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正确的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该如何正确的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在临床上消化性溃疡也可以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感、嗳气、反酸水、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但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可发现有突出到胃壁内的叫做“龛影”的不透光影,胃镜检查更能直接看到溃疡病灶的大小及溃疡周围炎症的轻重。
2、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者常有右上腹部的疼痛和饱胀感、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有些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急性上腹部绞痛史(此即所谓胆绞痛)。通过腹部B型超声检查以及胆囊造影,结合曾经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绞痛常能作出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胆囊炎。
3、胃癌:胃癌的早期常无特异的症状,只有胃镜和病理检查才能发现。但随着肿瘤的不断增长,影响到胃的功能时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类似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但胃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会同时伴有消瘦、乏力、贫血等提示恶性肿瘤的所谓“报警”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不难确诊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癌。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鉴别
诊断
1.上述消化不良的症状在1年中持续半年以上。
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糜烂和肿瘤性病变,也无这类疾病病史。
3.B超,X线,CT,MRI和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腺疾病。
4.无精神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及肾脏病存在。
5.无腹部手术史。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症状与体征均很难与FD鉴别,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明显充血,糜烂或出血,甚至萎缩性改变,则常提示慢性胃炎。
2.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也可见于FD患者,X线钡餐发现龛影和胃镜检查观察到溃疡病灶可明确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3.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多与胆结石并存,也可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腹部B超,口服胆囊造影,CT等影像学检查多能发现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征象可与FD鉴别。
4.胃癌:胃癌的早期常无特异的症状,只有胃镜和病理检查才能发现,但随着肿瘤的不断增长,影响到胃的功能时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类似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但胃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会同时伴有消瘦,乏力,贫血等提示恶性肿瘤的所谓“报警”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不难确诊。
5.其他 FD还需与其他一些继发胃运动障碍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胃肠神经肌肉病变相鉴别,通过这些疾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一般可作出鉴别。
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诊断出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影像学检查
B超及内镜检查,其他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MRI等),其意义在于排除器质性疾病,有利于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肝、胆、胰腺疾病和肿瘤等器质性病变鉴别,X线、MRI成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不同时间的胃排空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以进行此项检查。
二、粪便中脂肪测定
脂肪定量分析是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简单而可靠的试验,正常人24h内粪便排出的脂肪量小于6g,或脂肪吸收系数大于94%;用14C-三油酸甘油酯吸收试验,正常人每小时呼吸排出标记物大于给予量的3.5%。
三、维生素B12吸收的Schilling试验
异常常提示回肠末端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也常有维生素B12吸收障碍,Schilling试验也有助于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特别是盲襻综合征,硬皮病和多发性小肠憩室,如盲襻综合征时Schilling试验的第1,2部分异常,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后,Schilling试验可恢复正常。
四、胃排空测定技术
核素扫描被认为是测定胃排空的金标准,25%~50%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半排空时间延长,主要是对固体食物半排空时间延长。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检查诊断
检查
1、粪便中脂肪测定:脂肪定量分析是诊断脂肪泻的简单而可靠的试验,正常人24h内粪便排出的脂肪量<6g,或脂肪吸收系数>94%;用14C-三油酸甘油酯吸收试验,正常人每小时呼吸排出标记物大于给予量的3.5%。
2、维生素B12吸收的Schilling试验:异常常提示回肠末端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病人也常有维生素B12吸收障碍,Schilling试验也有助于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特别是盲襻综合征,硬皮病和多发性小肠憩室,如盲襻综合征时Schilling试验的第1,2部分异常,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后,Schilling试验可恢复正常。
3、影像学检查:B超及内镜检查,其他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MRI等),其意义在于排除器质性疾病,有利于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肝,胆,胰腺疾病和肿瘤等器质性病变鉴别,X线,MRI成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不同时间的胃排空率。
4、胃排空测定技术:核素扫描被认为是测定胃排空的金标准,25%~50%患者胃半排空时间延长,主要是对固体食物半排空时间延长。
诊断
1.上述消化不良的症状在1年中持续4周以上。
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糜烂和肿瘤性病变,也无这类疾病病史。
3.B超,X线,CT,MRI和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腺疾病。
4.无精神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及肾脏病存在。
5.无腹部手术史。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症状与体征均很难与FD鉴别,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明显充血,糜烂或出血,甚至萎缩性改变,则常提示慢性胃炎。
2.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也可见于FD患者,X线钡餐发现龛影和胃镜检查观察到溃疡病灶可明确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3.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多与胆结石并存,也可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腹部B超,口服胆囊造影,CT等影像学检查多能发现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征象可与FD鉴别。
4.胃癌:胃癌的早期常无特异的症状,只有胃镜和病理检查才能发现,但随着肿瘤的不断增长,影响到胃的功能时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类似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但胃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会同时伴有消瘦,乏力,贫血等提示恶性肿瘤的所谓“报警”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不难确诊。
5.其他 FD还需与其他一些继发胃运动障碍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胃肠神经肌肉病变相鉴别,通过这些疾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一般可作出鉴别。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FD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
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
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并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呕吐多为当餐胃内容物。
4.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与“恐癌”心理有关。
5.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原因
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
消化不良可见于各年龄段,尤以儿童及体弱多病者多见。老百姓俗称停食或伤食。其主要表现为脘腹胀闷、食欲不振、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疼痛,或饮食停滞、食后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则出现厌食、乏力、消瘦等症状。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
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
健康人在消化间期表现为特征性的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其中MMC Ⅲ期起清道夫的重要作用,餐后进入消化期,近端胃呈适应性舒张容纳食物,远端胃收缩、蠕动,消化食物使其变为细小的颗粒胃窦、幽门与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在排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FD患者的胃窦 、幽门 与十二指肠 动力异常,不仅存在于消化期,而且见于消化间期,后者包括MMC Ⅲ期出现次数减少,MMCⅡ期的动力减弱和十二指肠胃反流等,因此患者空腹就有症状餐后也不减轻甚或加重。
功能性消化不良预防
一、进餐时应保持轻松的心情,不要匆促进食,也不要囫囵吞食,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食。
二、不要泡饭或和水进食,饭前或饭后不要马上大量饮用液体。
三、进餐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以免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四、不要在进餐时饮酒,进餐后不要马上吸烟。
五、不要穿着束紧腰部的衣裤就餐。
六、进餐应定时。
七、避免大吃大喝,尤其是辛辣和富含脂肪的饮食。
八、有条件可在两餐之间喝一杯牛奶,避免胃酸过多。
九、少食过甜过咸食品,过多吃糖果会刺激胃酸分泌。
十、进食不要过冷或过烫。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
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吃饭的时候容易饱而且腹部会有嗳气,并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4.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与“恐癌”心理有关。
消化不良有哪些诊断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习,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研究表明:超声3D通过测量胃容积可以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荷兰消化专家报告,3维超声(3D US)可望成为一种精确无创的诊断方法,以替代电子恒压器评估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胃功能。应用3D US,消化医师发现许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症状,通常与近端胃适应性调节功能受损有关。(Gut 2006, 55: 1685, 1725)
在报告中,荷兰Utrecht大学医学中心Mundt和Samsom医师指出,根据目前比较电子恒压器和3D US以及研究胃容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关联的试验,3D US判断胃容积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他们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纳入15名健康者和1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诊断性工具。通过电子恒压器检查发现,47%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作为对营养液体相应的胃基底部适应性调节能力受损;通过3D US检查则显示67%的患者存在近端胃容积的改变能力受损,而远端胃窦容积增大。
Mundt和Samsom医师认为,3D US是一个测量胃容积的可靠而无创的技术,检查结果与电子恒压器具有很明显的符合性。
如何区分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
正确区分器质性消化不良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与关键。器质性消化不良可通过有关检查显示相关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肿瘤等,也包括全身性系统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异常,如糖尿病性消化不良、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等。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师对于“报警症状和体征”应予足够的重视, 一旦出现,应立即给予必要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
目前认为,报警症状和体征包括:45 岁以上近期出现症状;消瘦、体重下降大于3 千克;贫血、呕血、黑便;黄疸;发热;吞咽困难;腹部肿块;症状进行性加重;内科治疗无效。常用的一线检查方法有:血常规、血沉、粪潜血试验、电子胃镜、肝胆胰超声;进一步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胸部X 线检查等。值得强调的是,电子胃镜检查在消化不良的诊断中尤为重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应该是排除诊断,即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来排除。
按照罗马Ⅱ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持续或反复上腹正中部疼痛或不适;所出现的症状没有器质性疾病可以解释;症状与排便无关;上述症状在近12 个月内至少出现12 周,症状可以间断性出现。亦可进一步根据病人存在的不同症状,分为3 型:溃疡型、运动障碍型、非特殊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如何诊断
确定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前必需注意以下几点:
1、“报警”信号有无:报警信号系指与器质性消化系疾病有关的症状、体征,如年龄45岁以上近期发病进行性加重,吞咽困难、呕血、黑粪、贫血、黄疸、发热、体重下降等。提示有器质性疾病,
2、诱发因素:询问有无诱发症状发作相关的应激事件、精神压力、心理因素,如果明确存在,提示FD可能.
3、上腹痛的特点:如果以腹痛为主的主诉,应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与进餐的关系和既往服用制酸药的反应等。以除外消化性溃疡或胆系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
1功能性消化不良首先应该符合嗳气,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样的可以更好的确诊,能够更加准确的治疗。
2在确定符合上述症状后,建议服用脾粉散和乳酸菌素片,这样的话可以助于恢复胃肠功能,助于消化吸收。
3在饮食方面要注意短期内禁止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油腻食物会粘附在胃肠道的表面,限制胃肠运动,而且不利于刺激消化液的分泌,所以不建议食用。同时花生,豆类等也要少吃,这些食物相对坚硬,不利于消化。同时呢可以注意适量喝水,当然运动也是少不了的,这样的话可以更好的恢复胃肠的功能。适量食用纤维素也可以比较好的刺激胃肠运动的,但是在短时间内不建议您吃的过饱,饭类也要注意尽量喝一些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