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搞定孩子抚养与老人赡养
六步搞定孩子抚养与老人赡养
1.停止尖叫!深呼吸
不妨先问问自己,当面对迫在眉睫的危险或压力时,是否会在瞬间面临死亡或伤害的威胁?如果答案是不,那么这也许并不是危机,或许它是需要你关注的主要问题。似乎很多人面临此类压力时,会本能得发出尖叫以排解情绪,而真正需要做的是:慢下来,首先理清头绪,弄清究竟是逃跑?还是迎难而上?接下来退后一步,再随之开始解决问题。
很多人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忘了呼吸,而事实是,稳定、有意识的呼吸可以更好得帮助人们平静下来,进而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
2.内疚,是最无用的一种情绪
我们总是很容易对事情产生内疚的情绪,可是更需要做的是:放下内疚,专注解决更多的问题。处于“三明治时代”的人们,需要照顾的人与事太多了:父母、孩子、配偶、工作,等等一切。我们必须告诉:我们每天、每时、每刻在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有帮助的。不要让自己停留于假设与自责,你没有时间陷入这样的情绪中。
3.寻找帮助,并且说“是”
如果有人向你提供帮助,不要拒绝。并且有的时候,你有必要主动寻求帮助,对此无需犹豫。比如当学校有辅导员可以帮助你教育孩子并指导功课,或者有亲戚可以帮你暂时照顾一下老人,为什么要拒绝此类善意的帮助呢?换个角度来看,这一点其实相当重要,尤其是当你明白如何获得帮助。
4.包括孩子在内的家庭计划
有必要与孩子一同分享家里的事件及改变。不要觉得孩子小就没能力照顾别人,哪怕只是为祖母递一杯果汁,也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行为。因此,将家人视为一体,而不以年龄作为分界线,可以更好得彼此照顾、相互为伴。
5.留出自我空间
当夹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时,非常有必要为自己留下时间与空间。无论是出去走一走,或是独处,都可以很好得调整身心、转换心情。无论你有多么多且重要的角色,首先都必须先做好自己,这将帮助你更尽责、更有质量得尽好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义务与责任。
6.保持联络
当你需要同时照顾父母、抚养孩子、完成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不要忽视自己的兴趣与社交。不要让自己感到孤独,尽管你已经感到分身乏术,可其实,你仍然有权力坚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正常的社交活动。
到底要不要生二胎
1.为子女增加个伴。很多夫妻选择生二胎,其实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个伴。等到自己老了的时候,自己的子女还有一个直系的兄弟姐妹,这确实是比较温馨的事情。对于孩子的童年成长来说,独生子女有时候会觉得比较孤单。要是有一个弟弟妹妹,那么孩子也更能够了解如何与其相处,感受到兄弟姐妹之情。
2.促进孩子心智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很多人对于独生子女的性格都是存在偏见的。不过这也不能够一概而论。不过并不能排除有些独生子女可能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比较不愿意和其他人进行交流,爸爸妈妈们比较溺爱,因此动手能力也是比较差的。对于这种情况,二胎的带来也会改变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了能够为弟弟妹妹做一个榜样,一胎的孩子们就会多了一份责任感。
3.减轻子女负担。面对社会老龄化的情况,很多人独生子女很可能需要承担赡养八个老人的责任,这是非常大的任务。夫妻俩生了二胎之后,子女的养老负担就会大大的减轻。其实老人的赡养问题还存在疾病的风险,为了减轻子女负担,多生一个孩子还是非常关键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要是存在一些家庭问题,还是能够一起处理,让自己的子女也有一个依靠。
4.减少夫妻矛盾。很多人都羡慕人家的一家四口。生下第二胎之后,家里的人口多了,家里也更加热闹了,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变多了,这样一家人的生活也会更加温馨了。家里人都热热闹闹的生活,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怎么动动小手让你宝宝更聪明
1.自然刺激
对刚出生的孩子,选择一些有声音、颜色鲜艳、有动感的玩具,这时候,对感官的刺激训练就开始了。另外,父母的笑容、陪伴和言语刺激等是不可缺少的刺激。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抚触也非常重要。对孩子的抚触应在孩子清醒时进行,父母一定要洗净手,除去戒指、手链、腕表之类的饰物,以免划伤孩子。抚触时用力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钟即可。
2.活动刺激
孩子的任何能力都是在活动中得到体现和锻炼的,所以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机会,鼓励他和同伴去游戏、交往,参加竞赛、演讲、辩论、公益活动等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提高生活中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引导孩子多使用左眼、左耳、左手、左脚,发挥其功能,促进右脑的发育。
3.兴趣刺激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去发现或者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参加集邮、摄影、下棋、收藏、插花、剪报、饲养小动物等兴趣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还可以磨炼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
在孩子3岁以前,家长可以把世界名曲作为家庭的背景音乐让孩子熏陶其中,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期。同时,专家建议在孩子3岁前,让他看遍世界名画、世界著名风景和建筑物的画片,让这些美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4.专业刺激
当发现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特长时,可以给孩子提供接受进一步专业训练的机会,比如舞蹈、声乐、吟诗、作画、主持、书法、雕刻、泥塑、演奏乐器、练武术、踢足球、搞小发明、航模制作等等,这些专业的训练既可以深入地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而且会让孩子在专业训练中获得一技之长。或许这些专业训练将会让孩子从此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生二胎的好处
二胎政策开放,生不生二胎也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有的人建议生下二胎,让自己老了有更多的伴。有的不建议生二胎,觉得自己的负担太重了。其实生二胎也是存在很多好处的,现在就一起来看看生二胎的好处吧。
1.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独生子女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比较娇生惯养的孩子,当然也存在非常具备独立性的独生子女。然而有些当夫妻俩有了二胎之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多了一个伙伴,孩子就少了些许的孤独,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2.二胎更易分娩。女性在生第一胎的时候,要是自己是自然生产,第二胎想要进行自然生产就更加方便了,除了有更多的经验之外,女性们的子宫扩张能力也增强了许多。
3.分担养老负担。当夫妻俩有了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承担养老的责任,相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孩子的负担就会减轻许多。在赡养老人方面,孩子的负担少了,那么已经孩子的生活也会有更大的改善。
独居老人的主要特点
1、独居老人中,男女比例失衡
在独居的老人当中,男性的人数远多于女性。
2、子女赡养的城乡不平衡性
城乡居民在赡养老人的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不平衡性突出。
3、医病难问题成为独居老人最大的耽忧
除退休享受医保的人员外,看病难、看病贵、子女无法负担成为他们的最大心病。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越来越差,大多数疾病缠身,又无医保,虽有合作医疗,但报销甚微,患了大病重病无钱医治,使他们非常担心。
4、精神文化生活匮乏
无论是城市独居老人,还是农村独居老人,精神文化活动都相对匮乏,农村老人几乎没什么文体活动,精神上相对空虚,缺少慰藉。
5、晚年生活无人照料
由于离开子女单独居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子女在外打工、经商或工作,逢年过节才回来的。因此,身体好的、年龄不是很大的,生活能自理的还好,年龄偏大的、身体有这样那样毛病的,一旦有个头疼脑热,或本身失去自理能力的,很需要人来照料其饮食起居,而这部分责任无人承担。
6、独居老人维权难
由于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老人虽有政府救助,但生活很艰难,又不愿与子女对簿公堂,无力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成都生二胎的条件是什么
申请二胎的条件: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农业人口,下同),已生育一个女孩的,但一方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或一方从事工商业一年以上以及双方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一年以上的除外;
(三)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一方两代以上均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四)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女方父母只生育一个或两个女儿,男到女家落户,并赡养女方父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只适用于姐妹中一人);
(五)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六)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一方是少数民族并具有本省两代以上户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七)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八)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再婚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九)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再婚前丧偶并已生育两个子女的;
(十)已生育一个子女,经设区的市以上病残儿童鉴定机构确诊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大揭秘如何多请保胎假,产检假,护理假,产假,哺乳假,在家多拿工资
违法二胎罚款:对于不符合有关规定生二胎的,夫妻双方要按照基本标准的4倍缴纳社会抚养费。其中,城镇居民以孩子出生前一年的市或者县(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计征的基本标准。记者了解到,在成都市区,去年一对夫妻最高缴纳了20多万元的社会抚养费,最低的也缴纳了3万多元。在农村,最低的也缴纳了 2万多元。
空巢综合征是什么原因
1、家庭因素
随着计划生育的不断深入,现代每个家庭有只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义务让他们感到压力极大,不得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这就导致与老人聚少离多。
由于老人与子女的思想观念的不同,为了避免与子女发生代沟问题的冲突,老人选择独自生活,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
.2、个人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代际分局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对于那些经济能够独立、身体较好的老人会选择与子女分开住。另一方面,因为老人与现在居住环境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不舍离开。这就促使空巢老人的逐渐增多。
3、社会因素
到了老年时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子女在身边,安享晚年。但是,在当今经济快速繁荣发展的社会中,为了寻求更好的机会,子女选择在外就业、出国留学不断提升自己。空巢老人也由此产生。
老年人再婚面临的问题
1、子女的不理解甚至阻挠是老年人再婚的最大障碍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观念的约束,老年人再婚一直不被推崇。很多老人因为子女的阻挠而放弃再婚的念头,近几年出现的老年人同居、“走婚”等现象,也和子女阻挠有很大的关系。
子女阻挠父母再婚,在过去主要是因为观念上难以接受,可不少人觉得面子上不好看,这都是陈旧的思想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进步,这种顾虑已经在逐步的消除。而更为现实的因素却凸显出来。如今,子女阻挠父母再婚更为常见的原因是赡养及财产问题。这也是老年人同居、“走婚”现象的根源所在。
2、再婚后的赡养问题是老年人的顾虑所在
夫妻有相互扶助的义务,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的衰退,生活上需要更多的照顾,老年再婚夫妻间相互扶助的能力自然不比年轻夫妻,照顾老人的义务应更多的落在子女身上。父母再婚后,有些子女由于与父母的配偶无感情基础,难以建立融洽的关系,有的子女推卸责任,不愿继续负担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对父母再婚后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此外,老年人在看病就医等方面的花费往往较高,一般在老人财产不足的情况下,医疗保险以外的费用多由子女承担。而再婚双方子女相互推诿,拒不承担医疗费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有的老人,因经济条件不太好,担心再婚后子女不再给予赡养费、医疗费等,从而放弃了自己再婚的权利。
3、家庭财产及遗产继承问题是老年人再婚难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子女的阻挠,还是老人自己的顾虑,归根结底都是源于财产的所有权及继承权的问题。再婚老人的婚前财产虽然归个人所有,但婚后所得依法应为夫妻共同财产,由夫妻共同使用。而再婚后,配偶之间当然互相享有财产继承权。
现实生活中,老人再婚后除工资收入外,还有可能取得如住房补贴等数额较大的财产,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婚后所得均为夫妻共同财产,由夫妻共同使用。在夫妻一方死亡的情况下,另一方也是法定第一顺序的财产继承人;在房屋为公有租赁房屋的情况下,另一方更是承租人的共同居住人,有继续居住甚至承租的权利。
由此再婚夫妻都有可能合法取得对方的财产所有权,老年再婚夫妻一般与对方的子女无抚养关系,依照法定继承的规定,该财产所有权最终将由老人自己的子女继承。
4、以结婚为名诈骗钱财是老年人再婚的可怕陷阱
以结婚为名诈骗钱财的案件频频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出现,这给本来就困难重重的老年再婚增添了更大的障碍,无论是对老年人本人的身心还是对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
生二胎的好处和坏处
生二胎的好处有哪些?
1、给独生子女添个伴,童年不在孤独
孩子光有父母的陪伴,是不够的。生二胎对于孩子来说,童年里面有个小伙伴儿,会有更强的分享倾向。一胎孩子与同伴的关系越亲密,他们的分享意愿和照顾幼小儿童的意愿也越强烈,孤独感水平也越低。
2、让孩子心智得到健全发展
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容易让他们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心、依赖性强等问题。如果生二胎,会让一胎孩子产生一定的责任感,需要保护好弟弟妹妹,是弟弟妹妹的榜样。两个孩子一起成长,有利于一胎孩子心智的健全发展。
3、防养育风险,并减轻子女养老负担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结婚后都是两个人肩负着4个老人的赡养,虽然很多家长在退休后已经不需要子女来赡养,但是还是有很多疾病等不可预估的问题,给子女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家里面有兄弟姐妹,会感觉压力没那么大,而且在遇到家庭问题的时候,互相有个依靠。
4、二孩是调节夫妻矛盾的润滑剂
尽管生二胎会给家庭带来大大小小的压力,但是孩子能给枯燥沉闷的家庭注入了新鲜活力,让夫妻两人更加有奋斗的动力,一家四口的温馨生活十分让人羡慕。二胎宝宝给家庭带来了双倍的快乐,二孩是调节夫妻矛盾的润滑剂。
生二胎的坏处有哪些?
1、抚养成本高,增加经济负担
目前我国家庭的教育支出,是按一个家庭一个孩子配置的。如果再多一个孩子,真的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人们不愿意生育的主要原因就是抚养成本高,两个孩子的抚养成本是1个孩子的1.5倍。根据家庭的消费情况,孩子穷养也得68万,富养得几百万。
2、加重时间和精力上的负担
现在的70后到90后们承担着更多的工作压力,两个孩子的生活节奏势必要快更多,也会更辛苦。一方面老人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太好,需要照顾,另一方面孩子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阶段,也需要家长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
3、诱发亲子矛盾
现今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比较脆弱和敏感,第一个孩子在情感和行为上未必能充分接受。面对一个比自己更小、更得到父母关注的新生婴儿时,那种被威胁、被剥夺、被抢走的挫折情绪就会更加明显。不知如何平衡对两个孩子的爱,从而诱发亲子矛盾。
4、孩子教育得不到保障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落地以后,当一大批小孩到了入学年龄,由此原本尚算充裕的幼儿园或小学学位逐渐趋饱和。为应对该政策的影响,不少区县教育部门在招生的户籍政策上已作调整。这一系列的举措会让孩子入园、入学变得更加困难。
5、影响职业发展
迫于生活压力不能在家全职,必然会分散工作的精力。在情感上意味着父亲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甚至还需要部分母亲成为全职妈妈,这不利于女性职业上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从而引发家庭内部的矛盾。
空巢老人是什么意思
空巢老人是什么意思: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性格特征:家庭“空巢”综合常常表现出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根据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问渠心理网认为,社会针对老年人的电视节目少、健身娱乐设施不足,导致老人的精神生活贫乏。再加之空巢老人社会活动减少、子女关怀不够,极易引发精神疾病。
“老年空巢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主要还是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完善。”心理学家指出,这包括物质层面的,比如年老体弱、无人赡养、就医困难。尤其是精神层面,孤独寂寞、对儿女的思念让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国外有义工制度,定期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值得借鉴。
关爱形式:
(1)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家庭关系。
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
(2)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
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3)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 “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
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国外子女是怎么赡养老人的
韩国:政府鼓励三代同堂
韩国强调儒家文化价值观,坚持“家庭照顾第一,公共照顾第二”的养老政策,因此,韩国制定了较为细致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
对于赡养老人5年以上的三代同堂家庭,在继承遗产时给予税收额90%的减免;每赡养一个老人即可扣除3000万韩元的遗产税;对于需要赡养男60岁、女55岁以上直系亲属的纳税人,每年可免除48万韩元的所得税;对于子女和父母各自拥有住房,又选择在一起生活者,可以免除一方出租或出售住房的所得税;本人或其配偶与直系亲属老人共同生活两年以上者,可以获得政府优惠贷款,用来购置、改造、新建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