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老人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误区之一: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大多数患者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家庭治疗虽然方便 ,但若步入误区 ,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误区:老年高血压治疗误区之一 :凭感觉服药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 ,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 ,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突然加大药量。殊不知 ,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 ,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不测血压 ,盲目服药 ,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 ,还可使病情恶化 ,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之二 :间断服药有些老年人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 ,见症状好转 ,血压降至正常 ,即认为已“治愈” ,便自行停药 ,经过一段时间见血压升高后 ,又再用药。就这样 ,用用停停 ,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如此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不仅会促使病情恶化 ,而且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不利于进一步治疗。
误区之三 :无高血压症状不服药一些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很高 ,平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 ,由于身体没有其它不适 ,这些人很少服药或根本不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 ,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 ,可使病情加重 ,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之四 :降压过快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 ,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 ,致使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误区之五 :睡前服药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 ,认为这样治疗效果会好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人在睡眠后 ,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 ,血压比白天要下降 20%左右 ,如果睡前服药 ,两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峰期 ,这样就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 ,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 ,阻塞脑血管 ,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误区之六 :滥用、乱用药高血压按其病情及其器官的损害情况分为三期 ,对各期高血压的治疗用药有所不同。有些老年人患高血压后 ,不按医嘱服药 ,而是按照别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用药 ,或者偏信广告的宣传 ,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 ,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
因此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 ,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稳定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高血压的治疗存在哪些误区
高血压的治疗存在哪些误区?虽然说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可以对于高血压的治疗还是由不得半点马虎。很多高血压患者以为这个病没有那么严重,不注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严重影响高血压的治疗效果。那么高血压的治疗存在哪些误区呢?下面就由我们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1.临界高血压不需要治疗:一般来说,成人的血压达到140/90毫米汞柱时,即为临界高血压。这种轻度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同样会对机体产生危害,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正确的做法:对临界高血压患者除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外,还应在饮食、情绪等方面进行调节,并在适当的情况下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止其血压继续升高。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2.用药不规范:很多高血压患者往往血压一下降,就立即停药这种不正确的服药方法会导致血压经常处于升高——降低——升高的不正常状态。血压长期处于这种不正常的波动状态,会严重地损害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正确的做法:当患者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时,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所服的药物进行调整,可以增减药物的种类或服药的剂量,但不能随意停药。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3.只注重长期服药:忽视了对血压的定期复查有些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坚持不断地服药,但由于怕麻烦、或因为经常出差,或因为工作紧张就没有坚持定期地测量血压,这样一来就只能按照原先的剂量服药。这样做不仅会使患者的血压忽高忽低,使患者出现不适感,还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对正在使用的药物加速产生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患者在坚持长期服药的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并按照血压的高低情况随时调整其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4.只使用降压药物治疗:而不擅于采取综合有效的办法进行治疗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顽固性疾病,治疗高血压单靠药物治疗不行,而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综合性措施,否则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患者除长期坚持服用药物外,还要在饮食、情绪等方面进行调节。比如,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地参加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5.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有些高血压患者或者是由于条件所限,或者是由于不注意血压的测量。特别是一些长期患病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的状态已经比较适应,即使血压明显升高,仍无明显的感觉,由此便认为自己的血压不高,于是便延误了对高血压的治疗。正确的做法: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一般至少1—2周内应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6.忽视具体情况:一味地追求血压的正常水平在临床上,大多数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稍高的血压有利于他们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及患者的年龄及自身的情况,而一味地要求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势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正确的做法: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情况,将其血压降至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使他们的血压降得过低。
以上介绍的就是高血压的治疗误区,希望高血压患者避开这些误区,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治疗。如果您还有其他与高血压有关的疑问,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或拨打我们的咨询电话,专家将为您详细解答。
中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特点
一、中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中年人的工作、生活都比较繁忙和紧张,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或机会减少,又值容易发胖的年龄,故中年人高血压是处于该病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如下:
中年人高血压分类中,以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为主,约占中年人高血压的90%左右,而继发性高血压在5%~10%。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年龄,以30~60岁为多见,而第一次发现高血压的年龄高峰为40~49岁的中年人,且多数又属于第二期或接近第三期,即发现时病情就较严重。
中年人高血压,有不少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有些虽有某些症状也不引起重视,相当多的人只是在偶尔体检中才被发现。已发现高血压者,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故易贻误病情。
部分老年性高血压病,可以是青、中年高血压病的延续和发展。
二、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目前,我国将60岁或60岁以上的人,划为老年人范畴。这部分人员所患的高血压,绝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故统称其为老年人高血压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且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高血压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高血压特殊类型的老年人高血压,多数是青年、中年期发病的继续和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加,多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病症。老年人高血压病与成人普通高血压病不同,有它自身的特点,现概要介绍如下。
患病率高 在40~4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其高血压病患病率就增加10%左右。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病患病率约在20%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50%以上患高血压病。
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居多 有人认为,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或不相称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差大于80毫米汞柱(>10.6千帕)。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血压者与普通型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渐降低,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65~69岁是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其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增高,80岁以上患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47%。
血压波动较大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其脉压差,与年轻患者相比较,均有较大的波动,其中收缩压的波动尤甚。老年人的血压波动,不仅在长时期内较为明显,而且在24小时内其波动性也较年轻患者明显。一般情况下,老年人血压值的昼夜波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血压值的高峰时间是上午6点钟至晚上10点钟,低峰时间是晚上10点钟至次日早晨6点钟。了解老年人血压昼夜变化的节律,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据有关资料报道,约4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在午夜至次日早晨6点钟;心肌梗死的发生时间有两个高峰,即上午8点到9点和下午5:点到6点。
直立性低血压较多见 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特点,尤其容易发生在降压治疗的过程中。让患者平卧10分钟以后再站立1~5分钟,分别测定卧位时血压及站立时血压,结果有1/3患者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并伴有头昏等症状。所以,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测量立位时血压极为重要。如果卧位时血压为220/90毫米汞柱(29.3/12.0千帕),则直立时血压可能为140/65毫米汞柱(18.7/8.6千帕)。此时,如按平卧位血压进行降压治疗,会出现明显的直立性低血压,那是很危险的。
对靶器官的危害性更大 有资料报道,老年人的高血压,65%属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故对靶器官的危害性更大。因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心脏为了克服外周阻力,维持机体必需的供血,只有增加收缩功能,因而加重了左心室的负担,从而导致左心室肥厚与扩张;再加上老年人心脏组织的胶原纤维增多与所发生的淀粉样变,使心脏舒张与收缩功能受损比较明显,最终会导致左心心力衰竭。老年人患高血压病时,肾脏功能改变得更早更严重,容易出现肾功能衰竭;还可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均应予以警惕。
低肾素型高血压较多 约有半数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是低肾素型的。因周围血浆肾素活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血中儿茶酚胺常随年龄增长而稍增加,但β—受体反应则随年龄增长和血压升高而减弱。因此,老年人高血压者,在运动时心率增快,用p-阻滞剂治疗时心率减慢等效应均减弱。
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 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即体外用袖带间接测血压值明显高于动脉内直接测血压值。这类所谓的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性较差,用药不当,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故应注意加以判别。
降压治疗时的速度不宜太快临床试验综合分析显示,老年人降压治疗,可使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下降33%,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下降23%。所以,老年人一旦诊断为高血压,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并经常监测。但老年人降压治疗速度不宜太快,治疗初期剂量、增加剂量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较年轻高血压患者长。又由于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偏低下,容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老年高血压怎么办解决
高血压是老年朋友常见疾病,其跟年龄有很大的关联,作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人高血压控制不良将会导致中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慢性肾衰等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所以要注意积极病情发展,避免各种误区,科学合理用药,长期用药物控制同时调整生活方式。
医学治疗的方法
老人得了高血压首先要避免高血压治疗的最为常见误区,老人得了高血压怎么办医学治疗方面要注意选择合适自己的降压药,注意血压的密切的监测,偏方降血压方法要慎重。无合并症的单纯高血压、有合并症的高血压人群要注意治疗选药及联合治疗的方案,进而实现最后个性化治疗目的。
生活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的发生与生活陋习,生活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联,老人得了高血压怎么办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少摄入食盐,同时控制总热量摄入,清淡饮食,适当参加户外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情绪,规范化服用降压药物,监测血压控制的效果。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很多朋友对老人得了高血压怎么办的问题有所了解,有关方面的专家指出,老人高血压是老人的常见慢病,具有普遍性,老人朋友应理性看待,在医学治疗的同时,加强生活保健对高血压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第一、未治好原发病。临床上,有些高血压患者的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因为其他的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压,增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个症状表现,如果没有将原发疾病治好,就采取单纯的降压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因此,这一类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重点注意。第二、用药不当。一般说来,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因为发病的病因和情况不同,治疗也是有一些差别的,目前抗高血压药物种类比较多,机制也比较复杂,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对待每一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病因、症状不同,继而对症下药,对高血压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第三、不按照医生的要求去服用。临床上,不少高血压患者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忘记服药或者是不按时服药,服药不定时定量,随意增减药物的剂量,有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一段时间之后,自觉症状减轻或者是消失,就不继续服用了,这样做对身体的健康是不利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第四、忽视生活调理,未消除诱因。临床上,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让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不能依靠药物治疗,必须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的诱因,比如生活没有规律,过度的疲劳,睡眠不足,饮食中食盐量过高,吸烟,嗜酒等,如果不消除这些因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是很难康复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选择正确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警惕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早日治愈高血压,摆脱高血压的困扰。
高血压治疗
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苯巴比妥、利眠宁等。
药物疗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血压调节功能较差,并常合并哮喘、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应避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可选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常用双氢克尿噻12.5~25mg,1日1次,或硝苯吡啶5~10mg,1日3次,对大多数患者有效。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及肾素水平一般较高些,且合并症少,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美多心安或氨酰心安50~100mg,1日1次,或巯甲丙脯酸12.5~25mg,1日3次。
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常用的降压药物有:
1 、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速尿等
2、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3、 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4、 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6、 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等
7、 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
8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酮色林等
9 、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等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误区1 没症状,不用吃药
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才有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颈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即使没有症状,持续的高血压也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一旦诊断为高血压,就应积极干预治疗。
误区2 血压正常就停药
高血压是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难以根治。研究表明,停药后极易造成血压反弹,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会增加心梗、脑梗等并发症发生概率。所以,降压药的作用不仅是降血压,还可维持血压平稳,避免更多脏器损伤。
误区3 降压药有依赖性
很多人认为降压药有依赖性,这是不正确的。降压药属于非成瘾性药物,临床上,针对一些因工作紧张、身体劳累或情绪激动而导致的血压升高,也会采用服药治疗,并可依据情况随时停药。但已经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血压需要长期用药物控制,就不能随意停药了,停药后血压会重新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需要按时吃药来控制血压。虽然药物都有副作用,但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不能因噎废食。
误区4 开始不能用“好药”
降压药非抗菌药,不会出现耐药情况。目前,临床公认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好药”是指长效降压药,即口服一次,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可平稳降压的药物。短效降压药物通常只用于突发性血压增高,作用时间短,长期用药易引起血压波动。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哪个适合自己,就选哪个。
误区5 血压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一般情况下,血压是缓慢升高的,所以降压过程也要平稳,除了高血压急症外,不可快速大幅度降压,以免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发生。一般来说,降压的原则是缓慢、平稳、持久和适度。
误区6 用一两次测量判断高血压
很多人去医院体检,测量血压高,回家自己量反而正常了,这就是因见到医生紧张而引起。其实,判断是否患上高血压,不能以偶尔测得一两次血压偏高为准,正确做法是连续测量非同日的3次血压值,若均高于140/90mmHg,才判断为高血压。提倡家庭自测血压,但自测血压也不要过于频繁,这样会加重焦虑情绪,反而容易使血压不稳定。
误区7 频繁更换药物
虽然,选择一组适当、理想的降压药物并不容易,需要长时间观察和验证。但如果找到了能保持血压稳定不波动,且没有明显副作用的药,就应坚持服用。
误区8 跟着别人经验擅自用药
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有很多分型,每个人身体素质以及基础疾病都不相同,照搬他人经验,跟风吃药很容易产生用药安全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根据处方用药。
误区9 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很多老年人迷信广告宣传,认为保健品也能降压,吃药跟着广告走。而实际上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盲目使用只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误区10 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急症需要静脉点滴用药外,一般的高血压应选择长期服用口服药物治疗,不需要输液。
误区11 血压越低越好
血压是保持身体器官灌注的动力来源,血压短时间内降得很低,超过自我调控能力限值后,将会降低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导致脑血栓。
误区12 不用定期到医院检查
服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即使血压稳定,也应定期到医院复诊,观察药物是否产生副作用,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是否产生不良影响或药量是否相对不足。
老年人高血压治疗方法
(一)治疗
1.治疗目标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将血压调整在适宜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究竟降到什么水平最有益?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与血压相关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最低阈值,因此抗高血压治疗的目标仅是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在青年,中年或糖尿病患者,强调将血压降至<130/85mmHg的理想或正常范围以内,对老年患者,至少也要降到<140/90mmHg的正常高值范围。
过去曾有文献显示,随着血压的降低卒中发生率是降低的,但也有文献报道DBP降得过低,影响舒张期冠脉血流而增加冠心病发病危险,即J曲线现象,最近,多国家参加的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 Study)即HOT试验,对1.8万多名高血压患者,历时3年的多中心研究显示,有效的降低血压可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随机的3个目标舒张压组(即<90,85,80mmHg)的资料分析,其心血管疾病的降低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另一方面,最低血压组(<80mmHg)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并没有增加,提示进一步降低血压仍是安全的,所谓J曲线现象,可能多发生在先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与那些脉压差超过8kPa(60mmHg)的患者有更多的相关性。
2.治疗对策
伤情况,以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综合临床评价出患者是属低危或中危,高对任何年龄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者,在决定治疗之前,首先要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危,极高危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对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应立即对高血压及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药物治疗;对中危组患者在决定是否给予药物治疗,允许对这组患者进行数周时间观察血压,先接受非药物治疗;对于低危组者在决定药物治疗前更可有较长一段时间的观察。
(1)非药物治疗:抗高血压治疗的好处主要是由于血压降低本身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但是非药物治疗及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对于降低总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有利于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剂量,最大限度发挥抗高血压效果。
①限制钠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食中钠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密切相关,不同人群对饮食中钠盐量的改变反应差异很大,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对饮食中的盐比其他人群更敏感,最近研究报道,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每天钠盐摄入量减少40mmol/L没有不良影响,而18个月后抗高血压药物的需要量显著减少;限盐的效应还表现在可以降低利尿剂所致的丢钾,逆转左心室肥厚及通过降低尿钙以预防骨质疏松及肾结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等度限盐,每天摄入6g以下是必要的。
②适量的体力活动:老年高血压患者,除有心脏病及其他严重健康问题外,应坚持有规律地适量的轻-中等度体力活动,提倡每天20~30min的慢步至速走,大多数人可以安全的增加体力活动,可减轻体重,有利于降低血压。
③饮食结构调整: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有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一项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随机分组研究,8周后单纯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组的血压下降为3~1mmHg,而同时减少脂肪摄入量组血压下降6~3mmHg,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多吃水果和蔬菜,并减少脂肪摄入,蔬菜和新鲜水果中含丰富钾盐,钾盐可阻止血压发展,有利于对血压的控制,据此提示,利尿过程中出现低钾,应予以补钾。
④戒烟,节制饮酒,适量饮茶:戒烟是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的生活方式改良措施,尽管有证据提示,少量饮酒,即每天饮啤酒少于720ml,白酒不超过60ml,或葡萄酒不超过300ml,此量饮酒不升高血压,并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但在人群中,乙醇消耗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线性关系,过度饮酒会增加卒中的危险,大量饮酒者,可能在突然戒酒后出现血压升高,故戒酒不宜突然停止,以缓慢减量为宜,适量清淡饮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益无害。
(2)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改变生活方式数月,如仍未达到目标血压,应予药物治疗,一些随机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老年人,甚至80岁高龄病人,无论是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的或单纯收缩压增高的老年人,治疗都是有益的,特别是对伴有糖尿病,肾病或心衰等危险因素者更应严格控制血压,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更能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生。
①选药原则及联合用药:无论首选哪一种药物,当代选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原则是:
A.从低剂量开始,可减少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对某单一药物有较好反应,但血压未能达到目标,应当在患者能够很好耐受的情况下增加该药物的剂量。
B.联合用药,一般情况下,在第1种小剂量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第2种抗高血压药物,而不是加大第1种药物的剂量,目的是使两种药物都使用小剂量,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C.如果某种药物疗效差,或者耐受性差,可换另一类药物,而不是加大第1个药物剂量或加用第2个药物。
D.使用1天1次具有24h降压疗效的长效制剂,其优点是提高依从性,更平衡地控制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有可能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险性。
E.对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在确定血压值后,尽快给药治疗,对于中危和低危患者可综合考虑控制其他危险因素以及改变生活方式所能降低的血压值,并且应征求患者对于治疗策略的要求,做到医患配合,以便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②抗高血压药物:目前世界范围用于降压治疗的主要药物有6大类和中药制剂。
A.利尿剂:利尿剂是价格最低和最有价值的抗高血压药物之一,适合所有患者,尤其适于老年人,肥胖及有早期肾功能损伤,收缩期高血压及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的许多不良反应,如低钾,糖耐量降低,室性期前收缩等多见于大剂量,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利尿剂治疗特别需要小剂量,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12.5mg/d或更低为宜;目前临床上还有与噻嗪类利尿剂化学结构相似的利尿剂(吲哒帕胺imdapamide),商品名Natrilix(钠催离)2.5mg/片,由于其兼有扩血管作用的独特机制而且不干扰总胆固醇及糖代谢,可减轻微蛋白尿及左心室肥厚,是较理想的利尿降压药。
B.β受体阻滞药: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是一类安全,价廉,有效的降压药,适用于循环动力功能亢进伴有冠心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国人特别是老年人对β阻滞剂多较敏感,需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药,目前临床多用中效脂溶性β阻滞药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及长效水溶性比索洛尔(bisoprolol)等,对于有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者应避免使用。
C.ACE抑制剂:ACE抑制剂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尤其能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适用于老年高血压伴有糖尿病,高尿酸或心衰的患者,临床常用有培哚普利(雅施达)4mg/片,依那普利(悦宁定,renitec)10mg/片,以及具有双通道排泄的贝那普利(苯那普利,洛汀新)10mg/片和福辛普利(蒙诺)10mg/片等,主要不良反应是干咳,最为罕见的是致死的血管性水肿。
D.钙离子拮抗剂:所有钙拮抗剂均能有效地降低血压,且耐受性好,适用于老年高血压伴有冠心病,糖尿病,痛风或有代谢紊乱的患者,特别是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有预防卒中的效益,最好使用长效钙拮抗剂,避免使用短效制剂,常用钙拮抗剂有氨氯地平(络活喜)5mg/片,硝苯地平(拜心同控释片) 30mg/片,非洛地平(波依定)2.5mg/片,以及缓释维拉帕米(verapamil)240mg/片等,不良反应包括潮红,踝部水肿和便秘,对于无糖尿病的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选用廉价的第二代短效制剂尼群地平(nitrendipine)10mg/片,往往亦可收到较好效果。
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最近推出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它有与ACE抑制剂共同的特点,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特殊价值,该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延缓血管肥厚和动脉粥样硬化,消退左心室肥厚,而且几乎没有不良反应,最大优点是没有咳嗽的不良反应,代表药芦沙坦(芦沙坦)50mg/片,缬沙坦(代文)80mg/片,此类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大型临床研究正在进行。
F.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由于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体位性低血压,故多不适宜老年患者。
一些国产中药复方抗高血压制剂“脉君安”,“罗布麻”等在一些轻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疗效。
③老年高血压伴常见并发症的治疗:
A.脑血管疾病:脑血管事件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与血压水平有关,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TIA)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脑血管并发症,卒中则是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致死,致残的首要危险,在高血压性脑卒中生存者的一些试验中证实了降压治疗使卒中危险性降低29%,甚至血压最轻微的降低,也常可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绝对危险性得以降低,对于急性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给予及时的相关治疗,尽快稳定病情。
B.冠心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大多伴有冠心病,业已证明有冠心病史的病人,有非常高的冠心病事件复发率,当代研究提示,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性死亡发生率降低约1/4,近代研究还证明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衰病人心血管致残危险性降低,而以前则认为此组病人为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钙拮抗剂的试验研究未能提供对心力衰竭病人有益的证据,特别是对老年人。
C.肾脏疾病:高血压既是肾脏疾病的一个原因,也是其一种结局,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肾功能本身退化的基础上,高血压是加重肾功能损害,导致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将可延缓肾衰竭的进程,某些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ACE抑制剂除降压外,是否阻止肾病发展进程,还有待研究确定,早期肾功能不全使用ACE抑制剂,特别是具有双通道排泄功能的ACE抑制剂更为适宜。
D.糖尿病:老年高血压患者许多合并有Ⅱ型糖尿病,两者并存的结果使得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高,并升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初步有证明ACE抑制剂可减缓肾功能减退的速率,伴有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将血压降至最低目标水平[<17.3/11.3kPa(<130/85mmHg)]可明显减少微血管病事件及大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④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完整规范的治疗计划后,仍不能使经典原发性高血压,即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的血压下降至18.7/12.0kPa(140/90mmHg)以下,或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血压下降至18.7kPa(140mmHg)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必须考虑寻找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A.是否有继发的因素没被发现,特别是60岁以后发生的高血压,可有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注意听诊腹部血管杂音不难发现;B.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往往合并某种疾病,是否服用了升高血压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止痛药;C.是否有假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如“白大衣高血压”;D.老年人是否有进行性肾功能不全所致;E.不坚持治疗,医生和患者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给老年患者一些有帮助的信息,告知患者服药时间和方式,以及应该注意的不良反应。
总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坚持规范的治疗,坚持调整合理治疗方案,是高血压治疗成功不可缺少的和关键所在。
⑤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是指那些需要立即将危险的血压降至安全水平,以预防或减少靶器官损伤,如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颅内出血,夹层动脉瘤等,对老年患者的这些急症处理与非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特殊,故在此不赘述。
(二)预后
血压是一周期性现象,可分为2种成分:稳定成分即平均动脉压(MAP),搏动成分即脉压差,代表围绕MBP的上下波动程度,对于同一MAP水平,脉压差可以不同,脉压差随年龄而增大,通常对于高血压病人仅仅考虑MAP,研究证明,SBP的增高因而也是脉压差的增大,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老年人的脉压差增大通常是SBP的增高和DBP的降低所致,SBP增高可导致心肌肥厚,DBP的降低可引起心肌缺血,二者相结合更增加了心脏病的危险,研究表明,SBP的升高不是伴随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无害因素,SBP升高是老年人的主要危险因素,更甚于DBP升高,它可能是比DBP更为准确的危险性预测因素。
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卒中和充血性心衰,年老本身就是病残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合并高血压更使患者处于较高的危险状态,Shekelle前瞻性随访了2500例65~70岁的老年人,高血压组发生心衰的比正常血压组高出2倍,Frette发现,老年人高血压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者比对照组高3倍以上,美国Framingham地区对5000多人随访26年,发现在65~74岁年龄组,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意外的危险比对照组高8倍,影响老年人高血压的预后因素除年龄,血压外,还有心肌受累程度,心脏功能,血小板功能,血液流变状态等因素。
治疗高血压时容易出现的误区都有什么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1.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有些高血压患者或者是由于条件所限,或者是由于不注意血压的测量。特别是一些长期患病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的状态已经比较适应,即使血压明显升高,仍无明显的感觉,由此便认为自己的血压不高,于是便延误了对高血压的治疗。正确的做法: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一般至少1—2周内应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2.用药不规范:
很多高血压患者往往血压一下降,就立即停药这种不正确的服药方法会导致血压经常处于升高——降低——升高的不正常状态。血压长期处于这种不正常的波动状态,会严重地损害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正确的做法:当患者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时,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所服的药物进行调整,可以增减药物的种类或服药的剂量,但不能随意停药。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3.只注重长期服药:
忽视了对血压的定期复查有些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坚持不断地服药,但由于怕麻烦、或因为经常出差,或因为工作紧张就没有坚持定期地测量血压,这样一来就只能按照原先的剂量服药。这样做不仅会使患者的血压忽高忽低,使患者出现不适感,还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对正在使用的药物加速产生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患者在坚持长期服药的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并按照血压的高低情况随时调整其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4.只使用降压药物治疗:
而不擅于采取综合有效的办法进行治疗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顽固性疾病,治疗高血压单靠药物治疗不行,而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综合性措施,否则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患者除长期坚持服用药物外,还要在饮食、情绪等方面进行调节。比如,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地参加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5.临界的高血压不需要进行治疗:
这种观点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一般来讲,成人的血压在达到140/90毫米汞柱的时候,即为临界的高血压。在这种轻度的高血压时候,如果我们治疗的不够及时,同样也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并且会有进一步发展的走势。我们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临界高血压患者除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外,还应在饮食、情绪等方面进行调节,并在适当的情况下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止其血压继续升高。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6.忽视具体情况:
一味地追求血压的正常水平在临床上,大多数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稍高的血压有利于他们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及患者的年龄及自身的情况,而一味地要求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势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正确的做法: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情况,将其血压降至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使他们的血压降得过低。
青少年也要测血压
19岁男孩达三级高血压水平
昨日,19岁的大一男生小孙因为总是感觉头晕,到武汉市第三医院进行就诊,该院的心血管内科主任蒋雯医师为其进行检查后发现,小孙的高压为190mmHg,低压为110mmHg。
蒋雯表示,“该男孩血压达到三级高血压水平,属于比较严重的类型,由于该男孩体重160斤,其父亲也有高血压病,不良饮食习惯及家族遗传是致病原因之一。”
蒋雯介绍,我国目前成人高血压患者患者比例高达18.8%,患高血压的人群也是趋于年轻化。发病原因除遗传因素外,还受到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影响,如肥胖、饮食口味偏重、长期缺乏锻炼和长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都容易得高血压。
高血压控制率不足10%
“很多高血压病人是没有症状的,许多患尿毒症、脑出血的病人都是高血压控制差,最终导致器官受损,脑血管意外发生的。”蒋雯说,人们应该长期监测自己的血压,了解高血压的标准临界值。
据悉,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突破2亿,也就是说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而我国当前的高血压控制率却不足10%。
专家提醒,青少年更应该监测血压,因为青少年高血压患者面临比成人更长时间的器官保护难题。
降压药并非越贵越好
“降压药种类繁多,并非越贵就越好。” 蒋雯介绍,治疗高血压是具有个体化的,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目前高血压治疗误区较多,因为觉得中药无毒副作用而放弃西药,或者依赖保健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许多患者在患了高血压后,在药店随便买药,认为这经济实惠,但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 蒋雯介绍,患者在使用短效药物后血压很快降下去,但是维持时间短,血压波动大。这样很容易造成脑血管意外和其他把器官损伤。
另外也有些患者血压一恢复正常马上自行断药,用药依从性很差。事实上高血压需要长期规律用药维持,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高血压治疗莫入误区
第一个误区:自己诊断,自己治疗。
有一部分病人特别固执,不相信医生的诊断,总认为自己不头晕,不头痛,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肯定自己血压不高。
其实高血压病的症状包括:心悸、失眠、四肢麻木、耳鸣、头晕、头疼。但是有些高血压病人初期确实是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第二个误区: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
这种做法会引起血压控制不平稳,忽高忽低,对心脏和大脑是没有好处的。
第三个误区:血压降到正常就停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平稳状态。等血压升高了就再吃药,降下来就再停药,这样会导致血压波动大,容易导致高血压危象、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发作的发生。
第四个误区: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有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后,由于担心就立刻加大药量或添加药物种类,目的是赶快把血压降下来。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身体的重要脏器缺血或脑梗塞的发生。
第五个误区:随意更换治疗药品的种类或是自己随意减撤药物数量。
有 些病人服用一种降压药,如果2-3天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随意更换另一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一听到别人夸某种降压药如何如何好时,也不问大夫自己能不能 吃,立马更换药品。若是吃了效果不好,再换回来。实际上降压药物达到稳定效果,一般需要2周甚至更长时间。随意更换药品,易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和选择不到 合适的药物种类。
第六个误区:服药时间不对或是总忘记服药。
有些患者因为工作忙或是忙于做家务活,总是忘记服药。这样会引起血压波动大,控制不稳定。还有些患者把长效降压药放在晚上睡前服用,这样会引起夜间血压过低,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不同降压药怎么吃?
短 效降压药:其药效一般维持在5~8小时左右。如硝苯地平(心痛定)、卡托普利、维拉波米(异搏定)、地尔硫卓等。一天必须服用三次。否则不能保证有效地降 压效果。这类药效维持作用不长,但起效时间却很快,硝苯地平仅需3~1 5分钟,卡特普利需15~30分钟,故常用于血压突升时的急用。
中效降压药:其药效一般维持在10~12小时左右,如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尼群地平等。这类药物一天服用两次即可。
长效降压药:降压疗效一般维持在24小时以上,如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氯沙坦、福辛普利、苯那普利等。但一般需要4~7天才能达到稳定降压作用,故病人不要着急,这类药物药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且以早餐前后1小时服用为好
第七个误区:生活方式不改变
服着药,不用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继续吸烟喝酒吃大餐,尤其是口味儿重的家庭,吃盐多的问题。众所周知,吃盐多了会引起高血压,并加重高血压原有的危害,这样的误区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率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居高不下。
第八个误区:听信传言,误服假药劣药。
导致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进而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继发性损害。
第九个误区:降压药坚持吃,就不用监测血压。
这样会导致不了解自身血压的变化和服用该种药物的效果如何。因此即使血压平稳的患者,每周最好监测血压一次,并做好记录。
年轻人高血压治疗方法
一、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
1、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
2、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
3、定期测量血压;规范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
二、高血压治疗目标:
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总体危险。需要治疗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各种并存的临床疾病。
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伴有严重肾脏疾病或糖尿病,或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患者,应按照相关指南进行血压管理。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在哪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对患者的伤害很大,高血压在发生以后,患者一定要积极做好高血压的治疗工作。而在临床上,不少高血压患者,由于缺乏对高血压的了解,以至于没有正确进行高血压的治疗,不但耽误了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同时,也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沉重经济负担。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一定要警惕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第一、未治好原发病。临床上,有些高血压患者的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因为其他的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压,增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个症状表现,如果没有将原发疾病治好,就采取单纯的降压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因此,这一类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重点注意。
第二、用药不当。一般说来,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因为发病的病因和情况不同,治疗也是有一些差别的,目前抗高血压药物种类比较多,机制也比较复杂,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对待每一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病因、症状不同,继而对症下药,对高血压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
第三、不按照医生的要求去服用。临床上,不少高血压患者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忘记服药或者是不按时服药,服药不定时定量,随意增减药物的剂量,有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一段时间之后,自觉症状减轻或者是消失,就不继续服用了,这样做对身体的健康是不利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第四、忽视生活调理,未消除诱因。临床上,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让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不能依靠药物治疗,必须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的诱因,比如生活没有规律,过度的疲劳,睡眠不足,饮食中食盐量过高,吸烟,嗜酒等,如果不消除这些因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是很难康复的。
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选择正确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警惕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早日治愈高血压,摆脱高血压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