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肩髃如何针刺 针刺肩髃有危险性吗?

肩髃如何针刺 针刺肩髃有危险性吗?

针刺肩髃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是不会有危险的,但在行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行针时活动肩部,当针直接刺入肩关节腔后,行针过程中不得移动上肢,否则易发生弯针,甚至折针。故古有“已针不可摇,恐伤针”之说。

2.忌针具消毒不严,因本穴须直接刺入肩关节腔中,故针具消毒一定要严格,否则针刺体虚,抵抗力弱或糖尿病患者时,可能会导致感染,生疮,或化脓性疾病。

针灸治疗肩周炎方法

1、基本针灸治疗

治则:疏筋通络、行气活血,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以肩关节局部取穴为主。

肩髃 肩前 肩贞 阿是穴 阳陵泉 中平穴(足三里下1 寸)

方义:局部近取肩髃、肩前、肩贞,是谓“肩三针”,配局部阿是穴,针刺泻法并加艾灸,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疏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新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效穴。诸穴远近相配,使病邪得祛,筋脉舒通,气血调和,疼痛自止。

加减:太阴经证加尺泽、阴陵泉;阳明、少阳经证加手三里、外关;太阳经证加后溪、大杼、昆仑;痛在阳明、太阳经加条口透承山。

操作:肩前、肩贞要把握好针刺角度和方向,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陵泉深刺或透向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可用强刺激;局部畏寒发凉可加灸;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并行走罐;余穴均按常规针刺。凡在远端穴位行针时,均令患者活动肩部。

2、其他针灸疗法

(1) 芒针:取肩髃透极泉、肩贞透极泉、条口透承山等。肩不能抬举者可局部多向透刺,使肩能抬举。条口透承山时边行针边令病人活动患肢,动作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以免引起疼痛。

(2)刺络拔罐:对肩部肿胀疼痛明显而瘀阻浅表者可用皮肤针中强度叩刺患部,使局部皮肤微微渗血,再加拔火罐;如瘀阻较深者可用三棱针点刺2~3针致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使瘀血外出,邪去络通。每周2次。

(3) 耳针:取肩、肩关节、锁骨、神门、对应点等。每次选3~4穴,毫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4)电针:取肩髃、肩髎、肩前、天宗、曲池、外关等。每次选3~5穴,接通电针仪,早期用连续波、后期用断续波强刺激10~15分钟。

(5)穴位注射:在肩部穴位注射当归、川芎、元胡、红花等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0.5ml。如压痛点广泛,可选择2~3个压痛最明显处注射。

针灸对中风有用吗 中风针刺方法

主穴分二组。

甲组: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乙组:肩髃,肩贞,阳池,后溪,风市,手三里,环跳,委中,解溪。

配穴:口舌歪斜加刺下关,地仓,颊车;言謇或不语加刺廉泉,通里,肘部痉挛加刺尺泽,曲泽,腕部拘挛加刺大陵,腕骨,手指拘挛加刺八邪;上肢抬举疼加天柱;膝部拘挛加刺曲泉,阴谷,踝部拘挛加刺太溪,照海,足趾拘挛加刺八风,涌泉。

治疗方法:两组交替使用,每组使用三次后更换1次,12次为1个疗程。急性期每日1次,恢复期,后遗症隔日1次,初期单次患侧,多用泻法,恢复期,后遗症因病程较久,久病必虚,故针刺当用补法,同时健侧,患侧交替针刺,或双侧同刺。

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位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口角㖞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悬钟,太冲,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治疗方法: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三阴交用补法。刺极泉时避开动脉,直刺进针,用提插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感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俞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属脑,人身一切功能活动都以阳气为重,阳气不行,阴穴郁闭不通,筋脉失荣,肢体废用,中风为脑病,故治用督脉穴。

取穴: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脊中,悬钟,命门,腰阳关,长强。

治疗方法:隔日针1次,留针30分钟,12次为1疗程。

腿风湿怎么拔火罐

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贞、肩髎、肩髃;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双);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针刺。配穴针刺得气后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针、罐15-20分钟。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取病变关节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然后进行拔罐,使拔后皮肉发生红晕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钟。2-4天施术1次,5次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肩髃如何针刺

肩髃针刺手法

取穴:坐位上臂下垂。肩峰外侧端之下方,三角肌中分起点之中点;举上臂现凹陷处。

简易取法: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在肩部高骨(锁骨肩峰端)外,肩关节上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凹陷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外上向内下与肩关节表面成90°。

进针深度:用直刺法,与皮肤垂直进针,直刺0.5-0.8寸;或向内斜刺法,与穴位下外的皮肤呈50°夹角,向内稍偏下,斜刺1.5-2寸;或向下斜刺法,与穴位上内的皮肤呈50°夹角,向下斜刺1.5-2寸,亦可向前向内下及后内下进行透刺。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会有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甚至到手指。

作用主治

肩髃穴正在肩端上,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又是手阳明与跷脉之交会穴,本穴具有疏风活络,散邪解热,调和气血,通利关节,止痛止痒之功,用于治疗上肢不遂,肩臂疼痛,筋骨酸痛,手臂挛急,头不能回顾,风热瘾疹,瘿气,瘰疬诸症。

针刺肩髃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是不会有危险的,但在行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行针时活动肩部,当针直接刺入肩关节腔后,行针过程中不得移动上肢,否则易发生弯针,甚至折针。故古有“已针不可摇,恐伤针”之说。

2.忌针具消毒不严,因本穴须直接刺入肩关节腔中,故针具消毒一定要严格,否则针刺体虚,抵抗力弱或糖尿病患者时,可能会导致感染,生疮,或化脓性疾病。

天宗的定位与主治 天宗穴常用配伍

1.配肩髃,臑俞,肩贞,秉风,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治疗风寒痹阻之肩胛痛。

2.配肩贞,小海,支正,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止痛,治疗经气不利之肘臂外后侧痛。

3.配肩井,膻中,尺侧,周荣,针刺泻法,行气活血,治疗气血瘀滞 之乳痈,乳癖等。

手三里针刺方法 手三里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风散热,消肿止痛。配合谷,下关,颊车,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牙痛;配颊车,翳风,外关,合谷,针刺泻法,治疗风火颊肿;配鱼际,扶突,天鼎,二间针刺泻法,治风热失喑。

2.配天枢,中脘,曲池,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理肠胃,消积滞,通腑气,治疗食滞胃肠之腹胀,泄泻。

3.本穴通经活络。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上肢不遂;配肩髃,肩髎,臑俞,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肩痹疼痛;配曲池,天井,少海,手五里,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肘挛不伸。

针刺肩髃有危险性吗? 肩髃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锁骨上外侧神经分布,到达穴区的神经纤维由第4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三角肌:针刺处为三角肌中部上份。该肌由腋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5,第6颈神经组成。

4.三角肌下囊:为三角深面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滑液囊,常与肩峰下囊相通。此滑液囊肿胀时,可产生“肩周炎”症状。

5.冈上肌腱:此肌腱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上端。冈上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

肩髃的准确位置图 肩髃穴主治疾病

肩髃属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为上肢要穴,具有疏风散热,通经活络,缓解肩臂疼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肩关节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肩胛痛,臂痛,半身不遂,肩臂风湿痛等症。此外对于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经常刺激肩髃穴,尤其是进行针刺,能起到很好的疏风活络作用。

肩髃如何针刺 针刺肩髃的作用主治

肩髃穴正在肩端上,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又是手阳明与跷脉之交会穴,本穴具有疏风活络,散邪解热,调和气血,通利关节,止痛止痒之功,用于治疗上肢不遂,肩臂疼痛,筋骨酸痛,手臂挛急,头不能回顾,风热瘾疹,瘿气,瘰疬诸症。

如何对肩周炎病人做针灸疗法

肩周炎是由于肩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的消失,故又称冻肩。好发于40岁以上患者。人到中年,气血渐衰,筋骨失养,肩部劳损或受风寒湿邪侵袭,以致气血不和,脉络阻滞而发病。以肩部产生疼痛,逐渐加重,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且日益并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的疾病。

针灸疗法:(必须医生操作)

1. 毫针:临床常用肩髃、肩髎、巨骨穴、肩前穴、肩贞穴及肩部压痛点等,亦可配用肩部附近臑腧、臂臑穴或肘关节以下穴位如曲池、外关、合谷等穴,每次取4~5 个穴位。针刺时先刺局部穴,后刺远道穴,中强刺激半分钟左右出针,或间歇动留针5~10min,也可用电针法,2d1次。

2.温针灸:温针灸取肩髃、肩前、肩后、曲池、合谷、天宗、痛点。刺人得气后,在针尾上插2.5cn的艾条在针柄上施针。③刺络拔罐:在患肩部痛点及周围处,以三凌针点刺后拔罐10~15min,吸出少量淤血,或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

手三里穴针刺怎么操作

手三里针刺方法

取穴:坐位或侧卧位,前臂外侧缘,肘横纹以下2寸距外上髁2.2寸,桡骨外侧缘处。

进针方向:从外向内,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手远侧端。

作用主治

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腧穴,里,有居之意,穴居肘髎为3寸,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刺之有祛风止痒,通络止痛,和胃理肠,消肿止痛之功,用于治疗牙痛,颊颌肿,肩膊疼痛,上肢不遂,手臂顽麻,急性腰扭伤,落枕,坐骨神经痛,腹痛吐泻,伤风感冒。

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风散热,消肿止痛。配合谷,下关,颊车,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牙痛;配颊车,翳风,外关,合谷,针刺泻法,治疗风火颊肿;配鱼际,扶突,天鼎,二间针刺泻法,治风热失喑。

2.配天枢,中脘,曲池,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理肠胃,消积滞,通腑气,治疗食滞胃肠之腹胀,泄泻。

3.本穴通经活络。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上肢不遂;配肩髃,肩髎,臑俞,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肩痹疼痛;配曲池,天井,少海,手五里,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肘挛不伸。

肘髎的准确位置图 肘髎常用配伍治疗

1.配肩髃,肩髎,臑俞,针刺平补平泻法,疏利关节,治疗经脉闭阻之肩痛,活动不利等。

2.配曲池,天井,手三里,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络,治疗气血瘀滞之肘部拘挛,疼痛,屈伸不利。

3.配肩髎,曲池,外关,阳池,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止痛,治疗经气不利之上肢不遂,上臂疼痛,拘挛等。

条口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条口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承山,悬钟,针刺平补平泻法,散寒除湿,舒筋止痛,治疗寒湿阻络之下肢痿痹,小腿冷痛,麻木,转筋等。

2.配解溪,昆仑,太冲,足临泣,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消肿,治疗经气不利之跗肿。

3.配承山,肩髃,肩髎,阳陵泉,针刺泻法,条口透承山,活血通络,治疗气血阻滞之肩痛,活动不利等。

4.配天枢,气海,上巨虚,针刺平补平泻法,气海可灸,散寒除湿,治疗寒凝腹痛,虚寒痢疾等。

相关推荐

针刺后溪注意事项 后溪穴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平补平泻法或泻法,祛风散寒,通督止痛,如配髎,臑俞,治疗风寒入络之凝证;配风池,大椎,天柱,外俞,列缺,治疗外感风寒之落枕,头项强痛;配髎,曲池,外关,阳溪,合谷,八邪,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痛,手腕拘急,手背痛。 2.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如配天柱,风府,治疗风热头痛;配少商,鱼际,合谷,治疗风热咽痛;配风池,翳风,听宫,支沟,治疗风热耳鸣。 3.配身柱,天柱,本神,鸠尾,丰隆,针刺泻法,熄风化痰,通督醒神,治疗风痰上蒙心窍之痫证。 4.配劳宫,水沟,上脘,大钟,

周炎年轻化针灸推拿疗法来助阵

一、周炎的针灸疗法 周炎早期,以疼痛症状为主的患者,针炙治疗可每日进行1次。后期以关节功能运动障碍为主的病人,治疗通常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7日。针炙治疗周炎所选择的穴位主要峰,髎,曲池,条口穴(距足三里5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指宽处),并结合循经取穴和同名经取穴的原则。 如峰处压痛点或后伸痛,活动困难时,以太阴经为主,取手,足太阴经穴,先刺阴陵泉,再刺尺泽、、合谷、曲池、太渊和天宗等穴。压痛点或内收困难时,以阳经为主,取手,足太阳经为主,取手、足太阳经穴

温溜的准确位置图片 温溜穴常用配伍治疗

1.本穴清热解毒,泻火消肿,配商阳,天突,丰隆,商阳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阳明实热咽喉肿痛;配风池,迎香,合谷,少商,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肺经蕴热鼻衄;配商阳,内庭,合谷,颊车,太阳,商阳点刺 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胃火上攻之面肿,头痛;配商阳,合谷,承浆,金津,玉液,上廉泉,商阳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口舌肿痛。 2.配上巨虚,梁门,天枢,曲池,足三里,针刺泻法,调理肠胃,治疗肠腑不通之腹痛,肠鸣。 3.配液门,京骨,仆参,针刺泻法,泄热通腑,清心化痰,治疗痰热扰心之癫疾,吐

胛骨酸痛的按摩手法 按摩髎穴

取穴部位:位于人体的部,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操作手法:按摩时用一手拇指在患一边贞穴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患者能承受的疼痛度为宜。 功效:髎穴是三焦经上的穴位,主治臂痛、重不能举,适用于胛骨酸痛之症。

中医治疗落枕的方法

1、刺灸法 治则:调气活血,舒筋通络 处方:落枕穴 压痛点 后溪 悬钟 方义:后溪,悬钟为循经取穴,可疏调太阳,少阳经气,解痉止痛;落枕穴为经验穴。 随证配穴:恶寒头痛—风池、合谷,痛—曲垣、,背痛—外俞、天宗。 操作:毫针刺,泻法。先刺落枕穴或悬钟,轻轻捻转,嘱患者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当即缓解,再针近部诸穴,并可配合温针或拔火罐。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2、耳针法 选穴:颈、颈椎、肝、脾、神门 方法:毫针刺,中强度刺激,捻针时嘱患者徐徐转动颈项,每次留针30~60min,每日1次。

中俞怎么按摩 中俞可以针灸吗

可以。 确定穴位后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除了针灸,中俞也可以艾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也是不错的。 中俞穴配穴、外关穴可缓解治疗背疼痛;配合谷、秉风、中府、内关、后溪用于缓解治疗周炎;配承泣穴、丝竹空穴用于视力减退。

拔罐治风湿的方法

腰下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先取大小适宜之火罐于主穴处拔4—6罐,然后依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选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两周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6天。 取病变关节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然后进行拔罐,使拔后皮肉发生红晕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钟。2—4天施术1次,5次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贞、髎、;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

类风湿想关节炎如何医治 针灸治疗

近年来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取得了不少成绩,对这方面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单独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者,也针药并施或用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者。目前所采取的针灸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温针壮督法治疗:主穴取大椎、神道、至阳、命门、腰阳关。配以、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解溪。 2、蜂针治疗:取穴以病痛局部压痛点作为主穴,配穴按经脉的循行所过而取穴。上肢多取、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溪等;下肢多取环跳、血海、犊鼻、阴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等;督脉多取背部的穴位。特定穴主要是背俞穴,经

拔火罐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拔罐法

用闪火法(将点燃的酒精棉球,伸到罐内烧一下,抽出棉球,很快罩扣于患处皮肤上。)将罐吸附于大椎、大杼、井、、天宗、膈腧、肝俞,亦可用抽气罐法吸附于上述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 取大椎、井、、颈夹脊、阿是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至微微渗血,立即用闪火法拔罐。 用闪火法拔罐于颈部,沿着颈夹脊、手太阳小肠经的外腧至天宗来回走罐。 将加工成不同口径的竹管放在煮沸的药水(艾叶、防风、杜仲、麻黄、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鳖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透骨草、千年健、海桐皮各1

缺盆的作用 缺盆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肺俞,合谷,大椎,丰隆,中府,云门,太渊,针刺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咳喘。 2.配心俞,肝俞,巨阙,鸠尾,太溪,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肺热之咳血。 3.配合谷,少商,尺泽,针刺泻法,清热利咽,消肿止痛,治疗热邪上攻之咽喉肿痛。 4.配天鼎,,巨骨,颈夹脊,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络,治疗经络痹阻之缺盆中痛,落枕,颈痹,痹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