤,有助于外科医师准确评估病变范围并精确地切除病变。而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则可通过术前虚拟手术对不同手术方案加以比较和选择,尤其在病变涉及重要解剖结构或需要做复杂的巨大肝癌切除术时更有帮助。哈医大二院普外科六病房近两年来切除巨大肝癌17例,手术成功率100%。其中最大直径达18cm的患者随访18个月仍健康生存,国内其他大型医院也有相关报道。

误区二转移性肝癌不能手术

肝脏是多种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器官,尤其以胃肠道原发癌居多。以往的观点认为,肿瘤一旦发生肝转移就意味着病人已到了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而如今,肝转移癌治疗策略发生了革命性改变。以最常见的结直肠癌肝转移为例,目前国内外学者已达成共识,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据文献报道,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后5年、10年、20年的生存率分别达37%、28%和24%,而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不足12个月。

发现了肝转移癌,很多病人都可以通过同时手术或分期手术完全切除。即使因为肝转移癌体积过大或转移灶过多,初次评估无法手术,也可以通过新辅助化疗等肿瘤降期的方法,先将肿瘤缩小,达到手术标准后再行手术切除。

误区三复发性肝癌不能手术

肝癌术后复发虽然预示效果不佳,但也并非不可治愈,如果正确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仍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包括酒精注射、微波、冷冻、射频、肝动脉和门静脉双灌注化疗、肝移植、再手术切除等。复发肝癌再手术切除可有效提高肝癌治疗后的远期存活率。

目前,随着肝脏肿瘤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和联合靶向药物的应用,以及肿瘤治疗理念的进步,“复发性肝癌不宜再手术”的悲观理念已彻底被抛弃。有资料表明,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后5年生产率可达53.2%。

误区四治疗肝癌只能靠手术

如今,肝癌的治疗已从过去单一的手术切除,发展为包含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消融治疗(射频、微波、冷冻)、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内放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治疗手段的丰富一方面使临床医生的选择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不同情况的患者拥有了战胜病魔的希望。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综合治疗并非多种治疗方式的任意组合,而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将某种方法或某几种方法科学地整合或有计划序惯地综合应用。如手术联合射频、介入治疗联合射频或手术联合靶向治疗等,以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协同作用,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在机体可耐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

结肠癌肝转移

结肠癌肝转移能活多久呢

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就会出现扩散和转移现象,结肠癌的肝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少数患者还会逐渐转入肺部、胰腺等身体的其他部位.临床上统计,约占60%的结肠癌患者都是死于转移,因此患者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癌细胞出现肝转移.

专家 提醒,结肠癌患者如果出现肝转移症状且没有在时间进行治疗的话,会大 幅度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的. 通常情况下,在术后出现出现肝转移的患者占多数,手术治疗虽可以有效切除肿瘤病灶部位,但对于肉眼看不到或微小癌细胞是毫无办法的,因此容易增加术后的转移率和复发率.

经过研究发现,术后若结合中医药进行辅助治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从 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这是所有结肠癌患者所希望的.

专家指出,结肠癌患者若出现肝转移现象,千万不要悲观,癌细胞出现转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放弃治疗,只要患者不放弃治疗,继续根据自身身体病状去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是有望延长生存期的. .

结肠癌肝转移能活多久呢?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小编希望广大的结肠癌的病人一定不要放弃,积极的去治疗。只有这样的话才能让疾病更好的恢复,让病人重新获得生存的机会,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结直肠癌肝转移怎么办

大肠癌(结直肠癌)是我国第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肝转移是大肠癌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约10% ~2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有肝转移, 20%~25%的患者在术后发生肝转移。以往认为大肠癌肝转移已属于晚期,治疗效果差,患者生存期仅8~12个月, 几乎很少有病人存活超过5年。随着各种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肠癌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术切除是大肠癌肝转移治疗的金标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对部分大肠癌肝转移病人尝试进行手术切除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量研究表明,肝转移瘤若能手术完整切除则5年生存率可达20%~58%,10年生存率可达18%~27%,因此手术治疗目前已成为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佳方法,但遗憾的是初诊时仅有10~20%患者可以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如何通过各种现有的手段使原本不能切除的患者达到根治性切除或接近根治性切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2、手术适应症的扩大使更多患者获益。以往的手术选择对肝转移瘤个数、大小、切缘距离均有一定要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肝转移瘤的大小、个数、切缘的距离对术后长期生存均无显著影响,因此目前认为只要残余肝脏功能可以代偿,肿瘤切缘能够达到镜下阴性就应积极行手术治疗,这样,原先不能手术的部分患者也可以获得手术机会。

3、全身化疗可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肿瘤缩小,获得手术切除机会,并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几率。对于仍不能手术切除者,术前化疗可使约10~15%的患者肿瘤缩小后转为可切除。另外、对于可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先行化疗后再手术效果优于直接手术。说明术前化疗能降低大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率,改善远期疗效。但肝切除前化疗也有不利影响。一方面,化疗可损害患者肝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另一方面,过度化疗后可使部分肝转移灶在影像学检查上消失,在手术中难以触及,而病理证实这些病灶中仍有80%以上残留存活的肿瘤细胞。第三,并不是所有患者对化疗均有效,术前化疗可能导致这部分患者肿瘤进展,甚至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哪些患者可从术前化疗中获益需要认真仔细的评估、筛选。

4、合并其他治疗手段可提高大肠癌肝转移的总体疗效。对于因肝转移瘤广泛,化疗后仍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加射频治疗的方法。研究表明,对于<3cm的肿瘤,射频消融可以达到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效果。作者单位对多发转移瘤大者行手术切除,较小者通过术中射频消融技术进行毁损,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另外,肝动脉化疗栓塞、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等对肝转移瘤也有一定的疗效。

肝转移癌和肝癌有什么区别

肝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很多疾病的好发器官,肝癌大家都非常熟悉,著名影视演员傅彪先生就是死于肝癌,即使做了2次肝移植手术也无力回天,最后寿终正寝43岁,所以恶性肿瘤,尤其晚期恶性肿瘤手术是难以治愈的。

那么,肝转移癌和肝癌有何区别呢?肝转移癌往往是其它器官起源的肿瘤经过血液系统转移到肝脏,比如结直肠癌肝转移,肺癌肝转移,胃癌肝转移,胃间质瘤肝转移,因为肝脏血供丰富,血管系统发达,所以也为转移细胞的侵袭、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大家记住,肝转移癌不同于肝癌,转移的癌细胞特性是类似于原发灶的,比如结直肠肝转移细胞生物学行为类似于结直肠癌细胞(这就好比说,中国人迁徙到了美国,还是华人血统),所以我们在治疗时候可以考虑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方案,也就是说,结直肠癌肝转移化疗时要按结直肠癌的方案,肺癌肝转移化疗要按肺癌的方案。

直肠癌出现骨转移怎么办好呢

转移性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的肿瘤细胞跑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长出的新肿瘤。这种肿瘤细胞的扩散过程称为转移,新生的肿瘤被称为转移灶,虽然肿瘤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但是因为新生成的肿瘤仍是由结肠或者直肠原发肿瘤形成,所以一般人仍称其为结直肠癌。

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小编表示,结直肠癌通常始于肠息肉,它们是良性的细胞形成的小团块,在结肠和直肠的内壁生长,一段时间后,某些息肉会发生癌变,形成肿瘤,当肿瘤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它可以穿透肠壁,扩散到了结肠或者直肠以外的邻近部位。因为转移性直肠癌的不易发觉、发觉即为晚期的特点,所以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不适症状对于直肠癌或者本身就有直肠、结肠方面疾病的患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继发性肝癌的治疗

继发性肝癌可能为单个结节,但多数为多发结节,且病变既已转移到肝,说明原发癌肿已属晚期,既往的观点是一般不能手术切除,没有特别的治疗措施。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外科技术、辅助化疗药物、手术后的重症支持治疗手段等方面都有了飞速的进步,我们医生的治疗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目前,很多转移性肝癌已经是可以治疗的疾病了。我们以非常常见的结直肠癌肝转移作为有代表性的例子,详细讲一下转移性肝癌的治疗特点(一)结直肠癌的肝转移结直肠癌(大肠癌)在我国是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它与胃癌、食管癌和肝癌并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四大杀手”。近年来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在外科医生的努力下已经做的越来越规范和精益求精,但术后能存活5年以上的患者仍只有60%左右,出现肝脏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长期存活的最主要问题。的确,有一半的患者手术后或早或晚都会出现肝转移,这一比例是很高的。因为胃肠道的血液都是流向肝脏的,所以如果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穿透了血管壁,就会有癌细胞随着血流跑到肝脏种植下来,很容易形成肝内的转移癌。但庆幸的是大肠癌肝转移灶的生长速度相对比较缓慢,而且在肝内一般只形成孤立的转移病灶,很少再在肝内继续扩散,这就为手术切除创造了条件。自1940年第一例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手术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了,实际疗效证明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有效方法,而且也是唯一能够真正治愈肿瘤的办法。能够手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中有40~50%可以获得长期存活。换句话说,大肠癌患者出现了肝转移,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也不是开始了生命的倒计时。相反通过积极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我们和大家一起努力是完全可能彻底战胜大肠癌这个病魔的。70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长足进步和我们肝胆外科专业医师经验的积累,肝转移癌的大小、数目、在肝内的生长部位都不再是影响患者是否能够手术的因素,很多以前的手术禁区已被一一突破。可以说,只要手术后能够保留足够的肝脏(一般要保留30%以上),大多数的肝转移癌都能够被切除。如果肝脏以外也有转移,能切除者也可以一并切除,比如肺转移灶、腹腔种植转移灶、肝门转移的淋巴结等等都是可以清除的。有些患者在发现罹患结直肠癌的同时也发现存在肝转移,这要根据情况分别对待。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和身体状况允许的话,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一次手术同时切除。如果由于肿瘤堵塞了肠道而需要做急诊手术时,由于缺乏完善的术前检查资料和存在较高的手术感染机会,我们不推荐同时切除转移癌,应该优先确保原发结直肠癌的顺利切除和患者的迅速康复。肝转移癌切除之后2年内,可能会有60%的病例复发,约1/3仍然还是出现在肝脏。不要灰心更不要害怕,只要条件许可,还是能够再次手术治疗的,而且再次切除后总的生存期与初次肝切除相仿。当然手术也不是万能的,面对强悍的敌人我们外科医生也需要援军,那就是多个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比如术前和术后的放疗和化疗,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方案。对那些无法开刀手术的患者还可以使用创伤较小的射频或微波消融方法,用一根长长的针在体外(不用开腹手术)就可以消灭某些部位的体积较小的肝转移肿瘤。所以,结直肠癌患者出现了肝转移的情况时,千万不要绝望和悲观,要知道这是一种有机会治愈的疾病。大家要做的不是有病乱投医,到处寻找偏方秘籍,而是应该及时到正规专业的肝胆外科医师处就诊,积极争取治疗机会。(二)乳腺癌的肝转移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且发病高峰年龄前移,一般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乳腺癌术后常出现复发,远处转移在乳腺癌患者中也相当常见,而肝脏是乳腺癌转移的主要脏器之一,肝转移后生存期明显缩短,3 年存活率仅30%,因此对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灶治疗的效果直接影响乳腺癌整体的治疗。但乳腺癌又是实体肿瘤中应用全身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有效的全身化疗还是作为乳腺癌肝转移首选的治疗方案,常规用药有蒽环类抗生素、 紫杉醇类、5-氟尿嘧啶及长春瑞宾等。尤其是紫杉类是20世纪后研制的最重要的抗乳腺癌化疗药物,单用果已具有较高的疗效,将其与其他药物有效联合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十分必要。应用化疗后如果肿瘤逐渐局限,而肝脏功能较好,仍然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或使用消融治疗破坏肿瘤。(三)卵巢癌的肝转移卵巢癌出现肝转移通常提示病情已进展至晚期,尤其当肝转移灶为多发性同时化疗又不敏感时,治疗将非常困难。庆幸的是,大部分卵巢癌对化疗药物是敏感的,有了化疗的帮助,使得肝转移灶的切除变得有意义,临床实践也证明,对于可以切除的肝转移灶,积极手术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所以如有根治性切除机会,仍建议分期手术治疗,存活率由过去的10%甚至可以提高到90%,其中的未成熟畸胎瘤复发及转移率虽然很高,但复发后通过多次手术发现未成熟肿瘤组织具有向成熟转化的特点,即恶性程度的逆转现象。 因此对这类患者, 应珍惜手术机会,更应考虑积极手术治疗。(四)神经内分泌癌的肝转移这类肿瘤的恶性程度较低,包括类癌、胰腺恶性胰岛细胞瘤(苹果教教主乔布斯所患的肿瘤)等等。以胃肠道的类癌为例,肿瘤本身生长缓慢, 侵袭性小,恶性程度低,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如已发生肝转移, 可同时行肝叶切除, 或向肿块注射无水酒精等。手术切除的根治程度影响术后生存时间, 但即使是姑息性切除(肿瘤的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 仍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提高生存质量。类癌组织含有大量生长抑素受体, 对于不能根治切除者, 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具有较好疗效,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五)肺癌的肝转移肝转移是肺癌血行转移最多见的部位,肺癌出现肝转移后,患者的病情往往进展迅速。肝转移出现时间大多数在肺癌确诊12个月内,同时适合手术者较少见,化疗为主要手段,放疗技术突飞猛进,也在肝转移灶的治疗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股动脉穿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原发灶及肝动脉灌注,可以是生存时间延长,所以是目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动脉化疗不良反应小,作用确切,患者易接受。但减少肝转移发生率的关键还是在于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治疗。

结肠癌扩张有哪些转移途径

1、器官转移

结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约50%的患者会发生术前或术后肝脏转移。资料又显示:约有30%的患者在手术前已有B超或CT无法检测的阴匿性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切除术是安全的,而且是有可能提高已经转移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治疗方法。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10%-20%)适合手术切除,且其中70%术后复发。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位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位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位结肠系膜根部。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相关推荐

结直肠癌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结肠梗阻:是直肠癌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可为突然发生,也可为逐渐发生。多由肿瘤增生阻塞肠腔或肠腔缩窄所致,也可由于肿瘤处发生急性炎症、充血、水肿、出血等所致。 2、肠穿孔直肠癌:并发穿孔有2种情况,穿孔发生在癌肿局部;近侧结肠穿孔,系癌肿梗阻的并发症。穿孔发生后,临床可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局限性腹膜炎或局部脓肿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常伴有中毒性休克,病死率极高。直肠癌的预后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但与其病程、癌肿浸润范围、分化程度和有无转移则密切相关。

大肠癌的转移与扩散

(一)直接浸润 由于大肠的黏膜下层、肌层血管较丰富,其周围组织较疏松,故肿瘤细胞沿肠管周径向肠壁深层浸润,其浸润范围很少超越肿瘤上下缘2~3cm,癌肿可浸润浆膜层并累及附近组织或器官,如腹膜、腹膜后组织、膀胱、子宫及输尿管等,严重者可以发生直肠一膀胱瘘或直肠阴道瘘,癌肿浸润的深度与预后有明显关系。 (二)淋巴转移 因大肠黏膜内无淋巴管存在,故只在肿瘤细胞侵犯肠壁肌层后才开始通过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按先平行后垂直的顺序进行,即先转移到与肠道平行的结肠旁淋巴结,然后再转移到肠系膜血管处的淋巴结。但直肠癌与其不同

结肠癌转移

结肠癌转移症状表现: 1、 直接蔓延:可沿直肠壁上下蔓延,也可穿透肠壁,直接侵犯相邻器脏,形成转移后的继发肿瘤。 2、 淋巴转移:是晚期肠癌的最主要转移形式,通过其癌肿区的淋巴管,把癌细胞转移到该区域的淋巴结。引流区域淋巴结发病或其淋巴管阻塞,使癌细胞随阻塞之淋巴液向下面和两侧的淋巴结转移。 3、 种植转移:结肠癌晚期扩散特征有哪些?即肛管结肠癌的癌细胞脱落后,种植于粘膜或其他部位。 4、 血行播散:少见,均为癌肿晚期,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脏。 结肠癌能活多久决定因素: 1、病情的分期决定治疗难度

癌细胞转移不意味着肿瘤晚期

恶性肿瘤不同于其他疾病,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是侵袭和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被带到远处淋巴结或器官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是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所形成的肿瘤称为转移瘤或转移癌。 转移性癌并不都在癌症的晚期才出现,有时转移灶先被发现,而后才发现原发灶。如首发症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经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鼻咽癌;胃癌患者先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后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癌。 转移癌临床表现与转移部位相关 恶性肿瘤发生转移后,其临床表现与转移部位关系密切。肺转移瘤的显著特点是

结肠癌肺转移能活多久呢

结肠癌肺转移能活多久呢?这是患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结肠癌的伤害性我们应该小心应对.要想成功的避免疾病的对自己的伤害,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很多细微的地方开始,改善生活。下面就是小编为您讲述了结肠癌肺转移能活多久的相关讲解。 术后随访预测复发或肺转移:术前CEA增高者,根治术应在6周内或1~4个月内恢复正常,仍持高不下者可能有残留,有认为在表现复发症状前10周到13个月,CEA已升高,故根治术后对CEA值增高者要严密检查与追踪随访,必要时有主张作第2次手术探查,Moertal等(1993)报道417例复发者,血

结肠癌转移的途径

1.结肠癌转移:结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是脏,约50%的患者会发生术前或术后转移。约有30%的患者在手术前已有B超或CT无法检测的阴匿性转移结直肠癌转移灶切除术是安全的,而且是目前有可能提高已经转移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治疗方法。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10%-20%)适合手术切除,且其中70%术后复发。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位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位结肠系膜中部的血

小息肉勿忽视警惕直肠癌来袭

很多恶性肿瘤被发现时已到中晚期,甚至还有少数患者至去世都还不知道自己身患癌症。结直肠癌也是如此,被人发现时,大部分患者已到中晚期。据专家介绍,结直肠癌之所以不易被人发现,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患者没有注意早期信号。这不,家住东莞的王先生出现肠息肉时没注意,后面因为长期便血而就医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直肠癌。 为什么小息肉莫或是直肠癌初期症状? 据专家介绍,转移性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的肿瘤细胞跑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长出的新肿瘤。这种肿瘤细胞的扩散过程称为转移,新生的肿瘤被称为转移灶,虽然肿瘤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

结肠癌的转移途径有哪些呢

1、器官转移 发生结肠癌远处转移的部位主要是脏,约半数患者发生转移。三成患者在术前已有隐匿性转移结直肠癌转移灶切除术可提高已发生器官转移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不过只有一少部分患者适合手术切除,且其中七成患者术后复发。 2、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一般由近而远,也有一部分患者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位于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位于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位于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位于结肠系膜根部。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

怎样检查直肠癌

直肠癌症状以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多见,因此,临床上出现以上症状,或近期出现持续腹部不适、隐痛、胀气,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腹部包块等,均需作进一步检查。 一、腹部视诊和初诊:检查有无肿块。 二、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采取左侧卧位可以扪及更高位的癌瘤,检查时要了解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占肠周的范围、基底部活动度、肠腔有无狭窄、病灶有无侵犯邻近组织脏器,观察指套有无血染。 三、直肠镜检: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组织作病检。 四、大便隐血试验:早期直肠癌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症状,但肿瘤

直肠癌怎么治愈

(一)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 (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手术) 适用于距肛缘不足7cm的直肠下段癌,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直肠、肛管、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组织和肛门周围皮肤、血管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或结肠左动脉分出处下方结扎切断,清扫相应的动脉旁淋巴结。腹部作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此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 (2)经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一期吻合术 也称直肠癌前侧切除术(Dixon手术),适用距肛缘12cm以上的直肠上段癌,在腹腔内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部,游离腹膜反折部下方的直肠,在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