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急救与外国急救的区别
我国急救与外国急救的区别
随着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急救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多。开展快速、及时、有效地抢救、转运工作,极大程度地减少伤亡,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目标。迄今为止,发达国家将院前急救——急诊科院内急救——ICP 救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建成了较为成熟的急救医疗救治体系。其急救医疗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前者以“搬上车就走”的急救理念著称;后者则以“将医院带到现场”为救治理念,注重现场的医学处理。我国目前的急救医疗模式介于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之间,具有自身的特点。作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前后两个环节——院前救治体系和院内救治体系,两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有效的院前院内衔接机制,使院前、院内救治在急救功能上紧密配合,并形成高效链式连接和互助互补,既可以提高病人的成功救治率,也能有效地节约急救资源,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另外一项研究通过采取在救护车上提前将心电图传送到接收医院的措施,结果表明采取提前传送心电图组的病人,同对照组(没提前传送病人心电图组)相比,院内诊断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了25分钟。这些研究表明加强院前院内的信息衔接,可缩短院前院内交接病情的时间,同时缩短院内病人诊断时间,提高了整个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工作效率。
黄金四分钟(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此为出发点,它利用网络建立了一个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将病人的生命体征数实时传送到后方,以此来节约抢救时间来达到提高救治率。
宫外孕急救措施
孕卵在子宫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
异位妊娠可发生在输卵管、卵巢、腹腔、阔韧带等处,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最常见,约占发病数90%~95%以上,慢性输卵管炎,能影响孕卵的正常输送,是发生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病因。输卵管妊娠破裂,大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异位妊娠(宫外孕)大多发生在妊娠6~7周,阴道有点滴状流血,呈深褐色,有管型组织排出,一侧突发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如撕裂样,随后波及全腹,发生率90%以上,出血量多会导致休克,面色苍白,阴道流血与体症不符,血压下降,脉搏细速。
急救措施
1、询问病史、月经史、有否停经、有否早孕反应。
2、防止震动,减少病人体位变动,要平卧。
3、基层单位有条件先行补液,紧急转院处理。
高丽参是热性还是凉性 高丽参能多吃吗
高丽参不能多吃。是药三分毒,高丽参也不例外,过量食用高丽参会不光无益,甚至有害。一般说除了特殊急救外,也要先从小量开始,逐渐调整,不可滥用。应请大夫诊治确定是否能用高丽参。
家庭急救的简介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拥有健康才会拥有一切。有些意外的伤害和疾病往往不请自来,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使小伤、小病变成重伤、大病。如果懂得一些急救与护理的基本知识,当身边的人发生意外时,就能有条不紊、分秒必争地加以救治与护理。这样既可减轻患者的病痛,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可免遭不测。
人们在家庭中生活,家庭又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一些意外伤害和危重急症可以在任何环境和空间出现,也不受昼夜时间的限制。但是,大量的日常危重急症还是在家中发生的最多见。美国每次年约有70万人死于心脏病急症,其中1/2是死于“医院外”,即在病人家中和送往医院的途中。根据北京急救中心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共四年半的时间内大量日常统计资料,88%的猝死发生在家庭。对猝死的年龄分析表明,50~59岁这个年龄组占的比例最高。
一些其他的意外,诸如吃错了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小儿气管异物,老人噎食等,家庭也是最常见的发病环境。因此,急救的“第一现场”是家庭。做好家庭急救,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急救电话——救护第一步,不少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开创设立本国或本地区的统一的急救电话,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统一的急救电话能在病人发生危重急症时,周围的人不用查询(好记、简短),立即拨通急救机构报告病情,请求出诊。这为节省时间、及时救治起了最关键的第一步。急救电话是急救通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急救通讯系统是急救反应的中枢,应急工作的前哨。它负责急救信息的接收、传送、应召、指挥与协调等联络工作,使医院外和医院内急救工作各环节协调紧密结合,迅速反应,运行无阻。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和成批伤病员时,急救通讯系统成为国家、城市、地区和医疗急救指挥联络系统。
现场急救的特点与原则
现场急救所抢救的对象、环境、条件与在医院大不相同,因此,掌握它的具体特点,使急救者从思想上到工作上有充分准备,有利于圆满完成任务。
一、现场急救的特点
(一)突发性现场急救往往是在人们预料之外的突然发生的灾害性事件中出现伤员或病员,有时是少数的,有时是成批的,有时是分散的,有时是集中的。常见伤病员多为垂危者,不仅只需在场人员参加急救,往往需要呼救场外更多的人参加急救。
(二)紧迫性突发性灾害事故后,伤员的情况复杂的多,一人有两个以上器管同时受损的人多,病情垂危的人多,不论是伤员还是家属呼救心情都十分紧迫。心跳呼吸骤停6分钟,出现大小便失禁,昏迷,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可能有50%被救活。10分钟开始复苏者100%不能存活。因此,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将心跳、呼吸骤停者,采用复苏技术,从临危的边缘抢救回来,对大出血、骨折等病危者,用止血、固定抢救回来,否则,即会出现“失这毫厘,谬以千里”的严重错误。
(三)艰难性艰难性是指灾害发生的伤病员种类多,伤情重,一个人身上可能有多个系统,多个器管同时受累,需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过硬的技术才能完成急救任务。实际上常常是伤病员多,要求急,要求高与知识少的不适应局面。有的灾害虽然伤病员比较少,但常是突然紧急的情况下,甚至伤病员身边无人,更无专业卫生人员,只能依靠那些具有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的过路人来提供帮助与急救。这种情况对学过医学的和受过训练或未受过训练有人们,都是一个难题。
(四)灵活性现场急救常是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进行的,常无齐备的抢救器材、药品和转动工具。因此,要机动灵活地在伤病员周围寻找代用品,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获得冲洗消毒液、绷带、夹板、担架等;否则,就会丢掉抢收救时机,给伤病员造成更大灾难和不可挽救的恶果。
(五)关键性医学急救包括院外急救,客观要求医疗技术培训,急救医药器材装备,特别是有关急救专业设备全面:医院急救应专业化,群众急救普及化,社区急救组织网络化,急救指挥系统应科学化。这些都是完成急救达标的关键性问题。
二.现场急救的原则
现场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经过现场急救能存活的伤病员优先抢救。这是总的原则。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光荣艰巨的任务,还必须遵守以下6条原则。。
(一)先复后固的原则是指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首先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使心肺脑复苏,直到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固定骨折的原则。
(二)先止后包的原则是指遇到大出血又有创口者,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接着再消毒创口进行包扎的原则。
(三)先重后轻的原则是指遇的垂危的和较轻的伤病员时,就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救较轻的伤病员。
(四)先救后者的原则过去遇到伤病员,多数是先送后救,这样常担误了抢救时机,致使不应死亡者丧失了性命。现在应把它颠倒过来,先救后送。在送伤病员到医院途中,不要停顿抢救措施,继续观察病伤变化,少颠簸,注意保暖,平安到达目的地。
(五)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在遇到成批伤病员时,又有多人在现的情况下,以较快地争取到急救外援。
(六)搬运与医护的一致原则过去在搬运危重伤病员时,搬运与医护、监护工作从思想和行动上的分家现象。搬运是由交通部门负责,途中医护是卫生部门来协助,好似只有协助之责。
在许多情况下,协调配合不好,途中应该继续抢救却没有得到保障,加之车辆严重颠簸等情况,结果增加了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医护和抢救应在任务要求一致、协调步调一致、完成任务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就能减少痛苦,减少死亡,安全到达目的地。
过去急救是”抬起来就跑”的办法,这一概念在国际范围内已基本上被”“暂等并稳定伤情”这样一种思想所代替。这一稳定方针已经表明可以的效地降低战争与和平时期急救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在”“暂等并稳定伤情”时,并不是把伤病员搁置不管,而是急救人员在紧张地为马上转送伤病员做应做的打通气道、心肺脑复苏、控制大出血、制动骨折,少搬运中,未经训练者更应该注意。
目前,各先进国家大加强了院外急救和运送工作,如美国目前伤员的运送,从接到呼救信号到送往医院所需只有37分钟左右,大大减少了死亡率,充分说明时间就是生命。
三.急救时间的标准
根据大量急救实践,急救者越早接近伤病员,受伤后急救时间越会缩短,伤病员的存活率就越高。
最佳急救期:伤后12小时内。
较佳急救期:伤后24小时内。
延期急救期:伤后24小时以后。
意外急救小常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小意外的发生。有些甚至是会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的。为了避免的进一步的伤害。我们就需要做一些相应的急救工作。
但是生活中人们的对于疾病的急救的知识是很匮乏的。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下在急救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首先,生活中,一旦发生意外,家属或者朋友往往很慌乱,心情也会很紧张。会乱晃或者猛推病人,这样做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的。在急救的过程中是不能随意的挪动、搬动病人的,特别是哪些骨头受到伤害、脑出血、颅脑外伤病人更忌搬动。
其次,对于那些触电的人员,是不能直接用手激素拖拉触电者的买,这样只会导致自己也触电。此时我们应该冷静,切断电源,用木棍、竹竿等绝缘物将病人离开电线,方可进行急救。
另外,如果急救的对象是急重的病人,这时候我们应该要特别注意有无生命活动体征,要对病人的情况做一些初步的检查,看看病人是否还有心跳、呼吸以及瞳孔是否扩散。如果呼吸、心跳都已近停止就要马上开始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烧伤刚起泡凉水很有效
烧伤的应急处理对于后期的治疗意义重大,烧伤都是突发事件,面对烧伤的突发事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专家指出,烧伤后要及时用流动的冷水不停冲洗。在烫伤部的略上方部位用净水冲洗,可连续冲十几分钟,然后把伤处放入凉水浸泡半小时。千万不要用氧化锌油膏、酱油、醋等处理伤口,也不要用创可贴之类包伤口,以免引起伤口感染。
专家说,一般来说, 浸泡时间越早, 水温越低(不能低于5摄氏度,以免冻伤)效果越好。但伤处已起泡并破了的不可浸泡,以防感染。如烫伤得不严重,冷水冲洗后涂点烫伤膏即可,严重的话应马上去医院救治。
据介绍,欧洲国家普遍更注重烧烫伤病的预防。荷兰等国家烧伤科设有“预防部”,医生担负了宣传预防烧伤知识的任务,因此市民对烧伤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欧洲发达国家知道烧伤后的应急方式是浇冷水的知晓率超过95%,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33%左右。我国亟须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普及。
良好的安全意识,科学有效的救治。可以帮助我们把烧伤的危害减少到最低,因此我们要掌握一些急救措施。
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现状
童年是孩子们不断学习和发现新事物的宝贵时光,不幸的是,童年也是意外伤害的高发期。中国每年有近50000名15岁以下的孩子死于意外伤害,既给很多儿童留下了伤残甚至终生残疾,也使许多家庭蒙受了永久的感情创伤和沉重的负担。
儿童意外伤害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城市里,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包括跌伤、碰伤、扭伤、刀割伤、锐器刺伤、交通事故、烧烫伤、动物咬伤、中毒、触电、溺水、意外窒息和爆炸伤。而大部分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都发生在家里(43%)或者学校(23%)。为了确保孩子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高质量的救助,父母和老师是接受急救培训的关键对象。
急救措施通常只是一些简单的、常识性的操作程序,但在某些情况下,是否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基本的或是更高级一些的急救措施对孩子来说却是生与死的差别。因此,对于密切接触儿童的老师和家长来说,熟悉并掌握儿童急救措施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强生家庭健康关爱计划的调查显示,尽管上海、北京和广州的父母认识到了儿童意外伤害的危害,只有46.5%的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有可能受到意外伤害。其中只有16.4%的家长接受了有关如何处理儿童意外伤害的培训。但值得欣慰的是,家长对于儿童意外伤害的态度正在转变,有87.4%的父母对参与儿童急救培训项目表示出了兴趣。
对于儿童急救来说,幼儿园教室则是另一个需要大力改进的领域。仅在上海,2006年在托儿所和幼儿园里的3-6岁的儿童就达到了298000名之多。考虑到如此巨大数量的婴幼儿可能受到潜在的伤害威胁,幼儿园和托儿所是非常重要的有可能需要运用儿童急救措施的场所。
易于推广,内容全面的急救培训将帮助减轻儿童意外伤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完善中国医疗保健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效益。而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家长和幼教人员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急救培训项目,是实现以上这些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今年已经开始执行的“护苗计划”便是一次极富意义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