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氏菌病的不同程度
布鲁斯氏菌病的不同程度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易变化。潜伏期一般为2~3周,个别可长达1年以上。羊布氏杆菌和猪布氏杆菌所致者大多病情较重,牛布氏杆菌所致者症状较轻。
病程分急性和慢性期,牛型者急性期常不明显。急性期多数起病缓慢,急性起病者约占10~30%。主要表现发热、多汗、关节炎。常见热型有弛张热、波状热、不规则间歇热和长期低热。其中波状热最具特征性,每次发热期持续1至数周,间歇3~5天至数周,继后热度再起,如此反复多次而呈波状型。出汗与发热相伴,体温下降时大汗淋漓,常可湿透衣裤,病人多感乏力和软弱。关节和肌肉疼痛约占90%以上,常表现为游走性大关节痛,主要累及骶髂、髋、膝、肩等大关节,疼痛较剧,一般镇痛药常不能缓解。两侧大腿部肌肉可有痉挛性疼痛。睾丸肿痛也为特征性症状之一,占男性病例的20~40%,多为单侧睾丸肿大伴明显压痛,系睾丸炎所致,但很少造成绝育。约半数病例有肝脾肿大。肿大淋巴结常见于颈部和腋下。此外可有肋间神经痛及坐骨神经痛等。急性期偶并发心内膜炎、胸膜炎和脑膜炎等。
慢性病程多超过6个月,但牛型病例亦可无明显急性期,常因众多含糊主诉而误诊为神经衰弱。病人常诉疲乏、多汗、精神不佳、头痛、失眠、全身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而无异常体征。可有间歇发热。羊型病例可有固定而顽固的关节或肌肉疼痛。少数慢性患者可遗有关节病变,肌腱挛缩,使肢体活动受限。
潜伏期为7~60天,平均两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
急性期:80%起病缓慢,常出现前驱症状,其表现颇似重感冒。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少,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持续3~5天。10~27%患者急骤起病,以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为主要表现。
慢性期: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缺乏急性病史由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者逐渐变为慢性。慢性期症状多不明显,也有典型,呈多样表现。
拇外翻的不同程度
脚拇外翻常在双脚对称出现,主要表现为脚部畸形和疼痛。其畸形表现为脚拇趾外翻,向其它脚趾方向偏斜,而脚拇指根部的跖骨头明显突出。脚部疼痛轻重与畸形程度并不成比例,但大多数畸形严重的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主要是因为跖骨头的突出部分,长期受鞋帮的挤压、摩擦,使得局部皮肤增厚、骨质增生,并可在该处皮下产生滑囊、滑囊炎,引起红肿、疼痛。另外,第二脚趾向脚背方向突起,经常摩擦出现鸡眼等问题,也会引起疼痛。
1.拇外翻可逆阶段: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影响美观,没有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不会直接影响行走.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
2.拇外翻挛缩阶段:大拇趾外翻10-20度,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一.第二脚趾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
3.拇外翻严重阶段:大拇趾外翻20-40度,脚趾重叠,横弓塌陷.鸡眼.脚垫.扁平足.后跟疼痛.双脚受力难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
4.大拇趾畸形阶段: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脚趾使命结束,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足弓塌陷,难以行走,脚掌直接承受脚趾部分压力,足底有老茧,双足严重错误负力,各关节难以协调运作,导致人体生命立负力线改变,引起膝关节炎症腰酸背疼等.
什么是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 热或波状热,是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 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布病的诊断要点
全身性布鲁氏菌病:白细胞总数不升高,但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特殊的血清凝集素反应,效价1:100为可疑,1:300者以上即可诊断。有时血培养阳性。接触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以布鲁氏菌抗原作皮试为强阳性,但既往有接触史的人,皮试也可出现阳性。补体综合试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病程第3周出现阳性。
布鲁斯氏菌病的防治
防治本病主要是保护健康牛群、消灭疫场的布氏杆菌病和培育健康幼畜三个方面,措施如下:
①加强检疫,引种时检疫,引入后隔离观察一个月,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
②定期预防注射,如布氏杆菌19号弱毒菌苗或冻干布氏杆菌羊5号弱毒菌苗可于成年母牛每年配种前1—2个月注射,免疫期1年;
③严格消毒,对病牛圬染的圈舍、运动场、饲槽等用5%克辽林、5%来苏儿、10%一2096石灰乳或2%氢氧化钠等消毒;病牛皮用3%一596来苏儿浸泡24小时后利用;乳汁煮沸消毒;粪便发酵处理,
④培育健康幼畜,约占50%的隐性病牛,在隔离饲养条件下可经2—4年而自然痊愈;在奶牛场可用健康公牛的精液人工授精,犊牛出生后食母乳3—5天送犊牛隔离舍喂以消毒乳和健康乳;6个月后作间隔为5—6周的两次检疫,阴性者送入健康牛群;阳性者送人病牛群,从而达到逐步更新、净化牛场的目的。 对流产后继续于宫内膜炎的病牛可用1 96高锰酸钾冲洗子宫和阴道,每日1—2次,经2—3天后隔日1次,直至阴道五分泌物流出为止。严重病例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中药益母散对母牛效果良好,益母草30克、黄芩18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热地15克、白术15克、双花15克、连翘15克、白芍15克,共研细末,开水冲,候温服
什么是布鲁斯氏菌病
布鲁斯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又称马耳他热、波状热、波浪热、地中海弛张热、布鲁斯氏菌病。患上这种病的牛、羊、猪传染给人,症状是发热呈波浪型或间歇型,全身酸痛、乏力,多汗,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血或骨髓培养分离到布氏杆菌即可确诊。四环素及链霉素联合治疗对急、慢性病例均有效。预后良好,病死率很低,多数患者于3~6个月内可恢复健康,即使无抗菌药物治疗,也只有10~15%病人的病程超过 6个月。慢性病例因反复发作可表现关节强直,运动障碍。母畜感染后可流产。人畜患本病后有一定免疫力,但可再感染,特别是牛、猪和羊。在中国,主要传染源为羊,其次为牛和猪。人因与病畜及其分泌物接触或食用染菌饮食(生乳、奶酪等)而受感染,人传染人的机会极少。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受感染者为牧民、兽医及屠宰工人。
羊型布氏杆菌为英国军医D.布鲁斯首先发现并获得其纯培养。1886年,他从马耳他岛一名因流行性发热而死亡的士兵脾脏中发现了大量细球菌,当时命名为马耳他细球菌。此后,又有人陆续发现牛流产杆菌和猪流产杆菌,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细菌在形态、培养特性上均与马耳他细球菌相似。1920年,学术界为纪念最初发现人,便倡议用布鲁斯命名这些相似的病原体,总称为布鲁斯氏杆菌属,属布鲁斯氏菌科或假单胞菌科。
布氏杆菌分为6个生物种,18个生物型。布氏杆菌并非真正呈杆状,常近于球形,故常被描述为球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无荚膜,常单独存在。仅在需氧条件下生长,牛布氏杆菌需5~10%CO2方能生长。
布鲁斯氏菌病的可传染性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据调查全世界160个国家中有123个国家有布鲁氏菌病发生。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解放前在牧区常有流行,在北方农区也有散发。解放后国家成立了专门防治机构,发病率也逐年下降。
(一)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病菌,如实验性羊布氏菌病流产后每毫升乳含菌量高达3万个以上,带菌时间可达1.5~2年,所以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各型布鲁氏菌在各种动物间有转移现象,即羊种菌可能转移到牛、猪,或相反。羊、牛、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
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
(二)传播途径 ①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 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②经消化道传染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③经呼吸道传染 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④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但重要性不大。
(三)易感人群 人类普遍易感 ,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发者有2~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
(四)流行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家畜流产季节为多。发病率牧区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市。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牧区存在自然疫源地,但疫区流行强度受布鲁氏菌种、型及气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对牧畜、牧场管理情况的影响。
布鲁斯氏菌病的症状
(一)急性期:多缓慢起病,少数突然发病。
1、发热:热型不一,以不规则多见,典型的波浪热已不多见。不同菌种感染,热型不同。羊种菌感染法热明显,牛种菌感染低热者多。患者高热时可无明显不适,但体温下降后自觉症状加重,这种发热与其他症状相矛盾的现象有一定诊断意义。此外尚可存在脉搏体温分离,呈相对缓脉现象。
2、多汗:是本病主要症状之一,患者发热或不发热,亦有多汗。大量出汗后可发生虚脱。
3、关节疼痛:为关节炎所致,常在发病之初出现,亦有发病后1个月才出现者。多发生于大关节如膝、腰、肩、髋等关节。关节炎可分两类;一类为感染性,常累计一个关节,滑囊液中可以分理处布氏杆菌。另一类为反应性。常为多关节炎。腾头性质初为游走性,枕刺样疼痛,以后头痛固定在某些关节。除关节炎外,可有滑膜炎、腱鞘炎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炎。
4、神经系统症状:以神经痛多见,常有坐骨神经痛和腰骶神经痛。少数可发生脑膜脑炎,脊髓炎等。
5、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可发生睾丸炎、副囊炎、前列腺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及子宫内膜炎。尚可发生特异性乳腺炎,表现为乳腺浸润性肿胀而无压痛。此外稍有少数患者可发生肾炎、膀胱炎等。
6、肝、脾及淋巴结重大: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肝肿大和肝区疼痛。牛种菌感染者肝损害为非特异性肝炎或肉牙肿,未经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猪种菌感染则常引起肝化脓性变。脾多为轻度肿大。淋巴结肿大与感染方式由于,经口感染者颈部、咽后壁和颌下淋巴结肿大为主,接触性传染者多发生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有时腹腔或胸腔淋巴就亦可受累。肿大的淋巴结一般无明显疼痛,可自行消散,亦有发生化脓,破溃而形成瘘管者。
急性期布氏杆菌病患者经抗菌治疗后,约有10%以上复发。复发常法身于急性感染后数月,亦有发生于治疗后2年者。这可能是寄生于细胞内的细菌,逃脱了抗生素和宿主免疫功能的清除。在流行区,有时复发与再感染不易区别。
(二)慢性期:病程长于1年者为慢性期。
本期可由急性期没有适当治疗发展而来,也可无明显急性病史发现时已为慢性。主要表现疲乏无力,有固定或反复发作的关节和肌肉腾头,可存在骨和关节的器质性损害。此外厂有精神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慢性期可分两型:1、慢性活动型:体温正常或有低热,症状和体征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血清学检查阳性;2、慢性相对稳定型:体温正常,体征和症状因气侯变化或劳累过度而加重者。
踝部骨折的不同程度
内翻(内收)型骨折
可分 III 度。
I 度:单纯内踝骨折,骨折缘由胫骨下关节面斜上内上,接近垂直方向。
II 度:暴力较大,内踝发生撞击骨折的同时,外踝发生撕脱骨折,称双踝骨折。
III 度:暴力较大,在内外踝骨折同时距骨向后撞击胫骨后缘,发生后踝骨折(三踝骨折)。
外翻(外展)型骨折
按骨折程度可分为 III 度。
I 度:单纯内踝撕脱骨折,骨折线呈横行或短斜行,骨折面呈冠状,多不移位。
II 度:暴力继续作用,距骨体向外踝撞击,发生外踝斜行骨折,即双踝骨折。如果内踝骨折的同时胫腓下韧带断裂,可以发生胫腓骨下端分离,此时距骨向外移位,可在腓骨下端相当于联合韧带上方,形成扭转外力,造成腓骨下 1/3 或中 1/3 骨折,称为 Dupuytren 骨折。
III 度:暴力过大,距骨撞击胫骨下关节面后缘,发生后踝骨折,即三踝骨折。
外旋骨折
发生在小腿不动足部强力外旋,或足不动小腿强力内转时,距骨体的前外侧挤压外踝前内侧,造成腓骨下端斜行或螺旋形骨折亦可分成 III 度。
I 度:骨折移位较少,如有移位,其远骨折端为向外,向后并向外旋转。
II 度:暴力较大,发生内侧付韧带断裂或发生内踝撕脱骨折,即双踝骨折。
III 度:强大暴力,距骨向外侧移位,并向外旋转,撞击后踝,发生三踝骨折。
纵向挤压骨折
高处坠落,足跟垂直落地时,可致胫骨前缘骨折,伴踝关节向前脱位。如果暴力过大,可造成胫骨下关节面粉碎骨折。
凡严重外伤,发生三踝骨折时,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并发生显著脱位,称为 Pott 骨折。
布鲁斯氏菌病可能导致的其他疾病
有心包炎、脑膜炎、脑膜脑为、内膜炎、脊髓炎、支气管肺炎、胸膜炎、子宫内膜炎等,个别病人可发生瘫痪、听力减退、失语、耳聋、视神经炎、角膜炎、视网膜炎、肾炎、肾盂肾炎等。妊娠患者发生流产者约占1%。
全身性布鲁菌病又称波浪热。潜伏期5~30d或更长。初起症状有头痛、背痛、全身不适及间歇性发热。其它如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症状也可发生。约有半数病例淋巴结及脾脏肿大;25%病例肝肿大;10%的病例发生非特异性皮疹,较常见的为麻疹样、猩红热样及蔷薇疹样发疹,少数可发生丘疹、水疱或出血性皮疹。还有报告在小腿发生溃疡性结节。本病经过不定,通常3~4个月,有急性暴发型与极端慢性型,后者可有持久的骨、膀胱或其它器官的感染。接触性布鲁菌病又称布鲁菌皮炎。多见于兽医及常与感染动物接触的人。病人对布鲁菌抗原发生高度过敏,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以后几个小时内,在接触的部位如上肢,有时在面颈部即发生瘙痒性红色斑点、丘疹或风团,几日后可自行消退。较重者在48h内出现多数散在性毛囊性丘疹,并演变成水疱和脓疱,以后水疱或脓疱结痂,痂下方的组织坏死,经10~14d后痊愈,遗留微小瘢痕。有时在非接触部位发生继发性多形性红斑样皮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若病菌侵入皮肤擦伤的伤口,可引起无痛性溃疡。病人没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布鲁斯氏菌病的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或单核细胞增多。部分患者有血小板减少。
(二)病原菌培养 主要取血或骨髓作培养,后者为阳性率高于前者。淋巴腺组织、脓性物或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培养亦常有阳性结果。本菌培养需特殊配音及。此外细菌生长缓慢,需10日以上方可获阳性结果。新近有报告应用BACTEC240血培养系统作血液骨髓培养来分氏杆菌,阳性率各自为82.6%和81.2% ,且4—7天内能获结果。
(叁)血清学检查
1、凝集试验 标准的是试管法(STA)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主要检测特异性IgM和IgG。后者操作简便,常用于普查。前者常用于诊断。滴度≥1:160有意义。
2、ELISA法 检查各类1g抗体,敏感性强。包括Dags—ELISA等。
3、其他免疫学试验 包括免疫荧光抗体检测、2—疏基乙醇试验(2—ME) ,抗人球蛋白试验、RIA等。
以上血清学试验,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其他细菌感染的交叉反应,如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土拉伦菌及耶尔森菌等感染。因此诊断时应注意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史进行分析。
(四)PCR技术
近年来开展CR检测布氏族杆菌DNA,能快速、准备做出诊断。有报告应用牛种菌16SαRNA序列作引物,其敏感性大于31KD编码基因和外膜蛋白编码基因。
二、诊断
1、流行病学史 包括流行地区有接触羊、猪、牛等家畜或其皮毛、引用未消毒的羊奶、牛奶等流行病史,对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2、临床表现 急性期有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神经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慢性期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骨、关节系统损害症状。
3、实验室检查 血、骨髓或其他体液等培养阳性或PCR阳性可以确诊。血清学检查阳性,结合病史和体征亦可做出诊断。
早泄不同程度的表现
早泄是指性交活动中,男子性器官尚未接触或者刚接触时,便发生射精,以致影响双方满足感,甚至影响生育。早泄一般有几种类型:其一是习惯早泄,症状有性欲旺盛,阴茎勃起有力,交媾迫不及待,大多见于青壮年人;其二是年老性早泄,是由性功能减退引起;其三是偶见早泄,大多在身心疲惫,情绪波动时发生。
轻度,阴茎插入阴道内时间1~3分钟,能抽动15次以上,但不能控制性高潮。
中度,阴茎插入阴道能抽动1~15次,时间少于1分钟,不能控制射精。
重度,阴茎不能行阴道内插入,或能插入但不抽动即射精。
早泄指男性阴茎勃起后接触女性生殖器而未插入阴道而射精,无法完成正常的性生活的性行为。特点是射精过快、过早、阴茎随即萎软不能继续性交,男女双方因此都不能得到性满足。男性早泄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阳痿。