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性囊肿发病原因
粘液性囊肿发病原因
腹膜粘液瘤,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有2~5%并发腹膜粘液瘤,多继发于囊肿破裂后,瘤细胞种植于腹膜,并形成肿瘤结节,产生大量粘液,一般不发生脏器实质浸润。手术不易完全切除,术后甚易复发,5年存活率仅45%,肿瘤上皮高度分化,对放疗或化疗不敏感。
粘液性囊腺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左右。单侧居多、瘤体较大,囊壁可见乳头或产质区,切面半囊半实,囊液混浊或为血性。预后较浆液性癌明显为佳。5年存活率为40~50%。
此种肿瘤的内容物以往以其能溶于醋酸,有别于胃内粘液,故曾称为假粘液囊性瘤(pseudomucinous cystadenoma)。近年用组织化学方法检验,证实为粘蛋白,象乙酰胺基葡萄糖(acetylglucosamine)及其他带蛋白的碳水化合物的复合物。由于此种肿瘤囊腔内容物以含有丰富的白蛋白与糖蛋白(属粘多糖类)为特征,故目前已通称为粘液性囊腺瘤。覆盖瘤壁的腺体和囊腔的上皮与 子宫 内膜或肠粘膜类似。
这类肿瘤相当常见,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5~25%,粘液性癌占所有 卵巢癌 的6~10%。所有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约85%为良性(粘液性囊腺瘤),交界恶性者(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癌)约占6%,浸润性癌(粘液性囊腺癌)约为9%(Bemnigto等)。粘液性囊腺瘤最常见于30~50岁,交界性肿瘤和浸润性癌最常见于40~70岁。其中粘液 性交 界性囊腺癌占卵巢粘液性癌的17~52%。
组织发生
目前多认为粘液性肿瘤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或体腔上皮包涵囊肿的化生。许多证据显示粘液性肿瘤可含有其他苗勒氏型上皮如输卵管型、子宫内膜样上皮。体腔上皮包涵囊肿和粘液上皮间的转换区也可看到。然而,某些粘液性肿瘤中可见杯状细胞(goblet cells,约见于1/4病例)、嗜银细胞(argentaffine cells,约见于1/5病例)以及帕内特氏细胞(Paneth ′scells,见于少数病例);而且粘液性腺体和囊肿常是畸胎瘤的成份,约5%的粘液性肿瘤伴有良性囊性畸胎瘤,因此有认为粘液性肿瘤可能起源于生殖细胞,很似单胚瘤。然中胚层起源的器官如肾和宫颈也可表现肠型上皮化生而出现上述细胞(Anopardi等)。卵巢表面上皮的类似化生能解释肠型粘液性肿瘤的起源(Fenegli等)。偶尔在同一肿瘤内,甚至在同一腺体内可见宫颈内膜和肠型上皮并存。
某些学者认为,本病发生似有遗传倾向,如遗传病中Peut-JeGHres综合征是以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为特征,约14%患者伴卵巢瘤,或为粒层细胞瘤,或为囊腺瘤。
肿瘤性卵巢囊肿症状
肿瘤性卵巢囊肿是指卵巢浆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瘤,是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为良性肿瘤。浆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癌为同一来源的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发生率低,其中粘液性囊腺癌少于浆液性囊腺癌。良性肿瘤性卵巢囊肿多发生于30~40岁,恶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病因不明。
肿瘤性卵巢囊肿临床主要表现下腹不适或下坠感,腹水,腹部肿块,恶性者可出现胸水及腹痛。肿瘤性卵巢囊肿患者会出现尿频,但无尿痛、尿急;或有便秘。自觉小腹增大,裤腰紧小。可摸及下腹有块,尤早晨清楚,排尿后又消失。
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注意事项
适应人群
1、有卵巢肿瘤的患者。
2、有卵巢冠囊肿的患者。
3、成熟囊性畸胎瘤的青年妇女。
4、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
5、有单纯性囊肿,界限清楚的浆液性或粘液性囊肿的患者。
黄体囊肿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1.黄体囊肿发病因素
①供应黄体的血管、淋巴系统发生了紊乱;
②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卵巢功能变化或卵巢酶系统功能过度增强,造成凝血机制障碍,呈出血倾向。因黄体出血过多形成黄体血肿,待血液吸收后清液滞留于黄体腔内,使黄体直径增大;
③垂体促性腺激素过度分泌,促使黄体过度发育。
2囊肿分类
①功能性囊肿:类囊肿在生育年龄的女性最为常见,发生在排卵周期的育龄妇女,有卵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多囊卵巢,是由于内分泌机能失调、促黄体素分泌不足、药物刺激等造成的过度生理性反应所致。
②出血性囊肿:有时滤泡囊肿及黄体囊肿生长过速,造成卵巢的组织牵扯而裂开流血。这些血液因没有出口出去而积在卵巢里,就称为出血性囊肿。
③浆液性上皮囊肿及黏液性上皮囊肿:在观察三个月后,仍然存在的囊肿有可能是属于上皮卵巢囊肿,而非功能性囊肿。
二、发病机制
1.肉眼形态 黄体囊肿为发生于单侧卵巢的孤立性囊肿,表面光滑,呈琥珀色,直径很少大于4cm,罕见超过8cm。但文献曾有报道达11cm。单房性,壁薄,半透明。切面可见中央腔内含有淡黄色、嗜红色液体或凝血块,囊壁部分或全部为黄色,有时卷曲成花环状。
2.组织形态 成年女性黄体大小外观差异很大。排卵后,黄体血肿立即封闭。如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囊体血肿含血量较多,都可致黄体囊肿。妊娠期和非妊娠分为两种。
1、粒层黄体囊肿:此种最为常见,来自黄体的血肿,可发生于育龄期。直径2.5~6cm不等,最大可达11cm;大于4cm的少见,囊肿向卵巢表面突起,早期可似血肿,卵巢表面呈红褐色,内为透明或褐色浆液,囊壁浅黄色,呈特征性花环状。
2、卵泡膜黄素囊肿(黄素化卵泡膜囊肿)此囊肿也称高反应黄体,出现于视丘—垂体机能障碍,滤泡不排卵,也未破裂,故纯属黄素化的闭锁滤泡状改变。双侧黄素化卵泡囊肿,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常伴有滋养叶细胞病变(水泡状胎块,绒毛膜癌)。
良性卵巢囊肿都有几种
1、功能性囊肿:
也称生理性囊肿,是常见的囊肿。发生在排卵周期的育龄妇女,当液体聚集在滤泡内或黄体内,就形成滤泡囊肿或黄体囊肿(黄素囊肿)。主要特征:1、单纯囊性;2、一般不超过5cm;3、多数并有月经异常;4、通常三个月内自行消失,不需要药物治疗。
2、上皮性囊肿:
上皮性囊肿是卵巢囊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有浆液性上及黏液性之分。当囊肿的上皮细胞变化成类似宫颈管上皮,就可以分泌粘液,即粘液性囊肿;当变化成类似输卵管上皮,就可以分泌浆液,即浆液性囊肿。主要特征:1、多数无症状;2、随访过程中囊肿逐渐长大,不会消失的;3、单房或者多房(囊肿内部分隔);4、属于良性肿瘤,需要手术治疗。
3、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生长在卵巢上,形成咖啡色像巧克力状的液体,因此得名“巧克力囊肿”。主要特征1、典型症状为痛经,不孕;2、年轻;3、囊肿变化多端,随着时间增大;4、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部分双侧,盆底结节;5、B超常用术语:囊性内见细密光点,分隔,混合性(囊实性);6、CA125升高;7、CT/MR检查有助诊断;8、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年龄、生育、症状等多种因素决定;9、需要开刀处理。
4、生长细胞肿瘤:
畸胎瘤是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有些患者根据名称常常认为该肿瘤是遗传而来,这是误解。畸胎瘤来自卵巢生殖细胞,可能是在胚胎时期的细胞分化上出了问题。1、B超术语:囊实性,强光团;2、部分双侧;3、囊肿内有毛发、牙齿、皮脂等组织;4、由于畸胎瘤本身不会自行消失,而且还有可能不断的成长,15%机率会造成卵巢扭转;5、需要手术治疗。
专家指出,对于良性的卵巢囊肿的出现,我们也需要详细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而无论是哪一种肿瘤,我们都必须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定期检查非常重要。在平时,我们自己也必须要多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变与饮食,出现问题需要及时的去治疗。
子宫囊肿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受到损害,卵子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即使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但是却长时间不能怀孕,卵巢囊肿早期症状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痛苦。
2.囊肿发比较大的时候,小腹位置会有疼痛的卵巢囊肿早期症状,特别是在按压的时候疼痛的感觉会比较明显,有的卵巢囊肿早期症状会感觉到腹部有肿块。
3.女性腹部会有增粗的现象,由于囊肿不断增大使得自己的腹部不断增大的卵巢囊肿早期症状,认真的就会发觉自己的衬衫似乎小了。
肿瘤性卵巢囊肿是指卵巢浆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瘤,是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为良性肿瘤。浆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癌为同一来源的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发生率低,其中粘液性囊腺癌少于浆液性囊腺癌。良性肿瘤性卵巢囊肿多发生于30~40岁,恶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病因不明。
肿瘤性卵巢囊肿临床主要表现下腹不适或下坠感,腹水,腹部肿块,恶性者可出现胸水及腹痛。肿瘤性卵巢囊肿患者会出现尿频,但无尿痛、尿急;或有便秘。自觉小腹增大,裤腰紧小。可摸及下腹有块,尤早晨清楚,排尿后又消失。
卵巢粘液性囊肿的病因
对于引起卵巢粘液性囊肿病因,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卵巢囊肿病理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下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卵巢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卵巢组织异常增生,终致卵巢囊肿,甚至癌变。
患上了粘液性卵巢囊肿之后,患者们必须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尽早摆脱粘液性卵巢囊肿的困扰,而粘液性卵巢囊肿治疗的相关内容如下:
无论是腹腔镜手术,还是导航微电极系统,作为目前国内妇科界应用很广,优势明显的微创手术,都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特别是导航微电极治疗粘液性卵巢囊肿不再开刀,颠覆了妇科手术必须开腹的历史,给现代女性提供了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诊疗方式,能全方位满足粘液性卵巢囊肿患者新的诊疗需求。
卵巢囊肿恶性是癌症吗
卵巢囊肿恶性多数为癌变,也称为卵巢癌。
卵巢囊肿可以分为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病理性囊肿中包括浆液性囊腺瘤、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癌。通常b超检查出卵巢囊肿后,需要进行CT、磁共振、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能够帮助判断卵巢囊肿的良恶性。如果是恶性卵巢囊肿,肿瘤标志物CA125检查结果通常80%会偏高。
卵巢中的粘液性肿瘤与浆液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多为单侧,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囊内充满淡黄色清澈浆液。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有2~5%并发腹膜粘液瘤,多继发于囊肿破裂后,瘤细胞种植于腹膜,并形成肿瘤结节,产生大量粘液,一般不发生脏器实质浸润。接下来就一起来正确认识一下这两种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分为单纯型及乳头状两型,前者多为单房、壁光滑,后者常为多房,内可见乳头,偶向囊外生长,手术切除后不再继续生长。
浆液性囊胶瘤的恶变率为35%,乳头型可达50%。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多双侧性,乳头状物丰富,多呈囊外生长,靠病理检查确诊。预后与癌不同,5年存活率达90%。
浆液性囊腺癌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约占40~50%,多为双侧,体积较小,半实质性,表面光滑,或有乳头生长,切面多房,腔内充塞质脆乳头,囊液混浊,有时血性。早期即可发生腹腔内转移甚至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5年存活率仅20~30。
粘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95%的肿瘤为单侧性,表面灰白色,体积较大或巨大,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大小不一。囊肿间隔由结缔组织组成,囊液呈胶冻样,含粘蛋白或糖蛋白,肿瘤表面光滑,很少有乳头生长,囊腔被覆单层高柱状上皮,能产生粘液。恶变率为5~10%。
腹膜粘液瘤,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有2~5%并发腹膜粘液瘤,多继发于囊肿破裂后,瘤细胞种植于腹膜,并形成肿瘤结节,产生大量粘液,一般不发生脏器实质浸润。手术不易完全切除,术后甚易复发,5年存活率仅45%,肿瘤上皮高度分化,对放疗或化疗不敏感。
粘液性囊腺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左右。单侧居多、瘤体较大,囊壁可见乳头或产质区,切面半囊半实,囊液混浊或为血性。预后较浆液性癌明显为佳。5年存活率为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